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病變部位精確定位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醫療器械領域,涉及一種大腸病變部位精確定位器,包括金屬放射粒子套管,金屬放射粒子套管中空且管端封閉;在金屬放射粒子套管內置入放射粒子,金屬放射粒子套管的前端設置固定倒鉤。本發明結構簡單,采用放射粒子與檢測儀相結合,可將病變部位進行定位,有利于大腸病變手術的治療,減輕病患的痛苦和經濟負擔,具有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定位準確等特點。
【專利說明】大腸病變部位精確定位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醫療器械領域,涉及一種定位裝置,具體是一種大腸病變部位精確定位器。
【背景技術】
[0002]大腸是人體消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消化道的下段,成人大腸全長約1.5m,圍繞在空腸、回腸的周圍,一般大腸口徑較粗,腸壁較薄,可對食物殘渣中的水分進行吸收,同時大腸還有一定的分泌功能,如杯狀細胞分泌黏液中的黏液蛋白,能保護黏膜和潤滑糞便,使糞便易于下行,保護腸壁防止機械損傷,免遭細菌侵蝕。
[0003]大腸腸道病變有多種形式,且逐年增多,如潰瘍性病變、大腸息肉、大腸腫瘤等,若不能及早發現則一旦病情發展可引起大出血、腸梗阻及腸穿孔等;或大腸腫瘤的擴散轉移等危及生命。
[0004]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腸疾病的微創治療已是首選治療方法。但由于大腸腸管走向變異大,位置不固定,有伸縮性,在腹腔內迂曲走行,檢查時的病變部位往往會移位,病變不能定位,所以還很難做到所有的大腸疾病行微創治療,大部分患者還需要開腹手術切除;此問題一直是國內外學者所致力解決的問題。但目前還沒有合適的方法,特別是有些微小病變開腹亦很難找到,需要借助術中腸鏡反復檢查才能確定,既增加了手術時間又增加了患者的費用,同時也增加了醫生的工作負擔。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大腸病變部位精確定位器,采用放射粒子與檢測儀相結合,可將病變部位進行定位,可極大的縮短手術時間,減輕病患的痛苦和經濟負擔。
[0006]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
[0007]—種大腸病變部位精確定位器,包括金屬放射粒子套管,所述套管中空且管端封閉;在金屬放射粒子套管內置入放射粒子,金屬放射粒子套管的前端設置固定倒鉤。結腸鏡檢查時,通過腸鏡操作將本發明裝置置入病變部位,固定倒鉤可以鉤掛在病變部位,防止因大腸運動致使其脫落;手術時利用探測儀對放射粒子進行探測,由此判定大腸病變部位,從而達到手術前大腸病變部位精確定位的目的。
[0008]所述金屬放射粒子套管的管長為4-10mm。
[0009]進一步作為本發明的改進,在金屬放射粒子套管的尾端設置橫板,以方便腸鏡操作將其置入到病變部位。
[0010]本發明結構簡單,采用放射粒子與檢測儀相結合,可將病變部位進行精確定位,利于大腸病變手術 的治療,極大的縮短了手術時間,減輕病患的痛苦和手術費用,具有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定位準確等特點。【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剖視圖。
[0012]圖中:1、固定倒鉤;2、金屬放射粒子套管;3、放射粒子;4、橫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0014]在圖1所示的結構中,本發明包括中空的金屬放射粒子套管2,金屬放射粒子套管2采用鈦合金制作,管長5_,管端封閉;在金屬放射粒子套管內置入放射粒子3,放射粒子3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碘125”,金屬放射粒子套管的前端設置固定倒鉤1,尾端設置橫板4。
[0015]結腸鏡檢查時,通過腸鏡操作將本發明刺入病變部位,利用固定倒鉤I鉤掛在病變部位,防止因大腸運動致使其脫落;手術時利用r-探測儀對“碘125”釋放的r射線進行探測,根據探測儀的顯示對大腸病變部位進行判定、定位,從而達到手術前大腸病變部位精確定位的目的,也可為腹腔鏡手術術中對于大腸微小病變的精確定位。
[0016]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大腸病變部位精確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屬放射粒子套管,金屬放射粒子套管中空且管端封閉;在金屬放射粒子套管內置入放射粒子,金屬放射粒子套管的前端設置固定倒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腸病變部位精確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放射粒子套管的管長為4-10mm。
3.根據權利要 求1所述的大腸病變部位精確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在金屬放射粒子套管的尾端設置橫板。
【文檔編號】A61M36/12GK103784157SQ201410050932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14日
【發明者】王葆春 申請人:王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