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于組合床的離合裝置及具有該裝置的組合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適于組合床的離合裝置及具有該裝置的組合床,組合床包括一床架,該床架具有一平躺部,該平躺部可操作地從床架拆卸分離并折疊形成一輪椅體,離合裝置包括第一配合件及第二配合件,第一配合件設于平躺部的側端;第二配合件設于床架開設的供平躺部與其組裝的分拆口上,第二配合件的設置位置與第一配合件對應,使平躺部通過第一配合件與第二配合件的離合固定或分離于床架上。由于設有離合裝置,借由其第一配合件與第二配合件的配合,便可使到平躺部組裝于床架時緊固鎖定,避免出現平躺部脫離床架的情況,而若要將平躺部分離于床架,只要將其第一配合件與第二配合件分開即可,另外,也可借由第一配合件與第二配合件的配合來控制便盤與坐墊的上升及下降。
【專利說明】適于組合床的離合裝置及具有該裝置的組合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保健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適于組合床上的離合裝置及具有該裝置的組合床。
【背景技術】
[0002]由于醫療用的組合床既能單獨用作醫療床又能分拆其平躺部以形成平時使用的輪椅體,正逐漸受到衛生站、醫院或其它醫療機構的青睞。但是,目前的組合床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平躺部組合在組合床的床架時,存在平躺部容易脫離床架的問題,這無疑是一個嚴重的安全隱患。另外,即使平躺部能夠緊致地固定在床架上,但要將平躺部拆卸分離于床架時,操作顯得麻煩費事,而且,這些固定平躺部于床架的固定裝置的結構較為復雜耗材,不利于企業的生產及成本預算。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技術手段以解決上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及具有良好鎖緊力的適于組合床上的離合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同時,還提供一種具有該裝置的組合床。
[0005]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固定輪椅體于組合床上的離合裝置,所述組合床包括一床架,所述床架具有一用以供使用者平躺的平躺部,所述平躺部可操作地從所述床架拆卸分離并折疊形成一輪椅體,所述離合裝置包括第一配合件及第二配合件,第一配合件設于所述平躺部的側端;第二配合件設于所述床架開設的供所述平躺部與其組裝連接的分拆口上,所述第二配合件的設置位置與所述第一配合件對應,使所述平躺部通過所述第一配合件與所述第二配合件的離合固定或分離于所述床架上。
[0006]具體地,所述第一配合件包括有一用以與所述第二配合件接觸的第一接觸塊及于該第一接觸塊上開設的若干配合孔,所述第二配合件包括有一用以與所述第一接觸塊對應接觸的第二接觸塊及于該第二接觸塊上設有與該若干配合孔對應插接的配合柱。
[0007]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觸塊與所述第二接觸塊均為柱狀體。
[000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配合件于其所述第一接觸塊上開設有兩個所述配合孔,并且該兩個配合孔呈對稱設置,所述第二配合件于其所述第二接觸塊上設有與該兩個配合孔對應的兩個所述配合柱。
[0009]進一步地,所述配合柱繞其軸線于其插入所述配合孔的一端旋轉切削有一自內向外傾斜的傾斜面。
[0010]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配合件還包括有連接于所述第二接觸塊的連接桿,所述連接桿包括依序兩兩活動連接的第一連接部、用以固定所述第二配合件并使其與所述第一配合件分開的第二連接部及用以固定所述第二配合件并使其與所述第一配合件配合的第三連接部;[0011]較佳地,所述第二連接部鉸接于所述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三連接部鉸接于所述第
二連接部。
[0012]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組合床,包括上述的離合裝置。
[0013]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為:由于設有離合裝置,借由其第一配合件與第二配合件的配合,便可使到平躺部組裝于床架時緊固鎖定,避免出現平躺部脫離床架的情況,而若要將平躺部分離于床架,只要將其第一配合件與第二配合件分開即可,操作方便簡單;另外,也可借由第一配合件與第二配合件的配合來控制便盤與坐墊的上升及下降。本實用新型還涉及具有該離合裝置的組合床,以使其平躺部借由離合裝置的離合固定或分離于床架,既簡化組合床的整體結構,又便于用戶操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合床的立體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合床的床架的部分立體圖;
