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嬰幼兒胸部攝片固定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嬰幼兒胸部攝片固定裝置,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嬰幼兒臥位胸部攝片是放射科工作中的一部分。由于嬰幼兒不能主動配合,易哭鬧,3歲以下幼兒胸部攝片一般采取被動體位并由兩名家屬分別按住患兒頭部、雙臂和雙膝協助完成。因此使陪護人員接受了不必要的X線輻射,違背了放射防護正當化原則,容易引起醫療糾紛;另一方面,也容易因攝影體位不標準而影響圖像質量。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嬰幼兒胸部攝片固定裝置, 不需要家長輔助來完成嬰幼兒胸部攝片檢查。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嬰幼兒胸部攝片固定裝置,包括固定桿、上連接帶、中連接帶和下連接帶,固定桿的上下兩端設有吸盤,上連接帶和下連接帶的左右兩端都分別套在左右固定桿上,中連接帶的一端套在固定桿上,另一端連接方形鉛簾,上連接帶的中間位置設有頭枕,頭枕的左右兩端分別連接有左右頭部固定帶,頭枕的兩側設有左右臂帶,下連接帶中間位置設有膝墊,膝墊兩側分別連接有左右腿部固定帶,頭部固定帶、臂帶和腿部固定帶的外端均設有粘條,頭部固定帶和腿部固定帶的里端外側均設有橫形帶袢,左頭部固定帶和左腿部固定帶的里端還開設有帶口。頭枕中設有枕墊,枕墊呈下高上低形狀。還包括下頜套,下頜套的兩端通過下頜套按鈕連接在頭枕的左右兩側,下頜套的材質為彈性材質,下端還設有鉛檐。頭枕、頭部固定帶、臂帶和腿部固定帶的材質均為彈性材質。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頭部固定帶、臂帶和腿部固定帶將嬰幼兒的頭部、上臂和膝部固定,使其不能翻轉,借助上下兩個連接帶和固定桿的作用將其固定在攝影床上。同時,上、中、下連接帶均能在固定桿上上下滑動來調節位置以適應不同身高嬰幼兒胸部攝片的需要,連接帶兩端的套管均為活動式,可隨時拆卸,便于清洗。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頭枕側視圖;圖3膝墊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固定桿,2、吸盤,3、頭枕,4、下頜套,5、頭部固定帶,6、臂帶,7、上連接帶,8、中連接帶,9、鉛簾,10、下連接帶,11、膝墊,12、腿部固定帶,13、枕墊,14、下頜套按鈕,15、鉛檐,16、帶袢,17、帶口,18、粘條。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I、圖2和圖3所示,本嬰幼兒胸部攝片固定裝置,包括固定桿I、上連接帶7、中連接帶8和下連接帶10,固定桿I的上下兩端設有吸盤2,上連接帶7和下連接帶10的左右兩端都分別套在左右固定桿I上,中連接帶8的一端套在固定桿I上,另一端連接方形鉛簾9,上連接帶7的中間位置設有頭枕3,頭枕3的左右兩端分別連接有左右頭部固定帶5,頭枕3的兩側設有左右臂帶6,下連接帶中間位置設有膝墊11,膝墊11兩側分別連接有左右腿部固定帶12,頭部固定帶5、臂帶6和腿部固定帶12的外端均設有粘條18,頭部固定帶5和腿部固定帶12的里端外側均設有橫形帶袢16,左頭部固定帶5和左腿部固定帶12 的里端還開設有帶口 17。使用時,先將本固定裝置通過吸盤2固定在攝影床上,把嬰幼兒放在本固定裝置上,讓嬰幼兒的頭部枕在頭枕3上,將其雙臂上舉,用左右臂帶6分別將其雙臂固定在頭枕3的兩側,由于頭部固定帶5和腿部固定帶12的外端都設有粘條18,頭部固定帶5和腿部固定帶12的里端外側均設有橫形帶袢16,左頭部固定帶5和左腿部固定帶12的里端還開設有帶口 17,所以左右頭部固定帶5可以隨意交叉,在進行頭部固定的同時,可對其雙臂進行二次固定,使其雙臂、頭部和頭枕3牢牢地捆綁在一起,最后將頭部固定帶5的外端粘條18粘在上連接帶9上。中連接帶8上的鉛簾9遮住嬰幼兒的生殖腺部位。嬰幼兒的膝部通過腿部固定帶12固定,固定方式與固定頭部方式相同,將嬰幼兒的頭、上臂和腿部固定好之后,嬰幼兒就不會再翻轉亂動了。