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病治療裝置、激光在治療皮膚病中的用途和消毒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皮膚病的治療裝置和激光在治療皮膚病中的用途以及消毒方法,所述皮膚病包括銀屑病、特應性皮炎、濕疹、尋常性痤瘡中的一種或幾種。該治療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光源,該光源發出波長為400-410nm的激光,該裝置還包括使所述激光對發生病變的皮膚產生作用的路徑。本發明提出的皮膚病的治療裝置和激光在治療皮膚病中的用途,能夠以特定波長和性能的激光快速有效地治療銀屑病、特應性皮炎、濕疹、尋常性痤瘡等皮膚病,并且不給病人帶來其他危害。
【專利說明】皮膚病治療裝置、激光在治療皮膚病中的用途和消毒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皮膚病的治療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包括光源的皮膚病治療裝置以及激光在治療皮膚病中的用途,本發明還涉及一種消毒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皮膚感染和發炎引起嚴重的健康和美容問題。尤其是銀屑病、特應性皮炎、濕疹、尋常性痤瘡等皮膚病更是給病人帶來嚴重的困擾和痛苦。這些皮膚病難以根治,反復發作,是公認的難以根治的頑固性疾病。現有的傳統治療方法如口服藥劑,涂抹藥劑等方法很難根治上述的皮膚病或者取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0003]光輻射已經在醫院和非醫學設備中使用了許多年,用來治療各種醫學和美容的皮膚病問題。但是采用光輻射必須考慮對病人潛在的熱傷害或者其他傷害,以及對眼睛的安全等,并且要能夠有效地治療皮膚病。但是目前常用的光輻射治療不能有效地短時間內治療由細菌、真菌或病毒引起的皮膚病,典型地有銀屑病、特應性皮炎、濕疹、尋常性痤瘡等皮膚病,尋找一種有效地治療銀屑病、特應性皮炎、濕疹、尋常性痤瘡等皮膚病的手段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皮膚病的治療裝置和激光在治療皮膚病中的用途,能夠快速安全有效地治療由細菌、真菌或病毒引起的皮膚病如銀屑病、特應性皮炎、濕疹、尋常性痤瘡等皮膚病,不給病人帶來其他危害。并且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消毒方法,能夠快速有效地殺死細菌、真菌、病毒等有害物質,方便有效。
[0005]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皮膚病的治療裝置,該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光源,該光源發出波長為400_410nm的激光,該裝置還包括使所述激光對發生病變的皮膚產生作用的路徑。
[0007]其中,所述激光的波長為405nm。
[0008]其中,所述皮膚病由細菌、真菌、病毒中的任一種或其組合引起。
[0009]其中,所述皮膚病為銀屑病、特應性皮炎、濕疹、尋常性痤瘡中的一種或幾種。
[0010]其中,所述光源為半導體激光器。
[0011]其中,所述半導體激光器還包括按鍵開關和安全互鎖。
[0012]其中,該治療裝置還包括光傳輸與定位系統,該光傳輸與定位系統將所述光源發出的光線傳輸到要治療的皮膚表面,并將所述光線光學定位到要治療的焦點上。
[0013]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激光在治療皮膚病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為波長為400-410nm的激光,所述激光傳輸到發生病變的皮膚上,對發生病變的皮膚產生作用。
[0014]其中,所述激光的波長為405nm。
[0015]其中,所述皮膚病由細菌、真菌、病毒中的任一種或其組合引起。
[0016]其中,所述皮膚病為銀屑病、特應性皮炎、濕疹、尋常性痤瘡中的一種或幾種。
[0017]其中,所述激光的光源為半導體激光器。
[0018]其中,所述半導體激光器還包括按鍵開關和安全互鎖。
[0019]其中,所述激光通過光傳輸與定位系統將光傳輸到要治療的皮膚表面,并將所述光線光學定位到要治療的焦點上,對發生病變的皮膚產生作用。
[0020]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波長為400_410nm的激光照射待消毒區域的表面,去除細菌、真菌、病毒中的任一種或其組合。
[0021]其中,所述激光的波長為405nm。
[0022]其中,所述激光由半導體激光器所發出。
[0023]其中,所述激光的劑量為30J/cm2以上。
[0024]本發明提出的皮膚病的治療裝置和激光在治療皮膚病中的用途,能夠以特定波長的激光快速有效地治療由細菌、真菌或病毒引起的皮膚病如銀屑病、特應性皮炎、濕疹、尋常性痤瘡等皮膚病,并且不給病人帶來其他危害。本發明提出的消毒方法能有效安全快速殺死細菌、真菌或病毒。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5]圖1示出發光二極管和激光器發出的光的波長范圍對比。
[0026]圖2-圖5為實施例一中皮膚病治療裝置的各種變化形式。
[0027]圖6示出了在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和激光的輻照下,大腸桿菌的數量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0028]圖7示出了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和激光的能量密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0029]其中,附圖標記表示如下:
