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醫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止咳化痰中藥組合物和佛手果丹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加之季節交替,導致人們抵抗力下降,容易引發感冒等疾病,痰多咳嗽的人群日益增多。持續的咳嗽會造成肺氣腫,嚴重影響人體健康。現在止咳化痰藥物幾乎成為家庭常備藥品。
具有止咳化痰功效的中成藥較多:如治咳枇杷露,其主要成分包括枇杷葉、百部、前胡、桔梗、桑白皮和薄荷腦,具有清肺熱、止咳、祛痰的功效,用于風熱侵肺引起的口干作渴、咳逆痰多及支氣管炎咳嗽。又如橘紅片,其主要成分包括化橘紅、陳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蘇子(炒)、紫菀、款冬花、瓜蔞皮、浙貝母、地黃、麥冬、石膏等,具有化痰、止咳功效,臨床用于痰熱壅肺之咳嗽痰多,痰不易咯出,亦常用于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哮喘、支氣管擴張、肺部感染(膿瘍)等屬痰熱壅肺者。
佛手果是蕓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Var Sarcodactylis(Noot)Swingle)的果實,是我國傳統的中藥材,也是衛生部批準的“藥食兩用”中藥之一(中國藥典,2015)。佛手性溫,味辛、苦、酸,歸肝、脾、肺經,具有舒肝理氣,和胃止痛的功效。佛手始載于唐代陳藏器的《本草拾遺》,宋代蘇頌的《本草圖經》中記載:“今閩廣、江南皆有之。彼人呼為香櫞子。”明代李時珍《本草鋼目》稱為佛手柑,列于枸櫞項下,謂:“枸櫞產閩廣間,……其實狀如人手,有指,俗呼為佛手柑……生綠熟黃。”這說明佛手在我國的應用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佛手中含有檸檬油素、香葉木甙、橙皮甙等成分,具有理氣化痰、止嘔消脹、舒肝健脾、和胃更多種藥用功能,對老年人的氣管炎、哮喘病有明顯的緩解作用。佛手不僅具有珍貴的藥用價值、經濟價值,還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因此,佛手及其制品自古以來一直備受人們的青睞。但含有佛手的止咳化痰復方藥物還未見報道。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止咳化痰中藥組合物和佛手果丹皮。該中藥組合物在止咳化痰方面具有顯著的療效。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中藥組合物,以重量份計,由如下原料制成:
佛手果30~60份,青梅4.5~14份,陳皮1.3~5.6份,山楂3.6~10.5份,甘草1~3.5份。
佛手味道苦澀,傳統上需要經過長期腌制,目前佛手在果丹皮方面還屬于空白。為了彌補佛手的缺陷,主要原料選用佛手、青梅、陳皮、山楂和甘草,其主要功效為養陰斂肺、鎮咳開胃。具體方義:佛手,藥性溫,辛、苦、酸,歸肺經、脾經、肝經,具有疏肝健脾、理氣化痰、止嘔消腫之功;青梅具有排毒養顏、降脂降壓、清肝明目、解酒排油等功能;陳皮具理氣降逆、調中開胃、燥濕化痰之功;山楂具有消積化滯、收斂止痢、活血化淤等功效;甘草性平、味甘,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之功效。各原料之間無配伍禁忌,協同作用好,安全服用量大,功效確切,適宜長期服用。
青梅為青梅(Vatica mangachapoi Blanco)植物的果實,青梅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脂肪油)、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無機鹽、有機酸等,具有生津解渴、刺激食欲、消除疲勞等功效。
陳皮為蕓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成熟果皮。藥材分為“陳皮”和“廣陳皮”。采摘成熟果實,剝取果皮,曬干或低溫干燥。入藥部位為植物的干燥成熟果皮,性味苦、辛,性溫,歸肺、脾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用于脘腹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的治療。
