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包括可替換裝載單元的外科吻合裝置。更具體地,涉及一種裝運構件,所述裝運構件在裝運構件與裝載單元脫離之前阻止裝載單元的擊發,并促進裝載單元與外科吻合裝置的脫離。
背景技術:
環形吻合裝置通常被用于經環形吻合術連接管狀組織段。典型地,環形吻合裝置包括用于給組織施加吻合釘的環形陣列的裝載單元。該裝載單元典型地在擊發后是可替換的,從而允許環形吻合裝置的重復使用。在運輸和將裝載單元連接到環形吻合裝置期間,裝載單元內的推動器和刀片組件可能變得不對準,從而阻礙裝載單元到環形吻合裝置的正確安裝。另外,在擊發后,裝載單元不包括任何防止空裝載單元的后續擊發的機構和/或促使裝載單元從環形吻合裝置脫離的機構。為了保證裝載單元到外科吻合裝置的正確安裝,為了防止空裝載單元的擊發,以及為了促進裝載單元與環形吻合裝置的分離,期望能提供一種將裝載單元保持在可操作狀態下且在擊發后能重新附接到裝載單元的裝運構件。
技術實現要素:
提供一種用于環形吻合裝置的裝載單元。裝載單元包括限定了一對第一開口和一對第二開口的殼體、可操作地被接收在殼體內且在殼體內能從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的推動器構件、被設置在殼體的遠端上且包括多個吻合釘的釘倉、以及被可操作地接收在殼體的遠端上以防止推動器構件從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的裝運構件。殼體的第一開口可以大于第二開口。裝運構件可以以第一定向和第二定向被接收在殼體上。在第一定向,裝運構件可以被可拆卸地固定到殼體,在第二定向,裝運構件可以被牢固地固定到殼體。
在一個實施例中,裝運構件包括基礎部、一對從基礎部伸出的支腿、以及被設置在每條支腿的自由端上的鎖定結構。所述鎖定結構可以被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一對第一開口內,并且能牢固地固定在所述一對第二開口內。裝運構件的基礎部可以包括被配置以被設置在釘倉附近的內表面。基礎部的內表面可以被配置以將多個吻合釘保持在釘倉內。裝運構件還可以包括從基礎部朝近側伸出的保持部。保持部可以被配置以接合推動器構件。保持部可以包括至少一個延伸部。所述至少一個延伸部可以包括一對延伸部。每個鎖定結構可以包括一對凸緣,每個凸緣可以被配置以向內彎曲,從而便于凸緣進入第二開口之一。每個凸緣可以包括從其徑向向外延伸的突起。所述一對支腿的每一條支腿可以包括凸片,從而便于被使用者可操作地接合。
還提供外科吻合裝置。外科吻合裝置包括本體部分、被可拆卸地固定到本體部分的裝載單元、以及被可操作地接收在裝載單元的遠端上的裝運構件。裝運構件可以以第一定向和第二定向被接收在裝載單元上。在第二定向,裝運構件可以實現裝載單元與本體部分的分離。裝載單元可以包括推動器構件,本體部分可以包括驅動組件,推動器構件可以被可拆卸地固定到驅動組件。裝運構件與推動器構件的接合可以使推動器構件與驅動組件脫離接合。裝運構件可以包括至少一個用于接合推動器構件的保持部。裝載單元可以包括殼體,所述至少一個保持結構可以包括突起。當裝運構件處于第二定向時,所述突起可以接合殼體,從而將裝運構件牢固地固定到殼體。
還提供一種吻合組織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將裝載單元附接到外科吻合裝置,所述裝載單元包括以第一定向被固定到裝載單元的裝運構件,然后從裝載單元上取下裝運構件,利用外科吻合裝置和裝載單元執行吻合手術,以第二定向將裝運構件固定到裝載單元。所述方法還包括在以第二定向將裝運構件固定到裝載單元后,使裝載單元與外科吻合裝置分離。將裝運構件固定到裝載單元可以包括使裝運構件的保持部與裝載單元的推動器構件接合。使裝運構件的保持部與推動器構件接合可以包括使推動器構件與外科吻合裝置的驅動器組件脫離接合。
附圖說明
被并入說明書且構成說明書一部分的附圖展示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連同以上所給出的本發明的大概描述以及下面所給出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解釋了本發明的原理:其中:
圖1是包括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裝載單元和根據本發明實施例被連接到裝載單元的裝運構件的外科吻合裝置的透視圖;
