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骨牽引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y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ー種可用于骨牽引木,將骨折端有效復位,并且具有創(chuàng)傷小,易于拆卸和安裝等優(yōu)點,結構簡単,使用方便的新型骨牽引針。
背景技術:
骨牽引是指借助于醫(yī)療器械直接牽引骨骼,從而使骨折或脫位的患者進行有效的復位和固定,骨牽引主要用于皮膚損傷或腫脹嚴重,創(chuàng)ロ感染或骨骼粉碎嚴重不宣行內固定木的患者。目前,臨床上進行骨牽引時所用的器具多為圓形鋼針,在使用過程中,非常不方便,一方面,為了避免骨牽引術引起的術后感染,所用的器具必須定期更換,并且在使用期間進行常規(guī)消毒護理,而圓形鋼針的每一次安裝與拆卸都必須借助于其它醫(yī)療器械,才能完成,另ー方面,在懸吊牽引物時,必須將圓針尾部折彎,在折彎過程中,容易使牽引部移位或松動,影響骨折端的復位和固定,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痛苦。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種可用于骨牽引木,將骨折端有效復位,并且具有創(chuàng)傷小,易于拆卸和安裝等優(yōu)點,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新型骨牽引針。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術方案該新型骨牽引針,由針尖、針桿和針柄構成,針尖的末端設有自攻螺紋,針柄為倒三角形結構,針柄的中央設有牽引孔,針柄的頂邊設有加壓平臺。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用于骨牽引木,將骨折端有效復位,降低骨折引起的皮膚腫脹,并且具有創(chuàng)傷小,易于拆卸和安裝等優(yōu)點,有利于患者的順利康復,是ー種理想的骨牽引針。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參照附圖1,I、針尖,2、針桿,3、針柄,4、自攻螺紋,5、牽引孔,6、加壓平臺。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由針尖I、針桿2和針柄3構成,針尖I的末端設有自攻螺紋4,針柄3為倒三角形結構,針柄3的中央設有牽引孔5,針柄3的頂邊設有加壓平臺6。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先按照常規(guī)操作進行消毒、麻酔,將進針點的皮膚及軟組織做一小切ロ,直至骨骼表面,然后將針尖I放到骨骼表面的進針點上,用手在加壓平臺6上施加壓カ,同時旋轉針柄3,自攻螺紋4即可鉆入骨質內,然后在牽弓I孔5上掛上一定重量的牽引物即可。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骨牽引針,其特征在于該新型骨牽引針,由針尖(I)、針桿⑵和針柄(3)構成,針尖(I)的末端設有自攻螺紋(4),針柄(3)為倒三角形結構,針柄(3)的中央設有牽引孔(5),針柄(3)的頂邊設有加壓平臺(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骨牽引針,屬于醫(yī)療器械領域,由針尖1、針桿2和針柄3構成。其特征是針尖1的末端設有自攻螺紋4,針柄3為倒三角形結構,針柄3的中央設有牽引孔5,針柄3的頂邊設有加壓平臺6。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用于骨牽引術,將骨折端有效復位,降低骨折引起的皮膚腫脹,并且具有創(chuàng)傷小,易于拆卸和安裝等優(yōu)點,有利于患者的順利康復,是一種理想的骨牽引針。
文檔編號A61B17/56GK202515746SQ201220194139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4月21日
發(fā)明者吳學儀, 潘超, 鄭華 申請人: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