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中藥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腹瀉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腹瀉是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中的一個常見癥狀,是指排便次數(shù)增多,糞便稀薄,排水樣便甚至含有膿血,24小時排便量常超過300毫升。腹瀉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病程超過2個月者稱慢性腹瀉。本病一年四季皆可發(fā)生,男女老幼皆可患,老年人由于機(jī)能衰退,患病常易發(fā)生腹瀉。
腹瀉俗稱“拉肚子”,中醫(yī)認(rèn)為,“泄瀉之本,無不由于脾胃。”病多因感受外邪,如濕熱、暑濕、寒濕之邪;情志所傷,憂思郁怒導(dǎo)致肝失疏泄,橫逆犯脾而成泄瀉;飲食不節(jié),過食肥甘厚味,或進(jìn)食不潔腐敗之物。
腹瀉的分型
腹瀉在臨床主要可分為濕熱證、寒濕證、脾胃虛弱證和傷食證。
濕熱證:泄瀉腹痛,瀉下急迫,肛門灼熱,瀉下不爽,糞色黃褐而惡臭,甚至帶黏液、膿血,煩熱口渴,小便短亦,舌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或滑數(shù)。
寒濕證:大便清稀如水樣,腹痛腸鳴,脘悶食少,或兼見惡寒發(fā)熱、鼻塞身痛,舌質(zhì)淡苔白,脈沉細(xì)。
脾胃虛弱證:大便時溏時瀉,遷延反復(fù),完谷不化,飲食減少,食后脘悶不舒,稍進(jìn)油膩食物便次明顯增多,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紅,脈細(xì)弱。
傷食證:瀉下糞便臭如敗卵,伴有不消化食物,腹痛,瀉后痛減,脘腹痞滿,噯腐酸臭,不思飲食,舌苔厚膩,脈滑。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腹瀉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腹瀉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下列的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的:
本發(fā)明所述的治療腹瀉的中藥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制備而成的:
鳳尾草20-40份、仙鶴草20-40份、古羊藤10-30份、丁癸草5-20份、朱砂蓮10-30份。
優(yōu)選地,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制備而成的:
鳳尾草25-35份、仙鶴草25-35份、古羊藤15-25份、丁癸草10-15份、朱砂蓮15-25份。
以下是本發(fā)明中藥制劑的藥材來源:
鳳尾草,本品為鳳尾蕨科植物鳳尾草Pteris multifida Poir.的全草
。【性味】淡、微苦,涼。【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止痢,涼血
止血。用于痢疾、胃腸炎、肝炎、泌尿系感染、感冒發(fā)燒、咽喉腫痛
、白帶、崩漏、農(nóng)藥中毒;外用治外傷出血,燒燙傷。
仙鶴草,為薔薇科植物龍牙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 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苦、澀,平。【歸經(jīng)】歸心、肝經(jīng)。【功能主治】收斂止血,截瘧,止痢,解毒。用于咳血,吐血,崩漏下血,瘧疾,血痢,脫力勞傷,癰腫瘡毒,陰癢帶下。
古羊藤,為蘿藤科馬連鞍屬植物馬連鞍Streptoculon griffithii Hook. f.以根入藥。【性味】苦、微甘,涼。【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淤止痛。用于感冒發(fā)燒,腸炎,痢疾,胃痛,跌打腫痛,毒蛇咬傷。
丁癸草,為豆科丁癸草屬植物丁癸草 Zornia diphylla (L.) Pers.,以全草入藥。【性味】甘、淡、涼。【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解毒。用于感冒,咽喉炎,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胃腸炎,急性闌尾炎,小兒疳積,急性乳腺炎,眼角膜炎;外用治跌打損傷,癰癤腫毒,毒蛇咬傷。
朱砂蓮,為馬兜鈴科馬兜鈴屬植物朱砂蓮Aristolochia cinnabaria C. Y. Cheng,mss.以根狀莖入藥。性味】苦、辛,寒。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腸炎,痢疾,尾、十二指腸潰瘍,咽喉腫痛,毒蛇咬傷,癰癤腫毒,外傷出血。
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了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的活性成分的制備方法,該方法是采用水提或40-80%體積百分濃度的乙醇提取制備而成。具體制備方法如下:
