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手術用模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皮膚手術用模塊,其包括:主體,其內部中空;往復組件,其在所述主體的后方通過旋轉而前進后退,形成有藥物注入通道;針組件,其供針安裝并結合固定于所述往復組件;吸附組件,其以能旋轉的方式安裝于所述主體的前方并貫通,以便所述針能夠出入,在側面形成有吸入口,以便其一面借助于吸力而與皮膚接觸;其配備有支撐裝置,其在所述主體內的吸附組件與針組件之間進行彈力支撐,使得在把所述針插入皮膚實施手術之前,所述針不向吸附組件的一面凸出;因而能夠確保最大限度的安全性并使用。
【專利說明】皮膚手術用模塊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皮膚手術用模塊,特別涉及一種在對皮膚實施手術之前,通常針不凸出,確保安全性,而在實施手術時,不是針先插入皮膚,而是先吸附皮膚后,針后插入皮膚實施手術的皮膚手術用模塊。
【背景技術】
[0002]一般而言,在皮膚上穿出多個微細孔并使藥物等投入體內的多孔手術法,是消除諸如皺紋或痣、疤痕、妊娠紋、粉刺、雀斑、色素沉積等的各種皮膚疾患,保持頭發健康,改善脫發以及治療肥胖等廣泛應用的手術法。
[0003]這種多孔手術法利用受損皮膚組織的再生力生出新肉、或通過微細的孔使藥物等滲透到體內,從而能夠具有迅速的手術效果。
[0004]但是,所述多孔手術法是由施術者反復將針(niddle)逐一扎入被施術者的皮膚再撥出的動作,大部分情況依賴于施術者的直觀,因此,被施術者反映痛苦,或由于針無法注入所需深度的問題,存在藥物滲透不均一的缺點。
[0005]而且,多孔手術法在對皮膚彈力低下的中老年人群實施的情況下,雖然想要穿孔至所需深度,但是在皮膚上穿出無數多的微細的孔的過程中,發生無法保持適度的皮膚的彈力、即張力的情形。
[0006]即,多孔手術法在穿出多個孔的過程中,由于皮膚擠在一起,或針等手術工具發生滑動而無法穿孔至皮膚所需深度的準確位置,或在針扎入皮膚的狀態下擠在一起,提供了給被施術者帶來疼痛的原因。
[0007]為了解決這種問題,如本 申請人:以往申請并公開的韓國公開專利公報第10-2012-0044612號所示,提出了一種皮膚手術用模塊,其結合有在主體內部至少安裝了一個以上針的針組件,借助于形成有藥物注入通道的往復組件,能夠調節針向主體的前方凸出的長度,而且在與皮膚接觸的主體的前方結合有吸附組件(suction assembly),所述吸附組件在所述針凸出的同時,借助于吸力而吸附皮膚。
[0008]就所述皮膚手術用模塊而言,在往復組件上結合有安裝了針的針組件,使往復組件相對于主體旋轉,借此調節針向吸附組件的外部凸出的長度后,使針能夠插入所需的深度,把針扎入要實施手術的被施術者的皮膚,并借助配備于主體前方的吸附組件的吸力,在使針扎入處周圍的皮膚保持彈力的同時實施手術。
[0009]因此,具有如下優點:能夠借助于吸力,在保持要手術的準確的位置和皮膚的彈力的同時,使針的深度也插入所需的準確深度進行手術。
[0010]但是,就所述公開專利公報公開的皮膚手術用模塊而言,針保持始終向吸附組件的前方凸出的狀態,因此存在始終對施術者或被施術者誘發危險狀況這樣的缺點。
[0011]另外,在手術過程中,由于針首先扎入被施術者的皮膚,因而還發生使被施術者在針插入時刻先感到疼痛的缺點。
[0012]現有技術文獻[0013]專利文獻
[0014]韓國公開專利公報第10-2012-0044612號
【發明內容】
[001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皮膚手術用模塊,其在對皮膚實施手術之前,通常針不凸出,確保安全性,而在實施手術時,不是針先插入皮膚,而是先吸附皮膚后,針后插入皮膚實施手術。
[0016]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防止針彎曲并能夠穩定地滑動。
[0017]旨在達成所述目的的本發明為皮膚手術用模塊,其包括:主體,其內部中空;往復組件,其在所述主體的后方通過旋轉而前進后退,并形成有藥物注入通道;針組件,其供針安裝并結合固定于所述往復組件;吸附組件,其以能旋轉的方式安裝于所述主體的前方并貫通,以便所述針能夠出入,并在側面形成有吸入口,以便其一面借助于吸力而與皮膚接觸;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裝置,其在所述主體內的吸附組件與針組件之間進行彈力支撐,使得在把所述針插入皮膚實施手術之前,所述針不向吸附組件的與皮膚接觸的一面凸出。
[0018]技術效果