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又名山里果、山里紅,薔薇科山楂屬。核果類水果,核質硬,果肉薄,味微酸澀。果可生吃或作果脯果糕,干制后可入藥,是中國特有的藥果兼用樹種,具有降血脂、血壓、強心、抗心律不齊等作用,同時也是健脾開胃、消食化滯、活血化痰的良藥,對胸膈脾滿、疝氣、血淤、閉經等癥有很好的療效。山楂內的黃酮類化合物牡荊素,是一種抗癌作用較強的藥物,其提取物對抑制體內癌細胞生長、增殖和浸潤轉移均有一定的作用。
甘草,學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別名:國老、甜草、烏拉爾甘草、甜根子。氣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甘草含有多種化學成分,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甙等。甘草的化學組成極為復雜,目前為止從甘草中分離出的化合物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甙、異甘草甙、新甘草甙、新異甘草甙、甘草素、異甘草素以及甘草西定、甘草醇、異甘草醇、7-甲基香豆精、傘形花內酯等數十種化合物,但這些成分和數量通常會隨甘草的種類、種植區域、采收時間等因素的不同而異。大量的研究表明,甘草甜素和黃酮類物質是甘草中最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質,主要存在于甘草根表皮以內的部分。
本發明將佛手果、青梅、陳皮、山楂和甘草配伍使用后具有較好的止咳化痰功效,效果好于單一組分。
在本發明提供的一實施例中,以重量份計,該中藥組合物由如下原料制成:佛手果30份,青梅10份,陳皮5.6份,山楂3.6份,甘草2份。
在本發明提供的另一實施例中,以重量份計,該中藥組合物由如下原料制成:佛手果40份,青梅14份,陳皮1.3份,山楂8份,甘草3.5份。
在本發明提供的另一實施例中,以重量份計,該中藥組合物由如下原料制成:佛手果60份,青梅4.5份,陳皮4份,山楂10.5份,甘草1份。
作為優選,佛手果為新鮮佛手果。
作為優選,青梅為新鮮青梅、冷凍青梅或青梅果脯。
作為優選,陳皮為蕓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或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成熟果皮。
作為優選,山楂為新鮮山楂或冷凍山楂。
作為優選,甘草為甘草的干燥根或根莖。
本發明還提供了該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將佛手果切成塊,然后進行鹽浸處理,鹽浸處理后連同鹽水一起進行預煮處理;
將青梅、陳皮、山楂和甘草粉碎,得到配料粉末;
將預煮處理后的佛手果和配料粉末混合,制漿,得到中藥組合物。
作為優選,鹽浸處理為:置于3%~8%鹽水中浸泡3~7天。
在本發明提供的實施例中,鹽浸處理為:置于3%鹽水中浸泡7天。
在本發明提供的另一實施例中,鹽浸處理為:置于8%鹽水中浸泡3天。
在本發明提供的另一實施例中,鹽浸處理為:置于5%鹽水中浸泡5天。
作為優選,預煮處理為:連同鹽水一起加熱至80~100℃,時間為5~15分鐘。
在本發明提供的實施例中,預煮處理為:連同鹽水一起加熱至80℃,時間為15分鐘。
在本發明提供的另一實施例中,預煮處理為:連同鹽水一起加熱至100℃,時間為5分鐘。
在本發明提供的另一實施例中,預煮處理為:連同鹽水一起加熱至90℃,時間為10分鐘。
高速精磨是國際上常用的成熟技術,主要巧克力、可可粉、化妝品等產品中。目前,在巧克力行業中應用廣泛,它能將各種巧克力物料研磨達到所要求的細度,使其口感細膩潤滑;促使各種物料混合均勻,構成巧克力高度均一狀態的分散體系,并具有良好的流變性;有效地降低巧克力醬料中的水分;有效地揮發除去巧克力研磨過程中產生的不愉快氣味,便于巧克力的增香和調香,使其香氣和滋味更加和順舒適;便于對巧克力醬料進行稀釋和乳化。而傳統加工方法主要沿用普通粉碎機,粉碎過程污染嚴重,粉碎過程中容易產生高溫破壞原料中活性成分,顆粒大導致口感粗糙,重金屬容易超標。因此,精磨儀的作用非常適合制備佛手果制品。
作為優選,粉碎采用高速精磨處理技術,高速精磨處理技術的主軸轉速為20~50轉/分,功率為10~20kw,時間為10~20小時,處理至顆粒大小為20~50微米。
在本發明提供的實施例中,粉碎采用高速精磨處理技術,高速精磨處理技術的主軸轉速為35轉/分,功率為15kw,時間為10小時,處理至顆粒大小為30微米。
作為優選,將佛手果切成塊為:將佛手果切成1~5cm的塊狀。
本發明還提供了該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止咳化痰藥物或食品中的應用。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佛手果丹皮,以重量份計,由如下原料制成:
