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鼻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屬于一種治療鼻炎的藥物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蒲公英20-40克、黃柏15-30克、川芎20-40克、陳皮20-40克、半夏15-30克、紫菀20-40克、天花粉15-30克、薄荷腦1-5克、人工麝香0.5-4克、冰片1-5克、苯海拉明1-5克、樟腦1-5克、水楊酸甲酯3-6克、顛茄流浸膏3-7克。也可將上述原料藥按照常規(guī)制法制成膏劑,用來治療鼻炎,效果好,無毒副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鼻炎的藥物組合物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鼻炎的藥物組合物。
【背景技術(shù)】
[0002]鼻炎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組織的炎癥。表現(xiàn)為充血或者水腫,患者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鼻塞、流清涕、鼻癢、喉部不適、咳嗽等癥狀。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fā)病,且頑固不易治愈。目前,治療鼻炎的方法由抗生素、抗組胺藥及中藥如鼻炎康、藿膽丸等治療,嚴(yán)重的需用激光和手術(shù)治療,但效果都不太明顯,且不易治療痊愈,給病患者帶來很大痛苦。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鼻炎的藥物組合物,要求該組合物治療鼻炎的效果好,且沒有毒副作用。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治療鼻炎的藥物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蒲公英20-40克、黃柏15-30克、川芎20-40克、陳皮20-40克、半夏15-30克、紫菀20-40克、天花粉15-30克、薄荷腦1-5殼、人工麝香0.5-4克、冰片1_5克、苯海拉明1_5克、樟腦1-5克、水楊酸甲酯3-6克、顛茄流浸膏3-7克。
[0005]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化,所述的一種治療鼻炎的藥物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蒲公英30克、黃柏20克、川芎30克、陳皮30克、半夏20克、紫菀30克、天花粉20克、薄荷腦3克、人工麝香2克、冰片3克、苯海拉明3克、樟腦3克、水楊酸甲酯4克、顛茄流浸膏5克。
·[0006]蒲公英:性寒、味甘苦,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利濕退黃之功效。
[0007]黃柏:性味歸經(jīng):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jīng)。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熱除蒸。
[0008]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fēng)止痛、開郁燥濕等功效。
[0009]陳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肺經(jīng);氣香宣散,具有理氣和中、燥濕化痰、利水通便的功效。
[0010]半夏:辛,溫。歸脾、胃、肺經(jīng)。能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jié);外用消腫止痛。
[0011]紫菀:性味苦、溫。入肺經(jīng)。具有溫肺、下氣、消痰、止咳。治風(fēng)寒咳嗽氣喘、虛勞咳吐膿血、喉痹、小便不利。
[0012]天花粉:為清熱瀉火類藥物,其具體功效是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排膿消腫。主治:治熱病口渴、消渴、黃疸、肺燥咳血、癰腫、痔痿。
[0013]薄荷腦:有清涼止癢作用;內(nèi)服可作為驅(qū)風(fēng)藥,用于頭痛及鼻;咽;喉炎癥等。
[0014]蒲公英、黃柏、川芎、陳皮、半夏、紫菀、天花粉、薄荷腦與人工麝香、冰片、苯海拉明、樟腦、水楊酸甲酯、顛茄流浸膏共同作用,對鼻炎具有祛風(fēng)清熱,利濕通竅,活血化瘀的功效,治療效果好,無毒副作用。經(jīng)臨床試用,有效率達95%,具有非常好的推廣價值。
[0015]使用時,將各藥粉碎后提取滲漉液外涂鼻部即可。工業(yè)化生產(chǎn)時,可以加橡膠、氧化鋅、凡士林、羊毛脂液體蠟等物后制成軟膏,方便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一種治療鼻炎的藥物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蒲公英30克、黃柏20克、川芎30克、陳皮30克、半夏20克、紫菀30克、天花粉20克、薄荷腦3克、人工麝香2克、冰片3克、苯海拉明3 克、樟腦3克、水楊酸甲酯4克、顛茄流浸膏5克。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治療鼻炎的藥物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蒲公英20-40克、黃柏15-30克、川芎20-40克、陳皮20-40克、半夏15-30克、紫菀20-40克、天花粉15-30克、薄荷腦1-5殼、人工麝香0.5-4克、冰片1-5克、苯海拉明1-5克、樟腦1_5克、水楊酸甲酯3_6克、顛茄流浸膏3-7克。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鼻炎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蒲公英30克、黃柏20克、川芎30克、陳皮30克、半夏20克、紫菀30克、天花粉20克、薄荷腦3克、人工麝香2克、冰片3克、苯海拉明3克、樟腦3克、水楊酸甲酯4克、顛茄流浸膏5克。·
【文檔編號】A61P11/02GK103585373SQ201310588357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3年11月21日
【發(fā)明者】錢家美 申請人:錢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