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美容醫療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振動力集中裝置及按摩器。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各種針對人體的按摩設備,這些按摩器械通常可以通過對人體部位進行擠壓和振動來實現按摩,并且可以通過改變頻率的方式調節按摩的強度,以達到人體放松的目的,例如以下幾種:
家用按摩椅:在按摩椅內部設置多個按摩頭,人體利用自身重量與按摩頭充分接觸,通過按摩椅的主控器控制按摩頭的速度、頻率和強度。通過按摩頭的按摩可以達到放松肌肉的目的。
減肥腰帶:在腰帶內部內置了多個偏心電機。通過腰帶使電機與人體接觸,利用偏心電機實現振動從而使得肌肉振動,從而達到消耗脂肪的作用。
頸椎按摩儀:通過軟體連接物與按摩儀體兩側連接,所述的按摩珠塊有兩組,依次固定設于按摩儀里側,所述的調節鍵固定于按摩儀體頂部。所述的調節鍵固定于按摩儀體端部一側,所述的遙控器獨立設置,用于操控頸椎按摩儀。
肩部捶打器:內置電磁鐵,一般呈空心狀,電磁鐵均布于殼體19側壁上,中心處設置按摩頭,利用電流變化可以改變捶打的強度和速率,以起到放松頸部和肩部的作用。
脊椎按摩儀,可以在進行水平往復運動同時,進行上下往復運動,從而更有效地提高按摩療效。
上述按摩設備存在以下缺陷:
一方面是:在按摩個過程中振動力會產生在設備上各個位置處,無法將振動力集中于按摩位置處,導致用戶體驗較差,按摩效果不佳。
第二是:通過調整電機轉速,實現調節振動頻率以變化按摩強度,或者通過復雜的機械結構完成對按摩強度的調整;
第三是:方便對人體大部分較為容易按摩到的器官進行按摩,對關節處或者是中醫理論上強調的穴位按摩等卻無法顧及。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并且能夠將振動力集中于按摩部位的裝置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振動力集中裝置及按摩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振動力無法集中于受震動的位置上以及按摩效果不佳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振動力集中裝置,包括:振動機構、傳動機構、支撐機構和吸附盤;
其中,所述吸附盤設置于所述支撐機構與所述傳動機構之間,并以可拆卸的方式與所述支撐機構固定連接;所述傳動機構與所述吸附盤連接,并在二者之間形成容納空間;所述振動機構設置于所述容納空間內,并被套設于所述傳動機構內,所述振動機構兩側面與所述吸附盤和所述傳動機構相貼合;所述傳動機構遠離所述振動機構的一側為振動力集中端,所述吸附盤遠離所述振動機構的一側為振動力釋放端;
在所述振動機構的振動下,所述吸附盤能夠將與所述振動機構貼合處受到的振動力釋放;所述傳動機構能夠將與所述振動機構貼合處受到的振動力傳遞至所述振動力集中端。
優選的,所述振動力集中端設置有與所述振動力的承受側配合的集中凹槽或集中凸起,所述振動力能夠被聚集于所述集中凹槽內或集中凸起處,并傳遞至所述承受側。
優選的,所述吸附盤靠近所述支撐機構的端面上設置有連續或離散的環形凹槽結構。
優選的,所述環形凹槽結構是由所述吸附盤中心向邊緣逐步延伸的環狀凹槽結構,或者是由所述吸附盤中心依次向邊緣擴充的波紋式環狀凹槽結構。
優選的,所述振動力集中端的振動力的大小,通過所述環形凹槽的寬度和/或數量、及所述振動機構的輸出功率設定。
優選的,所述吸附盤與所述傳動機構相對的邊緣位置處,設置有嚙合式裝配固定結構。
優選的,包括:無線連接接口,設置于所述振動機構上,接收控制端的控制信號,觸發所述振動機構振動。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按摩器,包括:殼體,在所述殼體內設置有如上所述的振動力集中裝置;所述殼體包覆所述吸附盤、所述振動機構及所述傳動機構,構成封閉結構。
優選的,所述殼體內壁設置有與所述振動力集中端相配合的集中結構。