[0030]1、光源;A、紫外線光區域;B、激光器發出的光的波長范圍;C、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的波長范圍曲線;3、采用150mW的400-410nm的激光照射待消毒表面時,大腸桿菌數量隨照射時間的變化曲線;4、采用99W的LED照射待消毒表面時,大腸桿菌數量隨照射時間的變化曲線;5、150mW的400-410nm的激光的累積能量密度隨時間的變化;6、99W的LED陣列的累積能量密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本發明,而非對本發明的限定。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于描述,附圖中僅示出了與本發明相關的部分而非全部結構。
[0032]實施例一:
[0033]本實施例提供的皮膚病的治療裝置主要用于由細菌、真菌、病毒中的任一種或其組合引起的皮膚病,典型的有銀屑病、特應性皮炎、濕疹、尋常性痤瘡等皮膚病。該治療裝置包括光源,該光源為半導體激光器,發出波長為400-410nm的激光,所述半導體激光器優選為氮化物半導體激光器,能夠發出波長范圍極窄的激光,在優選的方式中可以發出波長為405nm的激光。采用半導體激光器的優點是半導體激光器體積小、重量輕、發光效率高,適合于醫療設備的使用,采用半導體激光器的類型可以是不具有聚焦透鏡的半導體激光器,也可以采用其他類型的半導體激光器。同時也可以采用非半導體激光器如非透鏡激光器,Cff激光器,脈沖IR激光器等。
[0034]該治療裝置還包括所述激光對發生病變的皮膚產生作用的路徑,具體而言,包括光傳輸與定位系統,光源發出的激光通過光傳輸與定位系統傳輸到皮膚表面,并將所述光線定位到要治療的焦點上,與發生病變的皮膚發生作用,滅活皮膚表面和皮下的細菌、真菌和病毒等誘發和感染皮膚病的生物組織,抑制這些生物組織的再生。
[0035]皮膚病一般由細菌、真菌或病毒引起。
[0036]由細菌引起的皮膚感染主要由皮疹、座瘡等,引起皮膚感染的細菌主要有葡萄球菌。波長為400-410nm,優選為405nm的激光具有較高的能量密度,在輻射劑量(能量密度)大于30J/cm2的情況下能夠有效地去除細菌,由此治療由這些細菌引起的皮膚病,以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為例,劑量為45J/cm2的激光能將MRSA有效去除。
[0037]能引起皮膚真菌感染的主要真菌種類有:癬(dermatophytes、tinea)、包括念珠菌(Candida)、馬拉色氏霉菌(malassezia)、毛孢子菌(piedra)的酵母菌(yeasts)以及霉菌(moulds)等。同樣地,波長為400-410nm,優選為405nm的激光具有較高的能量密度,在輻射劑量大于30J/cm2的情況下能夠有效地去除這些真菌,由此治療由這些真菌引起的皮膚病。
[0038]有一些皮膚病是由細菌或者真菌和病毒同時作用引起,這些皮膚病治療起來更加困難,實驗發現,波長為405nm的激光,在激光的輻照劑量達到30J/cm2的情況下能夠有效地將細菌或真菌以及病毒同時去除,達到有效地治療皮膚病的效果。這其中比較典型的皮膚病有銀屑病、特應性皮炎、濕疹、尋常性痤瘡等。
[0039]銀屑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累及人群較廣,其對患者造成的生活影響很大。瘙癢、鱗屑和可見的斑塊是困擾患者的主要問題,目前缺乏長期根治的方法。特應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皮膚病,主要表現為劇烈的瘙癢、明顯的濕疹樣變和皮膚干燥。濕疹(eczema)是由多種復雜的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具有多形性皮損和易有滲出傾向的皮膚炎癥性反應。尋常性痤瘡(acne vulgaris)是青春期常見的一種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癥性疾病,好發于面部,常伴有皮脂溢出。
[0040]以上幾種皮膚病的特點均為難以長期根治,給病人帶來極大的困擾和痛苦,發明人發現采用波長為400-410nm的激光,優選為405nm的激光在輻射劑量大于30J/cm2的情況下能夠快速、安全、有效地治療銀屑病、特應性皮炎、濕疹、尋常性痤瘡等,解除病人的痛苦。
[0041]激光能夠與發生病變的皮膚發生作用,在很短時間內滅活皮膚表面和皮下的細菌、真菌和病毒等誘發和感染皮膚病的生物組織,抑制這些生物組織的再生。并且激光的能量密度高能夠將光集中在準確的點,迅速地把細菌、真菌、病毒等殺死。例如輻照劑量在30J/cm2以上的激光短時間內將上述細菌、真菌或病毒殺死,達到治療由細菌、真菌或病毒引起的皮膚病的問題。
[0042]與普通的光源相比,激光具有光束發散極小,亮度極高,光譜分布窄,單色性好,能量密度極大的特點。尤其在治療皮膚病中殺死細菌、真菌、病毒效率高,速度快。例如,405nm的激光器發出的光,其光譜分布在±2.5nm之內,也就是說發出的光范圍在402.5nm至407.5nm之間,峰值為405nm。而相對于激光器發出的激光來說,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其光譜分布在土 15nm,也就是說405nm的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波長范圍在390nm至420nm之間,而波長范圍在390-420nm之間的光包含對人體有害的紫外線光。