方案一:取全部藥材,混合后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當(dāng)于藥材總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時間為1-3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70-80℃時相對密度為1.15-1.20的清膏,即得活性成分。
方案二:取全部藥材,混合后用40-8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乙醇用量為藥材總量的4-10倍,提取時間為1-4小時,合并提取液,過濾,濾液濃縮至70-80℃時相對密度為1.15-1.20的清膏,即得活性成分。
方案三:取全部藥材,混合后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當(dāng)于藥材總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時間為1-3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70-80℃時相對密度為1.15-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為40-70%,靜置12-24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70-80℃時相對密度為1.10-1.25的浸膏,即得活性成分。
本發(fā)明所述的治療腹瀉的中藥組合物,還可以與醫(yī)藥學(xué)上可接受的載體配合,制成各種口服制劑,如丸劑、片劑、膠囊劑、口服液、糖漿劑、合劑等。
本發(fā)明的藥學(xué)上可接受的載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口服制劑:
稀釋劑:淀粉、糖粉、乳糖、糊精、微晶纖維素、無機(jī)鹽、糖醇類等。
潤濕劑與粘合劑:純化水、乙醇、明膠、聚乙二醇、纖維素衍生物等。
崩解劑:淀粉、羧甲基淀粉鈉、纖維素衍生物、交聯(lián)聚維酮等。
潤滑劑:硬脂酸鎂、微粉硅膠、滑石粉、聚乙二醇等。
助溶劑:水、乙醇、甘油、丙二醇、液狀石蠟、植物油等。
矯味劑:蔗糖、單糖、芳香劑等。
防腐劑:苯甲酸、山梨酸、甲酯、乙酯、丙酯等。
方法1:片劑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片劑常用輔料,按常規(guī)生產(chǎn)方法制備得本發(fā)明片劑。
上述片劑常用輔料包括稀釋劑、潤濕劑、粘合劑、崩解劑、潤滑劑之一或全部。
方法2:膠囊劑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膠囊劑常用輔料,按常規(guī)生產(chǎn)方法制備得本發(fā)明膠囊劑。
上述膠囊劑常用輔料包括稀釋劑、潤濕劑、粘合劑、崩解劑、潤滑劑之一或全部。
方法3:糖漿劑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糖漿劑常用輔料,按常規(guī)生產(chǎn)方法制備得本發(fā)明糖漿劑。
上述糖漿劑常用輔料包括矯味劑、防腐劑、助溶劑之一或全部。
方法4:合劑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合劑常用輔料,按常規(guī)生產(chǎn)方法制備得本發(fā)明合劑。
上述合劑常用輔料包括矯味劑、防腐劑之一或全部。
方法5:口服液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溶解后凈化、濃縮,加入口服液常用輔料,按常規(guī)生產(chǎn)方法制備得本發(fā)明口服液。
本申請人在廣泛閱讀古今文獻(xiàn),運用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結(jié)合現(xiàn)代診療經(jīng)驗,找到一種治療腹瀉疾病的中藥組合物。方中鳳尾草、仙鶴草清熱收斂,解毒止痢為方中君藥;丁癸草、古羊藤清熱解毒而為臣;古羊藤活血;朱砂蓮解毒止痛,而為佐。綜觀全方,具有清熱收斂,解毒止痢之功效。用于腹瀉的治療。
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治療腹瀉的中藥組合物具有以下優(yōu)點:
1、本發(fā)明提供的組合物制劑安全有效,具有清熱收斂,解毒止痢之功效。用于腹瀉的治療。
2、本發(fā)明提供的中藥組合物制劑,配方科學(xué)合理,工藝簡單,口感好,成本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進(jìn)一步說明本發(fā)明。應(yīng)該理解的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是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質(zhì)對本發(fā)明進(jìn)行的簡單改進(jìn)都屬于本發(fā)明要求保護(hù)的范圍。除非另有說明,本發(fā)明中的乙醇量的百分?jǐn)?shù)是體積百分?jǐn)?shù),v/v表示溶液的體積比。
實施例1 顆粒劑
