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留置針防逆流閥和設置留置針防逆流閥的留置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58341閱讀:347來源:國知局
留置針防逆流閥和設置留置針防逆流閥的留置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留置針防逆流閥,設置在留置針的外針座內部,閥體為筒狀結構,閥體內部相對的2個側面對稱設置閥板,2個閥板側邊和后端與閥體的內壁相交封閉連接,2個閥板的前端向閥體前端內部的方向對稱傾斜,2個閥板的前端相互貼合,閥體和閥板包容構成管狀通道,管狀通道的后端敞開設置為閥體的閥入口,管狀通道的前端設置為閥體的閥出口,閥體的前端包繞閥板的前端,2個閥板的外側表面與閥體的內壁間分別固定設置支撐板,支撐板的數量為1個或多個。支撐板可以大幅度提高閥口的彈性閉合能力。使用本發明的留置針防逆流閥和設置留置針防逆流閥的留置針,可以實現防逆流閥在內針抽出后的可靠閉合,有效防止發生血液逆流的現象,效果顯著。
【專利說明】留置針防逆流閥和設置留置針防逆流閥的留置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防逆流閥,特別涉及一種留置針防逆流閥和設置留置針防逆流閥的留置針。
【背景技術】
[0002]留置針為了在內針抽出后防止血液逆流,常設置防逆流閥,但是通常的防逆流閥的閉合性不好,內針抽出后還會留有縫隙,導致時常發生血液逆流的現象,影響醫療工作的正常進行。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實現防逆流閥在內針抽出后的可靠閉合,防止發生血液逆流的現象,本發明提出一種留置針防逆流閥和設置留置針防逆流閥的留置針,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4]留置針防逆流閥,設置在留置針的外針座內部,包括閥體和閥口,閥體為筒狀結構,閥體軸向的兩端分別設置為前端和后端,閥體內部相對的2個側面分別對稱設置閥板,閥板為板狀結構,2個閥板兩側的側邊和后端與閥體的內壁分別相交封閉連接,2個閥板的前端向閥體前端內部的方向對稱傾斜,2個閥板的 前端相互貼合,閥體和閥板包容構成管狀通道,管狀通道的后端敞開設置為閥體的閥入口,閥入口與留置針外針座的入口連通,管狀通道的前端設置為閥體的閥出口,閥出口為縫隙開口,閥出口與留置針外針座的出口連通,閥體的前端包繞閥板的前端,2個閥板的外側表面與相對的閥體的內壁間分別固定設置支撐板,支撐板為板狀結構,支撐板相對的側邊分別與閥板的外側表面及閥體的內壁固定連接,2個閥板的外側表面分別設置的支撐板的數量為I個或多個。
[0005]留置針防逆流閥,2個閥板的外側表面分別設置I個支撐板時,支撐板設置在閥板寬度方向的中部,2個閥板的外側表面分別設置多個支撐板時,多個支撐板沿閥板寬度方向的中部對稱設置。
[0006]留置針防逆流閥,支撐板各部位的厚度相同,支撐板的表面為平面并與閥出口垂直。
[0007]留置針防逆流閥,2個閥板的外側表面分別設置多個支撐板時,各支撐板鄰近閥板的間距,小于各支撐板鄰近閥體內壁的間距。
[0008]留置針防逆流閥,2個閥板的外側表面設置的支撐板的數量相同,2個閥板的外側表面設置的支撐板相對于閥出口的位置對稱。
[0009]留置針防逆流閥,支撐板兩側的表面為平面,支撐板鄰近閥體內壁的厚度大于支撐板鄰近閥板的厚度。
[0010]留置針防逆流閥,支撐板兩側的表面在閥體內壁和閥板之間的部位為內凹的光滑柱狀曲面,支撐板鄰近閥體內壁的厚度大于支撐板鄰近閥板的厚度,支撐板位于閥體內壁和閥板之間的部位的最小厚度小于支撐板鄰近閥板的厚度。
[0011]留置針防逆流閥,支撐板的厚度范圍為0.8毫米至1.5毫米之間。[0012]留置針防逆流閥,閥出口的寬度為閥板寬度的50%至100%。
[0013]設置留置針防逆流閥的留置針,包括外針、外針座、內針和內針座,外針座內設置留置針防逆流閥,外針座的內表面與留置針防逆流閥的外周表面間封閉固定連接,內針擴張穿過留置針防逆流閥的閥出口。