圖2是圖1中被標記的區域的透視圖;
圖3是圖1和2中所畫的裝載單元在與外科吻合裝置分離且裝運構件被移除后的側向透視圖;
圖4是圖1-3中所畫的裝載單元的推動器構件的透視圖;
圖5是沿圖2中所畫線5-5的側剖視圖;
圖6是圖1和2中所畫的裝運構件的透視圖;
圖7是圖1-3中所畫的裝載單元的側剖視圖,包括以第一定向被附接到裝載單元的圖6中所畫的裝運構件;
圖8是圖7中被標記的區域的放大圖;
圖9是圖1-3中所畫的裝載單元的側剖視圖,包括以第二定向被附接到裝載單元的圖6中所畫的裝運構件;
圖10是圖9中被標記的區域的放大圖。
詳細描述
將參考附圖詳細地描述本發明公開的裝載單元和裝運構件的實施例,多個附圖中相同的數字表示相同或相應的元件。按本領域中的常識,術語“近側”指更靠近使用者或操作者(即外科醫生或臨床醫生)的部分或組件,而術語“遠側”指更遠離使用者的部分或組件。
參見圖1,外科吻合裝置10包括可替換的裝載單元(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被大致地畫成裝載單元100)以及裝運構件(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被大致地畫成裝運蓋200)。裝載單元100被畫出可操作地連接到外科吻合裝置10的致動單元12的細長本體16。關于示范性致動單元12的詳細描述,請參見共同擁有的美國專利No.8,590,763(“’763”專利),其全部內容以提及的方式被并入本文。
參見圖1和2,裝運蓋200被有選擇地接收在裝載單元100的遠端上,且操作成將吻合釘“S”(圖4)保持在裝載單元100的釘倉120(圖4)內,并在裝載單元100附接到致動單元12的細長本體16之前或期間防止推動器構件130(圖4)的提前行進。另外,在裝運蓋200已經被重新附接到裝載單元100后,裝運蓋200操作成防止裝載單元100的再次擊發。另外,在裝載單元100的擊發之后將裝運蓋200重新附接到裝載單元100,這有利于裝載單元100與致動單元12的細長本體16的分離,這將在下面被詳細地描述。
雖然將參考裝運蓋200描述裝載單元100,也將參考裝載單元100描述裝運蓋200,但能預見到可以修改本發明的各方面以配合具有不同結構的裝載單元和裝運蓋使用。裝載單元100僅被描述到完全披露本發明的多個方面所需要的程度。關于示范性裝載單元的更詳細描述,請參見’763專利,其內容在之前以提及的方式被并入本文。
參見圖2-5,裝載單元100包括殼體110、被固定在殼體110的遠端上的釘倉120、以及被可操作地接收在殼體110內的推動器構件130(圖3)。裝載單元100的殼體110包括外圓筒部112和內圓筒部114。多個肋(未畫出)將外內圓筒部112,114相互連接。殼體110的外圓筒部112和內圓筒部114是共軸的,并限定了被配置以滑動地接收推動器構件130的空腔113。殼體110的近端被配置以有選擇地連接到致動單元12的細長本體16或一個連接到致動單元12的適配器組件(未畫出)。例如,裝載單元100的殼體110可以利用插栓式聯接器或以任意合適的方式連接到細長本體16或適配器組件。
具體地參見圖2和3,殼體110的外圓筒部112限定了與裝載單元100的遠端縱向隔開且延伸穿過外圓筒部112的大開口115。大開口115徑向上彼此相對地被定位在外圓筒部112上(圖7),且被配置以接收裝運蓋200的鎖定結構226(圖8)。殼體110的外圓筒部112還限定了與裝載單元100的遠端縱向隔開且延伸穿過外圓筒部112的小開口117。小開口117與大開口115周向地隔開且徑向上彼此相對地被定位(圖9)并延伸穿過外圓筒部112。小開口117被配置以固定地接收裝運蓋200的鎖定結構226(圖8)。
參見圖4和5,裝載單元100的釘倉120被固定到殼體110的遠端且包括多個吻合釘凹部121(圖5)。每個吻合釘凹部121被配置以接收并保持多個吻合釘“S”。
裝載單元100的推動器構件130包括被配置以可釋放地聯接到致動單元12的驅動機構18(圖1)的近端132。具體地,推動器構件130的近端132包括一對臂134,凸片135被形成在每個臂134的近端134a上。凸片135被配置以可釋放地與致動單元12的驅動構件18的帶凹口遠端18a接合。如下面詳細討論那樣,臂134的近端134a被配置以徑向向內彎曲,從而有利于推動器構件130連接到驅動構件18以及有利于推動器構件130與驅動構件18分離。推動器構件130的遠端136包括被接收在釘倉120的吻合釘凹部121內且處于與吻合釘“S”相接合的位置的多個吻合釘推動器136a。推動器構件130在釘倉120內的行進使吻合釘“S”從釘倉120中射出。圓形刀138被連接到刀架140(圖5),所述刀架在靠近推動器構件130的遠端136上的吻合釘推動器136a的位置處被形成在推動器構件130內。圓形刀138被配置以隨推動器構件130在釘倉120內朝遠側移動,從而切斷在已吻合的組織內的組織(未畫出)。
