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于定位的頭皮電極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便于定位的頭皮電極固定器,包括彈性頂帶和長度可調節的固定圈,頂帶的兩端對稱設置在固定圈的圓周上;頂帶上設置有可拆卸的頂扣,頂扣和固定圈的圓周之間設置一個或多個側帶,頂帶和側帶上均可拆卸地安裝有用于固定頭皮電極的定位塊。本實用新型可對頭皮電極進行有效的固定,防止頭皮電極移動,且頭皮電極的放置、調整方便,利用彈性定律,使電極片能等比例分部,定位精確,不需要刻意計算每一個頭皮電極的位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提高了檢查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便于定位的頭皮電極固定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輔助用具,具體涉及一種方便定位的頭皮電極固定器。
【背景技術】
[0002]腦電圖檢測是進行疾病診斷和治療的重要方法,在頭皮上將腦部自發性生物電位加以放大記錄而獲得腦電圖形。在進行腦電檢測時,需要將頭皮電極放置在患者頭皮上特定的位置,并且在電極與患者頭皮之間注入適量導電膏,使電極和頭皮之間的阻抗達到預定值,以保證腦電圖的準確性。電極在患者頭皮上需要設置多個,如常用的21導,23導甚至更多,這就對電極的排列、位置的確定有著精確的要求。
[0003]電極設置較多時,與之相連的導線也多,糾結在一起比較混亂,難以理順,主要的問題還是電極在頭皮上不易固定。傳統的固定方法比較簡易,采用具有彈性的網狀帽體,套在患者頭部,利用網狀帽體與患者頭皮之間的彈力來束縛電極,但存在諸多缺陷:
[0004]1.網狀帽體撐開后網孔大小因人而異,但電極的大小是固定的,電極有時難以從網孔中伸入到患者頭皮和帽體之間;2.即使帽體按規格設置,其網孔交叉部位也不一定完全能覆蓋電極的安放位置,使頭皮電極安放位置不精確;3.這種帽體的束縛感較強,對腦電波采集帶來一定影響;4.沒有定位標識,仍需要醫生按照患者顱部外形一個個確定電極的安放位置,非常麻煩;5.電極安放后,由于其只受到彈性固定作用,其位置容易偏離,造成采集結果的不準確。
【發明內容】
[0005]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定位的頭皮電極固定器,能在固定頭皮電極的同時方便地對頭皮電極的位置進行定位,便于操作。
[0006]為了實現上述任務,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便于定位的頭皮電極固定器,包括彈性頂帶和長度可調節的固定圈,頂帶的兩端對稱設置在固定圈的圓周上;頂帶上設置有可拆卸的頂扣,頂扣和固定圈的圓周之間設置一個或多個側帶,頂帶和側帶上均可拆卸地安裝有用于固定頭皮電極的定位塊。
[0008]進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圈上設置有用于調節固定圈長度的鎖扣,固定圈上分布有多個圓柱狀定位卡。
[0009]進一步地,所述的定位塊包括矩形塊體,定位塊的底面上開設有一段由定位塊的一個側面向定位塊底面中部延伸的半圓槽,定位塊上還開設有貫穿定位塊頂面、底面的卡孔。
[0010]進一步地,所述的頂帶的一端固結在固定圈上,頂帶上從固定的這一端開始分布有多個用于固定定位塊的空心第一凸柱;在頂帶上第一凸柱間隔處分布有多個緊固孔,緊固孔中安裝所述的頂扣;頂帶的另一端設置有多個與定位卡配合的第一定位孔。
[0011]進一步地,所述的頂扣包括上扣體和下扣體,上扣體為一段圓柱,圓柱一端為圓片,另一端沿軸向加工有沉孔;下扣體包括一對構成圓筒狀的弧形彈片,兩個彈片固結在一個固定片上。
