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咳舒口服制劑的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咳舒口服制劑的制備方法,它由枇杷葉、南沙參、桔梗、浙貝母、氯化銨、薄荷腦及輔料制備而成;本發明根據咳舒口服制劑中各藥物的性質,及該藥物在方中所起的作用,對制劑的工藝進行了優化,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述工藝制備的產品有效成分含量高,臨床療效好。
【專利說明】一種咳舒口服制劑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咳舒口服制劑的制備方法,屬于藥品技術的領域。
技術背景
[0002]支氣管炎是指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非特異性炎癥,臨床以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復發作的慢性過程為特征。病情若持續緩慢進展,常并發阻塞性肺氣腫,甚至肺動脈高壓、肺源性心臟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體身體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近年來研究表明,該病的發生主要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外因包括吸煙、呼吸道感染、理化因素、氣候變化和過敏;內因包括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免疫功能低下和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一種或多種外因的長期反復作用,可發展成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炎多屬中醫的“咳嗽”、“喘證”、“痰飲”范疇,其病情的發生、發展、轉歸多與肺、脾、腎、心四臟密切相關。其病因病機常可歸納為外邪侵襲、飲食不當、情志不調、勞欲所傷等。外感因素往往是導致本病發病的誘因,內傷久咳、哮喘、肺癆等慢性肺系疾患遷延失治,痰濁內蘊,日久氣陰耗傷,導致肺虛,成為本病的病理基礎。咳舒糖漿由中醫止咳祛痰名方批把葉、南沙參、桔梗、浙貝母佐以氯化銨、薄荷腦制成。現有生產咳舒顆粒的方法一般是采用藥品標準WS-10813(ZD-0813)-2002上記載的方法,上述標準記載的提取方法采取滲濾法提取,比較簡單,提取過程有效成分溶出率低,且需使用大量溶劑,制成流浸膏時有需濃縮,可能會導致有效成分的揮發與破壞, 最終使得咳舒糖漿的臨床療效不夠理想。
[0003]
【發明內容】
: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咳舒口服制劑的制備方法。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咳舒口服制劑的制備方法,按照重量組份計算,所述咳舒口服制劑由枇杷葉11.5份、南沙參2份、桔梗17.25份、浙貝母7.75份、氯化銨5份、薄荷腦0.40份及輔料制備而成;所述咳舒口服制劑這樣制備:取枇杷葉、南沙參、桔梗混合粉碎成粗粉,混勻,分成三份,第一份為1/2處方量,第二份為3/10處方量,第三份為1/5處方量,依次從上至下放于3個串聯排列的滲濾桶內,用1.5倍處方量的33%乙醇作溶劑,用重滲濾法緩緩滲濾,分別收集滲濾液,合并,濾過,制成流浸膏,備用;浙貝母粉碎成粗粉,分成三份,第一份為1/2處方量,第二份為3/10處方量,第三份為1/5處方量,依次從上至下放于3個串聯排列的滲濾桶內,用1.5倍處方量的70%乙醇作溶劑,用重滲濾法緩緩滲濾,分別收集滲濾液,合并,濾過,制成流浸膏,備用;氯化銨用2-3倍量的水溶解,備用;薄荷腦用2-3倍量60%的乙醇溶解,備用;將上述兩種流浸膏、氯化銨的水溶液與薄荷腦的乙醇溶液混勻,加入輔料,按照常規方法可以制成不同的口服制劑。