[0043]圖1示出發光二極管和激光器發出的光的波長范圍對比。在圖1中A表示紫外線光區域,B表不激光器發出的光的波長范圍,C表不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的波長范圍。由圖1可以看出,激光的光譜分布窄,如上所述,405nm激光器發出的光,其波長范圍大部分集中在405nm。而對于發光二極管來說,其發光的范圍比較分散,也就是說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只能得到波長范圍在390nm至420nm之間的光,這其中包括了對人體有害的紫外線,如圖1中A部分所不,A部分與C曲線表不的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波長范圍存在一定的交集,如果需要使用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進行皮膚病的治療,則需要采用濾波片去除這一部分交集也就是對人體有害的紫外光,并且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能量分散不集中。
[0044]同時,激光的光強高,達到同樣的輻射劑量需要的時間短。舉例來說,如果需要對面積為9.Scm2的區域進行治療,需要的輻射劑量為45J/cm2,則需要的能量為45X9.8=441J。對于100W (相當于5W的光強)的發光二極管(LED)來說,發出的光有68%能有效,再經過濾光之后達到人體的僅有20%,則要達到441J的能量需要的時間為441/(5 X 0.68 X 20%) =648s。對于100W(相當于5W的光強,可以采用25個200mW的激光器實現)的激光來說,發出的光99%能有效,則要達到441J的能量需要的時間為441/(5X0.99)=89s。也就是說,在需要同樣的輻射劑量下,激光需要的時間僅為1/8左右。較短的輻照時間能夠減少光線對人體其它部位的損害,并且使病人感覺較高的舒適度。
[0045]另一方面,波長為400_410nm的激光,對上述銀屑病、特應性皮炎、濕疹、尋常性痤瘡等皮膚病具有特別的療效。由于所述激光能量密度極大,滅活上述引發皮膚病的生物組織有效、徹底,解決表皮細胞異常增殖及角化不全的問題,使皮膚恢復正常。而優選為405nm的激光治療的效果更好,對上述引發皮膚病的生物組織的去除和抑制再生作用更強。
[0046]圖2-圖5為本實施例中治療裝置的各種變化形式,圖2為治療裝置中有兩個光源1,從正面和背面對人體的全身進行輻照,這種治療方式適合于治療病變的皮膚面積較大的情況。圖3中包括一個光源1,從正面對人體的全身進行輻照,圖4中也包括一個光源1,對人體的局部進行輻照,圖5為便攜式的治療裝置,攜帶方便可以隨時隨地對人體進行輻照。以上為本實施例中治療裝置的4種形式,治療裝置還可以有其他形式的變化,這些均落入本發明要保護的范圍之內。
[0047]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在所述治療裝置中半導體激光器還包括按鍵開關和安全互鎖,避免激光對人體的損害。
[0048]接下來描述采用本實施例提供的治療裝置治療皮膚病的方法和激光在治療皮膚病中的用途,將發生病變的皮膚裸露于上述治療裝置中,半導體激光器發出的波長為400-410nm的激光,優選為405nm的激光直接輻射皮膚表面,與發生病變的皮膚發生作用,在輻射劑量大于30J/cm2的情況下以很短時間滅活皮膚表面和皮下的細菌、真菌和病毒等誘發和感染皮膚病的生物組織,抑制這些生物組織的再生。對銀屑病、特應性皮炎、濕疹、尋常性痤瘡等皮膚病具有特別的療效。
[0049]激光可以采用全身輻照,局部輻照的方式對發生病變的皮膚進行作用,這些都在本發明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
[0050]在優選的方式中,將發生病變的皮膚裸露于405nm的激光的直接輻射之下,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對于皮膚表面和皮下的細菌、真菌和病毒等誘發和感染皮膚病的生物組織的滅活更加徹底,對于這些組織的抑制再生作用更強。
[0051]實施例二:
[0052]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消毒方法,能夠去除去除細菌、真菌、病毒中的任一種或其組八口 ο
[0053]本實施例提供的消毒方法是采用波長為400-410nm的激光,優選波長為405nm的激光輻照待消毒區域的表面,在一定輻照劑量下,優選在大于30J/cm2的輻照劑量下進行輻照,輻照的時間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選擇。例如在功率為0.45W的情況下,輻照0.05-0.1秒的時間就能殺死細菌、真菌或病毒。本實施提供的消毒方法所需時間短、效率高是非常有效的消毒方法。
[0054]與普通的光源例如發光二極管相比,激光光源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將細菌、真菌或病毒等消除,圖6不出了米用發光二極管發出的波長為400nm的光和波長為400_410nm的激光照射待消毒表面一定時間后,大腸桿菌數量的變化情況。在圖6中,曲線3表示采用150mff的400-410nm的激光照射待消毒表面時,大腸桿菌數量隨照射時間的變化情況,曲線4表示采用99W的LED照射待消毒表面時,大腸桿菌數量隨照射時間的變化情況。
[0055]由圖6可以看出,采用激光照射時,在15s左右的照射時間內,大腸桿菌從最初的105 2CFU/ML大幅度下降到102 2CFU/ML,而對于LED來說同樣將大腸桿菌從105 2CFU/ML下降到102 2CFU/ML則需要293s的時間。因此可以確定,激光能在很短時間內大幅度地降低細菌的數量,消毒效率遠大于發光二極管。
[0056]與普通的光源相比,激光由于具有光束發散極小和能量集中的特點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到達所需要的輻照劑量。圖7示出了發光二極管發出的波長為400nm的光和波長為400-410nm的激光達到一定累積能量密度(劑量)所需的時間。直線5表示150mW的400-410nm的激光的累積能量密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在圖7中,直線6表示99W的LED陣列的累積能量密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0057]由圖7可以看出,對于激光來說,在15s左右的照射時間內,150mW的400_410nm的激光能夠達到累積能量密度為180J/cm2,而對于99W的LED來說,在經過172s左右之后累積能量密度僅達到110J。也就是說激光能在很短的時間內達到所需要的輻照劑量,從而有效快速地殺死細菌、真菌或病毒,起到消毒的作用。