[0012]進一步地,所述的側帶為彈性帶體,側帶的一端加工有用于套在頂扣上的圓孔,另一端加工有多個用于和定位卡配合的第二定位孔;在側帶上靠近圓孔的一側分布有多個用于固定定位塊的空心第二凸柱。
[0013]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技術特點:
[0014]1.本實用新型利用固定圈和定位帶的配合,通用性強,很好地適用于不同的患者;
[0015]2.對于采用不同導電極的采集方法,僅需添加定位帶固定在固定圈上的合適位置即可;
[0016]3.利用彈性定律,使電極片能等比例分部,定位精確,不需要刻意計算每一個頭皮電極的位置;
[0017]4.對頭皮電極進行有效的固定,防止頭皮電極移動,且頭皮電極的放置、調整方便。
[0018]5.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提高了檢查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定位塊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頂扣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胡克定律的示意圖;
[0023]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應用示意圖;
[0024]圖中標號代表一頂扣,2—緊固孔,3—定位塊,4一半圓槽,5—頂帶,6—第一凸柱,7一第二凸柱,8—鎖扣,9一定位卡,10一固定圈,11 一第二定位孔,12一側帶,13一第一定位孔,14—卡孔,15—上扣體,16—沉孔,17—彈片,18—下扣體,19—圓柄;
【具體實施方式】
[0025]在進行腦電圖檢查時,以采用21導頭皮電極為例,其方法為:
[0026]在頭皮表面確定兩條基線:
[0027]矢狀線,從鼻根至枕外粗隆的作一條線,該線的整體記為100% ;
[0028]冠狀線,從雙耳前凹之間的左右連一條線,整體記為100% ;
[0029]以矢狀線和冠狀線在頭頂的交點為Cz電極的位置,從鼻根向后10%處為FPzJAFPz向后每20%為一個電極,依次為?2、(^、?2、02,Oz與枕外粗隆的間距為10%。雙耳前凹連線距左耳10%處為T3電極位置,以后向后每20%為一個電極位置,依次為C3、Cz、C4、T4,T4距右耳前凹間距為10%。
[0030]顳側線:從FPz至Oz作一條連線為100% JAFPz向后10%為FPl,從FPl每向后20%為一個電極的位置,分別為?7、了3、了5、01,Ol距Oz的間距為10%。其中T3為此線與冠狀線的交點,右顳連線與此對應,從前向后依次為FP2、F8、T4、T6、02。
[0031]本實用新型以現有使用方法的操作規則為基礎,其設計原理是,首先利用固定圈10環繞在患者顱部,固定圈10的前部位于患者鼻根上方的額部,固定圈10的后部位于顱后枕外粗隆處,那么利用一條頂帶5即相當于矢狀線。電極固定在頂帶5上,其位置按照操作要求排定,由于頂帶5是彈性帶,根據胡克定律:
[0032]F = kx
[0033]當電極在頂帶5上位置按比例排布好以后,拉動頂帶5,那么這些電極之間的距離也是按照比例增長的,對于不同患者,均可適用,如圖4所示;而側帶12與固定圈10配合,側帶12分布的位置涵蓋了其余電極需要布設的位置,只需要在固定圈10上按照比例設置側帶12的固定位置,即可方便確定電極的位置。
[0034]遵從上述技術方案,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便于定位的頭皮電極固定器,包括彈性頂帶5和長度可調節的固定圈10,頂帶5的兩端對稱設置在固定圈10的圓周上;頂帶5上設置有可拆卸的頂扣1,頂扣I和固定圈10的圓周之間設置一個或多個側帶12,頂帶5和側帶12上均可拆卸地安裝有用于固定頭皮電極的定位塊3。