[0005]具體地說,所述咳舒口服制劑的制備方法為:取枇杷葉、南參、桔梗混合粉碎成粗粉,混勻,分成三份,第一份為1/2處方量,第二份為3/10處方量,第三份為1/5處方量,依次從上至下放于3個串聯排列的滲濾桶內,用1.5倍處方量的33%乙醇作溶劑,用重滲濾法以每分鐘2-3mL的速度緩緩滲濾,分別收集滲濾液相當于處方量的1/5、3/10、1/2時,合并滲濾液,濾過,制成80°C時相對密度為1.35~1.38的流浸膏,備用;浙貝母粉碎成粗粉,分成三份,第一份為1/2處方量,第二份為3/10處方量,第三份為1/5處方量,依次從上至下放于3個串聯排列的滲濾桶內,用1.5倍處方量的70%乙醇作溶劑,用重滲濾法以每分鐘2-3mL的速度緩緩滲濾,分別收集滲濾液相當于處方量1/5、3/10、1/2時,合并滲濾液,濾過,制成80°C時相對密度為1.35~1.38的流浸膏,備用;氯化銨用2_3倍量的水溶解,備用;薄荷腦用2-3倍量60%的乙醇溶解,備用;將上述兩種流浸膏、氯化銨的水溶液與薄荷腦的乙醇溶液混勻,加入輔料,按照常規方法可以制成不同的口服制劑。
[0006]所述口服制劑是指糖漿劑。
[0007]所述糖漿劑這樣制備:取枇杷葉、南沙參、桔梗混合粉碎成粗粉,混勻,分成三份,第一份為1/2處方量,第二份為3/10處方量,第三份為1/5處方量,依次從上至下放于3個串聯排列的滲濾桶內,用1.5倍處方量的33%乙醇作溶劑,用重滲濾法以每分鐘2-3mL的速度緩緩滲濾,分別收集滲濾液相當于處方量的1/5、3/10、1/2時,合并滲濾液,濾過,制成80°C時相對密度為1.35~1.38的流浸膏,備用;浙貝母粉碎成粗粉,分成三份,第一份為1/2處方量,第二份為3/10處方量,第三份為1/5處方量,依次從上至下放于3個串聯排列的滲濾桶內,用1.5倍處方量的70%乙醇作溶劑,用重滲濾法以每分鐘2-3mL的速度緩緩滲濾,分別收集滲濾液相當于處方量1/5、3/10、1/2時,合并滲濾液,濾過,制成80°C時相對密度為1.35~1.38的流浸膏,備用;另取制成量30%的蔗糖加水煮沸后,濾過,制成糖漿,備用;氯化銨用2-3倍量的水溶解,備用;薄荷腦用2-3倍量60%的乙醇溶解,備用;將上述兩種流浸膏緩緩加入上述糖漿中,攪勻,再加氯化銨的水溶液與薄荷腦的乙醇溶液、制成量3.3%的焦糖,最后加入制成量0.03%的苯甲酸鈉水溶液,混勻,濾過,濾液加水至全量,即得。
[0008]本發明所述咳舒口服制劑由枇杷葉、南沙參、桔梗、浙貝母、氯化銨、薄荷腦及輔料制備而成;方中枇杷葉味苦,性微寒。歸肺、胃經。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嘔等功效。用于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逆,煩熱口渴。南沙參味甘,性微寒。歸肺、胃經。具有養陰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氣等作用。用于肺熱燥咳,陰虛勞嗽,干咳痰黏,胃陰不足,食少嘔吐,氣陰不足,煩熱口干。桔梗味苦、辛,性平。歸肺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等功效。用于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吐膿。浙貝母味苦,性寒。歸肺、心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解毒散結消癰等功效。用于風熱咳嗽,痰火咳嗽,肺癰,乳痛,瘰疬,瘡毒。氯化銨由于對粘膜的化學性刺激,反射性地增加痰量,使痰液易于排出,因此有利于不易咳出的少量粘痰的清除。薄荷腦具有疏風、清熱等功效。用于風熱感冒,頭痛,目赤,咽喉腫痛,齒痛,皮膚瘙癢。
[0009]現有技術中,咳舒糖漿采用簡單滲濾法提取相關處方藥材,提取過程中使用了大量乙醇作為溶劑,并且經過加熱濃縮等工藝過程。本發明采用重滲濾法提取,重滲濾法是將滲濾液重復用作新藥粉的溶劑,進行多次滲濾以提高浸出液濃度的方法,不但可以減少提取溶劑使用量,同時滲濾液中有效成分濃度高,可以不必再加熱濃縮,因而可以避免有效成分受熱分解或者揮發損失,使得本藥物更加精煉,藥效更`加顯著,對于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多痰有更好的治療作用。與現有制劑比較,本發明制劑工藝過程中乙醇用量更少,有效成分含量高,臨床療效好,達到了發明的目的。
[0010] 申請人:進行了下列實驗,可證明本發明具有有效的效果;實驗例1:乙醇用量對比,見表1。
[0011]表1
【權利要求】