本發明提供的中藥組合物45~70份,白砂糖18~34份,食鹽2~4.5份,木糖醇2~5份,低聚果糖0.5~1.5份,水15~30份。
本發明還提供了該佛手果丹皮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將佛手果切成塊,然后進行鹽浸處理,鹽浸處理后連同鹽水一起進行預煮處理;
將青梅、陳皮、山楂和甘草粉碎,得到配料粉末;
將白砂糖與水混合,進行熬制處理,得到糖液;
將預煮處理后的佛手果、配料粉末和糖液混合,制漿,攪拌,得到佛手漿液;
將佛手漿液與木糖醇、低聚果糖混合,進行成形處理,得到佛手果丹皮。
作為優選,鹽浸處理為:置于3%~8%鹽水中浸泡3~7天。
在本發明提供的實施例中,鹽浸處理為:置于3%鹽水中浸泡7天。
在本發明提供的另一實施例中,鹽浸處理為:置于8%鹽水中浸泡3天。
在本發明提供的另一實施例中,鹽浸處理為:置于5%鹽水中浸泡5天。
作為優選,預煮處理為:連同鹽水一起加熱至80~100℃,時間為5~15分鐘。
在本發明提供的實施例中,預煮處理為:連同鹽水一起加熱至80℃,時間為15分鐘。
在本發明提供的另一實施例中,預煮處理為:連同鹽水一起加熱至100℃,時間為5分鐘。
在本發明提供的另一實施例中,預煮處理為:連同鹽水一起加熱至90℃,時間為10分鐘。
作為優選,粉碎采用高速精磨處理技術,高速精磨處理技術的主軸轉速為20~50轉/分,功率為10~20kw,時間為10~20小時,處理至顆粒大小為20~50微米。
在本發明提供的實施例中,粉碎采用高速精磨處理技術,高速精磨處理技術的主軸轉速為35轉/分,功率為15kw,時間為10小時,處理至顆粒大小為30微米。
作為優選,將佛手果切成塊為:將佛手果切成1~5cm的塊狀。
本發明提供了止咳化痰中藥組合物和佛手果丹皮。該中藥組合物在止咳化痰方面具有顯著的療效。以重量份計,該中藥組合物由如下原料制成:佛手果30~60份,青梅4.5~14份,陳皮1.3~5.6份,山楂3.6~10.5份,甘草1~3.5份。本發明至少具有如下優勢之一:
1、本發明將佛手果、青梅、陳皮、山楂和甘草配伍使用后具有較好的止咳化痰功效,效果好于單一組分。
2、本發明從制備果丹皮的多個影響因素出發,精制佛手,精選合適的配料,并優化各自配比,采用超微粉碎技術制備成一種口感軟綿、酸甜適中、入口即化的果丹皮制品,好評率高于現有產品,制作過程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和產品品質。
3、本發明制得的佛手果丹皮未使用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焦亞硫酸鈉等防腐劑,避免了上述人工添加劑對人體的不良影響。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公開了止咳化痰中藥組合物和佛手果丹皮,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借鑒本文內容,適當改進工藝參數實現。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所有類似的替換和改動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它們都被視為包括在本發明。本發明的方法及應用已經通過較佳實施例進行了描述,相關人員明顯能在不脫離本發明內容、精神和范圍內對本文所述的方法和應用進行改動或適當變更與組合,來實現和應用本發明技術。
本發明提供的止咳化痰中藥組合物和佛手果丹皮中所用原料或輔料均可由市場購得。
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實施例1中藥組合物的制備
該實施例的中藥組合物的配方如下:
其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按上述配比稱取佛手果實進行清潔處理,得到潔凈的佛手果實;
B、對潔凈的佛手果實進行預處理,得到預煮后的佛手果實;具體預處理步驟如下:佛手果切成1cm的塊狀,置于3%鹽水中浸泡7天去澀,然后連同鹽水一起進行預煮處理,將其加熱至溫度為80℃,時間為15分鐘,得到預煮后的佛手果實;
C、按上述配比稱取青梅、陳皮、山楂和甘草,進行清潔處理,利用高速研磨進行粉碎,得配料混合物;
D、將所述的預煮后的佛手果實與得配料混合物混合,制漿,得到中藥組合物。
實施例2中藥組合物的制備
該實施例的中藥組合物的配方如下:
其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按上述配比稱取佛手果實進行清潔處理,得到潔凈的佛手果實;
B、對潔凈的佛手果實進行預處理,得到預煮后的佛手果實;具體預處理步驟如下:佛手果切成5cm的塊狀,置于8%鹽水中浸泡3天去澀,然后連同鹽水一起進行預煮處理,將其加熱至溫度為100℃,時間為5分鐘,得到預煮后的佛手果實;