優選的,當所述振動力集中端設置為所述集中凹槽時,所述殼體內壁相對所述集中凹槽位置處設置相匹配的凸塊;或者,當所述振動力集中端設置為所述集中凸起時,所述殼體內壁相對所述集中凸起位置處設置有相匹配的凹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振動力集中裝置,通過在支撐機構上設置吸附盤,在吸附盤上設置振動機構,在振動機構外套設傳動機構,在傳動機構靠近振動力承受側設置振動力集中端,從而在所述振動機構的振動下,所述吸附盤能夠將與所述振動機構貼合處受到的振動力釋放;同時,所述傳動機構能夠將與所述振動機構貼合處受到的振動力傳遞至所述振動力集中端,并有所述振動力集中端向所述振動力承受側傳遞;從而能夠滿足振動力對受力部位的需求,并不受所述受力部位的結構、面積等限制,提高振動按摩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和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和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振動力集中裝置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振動力集中裝置中傳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振動力集中裝置中吸附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振動力集中裝置中吸附盤靠近支撐機構側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按摩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的長度方向的剖視圖。
圖號說明
振動力集中裝置100,支撐機構11,吸附盤12,振動機構13,傳動機構14,振動力集中端15,嚙合式裝配固定結構16,環形凹槽17,集中凹槽18,殼體19,凸塊20,外翻邊21,內翻邊22,承受側23。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接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考圖1所示,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振動力集中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振動力集中裝置包括:振動機構11、傳動機構14、支撐機構11和吸附盤12。
其中,所述吸附盤12設置于所述支撐機構11與所述傳動機構14之間,并以可拆卸的方式與所述支撐機構11固定連接;所述傳動機構14與所述吸附盤12連接,并在二者之間形成容納空間;所述振動機構11設置于所述容納空間內,并被套設于所述傳動機構14內;所述振動機構11的兩側面與所述吸附盤12和所述傳動機構14相貼合;所述傳動機構14遠離所述振動機構11的一側為振動力集中端15,所述吸附盤12遠離所述振動機構11的一側為振動力釋放端;
在所述振動機構11的振動下,所述吸附盤12能夠將與所述振動機構11貼合處受到的振動力釋放;所述傳動機構14能夠將與所述振動機構11貼合處受到的振動力傳遞至所述振動力集中端15。
請結合圖1,參考圖2所示,圖2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振動力集中裝置中傳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為達到更好的振動力集中效果,如圖2所示,在所述振動力集中端15設置有與所述振動力承受側23配合的集中凹槽18或集中凸起,所述振動力能夠被聚集于所述集中凹槽18內或集中凸起處,所述振動機構11的振動力通過所述集中凹槽18或所述集中凸起傳遞至振動力承受側23。
所述傳動機構14的所述振動力集中端15可以根據振動力的承受側23結構設置相匹配的結構。例如:當所述承受側23具有凸起結構時,所述振動力集中端15可以設置集中凹槽18,與其對應匹配;當所述承受側23具有凹槽結構時,所述振動力集中端15可以設置為集中凸起,與其對應匹配。
可理解的是,所述承受側23與所述振動力集中端15也可以不設置任何的集中凹槽17或凸塊18,僅通過二者的相接處即可實現振動力集中施加于所述承受側上,也可以是,僅在所述振動力集中端15設置朝向所述承受側的凸塊20,使所述凸塊20與所述承受側接觸,傳遞振動力;或者僅在所述承受側23上設置朝向所述振動力集中端的凸塊20,使凸塊能夠傳遞所述振動力集中端的振動力。
所述集中凹槽18和集中凸起的形狀及大小可以根據所述承受側的承受面積以及形狀來確定。
請結合圖1、圖2參考圖3和圖4所示,圖3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振動力集中裝置中吸附盤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振動力集中裝置中吸附盤靠近支撐機構側的結構示意圖。
在本發明提供的振動力集中裝置的實施中,如圖3所示,所述吸附盤12靠近所述支撐機構11的端面上設置有連續或離散的環形凹槽17結構,從而能夠將所述振動機構11向所述吸附盤12釋放的振動力通過所述環形凹槽17結構釋放。