[0014]本發明的留置針防逆流閥和設置留置針防逆流閥的留置針,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能取得的技術效果是:
[0015]留置針防逆流閥,設置在留置針的外針座內部,包括閥體和閥口,閥體為筒狀結構,閥體軸向的兩端分別設置為前端和后端,閥體內部相對的2個側面分別對稱設置閥板,閥板為板狀結構,2個閥板兩側的側邊和后端與閥體的內壁分別相交封閉連接,2個閥板的前端向閥體前端內部的方向對稱傾斜,2個閥板的前端相互貼合,閥體和閥板包容構成管狀通道,管狀通道的后端敞開設置為閥體的閥入口,閥入口與留置針外針座的入口連通,管狀通道的前端設置為閥體的閥出口,閥出口為縫隙開口,閥出口與留置針外針座的出口連通,閥體的前端包繞閥板的前端,2個閥板的外側表面與相對的閥體的內壁間分別固定設置支撐板,支撐板為板狀結構,支撐板相對的側邊分別與閥板的外側表面及閥體的內壁固定連接,2個閥板的外側表面分別設置的支撐板的數量為I個或多個。支撐板可以大幅度提高閥口的彈性閉合能力,在內針從閥出口抽出后保證閥口可靠閉合,防止血液逆流現象的發生。
[0016]留置針防逆流閥,2個閥板的外側表面分別設置I個支撐板時,支撐板設置在閥板寬度方向的中部;可以以最簡單的結構可靠地提高閥口的彈性閉合能力,防止血液逆流現象的發生。2個閥板的外側表面分別設置多個支撐板時,多個支撐板沿閥板寬度方向的中部對稱設置,可以使閥口的全部表面實現可靠的閉合,防止血液逆流現象的發生。
[0017]留置針防逆流閥 ,支撐板各部位的厚度相同,可以簡化支撐板的設計和制作工藝。支撐板的表面為平面并與閥出口垂直,可以利用支撐板產生可靠的閉合力,防止血液逆流現象的發生。
[0018]留置針防逆流閥,2個閥板的外側表面分別設置多個支撐板時,各支撐板鄰近閥板的間距,小于各支撐板鄰近閥體內壁的間距,可以在內針擴張穿過閥出口的中部部位產生可靠的閉合力,防止血液逆流現象的發生。
[0019]留置針防逆流閥,2個閥板的外側表面設置的支撐板的數量相同,2個閥板的外側表面設置的支撐板相對于閥出口的位置對稱,可以使閥口的閉合力均勻對稱,改善閉合能力,簡化制造工藝。
[0020]留置針防逆流閥,支撐板兩側的表面為平面,支撐板鄰近閥體內壁的厚度大于支撐板鄰近閥板的厚度,可以提高閥板的位置穩定性,防止閥出口的閉合力過大,提高并穩定留置針防逆流閥的防逆流效果,保證液體的正常輸注。
[0021 ] 留置針防逆流閥,支撐板兩側的表面在閥體內壁和閥板之間的部位為內凹的光滑柱狀曲面,支撐板鄰近閥體內壁的厚度大于支撐板鄰近閥板的厚度,支撐板位于閥體內壁和閥板之間的部位的最小厚度小于支撐板鄰近閥板的厚度。可以提高閥板的位置穩定性,進一步防止閥出口的閉合力過大,提高并穩定留置針防逆流閥的防逆流效果,保證液體的正常輸注。
[0022]留置針防逆流閥,支撐板的厚度范圍為0.8毫米至1.5毫米之間,可以實現可靠的閉合力,并保證液體的正常輸注。[0023]留置針防逆流閥,閥出口的寬度為閥板寬度的50%至100%,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閥口的寬度,實現所需要的閉合力和輸注性能。
[0024]設置留置針防逆流閥的留置針,包括外針、外針座、內針和內針座,外針座內設置留置針防逆流閥,外針座的內表面與留置針防逆流閥的外周表面間封閉固定連接,內針擴張穿過留置針防逆流閥的閥出口,可以構成留置針防逆流閥閉合力可靠,有效防止血液逆流,保證液體正常輸注的留置針。
[0025]使用本發明的留置針防逆流閥和設置留置針防逆流閥的留置針,可以實現防逆流閥在內針抽出后的可靠閉合,有效防止發生血液逆流的現象,效果顯著。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6]圖1是本發明留置針防逆流閥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7]圖2是本發明留置針防逆流閥2個閥板的外側表面分別設置I個支撐板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的支撐板各部位的厚度相同,支撐板的表面為平面并與閥出口垂直。