稱取鳳尾草20g、仙鶴草20g、古羊藤10g、丁癸草5g、朱砂蓮10g。加水提取3次,三次加水量分別為藥材總重量的12倍、8倍、6倍,三次提取時間分別為3小時、2小時、1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70℃時相對密度為1.25的清膏,加入淀粉、糊精,制粒、干燥、整粒即得。
實施例2 片劑
稱取鳳尾草40g、仙鶴草40g、古羊藤30g、丁癸草20g、朱砂蓮30g。用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乙醇濃度分別為80%、60%,每次乙醇用量分別為藥材總量的10倍、8倍,提取時間分別為4小時、3小時,合并提取液,過濾,濾液濃縮至80℃時相對密度為1.10的浸膏,加入輔料淀粉、乙醇、滑石粉,制得片劑。
實施例3 片劑
稱取鳳尾草25g、仙鶴草25g、古羊藤15g、丁癸草10g、朱砂蓮15g。加水提取3次,三次加水量分別相當(dāng)于藥材總重量的12倍、8倍、6倍,每次提取時間分別3小時、2小時、1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70℃時相對密度為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為40%,靜置24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濾液濃縮至70℃時相對密度為1.10的浸膏,加入輔料淀粉、乙醇、滑石粉,制得片劑。
實施例4 膠囊劑
稱取鳳尾草35g、仙鶴草35g、古羊藤25g、丁癸草15g、朱砂蓮25g。用4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乙醇用量分別為藥材總量的10倍、8倍、4倍,提取時間分別3小時、2小時、1小時,合并提取液,過濾,濾液濃縮60℃時相對密度為1.25的浸膏,在浸膏中加入輔料淀粉、乙醇、糊精、硬脂酸鎂,按常規(guī)方法制成膠囊劑。
實施例5 顆粒劑
稱取鳳尾草30g、仙鶴草30g、古羊藤20g、丁癸草12g、朱砂蓮20g。加水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分別相當(dāng)于藥材總重量的12倍、10倍,每次提取時間分別為3小時、2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80℃下相對密度為1.05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為70%,靜置1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70℃時相對密度為1.25的浸膏,加入淀粉、糊精,制粒、干燥、整粒即得。
實施例6 糖漿劑
稱取鳳尾草23g、仙鶴草23g、古羊藤12g、丁癸草8g、朱砂蓮12g。加水提取2次,兩次加水量分別為藥材總重量的10倍、8倍,兩次提取時間分別為2小時、1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80℃時相對密度為1.10的浸膏。在浸膏中加入糖漿劑輔料蔗糖、山梨酸、水?dāng)嚢杈鶆颍频锰菨{劑。
實施例7 口服液
稱取鳳尾草28g、仙鶴草28g、古羊藤18g、丁癸草11g、朱砂蓮18g。加水提取2次,兩次加水量分別為藥材總重量的10倍、8倍,兩次提取時間分別為2小時、1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80℃時相對密度為1.10的浸膏,在浸膏中加入輔料甘露醇、山梨酸、水?dāng)嚢杈鶆颍盅b,制得口服液。
實施例8 合劑
稱取鳳尾草32g、仙鶴草32g、古羊藤23g、丁癸草14g、朱砂蓮23g。加水提取3次,三次加水量分別相當(dāng)于藥材總重量的12倍、8倍、6倍,每次提取時間分別3小時、2小時、1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總重量為藥材總重量的3倍,灌裝,加入合劑輔料蔗糖、乙酯、水、山梨酸攪拌均勻,制得合劑。
實施例9 粉劑
稱取鳳尾草38g、仙鶴草38g、古羊藤28g、丁癸草18g、朱砂蓮28g。粉碎,過篩,即得。
典型病例
1、韋XX,男,6個月。母乳喂養(yǎng)加輔食,腹瀉第二天,大便蛋花樣,腹部略脹,惡心厭食,舌質(zhì)淡,苔薄白。給予本發(fā)明實施例7治療,3日后腹瀉減輕,晚上兩次,繼續(xù)治療2日,痊愈。
2、何XX,女,25歲。3天前無誘因反復(fù)出現(xiàn)腹部陣發(fā)性絞痛,臍周為主,有時伴有腹脹和停止排氣排便,肛門排氣后好轉(zhuǎn)。腹瀉2~5次/d,稀糊樣,間斷有黏液和少量暗紅色血便。不伴里急后重、發(fā)熱、腹塊、惡心、嘔吐等。給予本發(fā)明實施例2治療,1天后腹痛減輕,排便次數(shù)減少,4天后痊愈。
雖然,上文中已經(jīng)用一般性說明、具體實施方式及試驗,對本發(fā)明作了詳盡的描述,但在本發(fā)明基礎(chǔ)上,可以對之作一些修改或改進(jìn),這對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不偏離本發(fā)明精神的基礎(chǔ)上所做的這些修改或改進(jìn),均屬于本發(fā)明要求保護(hù)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