具體地參見圖6,裝運蓋200被配置以有選擇地被接收在裝載單元100的遠端上(圖2)。裝運蓋200包括基礎部210、附接部220、以及保持器部230。盡管被畫作一種單件結構,即被整體地或一體地形成,但能預見到基礎部210、附接部220、和/或保持器部230可以獨立地形成,然后通過粘結、焊接或任意其他合適方式被固定在一起。
裝運蓋200的基礎部210包括基本扁平或平坦的圓形本體。盡管被畫出具有圓的形狀,但能預見到基礎部210可以包括與裝載單元100(圖1)的橫截面形狀對應的任意形狀。還能預見到基礎部210可以是錐形或被配置以便于裝載單元100在患者(未畫出)的組織(未畫出)內的插入與定位。
裝運蓋200的基礎部210的朝近側表面212被配置以在裝運蓋200被附接到裝載單元100的遠端時抵接裝載單元100的釘倉120的遠側表面,從而將吻合釘“S”保持在釘倉120內。在運輸期間以及裝載單元100到致動單元12的細長本體16(圖1)的安裝期間,釘保持表面212操作成將吻合釘“S”(圖5)保持在釘倉120的吻合釘凹部121(圖5)內。盡管被畫出為圓形以對應于裝載單元100的釘倉120的橫截面形狀,但是能預見到基礎部210的釘保持表面212可以修改以對應于具有其他橫截面構型的釘倉、或者可以具有與釘倉不同的構型。
裝運蓋200的附接部220包括從基礎部210朝近側延伸的一對支腿220a,220b。每條支腿220a,220b包括從基礎部210垂直伸出的第一段222a,222b以及相對于各第一段222a,222b傾斜延伸的第二段224a,224b。如圖2所示,各個支腿220a,220b的第一段222a,222b和第二段224a,224b貼合裝載單元100的殼體110的外圓筒部112的形狀。
鎖定結構226從附接部220的支腿220a,220b的第二段224a,224b中的每一個徑向向內延伸。每個鎖定結構226包括多個可向內變形的凸緣227。盡管被畫出包括一對凸緣227,但能預見到鎖定結構226可以包括多于兩個的凸緣227。每個凸緣227被配置以朝著所述一對凸緣227中的另一個凸緣227彎曲。如在下面被更詳細地描述那樣,每個凸緣227的自由端227a被配置以接合裝載單元100的推動器構件130的臂134的外表面,從而有利于推動器構件130從致動單元12(圖1)的驅動構件18(圖5)的釋放,如在下面被更詳細地描述那樣。突起228從每個凸緣227向外伸出。如在下面被更詳細地描述那樣,凸緣227上的突起228被配置以接合裝載單元100的殼體110的外圓筒部112。每條支腿220a,220b包括凸片229或被配置以與使用者接合的其他結構,從而有利于支腿220a,220b彎曲離開裝載單元100的殼體110的外圓筒部112,從而允許裝運蓋200與裝載單元100分離。
裝運蓋200的保持器部230從由基礎部210所限定的平面垂直地伸出。如圖所示,保持器部230包括兩個延伸部232。但是保持器部230可以只包括單個延伸部或多于兩個的延伸部。在替代實施例中,保持器部230包括環狀延伸部。延伸部232被配置以接收在裝載單元100的推動器構件130的遠端136內、且在裝運蓋200被附接到裝載單元100時接合推動器構件130的刀架140。當裝運蓋200被附接到裝載單元100時,裝運蓋200的保持部230的延伸部232與裝載單元100的推動器構件130的刀架140的接合阻止了推動器構件130的行進。
參見圖7和8,裝運蓋200被畫出被附接到裝載單元100。當裝運蓋200以第一定向或擊發前定向被附接到裝載單元100時,形成在裝運蓋200的附接部220的各支腿220a,220b的第二段224a,224b上的鎖定結構226的凸緣227被接收在裝載單元100的殼體110的外圓筒部112中所形成的大開口115內。凸緣227在大開口115內的收納將裝運蓋200固定到殼體110。如圖8所示,大開口115被配置以在凸緣227不彎曲的情況下容納凸緣227。通過這種方式,支腿部220的支腿220a,220b能被彎曲離開殼體110的外圓筒部112,從而使鎖定結構226的凸緣227從大開口115內退出。所以,當裝運蓋在裝載單元100的殼體110上處于第一定向時,裝運蓋200被可釋放地固定到裝載單元100。在第一定向下,裝運蓋200的延伸部232接合裝載單元100的推動器構件130的刀架140,從而阻止推動器構件130的行進。