[0028]圖3是本發明留置針防逆流閥2個閥板的外側表面分別設置多個支撐板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的支撐板各部位的厚度相同,支撐板的表面為平面并與閥出口垂直,多個支撐板沿閥板寬度方向的中部對稱設置。
[0029]圖4是本發明留置針防逆流閥2個閥板的外側表面分別設置多個支撐板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的支撐板各部位的厚度相同,多個支撐板沿閥板寬度方向的中部對稱設置,各支撐板鄰近閥板的間距,小于各支撐板鄰近閥體內壁的間距。
[0030]圖5是本發明留置針防逆流閥2個閥板的外側表面分別設置I個支撐板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的支撐板兩側的表面為平面,支撐板鄰近閥體內壁的厚度大于支撐板鄰近閥板的厚度。
[0031]圖6是本發明留置針防逆流閥2個閥板的外側表面分別設置I個支撐板的結構示意圖,支撐板兩側的表面為在閥體內壁和閥板之間的部位內凹的光滑柱狀曲面,支撐板鄰近閥體內壁的厚度大于支撐板鄰近閥板的厚度,支撐板位于閥體內壁和閥板之間的部位的最小厚度小于支撐板鄰近閥板的厚度。
[0032]圖7是本發明留置針防逆流閥2個閥板的外側表面分別設置I個支撐板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的支撐板兩側的表面為在閥體內壁和閥板之間的部位內凹的光滑柱狀曲面,支撐板鄰近閥體內壁的厚度與支撐板鄰近閥板的厚度相同,支撐板位于閥體內壁和閥板之間的部位的最小厚度小于支撐板鄰近閥板的厚度。支撐板的對稱面與閥出口垂直。
[0033]圖8是本發明設置留置針防逆流閥的留置針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34]圖中的標示含義如下:
[0035]I一閥體,2 —閥板,3—閥入口,4一閥出口,5—支撐板,6—外針,7—外針座,8—內針,9 一內針座,10 一留置針防逆流閥。
【具體實施方式】
[0036]本發明的留置針防逆流閥,設置在留置針的外針座內部,留置針防逆流閥最基本的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設置留置針防逆流閥的留置針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如圖8所示。留置針防逆流閥包括閥體和閥口,閥體I為筒狀結構,閥體I軸向的兩端分別設置為前端和后端,閥體I內部相對的2個側面分別對稱設置閥板2,閥板2為板狀結構,2個閥板2兩側的側邊和后端與閥體I的內壁分別相交封閉連接,2個閥板2的前端向閥體I前端內部的方向對稱傾斜,2個閥板2的前端相互貼合,閥體I和閥板2包容構成管狀通道,管狀通道的后端敞開設置為閥體I的閥入口 3,閥入口 3與留置針外針座7的入口連通,管狀通道的前端設置為閥體I的閥出口 4,閥出口 4為縫隙開口,閥出口 4與留置針外針座7的出口連通,閥體I的前端包繞閥板2的前端,通常閥體I的前端與閥板2的前端位于同一平面內。2個閥板2的外側表面與相對的閥體I的內壁間分別固定設置支撐板5,支撐板5為板狀結構,支撐板5相對的側邊分別與閥板2的外側表面及閥體I的內壁固定連接,2個閥板2的外側表面分別設置的支撐板5的數量為I個或多個。
[0037]留置針防逆流閥,2個閥板2的外側表面分別設置I個支撐板5時,支撐板5設置在閥板2寬度方向的中部,如圖1所示。2個閥板2的外側表面分別設置多個支撐板5時,多個支撐板5沿閥板2寬度方向的中部對稱設置。
[0038]留置針防逆流閥,支撐板5各部位的厚度可以相同,支撐板5的表面為平面并與閥出口 4垂直。圖3是本發明留置針防逆流閥2個閥板2的外側表面分別設置多個支撐板5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的支撐板5各部位的厚度相同,支撐板5的表面為平面并與閥出口 4垂直,多個支撐板5沿閥板2寬度方向的中部對稱設置。