[0019]本發明使得在對皮膚實施手術之前,通常針不凸出,確保安全性,而在實施手術時,不是針先插入皮膚,而是先吸附皮膚后,針后插入皮膚實施手術,從而在實施手術前,具有能夠使施術者或被施術者對針確保最大限度的安全性并使用的效果,而且對被施術者而言,也具有能夠在感受最小限度的疼痛的同時實施手術的效果。
[0020]另外,使得能夠防止針彎曲并穩定地滑動,從而具有手術更穩定,并能夠使被施術者的疼痛實現最小化的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是概略顯示本發明的主要`部分分解立體圖。
[0022]圖2是圖1所示的結合狀態的概略主要部分立體圖。
[0023]圖3是圖2的概略主要部分縱剖面圖。
[0024]圖4a及圖4b概略顯示了本發明的使用狀態,其中,
[0025]圖4a是針插入皮膚前的皮膚吸附狀態的主要部分圖。
[0026]圖4b是針插入皮膚并實施手術的狀態的主要部分圖。
[0027]圖中符號說明
[0028]1:支撐裝置
[0029]10:活動空間部 20:彈性構件
[0030]22:支撐件24:固定件
[0031]25:彈性體30:滑面部
[0032]40:引導支撐部 42:引導孔
[0033]43:引導帽44:凸出引導件
[0034]100:皮膚手術用模塊
[0035]110:主體120:往復組件
[0036]122:藥物注入通道130:針組件[0037]132:針140:吸附組件
[0038]142:吸入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39]下面參照附圖,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
[0040]圖1是概略顯示本發明的主要部分分解立體圖,圖2是圖1所示的結合狀態的概略主要部分立體圖,圖3是圖2的概略主要部分縱剖面圖。
[0041]如圖所示,本發明為皮膚手術用模塊100包括:主體110,其內部中空;往復組件120,其在所述主體110的后方通過旋轉而前進后退,并形成有藥物注入通道122 ;針組件130,其供針132安裝并結合固定于所述往復組件120,其中,所述針132直接扎入皮膚并投入藥物;吸附組件140,其以能旋轉的方式安裝于所述主體110的前方并貫通,以便所述針132能夠出入,在側面形成有吸入口 142,以便其一面借助于吸力而與皮膚接觸;因此,所述皮膚手術用模塊100在要實施手術的皮膚的準確位置給皮膚以張力,使針插入準確的深度;針對如上皮膚手術用模塊100,為了使得在對皮膚實施手術之前,通常針不凸出,確保安全性,而在實施手術時,不是針先插入皮膚,而是先吸附皮膚后,針后插入皮膚實施手術,本發明包括支撐裝置1,其在所述主體110內的吸附組件140與針組件130之間進行彈力支撐,使得在把所述針132插入皮膚實施手術之前,所述針132不向吸附組件140的與皮膚接觸的一面凸出,使施術者或被施術者能夠確保較高的安全性。
[0042]優選所述支撐裝置I包括:活動空間部10,其形成于針組件130的前端與吸附組件140的末端之間的主體110內部;彈性構件20,其在所述針組件130與吸附組件140之間,借助于彈力,彈力支撐所述吸附組件140 ;滑面部30,其形成于所述吸附組件140的與主體110前端結合的部分,向所述活動空間部10側滑動。
[0043]優選所述彈性構件20由介于所述針組件130的前方與形成于所述吸附組件140的固定件24之間的彈性體25構成。此時,優選支撐于針組件的前方的彈性體在后述的引導支撐部的引導帽上形成支撐件22,以便進行支撐。
[0044]另一方面,優選在所述針組件130與吸附組件140中還形成有引導支撐部40,以便在針132因實施手術而向吸附組件140的外部凸出、收回的過程中,防止針132的變形并實
現穩定滑動。
[0045]優選所述引導支撐部40包括:引導帽43,其結合于針組件130,形成有至少一個以上的引導孔42,供所述針132貫通;凸出引導件44,其形成于與所述引導孔42對應的位置的吸附組件140,沿所述引導孔42滑動。
[0046]下面通過圖4a及圖4b,進一步具體說明如上構成的本發明的使用狀態。
[0047]首先,使配備于主體110后方的往復組件120旋轉并前進后退,同時,利用結合于所述往復組件120的針組件130進行調節,使安裝的針132從與皮膚接觸的吸附組件140的一面能夠凸出至要實施手術的深度。
[0048]此時,所述針132不向吸附組件140的與皮膚接觸的一面凸出,這是因為,借助配備于吸附組件140與針組 件130之間的支撐裝置1,所述針132位于吸附組件140的內部而不凸出。
[0049]即,借助于支撐裝置1,即借助形成于針組件130與吸附組件140之間的主體110內部的活動空間部10及配備于所述針組件130與吸附組件140之間的彈性構件20,從主體110的前方側末端最大限度地對吸附組件140進行彈力支撐,因此,此時所述吸附組件140的滑面部30末端也與主體110末端相接地支撐,因此,針132不向吸附組件140的一面凸出,而是內置。[0050]因此,通常,在實施手術之前,針保持不向吸附組件的一面凸出的狀態,因而具備使施術者或被施術者能夠安全使用的條件。