在裝運蓋200以第一定向被附接到裝載單元100的狀態下,將裝載單元100提供給臨床醫生。當裝運蓋200以第一定向被附接到裝載單元100時,裝載單元100可以以常規的方式被固定到致動單元12(圖1)的細長本體16(圖1)。如之前所述,裝載單元100的殼體110可以通過插栓式聯接器或以任意其他合適的方式被連接到致動單元12的細長本體16。通過將形成在推動器構件130的臂134的近端上的凸片135接收在驅動構件18(圖5)的帶凹口遠端18a(圖5)內,推動器構件130被連接到致動單元12的驅動構件18(圖5)。當裝載單元100被固定到致動單元12(圖1)后,裝運蓋200可以被移除。
仍參見圖7和8,通過使附接部220的支腿220a,220b彎曲離開裝載單元100的殼體110的外圓筒部112,如圖7中箭頭“A”所示,來實現裝運蓋200從裝載單元100上的移除。如之前所述,在殼體110的外圓筒部112上的大開口115的構型允許當支腿220a,220b彎曲離開外圓筒部112時,支腿220a,220b的鎖定結構226從大開口115中被取出。形成在附接部220的每個支腿220a,220b上的凸片229有利于臨床醫生接合(即抓住)支腿220a,220b。在支腿220a,220b被充分地彎曲離開殼體110從而使鎖定結構226被徹底地從大開口115內移除后,裝運蓋200能圍繞外圓筒部112沿著朝向遠側的方向滑動,如箭頭“B”所示,從而實現裝運蓋200與裝載單元100的分離。當裝運蓋200與裝載單元100分離后,將以常規的方式使用裝載單元100。
在使用外科吻合裝置10(圖1)的吻合手術之后,裝運蓋200被重新附接到裝載單元100,以阻止裝載單元100的后續再擊發、并且促進裝載單元100與致動單元12的細長本體16的分離。具體地,裝運蓋200的支腿220a,220b被定位在裝載單元100的相對的側部,如圖9中的箭頭“C”所示,從而使裝運蓋200的延伸部232被接收在推動器構件130的遠端136內,并且裝運蓋200的鎖定結構226與殼體110的外圓筒部112的小開口117對準。當裝運蓋200的鎖定結構226與形成在殼體110的外圓筒部112上的小開口117對準后,裝運蓋200的附接部220的支腿220a,220b被徑向向內推動,如圖9中的箭頭“D”所示,從而迫使形成在凸緣227上的突起228與殼體110的外圓筒部112接合。徑向向內的作用力在支腿220a,220b上的繼續施加使得鎖定結構226的凸緣227朝著彼此向內彎曲,由此允許凸緣227被接收在小開口117內。因為支腿220a,220b被徑向向內地推動、且鎖定結構226的凸緣227被接收在殼體110的外圓筒部112的小開口117內,所以凸緣227的自由端227a接合裝載單元130的推動器構件130的臂134。凸緣227與推動器構件130的臂134的接合使得臂134徑向向內彎曲,如圖9中箭頭“E”所示,從而有利于裝載單元100的推動器構件130與致動單元12(圖1)的驅動構件18(圖5)的分離。
具體參見圖10,在裝運蓋200的鎖定結構226穿過小開口117被完全地收納在殼體110的外圓筒部112內時,鎖定結構226的凸緣227回到初始的未彎曲狀態。在該初始狀態,從鎖定結構226的凸緣227伸出的突起228接合殼體110的外圓筒部112的內表面。突起228與殼體110的外圓筒部112的接合阻止鎖定結構226從小開口117中移除,由此將裝運蓋200固定到裝載單元100。
在裝運蓋200以第二定向被重新附接到裝載單元100后,裝載單元100能以常規的方式(例如相對于細長本體16轉動裝載單元100)與致動單元12(圖1)的細長本體16(圖1)分離。然后,另外的裝載單元100能夠被附接到致動單元12并按照以上所描述的方式進行使用。
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明白,在本文中所具體描述且在附圖中被展示的裝置和方法都是非限制性的示范實施例。能預見到,結合一個示范實施例被展示或被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與其他元素和特征組合,在不脫離本發明范圍的前提下。另外,本領域技術人員基于之前被描述的實施例將意識到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和優勢。所以,本發明不限于被具體畫出和描述的內容,而是由后附權利要求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