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抗感染醫用粘合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β-環糊精的氨基化修飾:
往β-環糊精懸浮液中滴加NaOH溶液,待懸浮液變澄清后,將對甲苯磺酰氯的乙腈溶液逐滴加入到澄清液中,攪拌反應1.5-3h;反應結束后,減壓抽濾,濾液在溫度為0-8℃的條件下靜置36-60h,沉淀析出,收集沉淀物并干燥,得到磺酰化β-環糊精;其中,所述β-環糊精懸浮液的濃度為1×10-5-5×10-5mol/L;NaOH溶液的濃度為0.1-0.5mol/L;對甲苯磺酰氯的乙腈溶液的濃度為1×10-5-5×10-5mol/L;
將磺?;?環糊精和己二胺溶于二甲基甲酰胺中進行氨基化取代反應,反應結束后,加入丙酮,沉淀析出;收集沉淀物,用體積分數為40-60%的甲醇的水溶液將沉淀物溶解,加入丙酮,沉淀析出;收集沉淀物,重復以上重結晶操作2-4次,去除沒有參加反應的己二胺,最后收集沉淀物并干燥,得到氨基化β-環糊精;
(2)β-環糊精化氰基乙酰胺單體的合成:
將氰乙酸溶解于pH為6.8-7.4的磷酸鹽緩沖液,制得氰乙酸的磷酸鹽緩沖液溶液,往氰乙酸的磷酸鹽緩沖液溶液中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亞胺鹽酸鹽和N-羥基琥珀酰亞胺進行羧基活化反應,加入步驟(1)制得的氨基化β-環糊精,攪拌條件下進行酰胺化反應,反應結束后將溶液用去離子水透析,最后干燥,得到β-環糊精化氰基乙酰胺單體;
(3)β-環糊精化氰基丙烯酰胺單體的合成:
將固體甲醛溶解于甲醇制備甲醛的甲醇溶液,加熱攪拌至固體甲醛全部溶解后停止加熱,加入哌啶和步驟(2)制得的β-環糊精化氰基乙酰胺單體,加熱回流,進行縮聚反應;反應結束后,在反應混合物中加入石油醚,攪拌,用分水器除去水層,然后蒸餾除去石油醚;加入五氧化二磷,加熱攪拌使縮聚物發生裂解反應,反應2.5-3.5h后在通入二氧化硫氣態阻聚劑的條件下進行蒸餾,收集β-環糊精化氰基丙烯酰胺單體;
(4)載藥預聚合產物的制備:
將步驟(3)制得的β-環糊精化氰基丙烯酰胺單體和藥物溶解于甲醇中,攪拌下進行預聚合反應和藥物負載,反應1-2h后,真空干燥,得到載藥預聚合產物;
(5)抗感染醫用粘合劑的制備:
取步驟(4)制得的載藥預聚合產物與步驟(3)制得的β-環糊精化氰基丙烯酰胺單體攪拌混合,成為完全溶解的透明液體,通入二氧化硫氣體,制得具有抗感染性能的醫用粘合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感染醫用粘合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β-環糊精和對甲苯磺酰氯的摩爾比為1: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感染醫用粘合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磺?;?環糊精和己二胺的摩爾比為1:10-1:20;磺酰化β-環糊精溶于二甲基甲酰胺后的濃度為0.1-0.5mol/mL;氨基化取代反應的反應溫度為60-80℃,反應時間為2-24h。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感染醫用粘合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氰乙酸的磷酸鹽緩沖液溶液的濃度為0.1-0.5mol/L;氰乙酸和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亞胺鹽酸鹽的摩爾比為(1:3)-(1:30);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亞胺鹽酸鹽和N-羥基琥珀酰亞胺的摩爾比為(1:1)-(10:1);羧基活化反應的時間為0.5-6h。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感染醫用粘合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氰乙酸和氨基化β-環糊精的摩爾比為1:1;酰胺化反應的時間為4-24h。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感染醫用粘合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甲醛的甲醇溶液的濃度為0.03-0.12mol/L;哌啶和甲醇的體積比為(0.001:1)-(0.005:1);固體甲醛和β-環糊精化氰基乙酰胺單體的摩爾比為1:1;石油醚和甲醇的體積比為1:1;五氧化二磷和β-環糊精化氰基乙酰胺單體的質量比為(1:1)-(3:1)。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感染醫用粘合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藥物選自紅霉素、青霉素G和頭孢吡肟中的一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感染醫用粘合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藥物在甲醇中的濃度為0.05-0.5mg/mL;β-環糊精化氰基丙烯酰胺單體在甲醇中的濃度為0.1-0.5g/mL。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感染醫用粘合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中,載藥預聚合產物和β-環糊精化氰基丙烯酰胺單體的質量比為(1:2)-(1:9);以載藥預聚合產物的重量計,二氧化硫氣體的濃度為10-100ppm。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抗感染醫用粘合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