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脫疽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脫疽一病系現代醫學中所稱的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而祖國醫學將本病認為一種筋脈受累,趾節壞死脫落的慢性病,也是中脫骨疽的范圍。其病因皆情志內傷、脾氣不健、肝腎不足、寒濕侵襲、外傷刺激,使其脈絡痹塞、氣血受阻、四肢為諸陽之末寒主收引凝滯,肢端易受痹塞,長時未能防治,氣血淤滯則紫睛,肢節不能氣血溫煦濡養。則發冷麻木、蒼白、步履不便,故便指節壞死。中醫在辨證中分寒濕型、血瘀型、熱毒型、氣血兩虛型、腎虛型,分型施治。根據發病特點,采用以養血和營、舒筋活絡、祛風清熱的藥物組合。經過長期實踐證明為治療脫疽提供效果好中草藥組合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組合簡單,療效好的治療脫疽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治療脫疽的中藥組合物,包括內服藥物和外用藥物,其中所述內服藥物是由以下重量的組分制成:土元6-9克、片姜黃3-9克、水蛭6-9克、黑木耳25-30克、赤芍6-9克、細辛3克、三七粉3克、川牛膝9-15克;上述內服藥物的制備方法為:將土元、片姜黃、水蛭、黑木耳、赤芍、細辛和川牛膝置于砂鍋內加水沒過藥面,浸泡60-90分鐘后用文火煎煮,煮沸后再續煮15分鐘,每次煎藥液200毫升,放入三七粉攪勻,每天2次,內服;
所述外用藥物是由以下重量的組分制成:土元15-25克、水蛭20-30克、黑木耳25-30克、細辛12-15克、三七粉6-9克、去油巴豆2-3粒(碎)、金銀花20-25克;上述外用藥物的制備方法為:將上述藥物置于砂鍋中加水適量,煎12分鐘左右,濾液1200-1500毫升,溫度適宜,倒入盆中泡腳,每次浸泡12分鐘,早晚各一次。
功效:活血散瘀,溫通止痛,擴張血管,環境痙攣。
機理研究:土元破淤血癥瘕;水蛭活血祛瘀溶栓,解除動脈痙攣;黑木耳含有豐富蛋白質、微量元素、煙酸、維生素C、E,溶栓降糖,擴張血管,營養血營,抗氧化,改善組織血供,修復潰瘍和壞死組織;赤芍擴血管通壅滯;三七活血,止痛止血;片姜黃、細辛溫止痛;川牛膝通經絡,引諸藥直達病所。
本發明組合物進行了大量的動物急性毒性試驗、動物長期毒性試驗以及治療疾病的大量臨床試驗,對該藥投入治療疾病的使用環節提供了科學而客觀的依據。其試驗方法和試驗結果分別如下:
(1)對本發明制備的內服藥液進行動物急性毒性試驗:
藥物:本發明所用到的原料藥從普通中藥店購買得到,其規格符合國家中藥材標準。
試驗動物:小白鼠,體重在50g左右,雌雄隨機選擇,由市場購買。
方法和結果:取小白鼠10只,饑餓20小時左右,按每只每天分5次灌喂50ml,連續喂一周,觀察10天,小鼠活動正常,無毒性反應,無死亡。表明口服液無急性毒性,臨床用藥劑量安全。
(2)對本發明制備的內服藥液進行動物長期毒性試驗:
試驗動物:大白鼠,體重在120-130g,雌雄隨機選擇,由市場購買。
方法和結果:取大白鼠20只,分成2組,每組10只,其中第1組作為給藥組,按每只每天2次灌喂,每次5-10ml不等,第2組正常喂食作為對照組,每日一次,連續灌喂90天,測體重,于最后一次給藥后24小時斷頭處死,測血、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取心、腎等內臟,觀察組織形態的變化,觀察劑量的作用,觀察飲食、活動的變化,實驗證明給藥組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變化,均無毒性反應,是一種安全的藥物。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采用中草藥配方,材料易得,制備方法簡單,內服外用,治療效果好,價格低,見效快,療效可靠,隨制隨用無明顯不良反應和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實施例1
一種治療脫疽的中藥組合物,包括內服藥物和外用藥物,其中所述內服藥物是由以下重量的組分制成:土元6克、片姜黃3克、水蛭6克、黑木耳25克、赤芍6克、細辛3克、三七粉3克、川牛膝9克;上述內服藥物的制備方法為:將土元、片姜黃、水蛭、黑木耳、赤芍、細辛和川牛膝置于砂鍋內加水沒過藥面,浸泡60-90分鐘后用文火煎煮,煮沸后再續煮15分鐘,每次煎藥液200毫升,放入三七粉攪勻,每天2次,內服;
所述外用藥物是由以下重量的組分制成:土元15克、水蛭20克、黑木耳25克、細辛12克、三七粉6克、去油巴豆2粒(碎)、金銀花20克;上述外用藥物的制備方法為:將上述藥物置于砂鍋中加水適量,煎12分鐘左右,濾液1200-1500毫升,溫度適宜,倒入盆中泡腳,每次浸泡12分鐘,早晚各一次。
實施例2
一種治療脫疽的中藥組合物,包括內服藥物和外用藥物,其中所述內服藥物是由以下重量的組分制成:土元9克、片姜黃9克、水蛭9克、黑木耳30克、赤芍9克、細辛3克、三七粉3克、川牛膝15克;上述內服藥物的制備方法為:將土元、片姜黃、水蛭、黑木耳、赤芍、細辛和川牛膝置于砂鍋內加水沒過藥面,浸泡60-90分鐘后用文火煎煮,煮沸后再續煮15分鐘,每次煎藥液200毫升,放入三七粉攪勻,每天2次,內服;
所述外用藥物是由以下重量的組分制成:土元25克、水蛭30克、黑木耳30克、細辛15克、三七粉9克、去油巴豆3粒(碎)、金銀花25克;上述外用藥物的制備方法為:將上述藥物置于砂鍋中加水適量,煎12分鐘左右,濾液1200-1500毫升,溫度適宜,倒入盆中泡腳,每次浸泡12分鐘,早晚各一次。
典型病例:
1.黃氏,女,74歲,河南鄲城人,右腳麻木,間歇性坡行,后跟痛,紫暗干癟,到鄭州省立醫院經多普勒確診為脈管炎,用本發明實施例1藥物治療近3個月痊愈。
2.李某某,男,35歲,安徽界首市人,右腳出現肢冷,蒼白,靜息疼,夜間多甚,后三趾出現暗紫。到南京軍區總醫院確診為脈管炎,用本發明實施例1藥物治療近4個月痊愈。
3.溫某某,男,83歲,安徽界首市人,右腳表現麻木,時冷,間歇性坡行,持續靜息疼,夜間重,暗紫,第二腳趾出現輕度壞疽,安徽醫科大學確診為脈管炎,用本發明實施例2藥物治療近3個月痊愈。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