[0051]如上所述,完成針132插入皮膚的深度的調節后,使所述吸附組件140的一面與要實施手術的皮膚接觸,與此同時施加吸力,因而,吸附組件140的一面吸附于被施術者的皮膚并保持彈力。此時,施術者對主體110或往復組件120加壓,從而主體110和往復組件120沿著所述主體110內的活動空間部10滑動,與此同時,彈性構件20收縮,原來內置于吸附組件140中的針132扎入施術者的皮膚,于是藥物經過往復組件140的藥物注入通道122和針132而投入皮膚并實施手術。
[0052]此時,并非針132首先插入皮膚,被施術者在首先感到吸附組件140的吸入壓力后,針132后扎入,因此,能夠使針132插入皮膚造成的疼痛實現最小化。
[0053]在如此完成藥物的注入后,解除原來加壓的主體或往復組件的加壓力,于是,借助配備于所述吸附組件與針組件之間的原來收縮的彈性構件的恢復力,針重新內置于吸附組件的內部,不向外部凸出。
[0054]本發明在實施手術之前,通常針不凸出于外部,使施術者或被施述者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在實施手術時,也不是針先扎入皮膚,而是首先感到借助吸力吸附到皮膚后,針后插入,因此具有還能夠使針扎入的疼痛實現最小化的條件。
[0055]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針凸出于吸附組件的一面后收回的過程中,借助配備于針組件與吸附組件之間的引導支撐部,防止針諸如彎曲等的變形,并實現穩定的往復,因而具有吸附組件也能夠穩定地實現滑動的條件。
【權利要求】
1.一種皮膚手術用模塊,該皮膚手術用模塊(100)包括:主體(110),其內部中空;往復組件(120),其在所述主體(110)的后方通過旋轉而前進后退,并形成有藥物注入通道(122);針組件(130),其供針(132)安裝并結合固定于所述往復組件(120);吸附組件(140),其以能旋轉的方式安裝于所述主體(110)的前方并貫通,以便所述針(132)能夠出入,在側面形成有吸入口(142),以便其一面借助于吸力而與皮膚接觸;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撐裝置(I),其在所述主體(110)內的吸附組件(140)與針組件(130)之間進行彈力支撐,使得在把所述針(132)插入皮膚實施手術之前,所述針(132)不向吸附組件(140)的與皮膚接觸的一面凸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膚手術用模塊,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撐裝置(I)包括:活動空間部(10),其形成于針組件(130)的前端與吸附組件(140)的末端之間的主體(110)內部;彈性構件(20),其在所述針組件(130)與吸附組件(140)之間,借助于彈力,彈力支撐所述吸附組件(140);滑面部(30),其形成于所述吸附組件(140)的與主體(110)前端結合的部分。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皮膚手術用模塊,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性構件(20)由介于所述針組件(130)的前方與形成于所述吸附組件(140)的固定件(24)之間的彈性體(25)構成。
4.根據權利要求2或權利要求3所述的皮膚手術用模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針組件(130)與吸附組件(140)中,還形成有引導支撐部(40),以便防止針(132)的變形并實現穩定滑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皮膚手術用模塊,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導支撐部(40)包括:引導帽(43),其結合于針組件(130),形成有至少一個以上的引導孔(42);凸出引導件(44),其形成于與所述引導孔(42)對應位置的吸附組件(140),沿所述引導孔(42)滑動。
【文檔編號】A61B17/00GK103565481SQ201310306647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6日
【發明者】李大揆 申請人:Dnk 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