[0058]所述激光的光源優選采用半導體激光器,其優點是半導體激光器體積小、重量輕、發光效率高,適合于消毒設備的使用,也可以采用其他類型的激光器。
[0059]注意,上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及所運用技術原理。本領域技術人員會理解,本發明不限于這里所述的特定實施例,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能夠進行各種明顯的變化、重新調整和替代而不會脫離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雖然通過以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說明,但是本發明不僅僅限于以上實施例,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情況下,還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實施例,而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范圍決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皮膚病的治療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光源,該光源發出波長為400-410nm的激光,該裝置還包括使所述激光對發生病變的皮膚產生作用的路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膚病的治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的波長為405nm。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皮膚病的治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膚病由細菌、真菌、病毒中的任一種或其組合引起。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皮膚病的治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膚病為銀屑病、特應性皮炎、濕疹、尋常性痤瘡中的一種或幾種。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膚病的治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為半導體激光器。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皮膚病的治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導體激光器還包括按鍵開關和安全互鎖。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膚病的治療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治療裝置還包括光傳輸與定位系統,該光傳輸與定位系統將所述光源發出的光線傳輸到要治療的皮膚表面,并將所述光線光學定位到要治療的焦點上。
8.一種激光在治療皮膚病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為波長為400-410nm的激光,所述激光傳輸到發生病變的皮膚上,對發生病變的皮膚產生作用。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的波長為405nm。
10.如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膚病由細菌、真菌、病毒中的任一種或其組合引起。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膚病為銀屑病、特應性皮炎、濕疹、尋常性痤瘡中的一種或幾種。
12.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的光源為半導體激光器。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導體激光器還包括按鍵開關和安全互鎖。
14.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通過光傳輸與定位系統將光傳輸到要治療的皮膚表面,并將所述光線光學定位到要治療的焦點上,對發生病變的皮膚產生作用。
15.一種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波長為400-410nm的激光照射待消毒區域的表面,去除細菌、真菌、病毒中的任一種或其組合。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的波長為405nm。
17.如權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由半導體激光器所發出。
18.如權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的劑量為30J/cm2以上。
【文檔編號】A61N5/067GK104415464SQ201310362519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9日
【發明者】李永皓, 蔡嘉浩 申請人:李永皓, 蔡嘉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