[0035]固定圈10為非彈性圈,其長度通過鎖扣8調節,類似于腰帶結構,便于適應不同患者的顱圍。在固定圈10上從鎖扣8處開始,分布有多個圓柱狀定位卡9,定位卡9的作用是固定頂帶5和側帶12的自由端,使側帶12按照操作要求的間隔進行分布。為了便于確認每個側帶12的固定位置,固定圈10上設置有標尺,并且定位卡9的間隔距離較小,這樣對于不同的比例,有較大的固定選擇余地;也可以根據標尺刻度進行方便的調節。
[0036]頂帶5和固定圈10構成主體結構,當這兩個位置確定后,其余側帶12的位置就比較好確定。頂帶5的一端固結在固定圈10上,從這一端開始分布有多個第一凸柱6,第一凸柱6之間的間距是已知的,如均是等間距分布;而頂帶5另一端設置有多個與定位卡9配合的第一定位孔13。固定圈10在患者顱部固定好以后,將頂帶5的自由端通過定位卡9和第一定位孔13的配合固定在固定圈10上。固定時注意,頂帶5的延伸方向是從患者的鼻根部至枕外粗隆處,即與矢狀線重合。在固定頂帶5時,由于其為彈性帶,其中包含拉伸過程,拉伸時,頂帶5上多個第一凸柱6之間的距離增大,但拉伸后第一凸柱6之間的間距比例與未拉伸之前是相同的。因此固定后頂帶5上按比例分布的第一凸柱6可以方便地用于布設矢狀線上的電極。
[0037]在頂帶5固定好以后,需要確定頂扣I的位置。頂扣I的位置比較重要,其直接關系側帶12位置的準確與否。頂帶5上與雙耳連線的交點處即為頂扣I的位置。頂扣I的結構如圖3所示,包括上扣體15和下扣體18,上扣體15為一段圓柱,圓柱一端為圓片,另一端沿軸向加工有沉孔16 ;下扣體18包括一對構成圓筒狀的弧形彈片17,兩個彈片17固結在一個固定片上。頂扣I緊固時,下扣體18的兩個彈片17塞入到上扣體15的沉孔16中,使兩者相對固定,而兩個彈片17之間的最大距離略大于沉孔16的直徑,這樣由于彈性作用,彈片17在沉孔16中略微膨脹,使兩者緊固;而需要兩者分開時,只需反方向拔動即可分咼。
[0038]找準頂帶5上與雙耳連線交點位置處的緊固孔2,將頂扣I的上扣體15和下扣體18分開,將上扣體15穿過緊固孔2中,再將頂扣I緊固。為了保證在頂帶5固定后能在頂帶5和雙耳連線交點處找到合適的緊固孔2,頂帶5上緊固孔2應在頂帶5固定后位于人體頭頂部位置多分設置一些。
[0039]側帶12的作用是固定頭部冠狀線和顳側線上分布的電極。根據腦電圖檢查的操作方法,可看到,冠狀線和顳側線上的電極也是按照一定的間隔分布的,即10%、20%、20%、20%、20%、10%。那么,從固定圈10上再引出一根帶體,與頂帶5垂直設置,將其按照上述間隔比例標定,標定處即為冠狀線上頭皮電極的分布位置。同樣地,顳側線上分布的間隔,可以通過側帶12在固定圈10上的固定位置來設置。
[0040]如將固定圈10看做瑋線,那么側帶12可以認為是從頂扣I處引出的經線。側帶12為也為彈性帶體,側帶12的一端加工有用于套在頂扣I上的圓孔,另一端加工有用于和定位卡9配合的第二定位孔11。在側帶12上靠近圓孔的一側分布有多個用于固定定位塊3的空心第二凸柱7。拉伸側帶12后,第二凸柱7即等比例散開。檢查前需要多少個側帶12,首先通過套裝在頂扣I上,然后側帶12的另一端即通過第二定位孔11固定在固定圈10的定位卡9上。
[0041]以左顳側線上布設頭皮電極為例。當固定圈10設置好以后,固定圈10上的側半圓,即從鼻根至枕外粗隆處的一個半圓上,分布有多個等間距的定位卡9。將這些定位卡910等分,然后找出1:2:2:2:2:1處的定位卡9,即為側帶12上第二定位孔11的固定位置。一條側帶12上第二定位孔11設置多個,以適應不同的患者。
[0042]頂帶5上的第一凸柱6和側帶12上的第二凸柱7均用于固定頭皮電極,本實用新型中,為了使電極更好的固定,也便于調節電極,采用定位塊3來實現。定位塊3包括矩形塊體,定位塊3的底面上開設有一段由定位塊3的一個側面向定位塊3底面中部延伸的半圓槽4,定位塊3上還開設有貫穿定位塊3頂面、底面的卡孔14。定位塊3上的卡孔14,可以插入到第一凸柱6和第二凸柱7上。第一凸柱6和第二凸柱7設置多個,可以按照比例,將定位塊3插在對應的第一凸柱6和第二凸柱7上,即設置電極的位置。第一凸柱6和第二凸柱7均為空心結構,即一段小圓筒,而定位塊3上的卡孔14即插在這個小圓筒上。從第一凸柱6和第二凸柱7中部的空心可通向頭皮,這種結構的作用是,通過其中部的空心,可以在定位塊3的外部向定位塊3與頭皮接觸處注入導電膏,方便安裝電極片,如圖5所示。
