專利名稱:非水溶性殼聚糖纖維改性成水溶性殼聚糖纖維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纖維的制備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將非水溶性殼聚糖纖維改性成水溶性殼聚糖纖維的方法。
背景技術:
殼聚糖是甲殼質經過脫乙酰后制成的產品,是自然界中迄今為止被發現的唯一帶有正電荷的動物高分子,由于它的分子結構中帶有不飽和的陽離子基團,因而它對帶有負電荷的各類有害物質、有害細菌具有強大的吸附作用,這樣它就能對有害細菌的活動進行抑制,使其失去活性,從而達到抗菌的目的,而且殼聚糖既具有植物纖維的結構,又具有與人體骨膠原組織相似的結構,與人體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被人體的溶菌酶分解吸收,對人體受損的細胞進行修復和活化,從而使這種物質有很好的醫學特性。殼聚糖纖維是把殼聚糖經過一定的溶解、過濾、脫泡、計量、噴絲、固化、拉伸、水洗、干燥等過程制成的纖維。殼聚糖纖維主要有如下功能(I)抑制細菌繁殖;(2)除臭性;⑶防止靜電;(4)透氣、保濕;(5)促進皮膚再生;(6)通過活化人體抗菌酶、溶解酵素,促進新陳代謝;(7)抗酶作用。殼聚糖纖維溶于酸不溶于水,所以目前的殼聚糖纖維多被制成功能性紡織品,這樣就使其生物特性在使用方面受到局限,難以更廣范圍地推廣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殼聚糖纖維不溶于水,其生物特性在使用方面受到局限的問題,提供一種將非水溶性殼聚糖纖維改性成完全水溶性和部分水溶性殼聚糖纖維的方法。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非水溶性殼聚糖纖維改性成水溶性殼聚糖纖維的方法,其特殊之處是包括以下工藝過程選擇原材料選擇線密度1.2-6dtex、干斷裂強度彡1. 4cn/dteX、回潮率彡18%、脫乙酰度80—95 %的原白色殼聚糖纖維。浸堿將殼聚糖纖維置于反應釜中,按照殼聚糖纖維與碎冰重量比1: 5的比例,加入碎冰;按照殼聚糖纖維與堿液重量比1: 5的比例,加入20-60%濃度的堿液;保持溫度0_5°C,浸泡14小時。酸性改良將堿化后的殼聚糖纖維放入密閉容器中,進行酸化改性反應,保持反應溫度15-50°C,時間5小時。磷處理按照磷與殼聚糖纖維重量比1: 3的比例,將磷置于反應釜中,保持真空狀態,與酸化改性后的殼聚糖纖維進行反應,反應溫度保持在15-50°C,持續5小時。
環氧乙烷滅菌將磷處理后的殼聚糖纖維干燥后置于環氧乙烷滅菌器中,在常溫狀態下持續2小時。在上述酸性改良工藝中適當縮短反應時間(2-5小時),可得到部分水溶性殼聚糖纖維。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是,采取上述技術方案,可以將非水溶性的殼聚糖纖維改性成完全水溶性和部分水溶性殼聚糖纖維,該改性后的殼聚糖纖維可廣泛應用于美容、醫療領域,具有生物活性、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無毒、免疫抗原性小等特殊性能,從而產生了抗菌、消炎、止血、鎮痛、促進傷口愈合等優良的生物醫學功能,可用于制造特殊的醫用產品。其作用機理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止痛機理,灼傷應用其止痛效果則較油劑、霜劑更佳;
2、抑菌機理,對金葡菌、大腸桿菌和真菌均具抑菌作用;3、促愈機理,參與炎癥滲出期清潔創面工作,充當新生上皮細胞增長爬行支架,連接肌成纖維細胞,收縮傷口,促其早日愈合完成上皮化。該完全水溶 性和部分水溶性的殼聚糖纖維可制成醫用護創敷料、免拆除縫合線、人造血管、新生」L護臍敷料等。
具體實施例方式(I)選擇原材料選擇線密度1.2-6dtex、干斷裂強度彡1. 4cn/dteX、回潮率彡18%、脫乙酰度80—95 %的原白色殼聚糖纖維。(2)浸堿將殼聚糖纖維置于反應釜中,按照殼聚糖纖維與碎冰重量比1: 5的比例,加入碎冰,保持溫度0-5°C,按照殼聚糖纖維與堿液重量比1: 5的比例加入20-60%濃度的堿液,浸泡14小時。(3)酸性改良將堿化后的殼聚糖纖維放入密閉容器中,進行酸化改性反應,保持反應溫度15-50°C,時間5小時。(4)磷處理按照磷與殼聚糖纖維重量比1: 3的比例,將磷置于反應釜中,保持真空狀態,與酸化改性后的殼聚糖纖維進行反應,反應溫度保持在15-50°C,持續5小時。(5)環氧乙烷滅菌將磷處理后的殼聚糖纖維干燥后置于環氧乙烷滅菌器中,在常溫狀態下持續2小時。經過以上工藝,即可得到完全水溶性殼聚糖纖維。在上述酸性改良工藝中適當縮短反應時間(2-5小時),可得到部分水溶性的殼聚糖纖維。
權利要求
1.非水溶性殼聚糖纖維改性成水溶性殼聚糖纖維的方法,其特殊之處是包括以下工藝過程選擇原材料選擇線密度1. 2-6dtex、干斷裂強度彡1. 4cn/dtex、回潮率彡18%、脫乙酰度80—95%的原白色殼聚糖纖維;浸堿將殼聚糖纖維置于反應釜中,按照殼聚糖纖維與碎冰重量比1: 5的比例,加入碎冰;按照殼聚糖纖維與堿液重量比1: 5的比例,加入20-60%濃度的堿液;保持溫度0-5°C,浸泡14小時;酸性改良將堿化后的殼聚糖纖維放入密閉容器中,進行酸化改性反應,保持反應溫度15-50°C,時間5小時;磷處理按照磷與殼聚糖纖維重量比1: 3的比例,將磷置于反應釜中,保持真空狀態,與酸化改性后的殼聚糖纖維進行反應,反應溫度保持在15-50°C,持續5小時;環氧乙烷滅菌將磷處理后的殼聚糖纖維干燥后置于環氧乙烷滅菌器中,在常溫狀態下持續2小時。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溶性殼聚糖纖維改性成水溶性殼聚糖纖維的方法,其特殊之處是在酸性改良工藝中適當縮短反應時間(2-5小時),可得到部分水溶性殼聚糖纖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非水溶性殼聚糖纖維改性成水溶性殼聚糖纖維的方法,其特點是包括材料選擇、浸堿、酸性改良、磷處理、環氧乙烷滅菌處理等工藝過程。它解決了殼聚糖纖維不溶于水、其生物特性在使用方面受到局限的問題,制成品可廣泛運用于美容、醫療等領域,對于民用和軍事領域具有極為重要的實際利用價值。
文檔編號A61L27/54GK103061109SQ20121059647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4日
發明者楊永安, 萬洪準, 欒瑞國 申請人:青島海藍生物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