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介入治療的導引導絲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用于介入治療的導引導絲。
背景技術:
介入治療法是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中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像這樣的介入治療,醫生有時要通過輸送器械經血管將一些用于治療的器件運送到患者的心血管中,如支架的運送。通常使用的輸送器械是導引導絲。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導引導絲一般將端帽做的非常圓滑柔軟,絲芯通過細鋼絲與半球形端帽連接,絲芯外設有彈簧圈保護套,這種導引導絲在介入慢性閉塞、嚴重鈣化的治療時相對困難,對于硬的贅生物很難打通,導引導絲在血管中前行困難,手術成功率普遍不聞。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傳統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在血管中易于前行,用于慢性閉塞、嚴重鈣化病變的介入治療的導引導絲。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介入治療的導引導絲,包括絲芯,所述絲芯包括塑形段、過渡段和支撐段,所述絲芯外設有導絲護套,所述絲芯頂端設有端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帽截面為錐形且錐端為圓弧狀,所述端帽上周向均布有多個凹槽。作為一種 改進:所述塑形段與端帽連接。所述過渡段為弧形。所述導絲護套為聚合物導絲護套。本實用新型適于慢性閉塞、嚴重鈣化的介入治療,帶有凹槽的端帽增大了病變處單體受力,絲芯直達導絲的端帽,改進了導絲的尖端調節能力,增加了尖端硬度,適于通過阻力較大的病變,聚合物導絲護套使導絲表面光滑,減少了導絲的通過阻力,特別適合于在嚴重阻塞的血管中前行。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介入治療的導引導絲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端帽的半剖視圖。圖中:1_端帽;2_凹槽;3_導絲護套;4_塑形段;5_過渡段;6_支撐段。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用于介入治療的導引導絲,包括絲芯,所述絲芯包括塑形段4、過渡段5和支撐段6,所述絲芯外設有導絲護套3,所述絲芯頂端設有端帽1,所述端帽I截面為錐形且錐端為圓弧狀,所述端帽I上周向均布有多個凹槽2,所述塑形段4與端帽I連接,所述過渡段5為弧形,所述導絲護套3為聚合物導絲護套,所述凹槽2有多種形狀。當需要治療嚴重鈣化、閉塞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時,選用本一種用于介入治療的導引導絲,通過穿刺針將導引導絲伸入血管中,由于端帽I上帶有凹槽2,對病變處的力更集中,單體病變受力增大,有利于導引導絲通過病變,凹槽2槽邊打磨圓滑,不傷血管,絲芯直達導絲的端帽1,改進了導絲的尖端調節能力,增加了尖端硬度,適于通過阻力較大的病變,同時導絲護套3選用聚合物導絲護套可以使導絲表面光滑,減少了導絲的通過阻力。本實用新型適于慢性閉塞、嚴重鈣化的介入治療,特別適合于在嚴重阻塞的血管 中前行。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介入治療的導引導絲,包括絲芯,所述絲芯包括塑形段(4)、過渡段(5)和支撐段(6),所述絲芯外設有導絲護套(3),所述絲芯頂端設有端帽(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帽(I)截面為錐形且錐端為圓弧狀,所述端帽(I)上周向均布有多個凹槽(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介入治療的導引導絲,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段(4)與端帽(I)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介入 治療的導引導絲,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段(5)為弧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介入治療的導引導絲,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絲護套(3)為聚合物導絲護套。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介入治療的導引導絲,包括絲芯,所述絲芯包括塑形段、過渡段和支撐段,所述絲芯外設有導絲護套,所述絲芯頂端設有端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帽截面為錐形且錐端為圓弧狀,所述端帽上周向均布有多個凹槽。本實用新型適于慢性閉塞、嚴重鈣化的介入治療,特別適合于在嚴重阻塞的血管中前行。
文檔編號A61F2/95GK203107340SQ201320171830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6日
發明者周美麗 申請人:周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