[0043]頭皮電極壓在定位塊3和頭皮之間,由于電極片的外形類似于常用的小型耳機,每個電極片上都有個用于通過導線的圓柄19,使電極片不能緊貼頭皮。而定位塊3中半圓槽4正是用來卡住圓柄19,使電極片能更好地與頭皮接觸。
[0044]定位塊3可以在第一凸柱6或第二凸柱7上轉動,則電極片安裝好后,可以通過轉動定位塊3來略微調整電極的位置,同時使與電極連接的導線更好排布。
【權利要求】
1.一種便于定位的頭皮電極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彈性頂帶(5)和長度可調節的固定圈(10),頂帶(5)的兩端對稱設置在固定圈(10)的圓周上;頂帶(5)上設置有可拆卸的頂扣(1),頂扣⑴和固定圈(10)的圓周之間設置一個或多個側帶(12),頂帶(5)和側帶(12)上均可拆卸地安裝有用于固定頭皮電極的定位塊(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定位的頭皮電極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圈(10)上設置有用于調節固定圈(10)長度的鎖扣(8),固定圈(10)上分布有多個圓柱狀定位卡(9)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定位的頭皮電極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塊(3)包括矩形塊體,定位塊(3)的底面上開設有一段由定位塊(3)的一個側面向定位塊(3)底面中部延伸的半圓槽(4),定位塊(3)上還開設有貫穿定位塊(3)頂面、底面的卡孔(14)。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定位的頭皮電極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帶(5)的一端固結在固定圈(10)上,頂帶(5)上從固定的這一端開始分布有多個用于固定定位塊(3)的空心第一凸柱(6);在頂帶(5)上第一凸柱(6)間隔處分布有多個緊固孔(2),緊固孔(2)中安裝所述的頂扣(I);頂帶(5)的另一端設置有多個與定位卡(9)配合的第一定位孔(13) ο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定位的頭皮電極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扣(I)包括上扣體(15)和下扣體(18),上扣體(15)為一段圓柱,圓柱一端為圓片,另一端沿軸向加工有沉孔(16);下扣體(18)包括一對構成圓筒狀的弧形彈片(17),兩個彈片(17)固結在一個固定片上。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定位的頭皮電極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帶(12)為彈性帶體,側帶(12)的一端加工有用于套在頂扣(I)上的圓孔,另一端加工有多個用于和定位卡(9)配合的第二定位孔(11);在側帶(12)上靠近圓孔的一側分布有多個用于固定定位塊(3)的空心第二凸柱(7)。
【文檔編號】A61B5/0478GK204207746SQ201420678787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3日
【發明者】張文, 李曉寧, 劉永紅, 鄧艷春, 趙鋼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