[0039]留置針防逆流閥,2個閥板2的外側表面分別設置多個支撐板5時,各支撐板5鄰近閥板2的間距,可以小于各支撐板鄰近閥體I內壁的間距。圖4是本發明留置針防逆流閥2個閥板2的外側表面分別設置多個支撐板5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的支撐板5各部位的厚度相同,多個支撐板5沿閥板2寬度方向的中部對稱設置,各支撐板5鄰近閥板2的間距,小于各支撐板5鄰近閥體I內壁的間距。
[0040]留置針防逆流 閥,通常2個閥板2的外側表面設置的支撐板5的數量相同,2個閥板2的外側表面設置的支撐板5相對于閥出口 4的位置對稱,如圖3和圖4所不。
[0041]留置針防逆流閥,支撐板5的一種結構形式是,支撐板5兩側的表面為平面,支撐板5鄰近閥體I內壁的厚度大于支撐板5鄰近閥板2的厚度。圖5是本發明留置針防逆流閥2個閥板2的外側表面分別設置I個支撐板5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的支撐板5兩側的表面為平面,支撐板5鄰近閥體I內壁的厚度大于支撐板5鄰近閥板2的厚度。
[0042]留置針防逆流閥,支撐板5還有一種結構形式是,支撐板5兩側的表面在閥體I內壁和閥板2之間的部位為內凹的光滑柱狀曲面,支撐板5鄰近閥體I內壁的厚度大于支撐板5鄰近閥板2的厚度,支撐板5位于閥體I內壁和閥板2之間的部位的最小厚度小于支撐板5鄰近閥板2的厚度。圖6是本發明留置針防逆流閥2個閥板的外側表面分別設置I個支撐板的結構示意圖,支撐板5兩側的表面為在閥體I內壁和閥板2之間的部位內凹的光滑柱狀曲面,支撐板5鄰近閥體I內壁的厚度大于支撐板5鄰近閥板2的厚度,支撐板5位于閥體I內壁和閥板2之間的部位的最小厚度小于支撐板5鄰近閥板2的厚度。
[0043]支撐板5鄰近閥體I內壁的厚度與支撐板5鄰近閥板2的厚度相同的情況下,支撐板5兩側的表面也可以為在閥體I內壁和閥板2之間的部位內凹的光滑柱狀曲面,支撐板5位于閥體I內壁和閥板2之間的部位的最小厚度小于支撐板5鄰近閥板2的厚度,如圖7所示。
[0044]留置針防逆流閥,通常支撐板5的厚度范圍為0.8毫米至1.5毫米之間。[0045]留置針防逆流閥,通常閥出口 4的寬度為閥板2寬度的50%至100%。留置針防逆流閥通常采用連體結構,留置針防逆流閥的材料通常為醫療器械用的硅塑料、硅橡膠或聚乙烯。
[0046]設置留置針防逆流閥的留置針的結構示意圖如圖8所示,包括外針6、外針座7、內針8和內針座9,外針座7內設置留置針防逆流閥10,外針座7的內表面與留置針防逆流閥10的外周表面間封閉固定連接,內針8擴張穿過留置針防逆流閥10的閥出口 4。
[0047]本發明的留置針防逆流閥和設置留置針防逆流閥的留置針,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凡是利用本發明的方法、結構和方式,經過變換、代換和/或組合所形成的技術方案,都在本發明的保護 范圍內。
【權利要求】
1.留置針防逆流閥,設置在留置針的外針座內部,包括閥體和閥口,其特征在于:閥體為筒狀結構,所述閥體軸向的兩端分別設置為前端和后端,所述閥體內部相對的2個側面分別對稱設置閥板,所述閥板為板狀結構,2個所述閥板兩側的側邊和后端與所述閥體的內壁分別相交封閉連接,2個所述閥板的前端向閥體前端內部的方向對稱傾斜,2個所述閥板的前端相互貼合,所述閥體和閥板包容構成管狀通道,所述管狀通道的后端敞開設置為所述閥體的閥入口,所述入口與留置針外針座的入口連通,所述管狀通道的前端設置為所述閥體的閥出口,所述閥出口為縫隙開口,所述閥出口與所述留置針外針座的出口連通,所述閥體的前端包繞所述閥板的前端,2個所述閥板的外側表面與相對的所述閥體的內壁間分別固定設置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為板狀結構,所述支撐板相對的側邊分別與所述閥板的外側表面及所述