為提高所述吸附盤12的釋放能力,如圖4所示,所述吸附盤12的環形凹槽17結構可以是由所述吸附盤12中心向邊緣逐步延伸的環狀凹槽結構,或者是由所述吸附盤12中心依次向邊緣擴散的波紋式環狀凹槽結構。所述由所述吸附盤12中心向邊緣逐步延伸的環狀凹槽結構可以是依次連續的設置也可以是斷續離散的設置,同樣的,所述由所述吸附盤12中心依次向邊緣擴散的波紋式環狀凹槽結構可以是依次連續設置,也可以是連續的間隔設置,或者是依次的錯位離散設置。也就是說,所述環狀凹槽結構可以是所述吸附盤12半徑為依次增大的方向上進行設置,設置為整環狀或者非整環狀的導槽結構。
在本實施中,所述環形凹槽17的寬度和/或數量、及所述振動機構11的輸出功率等設置所述振動力集中端15的振動力的大小。
為便于所述吸附盤12與所述支撐機構11之間的連接固定,在本實施中可以采用可拆卸的方式,例如:嵌入卡扣式等。
請參考圖2至圖4所示,為便于將所述吸附盤12與所述傳動機構14連接固定,在所述吸附盤12與所述傳動機構14相對的邊緣位置處,設置有嚙合式裝配固定結構16。
所述嚙合式裝配固定結構16具體為在所述傳動機構14的邊側設置有向外延伸并外翻的外翻邊21,所述外翻邊21是朝向所述傳動機構14頂部方向外翻,所述傳動機構14頂部為靠近所述承受側的一側。
在所述吸附盤12的邊側設置有向內延伸并內翻的內翻邊22,所述內翻邊22是朝向所述吸附盤12頂部的方向內翻,所述吸附盤12頂部為靠近所述支撐機構11的一側。
所述傳動機構14的外翻邊21與所述吸附盤12的內翻邊22相配合,將所述傳動機構14與所述吸附盤12相互嚙合連接,進而將所述傳動機構14容納于二者形成的容納空間內。
為便于所述振動機構11的控制,提高操控的便利性,本發明提供的振動力集中裝置還包括:無線連接接口,設置于所述振動機構11上,接收來自外部控制端的控制信號,觸發所述振動機構11振動。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振動力集中裝置,在所述振動機構11的振動下,能夠將所述振動機構11施加在所述吸附盤12側的振動力,由所述吸附盤12的環形凹槽17釋放出去,通過所述傳動機構14的振動力集中端15將所述振動機構11施加于所述傳動機構14上的振動力集中在所述振動力集中端15,并聚集于所述振動力承受側位置處,從而滿足所述承受側振動力的需求。
在本實施中,所述振動機構11可以選用振動馬達,所述傳動機構14、吸附盤12可以選用硅膠類材質,所述硅膠可以選用邵氏硬度為40度的硅膠材質。
基于上述,請參考圖5至圖6所示,圖5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按摩器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的橫向剖視圖。
如圖5和圖6所示,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按摩器,所述按摩器包括:包括:殼體19,在所述殼體19內設置有如上所述的振動力集中裝置;所述殼體19包覆所述吸附盤12、所述振動機構11及所述傳動機構14,構成封閉結構。所述支撐機構11可以固定于所述殼體19內。
所述振動力集中裝置,在所述殼體19內可以設置有多個,可以依次的順序設置,也可以在所述殼體19的各個方向交錯設置。所述殼體19內的振動力集中裝置的設置方式、數量可以根據實際按摩需要進行設置,并不限于上述內容。
所述殼體19內壁設置有與所述振動力集中端15相配合的集中結構。在本實施中,當所述振動力集中端15設置為所述集中凹槽18時,所述殼體19內壁相對所述集中凹槽18位置處設置相匹配的凸塊20,所述凸塊20能夠嵌入在所述集中凹槽18內,在所述振動機構11振動下,通過所述傳動機構14將振動力集中在所述集中凹槽18處,所述集中凹槽18將振動力傳遞至所述凸塊20上,再由所述凸塊20將所述振動力傳遞至按摩部位。
或者,當所述振動力集中端15設置為所述集中凸起時,所述殼體19內壁相對所述集中凸起位置處設置有相匹配的凹口;所述集中凸起能夠嵌入至所述凹口,所述振動機構11的振動力通過所述傳動機構14將振動力集中于所述集中凸起上并傳遞至所述凹口內,在由所述凹口傳遞至按摩部位。
所述振動機構11靠近所述吸附盤12的振動力能夠被所述吸附盤12吸收,并通過吸附盤12底部環形凹槽17釋放,進而使得按摩器在按摩過程中,將振動機構11的振動力集中于按摩部位,提高按摩部位的按摩效果,并將降低振動機構11對非按摩部位的振動提高舒適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振動力集中裝置及按摩器的優選實施方式,并不構成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定。該實施例中的部件數量并不局限于實施例中所采用的方式,任何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