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藥組合物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治療小兒支氣管炎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支氣管炎是兒童常見疾病,在嬰幼兒期發病較多、較重,常并發或繼發于上下呼吸道感染,在胸部可聞及干濕啰音,給小兒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大多數以細菌或病毒感染所致,若治療及時,往往愈后較好;若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則容易引起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支氣管肺炎和支氣管擴張等。
目前治療支氣管炎的藥物很多,一般以消炎止咳為主,多用抗生素類西藥,而西藥易產生抗藥性,治愈后,病癥一旦復發,再服此類消炎藥,療效較差,甚至不起作用,該患者帶來痛苦及不必要的麻煩,而且長期服抗生素類西藥給患者帶來較多副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用藥安全、治愈率高的用于治療小兒支氣管炎的中藥組合物。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它由吳茱萸、白礬、肉桂組成,吳茱萸、白礬和肉桂的重量比為15:5:3。
本發明所述的吳茱萸,為蕓香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植物,最早始于《神農本草經》,味苦辛,性熱,有小毒,是我國傳統中醫中較常使用的一種治療藥材。中醫認為吳茱萸具有疏肝止痛、溫中散寒等功效,經常將其用于寒瘡腹痛、頭痛、嘔吐吞酸等臨床癥狀的治療。
本發明所述的肉桂又可稱之為“玉桂”、“牧桂”等,辛、甘、大熱,入腎、脾、肝經,中醫中較常的藥材,且同樣最早出現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入中藥材的上品。在《神農本草經》中關于肉桂如此記載:“牡桂,味辛溫,主上氣咳逆,結氣,喉痹,吐吸,利關節,補中益氣。”但到了清代,郭佩蘭關于肉桂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深入,《本草匯·卷十五·木部·肉桂》:“肉桂乃近根之最厚者,辛烈肉厚,木之純陽者也。經云:氣厚則發熱是也。入三焦散寒邪而利氣,下行而補腎,能導火歸元以通其氣。”該理論是基于“引火歸元”學說,而該學說被沿用至今[5]。肉桂辛,且大熱,其性下行,氣厚純陽,在用藥時,多以其行以熱治熱,引火歸元,具有非常顯著的陰平陽秘,陽附于陰,精神乃治的功效。
本發明所述的白礬,性酸、澀、寒,歸肺、脾、肝、大腸經,采用與燥濕止癢、解毒殺蟲的外敷用藥。《日華子本草》:“風去勞,消痰止渴,暖水藏。治中風失音,疥癬。和桃人、蔥湯浴,可出汗。”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制成貼劑,治療小兒支氣管炎,治療短,用藥三天,小兒肺部啰音較少或消失,咳嗽明顯緩解或有所緩解,總有效率達89.33%以上。
具體實施例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但本發明的技術范圍不受這些實施例限定。以下所有配比量都以重量百分比計算。
實施例1:
本中藥組合物是由吳茱萸、白礬、肉桂組成,吳茱萸、白礬和肉桂的重量比為15:5:3,將本中藥組合物制備成消痰平喘散貼劑,制備方法為:分別將吳茱萸、白礬和肉桂制成粉,按比例混合,然后用醋調配成糊,捏成5克的小餅團,壓接在膠布下的環內,再用封蓋封住,即得消痰平喘散貼;使用時撕開封蓋,即可使用。
臨床試驗部分:
1.1一般資料
我科門診自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間就診的,病程在2-4天,肺部啰音較明顯的支氣管炎患兒150例,均符合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按照數字隨機法,將150例患兒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男35例,女40例,年齡1歲~2歲42例,2~3歲33例。對照組:男37例,女38例,年齡1歲~2歲39例,2~3歲36例,兩組均不合并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等疾病,也無貧血、營養不良、先天性心臟病等基礎疾病。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病程及臨床表現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具有可比性。
方法
1.2.1治療組
本組75例支氣管炎患兒給予口服鹽酸氨溴索口服液治療,采用鹽酸氨溴索口服液(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80178,口服藥,規格:100ml:0.3g)2.5ml,口服,每天2次;同時給予實施例1制得的消痰平喘散貼貼敷在雙足底涌泉穴,每日1次,每次6-8小時。治療3天對臨床療效進行評定。
對照組
本組75例支氣管炎患兒給予口服鹽酸氨溴索口服液治療,采用鹽酸氨溴索口服液(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80178,口服藥,規格:100ml:0.3g)2.5ml,口服,每天2次;治療3天對臨床療效進行評定。
療效判斷標準
治療組及對照組均治療3天后評估療效,肺部啰音消失,咳嗽明顯緩解為顯效,肺部啰音減少,咳嗽有所緩解為有效,肺部啰音不消失,咳嗽無好轉為無效。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專業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計數數據采用χ2檢驗,組間t檢驗,平均值以±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2.1兩組支氣管炎患兒病情緩解情況
治療組顯效39例,有效28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89.33%,對照組顯效11例,有效33例,無效31例,總有效率58.67%,治療組支氣管炎患兒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支氣管炎患兒病情緩解情況比較 [例,%]
注: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表示P<0.05
2.2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治療組75例患兒不良反應發生0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00%;對照組75例患兒不良反應發生0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00%,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無差別。
2.3結論
在支氣管炎治療中,通過本中藥組合物制成的消痰平喘散貼敷雙足底涌泉穴療法,具有更加顯著的臨床效果。此外,本研究對兩種治療方法的不良反應進行了統計,結果顯示,兩種療法均未出現不良反應;該結果進一步證實,本中藥組合物制成的消痰平喘散在支氣管炎治療中,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更利于患者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