閥體的內壁固定連接,2個所述閥板的外側表面分別設置的所述支撐板的數量為I個或多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針防逆流閥,其特征在于:2個閥板的外側表面分別設置I個所述支撐板時,所述支撐板設置在所述閥板寬度方向的中部;2個閥板的外側表面分別設置多個所述支撐板時,多個所述支撐板沿所述閥板寬度方向的中部對稱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留置針防逆流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各部位的厚度相同,所述支撐板的表面為平面并與所述閥出口垂直。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留置針防逆流閥,其特征在于:2個閥板的外側表面分別設置多個所述支撐板時,各所述支撐板鄰近所述閥板的間距,小于各所述支撐板鄰近所述閥體內壁的間距。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留置針防逆流閥,其特征在于:2個所述閥板的外側表面設置的所述支撐板的數量相同,2個所述閥板的外側表面設置的所述支撐板相對于所述閥出口的位置對稱。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留置針防逆流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兩側的表面為平面,所述支撐板鄰近所述閥體內壁的厚度大于所述支撐板鄰近所述閥板的厚度。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留置針防逆流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兩側的表面在所述閥體內壁和所述閥板之間的部位為內凹的光滑柱狀曲面,所述支撐板鄰近所述閥體內壁的厚度大于所述支撐板鄰近所述閥板的厚度,所述支撐板位于所述閥體內壁和所述閥板之間的部位的最小厚度小于所述支撐板鄰近所述閥板的厚度。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所述的留置針防逆流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的厚度范圍為0.8毫米至1.5毫米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針防逆流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出口的寬度為所述閥板寬度的50%至100%。
10.設置權利要求1至9所述的留置針防逆流閥的留置針,包括外針、外針座、內針和內針座,其特征在于:外針座內設置所述留置針防逆流閥,所述外針座的內表面與所述留置針防逆流閥的外周表面間封閉固定連接,設置所述留置針內針擴張穿過所述留置針防逆流閥的所述閥出口。
【文檔編號】A61M39/24GK103432682SQ201310357019
【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5日
【發明者】王幸明 申請人:王幸明, 上海錦澤夏本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玉县| 阳谷县| 池州市| 疏勒县| 靖西县| 屯留县| 梁平县| 邮箱| 伽师县| 三明市| 通海县| 台中县| 兴化市| 渑池县| 塘沽区| 平远县| 固阳县| 台山市| 六安市| 萨迦县| 中阳县| 莆田市| 通江县| 华亭县| 平泉县| 卢龙县| 彰武县| 滨州市| 泰和县| 济源市| 鲁山县| 闽清县| 永和县| 二连浩特市| 霍林郭勒市| 平昌县| 渑池县| 龙岩市| 盱眙县| 北安市| 抚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