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充氣式下肢功能康復鍛煉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輔助醫(yī)療器具,具體地說是ー種充氣式下肢功能康復鍛煉器。目前,公知臨床上偏癱、截癱、下肢主動運動困難及長期臥床患者很多,為實現(xiàn)促進患肢功能恢復、減輕組織水腫等目的,常需由護士、護エ或患者家屬等通過手動按摩、幫助患者運動等方法來實現(xiàn),既費時又費力。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ー種構造簡単,使用方便的充氣式下肢功能康復鍛煉器。本實用新型解決其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充氣式下肢功能康復鍛煉器,其包括底板和活動支架,其特征是在所述底板上設有所述活動支架,所述活動支架是由兩節(jié)U形槽組成,ー節(jié)由活動軸固定在底板上,另ー節(jié)上設有固定帶,節(jié)端頭設有與足部吻合的凹槽,凹槽下面設有滑輪,兩節(jié)U形槽下設有氣囊,氣囊上設有進氣管,進氣管上設有充氣球,充氣球上設有單向進氣閥和放氣閥。使用時將患者下肢放到U形槽內,用固定帶將下肢固定在U形槽內,由患者自已手握充氣球,通過進氣管定時對氣囊充放氣,實現(xiàn)對下肢功能康復鍛煉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對下肢軟組織、神經(jīng)起到按摩刺激作用,井能使髖、膝、踝部關節(jié)得到被動活動,從而促進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具有制作簡單,成本低,功能多等優(yōu)點。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進ー步說明。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中1.底板,2.活動支架,3.活動軸,4.固定帯,5.凹槽,6.滑輪,7.氣囊,8.進氣管,9.充氣球,10單向進氣閥,11.放氣閥。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中,一種充氣式下肢功能康復鍛煉器,其包括底板I和活動支架2,其特征是在所述底板I上設有所述活動支架2,所述活動支架2是由兩節(jié)U形槽組成,ー節(jié)由活動軸3固定在底板I上,另ー節(jié)上設有固定帶4,節(jié)端頭設有與足部吻合的凹槽5,凹槽5下面設有滑輪6,兩節(jié)U形槽下設有氣囊7,氣囊7上設有進氣管8,進氣管8上設有充氣球9,充氣球9上設有單向進氣閥10和放氣閥11。使用時將患者下肢放到U形槽內,用固定帶4將下肢固定在U形槽內,由患者自己手握充氣球9,通過進氣管8定時對氣囊7充放氣,實現(xiàn)對下肢功能康復鍛 煉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充氣式下肢功能康復鍛煉器,其包括底板和活動支架,其特征是在所述底板上設有所述活動支架,所述活動支架是由兩節(jié)U形槽組成,一節(jié)由活動軸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節(jié)上設有固定帶,節(jié)端頭設有與足部吻合的凹槽,凹槽下面設有滑輪,兩節(jié)U形槽下設有氣囊,氣囊上設有進氣管,進氣管上設有充氣球,充氣球上設有單向進氣閥和放氣閥。
專利摘要一種充氣式下肢功能康復鍛煉器,其包括底板和活動支架,其特征是在所述底板上設有所述活動支架,所述活動支架是由兩節(jié)U形槽組成,一節(jié)由活動軸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節(jié)上設有固定帶,節(jié)端頭設有與足部吻合的凹槽,凹槽下面設有滑輪,兩節(jié)U形槽下設有氣囊,氣囊上設有進氣管,進氣管上設有充氣球,充氣球上設有單向進氣閥和放氣閥。使用時將患者下肢放到U形槽內,用固定帶將下肢固定在U形槽內,由患者自己手握充氣球,通過進氣管定時對氣囊充放氣,實現(xiàn)對下肢功能康復鍛煉的目的。
文檔編號A61H1/00GK202459170SQ201220103640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3月11日
發(fā)明者劉雙剛, 張志剛, 徐麗 申請人:劉雙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