1.一種咳舒口服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組份計算,所述咳舒口服制劑由枇杷葉11.5份、南沙參2份、桔梗17.25份、浙貝母7.75份、氯化銨5份、薄荷腦0.40份及輔料制備而成;所述咳舒口服制劑這樣制備:取枇杷葉、南沙參、桔梗混合粉碎成粗粉,混勻,分成三份,第一份為1/2處方量,第二份為3/10處方量,第三份為1/5處方量,依次從上至下放于3個串聯排列的滲濾桶內,用1.5倍處方量的33%乙醇作溶劑,用重滲濾法緩緩滲濾,分別收集滲濾液,合并,濾過,制成流浸膏,備用;浙貝母粉碎成粗粉,分成三份,第一份為1/2處方量,第二份為3/10處方量,第三份為1/5處方量,依次從上至下放于3個串聯排列的滲濾桶內,用1.5倍處方量的70%乙醇作溶劑,用重滲濾法緩緩滲濾,分別收集滲濾液,合并,濾過,制成流浸膏,備用;氯化銨用2-3倍量的水溶解,備用;薄荷腦用2-3倍量60%的乙醇溶解,備用;將上述兩種流浸膏、氯化銨的水溶液與薄荷腦的乙醇溶液混勻,加入輔料,按照常規方法可以制成不同的口服制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咳舒口服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咳舒口服制劑這樣制備:取枇杷葉、南沙參、桔梗混合粉碎成粗粉,混勻,分成三份,第一份為1/2處方量,第二份為3/10處方量,第三份為1/5處方量,依次從上至下放于3個串聯排列的滲濾桶內,用.1.5倍處方量的33%乙醇作溶劑,用重滲濾法以每分鐘2-3mL的速度緩緩滲濾,分別收集滲濾液相當于處方量的1/5、3/10、1/2時,合并滲濾液,濾過,制成80°C時相對密度為1.35~.1.38的流浸膏,備用;浙貝母粉碎成粗粉,分成三份,第一份為1/2處方量,第二份為3/10處方量,第三份為1/5處方量,依次從上至下放于3個串聯排列的滲濾桶內,用1.5倍處方量的70%乙醇作溶劑,用重滲濾法以每分鐘2-3mL的速度緩緩滲濾,分別收集滲濾液相當于處方量1/5、3/10、1/2時,合并滲濾液,濾過,制成80°C時相對密度為1.35~1.38的流浸骨,備用;氯化銨用2-3倍量的水溶解,備用;薄荷腦用2-3倍量60%的乙醇溶解,備用;將上述兩種流浸膏、氯化銨的水溶液與薄荷腦的乙醇溶液混勻, 加入輔料,按照常規方法可以制成不同的口服制劑。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咳舒口服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制劑是指糖漿劑。
4.如權利要求3所述咳舒口服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糖漿劑這樣制備:取枇杷葉、南沙參、桔梗混合粉碎成粗粉,混勻,分成三份,第一份為1/2處方量,第二份為3/10處方量,第三份為1/5處方量,依次從上至下放于3個串聯排列的滲濾桶內,用1.5倍處方量的33%乙醇作溶劑,用重滲濾法以每分鐘2-3mL的速度緩緩滲濾,分別收集滲濾液相當于處方量的1/5、3/10、1/2時,合并滲濾液,濾過,制成80°C時相對密度為1.35~1.38的流浸膏,備用;浙貝母粉碎成粗粉,分成三份,第一份為1/2處方量,第二份為3/10處方量,第三份為1/5處方量,依次從上至下放于3個串聯排列的滲濾桶內,用1.5倍處方量的.70%乙醇作溶劑,用重滲濾法以每分鐘2-3mL的速度緩緩滲濾,分別收集滲濾液相當于處方量1/5、3/10、1/2時,合并滲濾液,濾過,制成80°C時相對密度為1.35~1.38的流浸膏,備用;另取制成量30%的蔗糖加水煮沸后,濾過,制成糖漿,備用;氯化銨用2-3倍量的水溶解,備用;薄荷腦用2-3倍量60%的乙醇溶解,備用;將上述兩種流浸膏緩緩加入上述糖漿中,攪勻,再加氯化銨的水溶液與薄荷腦的乙醇溶液、制成量3.3%的焦糖,最后加入制成量.0.03%的苯甲酸鈉水溶液,混勻,濾過,濾液加水至全量,即得。
【文檔編號】A61P11/00GK103623203SQ201310657877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9日
【發明者】黃文榮, 馬靜, 周菲婭 申請人:百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