[0016]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合床的離合裝置的第二配合件的立體圖;
[0017]圖4為圖3的第二配合件的分解圖;
[0018]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合床的平躺部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0]請參閱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固定輪椅體于組合床上的離合裝置,組合床100包括一床架20,床架20具有一用以供使用者平躺的平躺部10,平躺部10可操作地從床架20拆卸分離并折疊形成一輪椅體。其中,平躺部10于其四周配置有活動腳輪,以便于其活動;另外,平躺部10為折疊結構,平躺部10包括腿靠11、背靠12及坐墊13,腿靠11呈轉動地設于坐墊13的一端,背靠12呈轉動地設于坐墊13的另一端,通過將腿靠11、背靠12呈轉動地設于坐墊13,當需要將平躺部10折疊成平常使用的輪椅體時,只要轉動腿靠11、背靠12,并調整腿靠11相對于坐墊13的轉動角度、背靠12相對于坐墊13的轉動角度,這樣,便可以折疊成輪椅體;當需要將平躺部10組裝在組合床100的床架20時,只要轉動腿靠11、背靠12,以使腿靠11、背靠12及坐墊13形成一平面,這樣,便可將平躺部10安裝在床架20上。離合裝置30包括第一配合件31及第二配合件32,第一配合件31設于平躺部10的側端;第二配合件32設于床架20開設的供平躺部10與其組裝連接的分拆口 21上,第二配合件32的設置位置與第一配合件31對應,使平躺部10通過第一配合件31與第二配合件32的離合固定或分離于床架20上。由于設有離合裝置30,借由其第一配合件31與第二配合件32的配合,便可使到平躺部10組裝于床架20時緊固鎖定,避免出現平躺部10脫離床架20的情況,另外,若要將平躺部10分離于床架20,只要將其第一配合件31與第二配合件32分開即可,操作方便簡單。
[0021]請參閱圖3至圖5所示,第一配合件31包括有一用以與第二配合件32接觸的第一接觸塊311及于該第一接觸塊311上開設的若干配合孔312,第二配合件32包括有一用以與第一接觸塊311對應接觸的第二接觸塊321及于該第二接觸塊321上設有與該若干配合孔312對應插接的配合柱322。通過配合柱322插接于配合孔312,該兩者形成的緊固力,較好地實現將平躺部10固定于床架20上的目的。較佳地,第一接觸塊311與第二接觸塊321均為柱狀體,而第一接觸塊311與第二接觸塊321的柱狀體結構除了便于生產加工,該兩者的圓形表面還有利于其互相接觸以及配合孔312、配合柱322的合理布置。優選地,第一配合件31于其第一接觸塊311上開設有兩個配合孔312,并且該兩個配合孔312呈對稱設置,第二配合件32于其第二接觸塊321上設有與該兩個配合孔312對應的兩個配合柱322,由于配合孔312、配合柱322均為兩個,并且都為對稱地設于對應的第一接觸塊311、第二接觸塊321上,除了進一步地保證形成的緊固力,還能較好地使到生產工藝優化配置,避免出現部件過多、收效甚少的問題。另外,配合柱322繞其軸線于其插入配合孔312的一端旋轉切削有一自內向外傾斜的傾斜面323,以利于配合柱322插入配合孔312。
[0022]請再參閱圖3及圖4所示,第二配合件32還包括有連接于第二接觸塊321的連接桿324,連接桿324包括依序兩兩活動連接的第一連接部3241、用以固定第二配合件32并使其與第一配合件31分開的第二連接部3242及用以固定第二配合件32并使其與第一配合件31配合的第三連接部3243,由于設置有第一連接部3241、第二連接部3242及第三連接部3243并且其兩兩活動連接,當平躺部10與床架20組裝時,即,平躺部10進入分拆口21的時候,第二連接部3242相對于第一連接部3241活動變化以使第二配合件32固定并避免與第一配合件31接觸,這樣,有利于平躺部10順利地進入分拆口 21 ;當平躺部10固定于床架20時,第一配合件31與第二配合件32配合,S卩,配合柱322插入配合孔312中,此時,為了保證第一配合件31與第二配合件32的配合,通過第三連接部3243相對于第二連接部3242活動變化以使第二配合件32緊致地連接于第一配合件31。較佳地,第二連接部3242鉸接于第一連接部3241,第三連接部3243鉸接于第二連接部3242。
[0023]請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組合床100,包括上述的離合裝置30,以使其平躺部10借由離合裝置30的離合固定或分離于床架20,既簡化組合床100的整體結構,又便于用戶操作。另外,該平躺部10還包括有活動設于坐墊13下方的便盤(圖中未標示),當平躺部10折疊成輪椅體時,坐墊13及便盤可通過第一配合件31與第二配合件32配合進行升降設置。
[0024]下面結合圖示,對本實用新型的適于組合床100上的離合裝置30的工作原理作進一步的描述:
[0025]初始時,平躺部10與床架20處于分開狀態,設于床架20的第二配合件32的第二連接部3242相對于第一連接部3241向下轉動,以使第二配合件32固定并避免與平躺部10的第一配合件31接觸。當需要將平躺部10與床架20組合以形成完整的組合床100時,只要將平躺部10的腿靠11、背靠12及坐墊13折疊成一平面,然后再推入分拆口 21 ;當然,以輪椅體狀態的平躺部10推入分拆口 21亦可,然后再使該平躺部10的腿靠11、背靠12及坐墊13折疊成一平面,以期最終與床架20組合成組合床100 ;下一步,轉動第二配合件32的第二連接部3242,以使第二配合件32可以移動,此時,只要將第二配合件32向平躺部10的第一配合件31的方向推去,并使第二接觸塊321與第一接觸塊311接觸,而第二接觸塊321上的配合柱322會插入第一接觸塊311的配合孔312,然后再將第二配合件32的第三連接部3243相對于第二連接部3242向下轉動,即可鎖定第二配合部32與第一配合部31的配合,那么,平躺部10便不能隨意脫離床架20。
[0026]當需要將平躺部10折疊成輪椅體時,只要轉動第二配合件32的第三連接部3243,然后將第二配合件32向后拉回,以使第二配合件32與第一配合件31分開,然后向下轉動第二連接部3242,促使第二配合件32固定并避免與平躺部10的第一配合件31接觸,此時,便可以將平躺部10從床架20的分拆口 21移離;之后,只要轉動腿靠11、背靠12,并調整腿靠11相對于坐墊13的轉動角度、背靠12相對于坐墊13的轉動角度,這樣,便可以折疊成輪椅體。
[002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而已,其結構并不限于上述列舉的形狀,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適于組合床的離合裝置,所述組合床包括一床架,所述床架具有一用以供使用者平躺的平躺部,所述平躺部可操作地從所述床架拆卸分離并折疊形成一輪椅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裝置包括: 第一配合件,設于所述平躺部的側端;及 第二配合件,設于所述床架開設的供所述平躺部與其組裝連接的分拆口上,所述第二配合件的設置位置與所述第一配合件對應,使所述平躺部通過所述第一配合件與所述第二配合件的離合固定或分離于所述床架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于組合床的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件包括有一用以與所述第二配合件接觸的第一接觸塊及于該第一接觸塊上開設的若干配合孔,所述第二配合件包括有一用以與所述第一接觸塊對應接觸的第二接觸塊及于該第二接觸塊上設有與該若干配合孔對應插接的配合柱。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適于組合床的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觸塊與所述第二接觸塊均為柱狀體。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適于組合床的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件于其所述第一接觸塊上開設有兩個所述配合孔,并且該兩個配合孔呈對稱設置,所述第二配合件于其所述第二接觸塊上設有與該兩個配合孔對應的兩個所述配合柱。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適于組合床的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柱在其插入所述配合孔的一端繞其軸線旋轉切削有一自內向外傾斜的傾斜面。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適于組合床的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件還包括有連接于所述第二接觸塊的連接桿,所述連接桿包括依序兩兩活動連接的第一連接部、用以固定所述第二配合件并使其與所述第一配合件分開的第二連接部及用以固定所述第二配合件并使其與所述第一配合件配合的第三連接部。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適于組合床的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部鉸接于所述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三連接部鉸接于所述第二連接部。
8.一種組合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離合裝置。
【文檔編號】A61G5/00GK203400279SQ201320461200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30日
【發明者】喬宏 申請人:深圳市壽百瑞機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