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藥足浴養生保健研發領域。
背景技術:
足浴養生,古來已久,先人總結有“春天洗腳,升陽固脫;夏天洗腳,署濕可除,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養樹先護根,養人先護腳”;“中藥泡腳,勝吃補藥”;“天天吃只羊,不如中藥泡腳再上床”的養生之道。其原理:人體腳上有六條主要的經絡,即三條陽經(膀胱經、胃經、膽經)的終止點,和三條陰經(脾經、肝經、腎經)的起始點,這六條經絡與全身所有臟腑經絡均有密切關系,所以,自古以來就有腳為人體第二心臟之說,用熱水泡腳,即可起到調整臟腑功能,增加體質的作用,其辦法:用中藥泡腳是利用熱水促進藥物滲透進人體的作用,即可保證藥物能通過腳部透達周身經絡,又不會出現口服藥物過量導致不良反應的情況,可選擇適合自身需要的中藥配方,將剛煎好的中藥放入足浴盆中,利用中藥蒸汽熏蒸足部約10分鐘。中藥熏蒸是中醫重要的外治法之一,將其應用于足療中,能借助水蒸氣擴張足部的毛細血管,使中藥的有效成份充分地通過毛血管循環至全身經絡,再循經絡運行到五臟六腑,從而達到內病外治,上病下治的作用;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更是不乏名人靠足浴養生的故事:唐朝一代美女楊貴妃經常靠足浴來養顏美容,宋朝大文豪蘇東坡曰:“熱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覺,但積累百日,功用不可量,比之其藥,其效百倍。”所以他每晚都運用中藥足浴來強身健身:清代明臣曾國藩更是以“足浴、早起、讀書”為其人生的三大得意之舉; 近代也有人每晚必用花椒水來泡腳養生,可見,中藥足浴在中華養生保健歷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事至今日,大多數人自己購買專用足浴盆及足浴沐足藥材等,在家自行保健,為著廣大消費者有針對性的購藥足浴養生保健,特從實踐中總結出幾種中藥足浴養生的方劑。
技術實現要素:
該方劑按照“養樹先護根,養人先護腳”,“天天吃只羊,不如中藥泡腳再上床”的養生之道,研發出滋陰清熱中藥足浴養生保健方劑。
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該方案選用生地60~70克、當歸15~20克進行配制,各味中藥特性如下:生地生地黃味甘、苦,性寒。歸心、肝、肺經。具有清熱涼血功效,可用于溫熱病熱入營血,壯熱神昏,口干舌絳??舍t治溫病后期,余熱未盡,陰液已傷,夜熱早涼,舌紅脈數者??捎糜谥螠責岵崛霠I血,血熱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還有養陰生津功效用于津傷口渴,內熱消渴。治溫病傷陰,腸燥便秘。當歸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為血中之要藥。因而,它既能補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經,又能活絡。凡婦女月經不調,痛經,血虛閉經,面色萎黃,衰弱貧血,子宮出血,產后瘀血,例經(月經來潮時,出現口鼻流血)等婦女的常見病,都可以用當歸治療。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滋陰清熱中藥足浴養生保健方劑,選用生地60~70克、當歸15~20克配制而成,其配制應用方法如下;首先將生地、當歸倒入砂 鍋內,煎約半小時,然后去渣取汁,再倒入非金屬洗腳盆內,再加兩開一涼約38~40度熱水3~5公斤,以沒過踝關節即可泡腳,一般泡半個小時,用該方劑泡腳,每日2劑,早晚各1次,連續10~15天,可滋陰清熱,活血利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