為了充分暴露攝影部位,防止嬰幼兒的下頜遮擋肺尖,頭枕3中設有枕墊13,枕墊13呈下高上低形狀,如圖2所示,嬰幼兒枕在頭枕3上會自然的抬起下巴,不會影響胸部攝片。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下頜套4,下頜套4的左右兩端分別通過下頜套按鈕14連接在頭枕3的左右兩側,下頜套4的下端還設有鉛檐15,鉛檐15材質為鉛橡皮,用于保護嬰幼兒甲狀腺。下頜套4初始位置在頭枕3的上部,當嬰幼兒枕在頭枕3上后,將下頜套4轉到嬰幼兒的下頜部,這樣可以增強嬰幼兒下巴及整個頭部的固定效果。嬰幼兒仰臥時,頭部和上臂被固定以后,身體的運動與翻轉力量主要來自于下肢尤其是膝部,因此本實用新型對下連接帶10、膝墊11、腿部固定帶12均采用寬帶設計,除了在腿部固定帶上留有帶袢16和帶口 17外,還可以在下連接帶10與膝墊11的交接處也留有帶口 17,便于在對膝部捆綁固定時左右腿部固定帶能夠隨意交叉,增強固定效果。為避免被固定嬰幼兒受到傷害,頭枕3、頭部固定帶5、臂帶6和腿部固定帶12均采用可透X線的彈性材料,枕墊13內的填充材料為水囊或海綿。本實用新型還可用于嬰幼兒的CT或MRI檢查,患兒不需要口服或注射鎮靜藥進入睡眠狀態就能順利完成相應檢查,縮短了患兒做檢查的等待時間,簡化了工作流程。
權利要求1.一種嬰幼兒胸部攝片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桿(I)、上連接帶(7)、中連接帶(8)和下連接帶(10),固定桿(I)的上下兩端設有吸盤(2),上連接帶(7)和下連接帶(10)的左右兩端都分別套在左右固定桿(I)上,中連接帶(8)的一端套在固定桿(I)上,另一端連接方形鉛簾(9),上連接帶(7)的中間位置設有頭枕(3),頭枕(3)的左右兩端分別連接有左右頭部固定帶(5),頭枕(3)的兩側設有左右臂帶(6),下連接帶中間位置設有膝墊(11),膝墊(11)兩側分別連接有左右腿部固定帶(12),頭部固定帶(5)、臂帶(6)和腿部固定帶(12)的外端均設有粘條(18),頭部固定帶(5)和腿部固定帶(12)的里端外側均設有橫形帶袢(16),左頭部固定帶(5)和左腿部固定帶(12)的里端還開設有帶口(17)。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嬰幼兒胸部攝片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頭枕(3)中設有枕墊(13),枕墊(13)呈下高上低形狀。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嬰幼兒胸部攝片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下頜套(4),下頜套(4)的兩端通過下頜套按鈕(14)連接在頭枕(3)的左右兩側,下頜套(4)的材質為彈性材質,下端還設有鉛檐(15)。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嬰幼兒胸部攝片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頭枕(3)、頭部固定帶(5)、臂帶(6)和腿部固定帶(12)的材質均為彈性材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嬰幼兒胸部攝片固定裝置,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包括固定桿、上連接帶、中連接帶和下連接帶,固定桿的上下兩端設有吸盤,上連接帶和下連接帶的左右兩端都分別套在左右固定桿上,中連接帶的一端套在固定桿上,另一端連接方形鉛簾,上連接帶的中間位置設有頭枕,頭枕的左右兩端分別連接有左右頭部固定帶,頭枕的兩側設有左右臂帶,下連接帶中間位置設有膝墊,膝墊兩側分別連接有左右腿部固定帶,頭部固定帶、臂帶和腿部固定帶的外端均設有粘條,頭部固定帶和腿部固定帶的里端外側均設有橫形帶袢,左頭部固定帶和左腿部固定帶的里端還開設有帶口。有益效果是不需要家長輔助來完成嬰幼兒胸部攝片檢查。
文檔編號A61B6/04GK202761299SQ201220376040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31日
發明者趙紅蘭, 徐凱 申請人: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