C、按上述配比稱取青梅、陳皮、山楂和甘草,進行清潔處理,利用高速研磨進行粉碎,得配料混合物;
D、將所述的預煮后的佛手果實與得配料混合物混合,制漿,得到中藥組合物。
實施例3中藥組合物的制備
該實施例的中藥組合物的配方如下:
其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按上述配比稱取佛手果實進行清潔處理,得到潔凈的佛手果實;
B、對潔凈的佛手果實進行預處理,得到預煮后的佛手果實;具體預處理步驟如下:佛手果切成3cm的塊狀,置于5%鹽水中浸泡5天去澀,然后連同鹽水一起進行預煮處理,將其加熱至溫度為90℃,時間為10分鐘,得到預煮后的佛手果實;
C、按上述配比稱取青梅、陳皮、山楂和甘草,進行清潔處理,利用高速研磨進行粉碎,得配料混合物;
D、將所述的預煮后的佛手果實與得配料混合物混合,制漿,得到中藥組合物。
試驗例1化痰止咳功效的檢測試驗
用氨水將用誘發成咳嗽小鼠,將健康小鼠置于2L的密閉罩內,恒定壓力用霧化器噴霧濃氨水15s,在通入氨氣的同時,用秒表計時,記錄小鼠三分鐘內咳嗽次數(次)和咳嗽潛伏期(s),當小鼠三分鐘內咳嗽次數多于10次及少于80次,咳嗽潛伏期大于15秒及小于50秒者,即為合格咳嗽小鼠。
取100只咳嗽小鼠,隨機分為10組,每組10只,分別為陰性對照組(等量生理鹽水,灌胃)、陽性對照組(復方氨茶堿0.39g/kg)、各單劑組、實施例1~3組合物組。其中,佛手果單劑是將預煮后的佛手果實粉碎后得到的佛手勻漿;青梅、陳皮、山楂、甘草單劑組分別為將各原料進行清潔處理,利用高速研磨進行粉碎研磨,得到的中藥勻漿。用水將勻漿調配成料液比為1:3。
1-10組進行灌胃處理,每日1次,連續5d。觀察和記錄小白鼠的氣管酚紅排泌、氣管黏多糖、咳嗽潛伏期及1min內咳嗽次數。第3天給藥后,用秒表計時,記錄小鼠一分鐘內咳嗽次數(次)和咳嗽潛伏期(s)。第5天給藥后各組動物腹腔注射酚紅0.1ml(5mg/10g質量),注射酚紅后30分鐘處死動物,測定OD值,并根據酚紅的標準曲線計算酚紅含量。第5天給藥后,處死小鼠從喉頭處行氣管插管,緩慢推注預溫(37℃)的生理鹽水1ml,并回抽此液,重復2次,離心取上清液,2h內用咔唑比色法檢測氣管黏多糖。試驗結果見表1:
表1佛手果丹皮止咳化痰功效的比較
由表1可知,與單一中藥相比,五種中藥的組合可顯著提高止咳化痰的效果。
實施例4佛手果丹皮的制備
該實施例的佛手果丹皮的配方如下:
其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按上述配比稱取佛手果實進行清潔處理,得到潔凈的佛手果實;
B、對潔凈的佛手果實進行預處理,得到預煮后的佛手果實;具體預處理步驟如下:佛手果切成3cm的塊狀,置于5%鹽水中浸泡7天去澀,然后連同鹽水一起進行預煮處理,將其加熱至溫度為80℃,時間為15分鐘,得到預煮后的佛手果實;
C、按上述配比稱取青梅、陳皮、山楂和甘草,進行清潔處理,利用高速研磨進行粉碎,得配料混合物;
D、按上述配比稱取熬制用糖和水進行熬制處理,得到糖液;
E、將所述的預煮后的佛手果實、得配料混合物和糖液進行制漿處理,得到佛手漿液;
F、將佛手漿液進行攪拌處理,得到均勻佛手漿液;
G、將均勻佛手漿液和木糖醇、低聚果糖進行混合處理,得到佛手混合料;
H、將佛手混合料進行成形處理為球狀或片狀,得到佛手果丹皮制品。
實施例5佛手果丹皮的制備
該實施例的佛手果丹皮的配方如下:
其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按上述配比稱取佛手果實進行清潔處理,得到潔凈的佛手果實;
B、對潔凈的佛手果實進行預處理,得到預煮后的佛手果實;具體預處理步驟如下:佛手果切成3cm的塊狀,置于5%鹽水中浸泡7天去澀,然后連同鹽水一起進行預煮處理,將其加熱至溫度為100℃,時間為5分鐘,得到預煮后的佛手果實;
C、按上述配比稱取青梅、陳皮、山楂和甘草,進行清潔處理,利用高速研磨進行粉碎,得配料混合物;
D、按上述配比稱取熬制用糖和水進行熬制處理,得到糖液;
E、將所述的預煮后的佛手果實、得配料混合物和糖液進行制漿處理,得到佛手漿液;
F、將佛手漿液進行攪拌處理,得到均勻佛手漿液;
G、將均勻佛手漿液和木糖醇、低聚果糖進行混合處理,得到佛手混合料;
H、將佛手混合料進行成形處理為球狀或片狀,得到佛手果丹皮制品。
實施例6佛手果丹皮的制備
該實施例的佛手果丹皮的配方如下:
其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按上述配比稱取佛手果實進行清潔處理,得到潔凈的佛手果實;
B、對潔凈的佛手果實進行預處理,得到預煮后的佛手果實;具體預處理步驟如下:佛手果切成3cm的塊狀,置于5%鹽水中浸泡7天去澀,然后連同鹽水一起進行預煮處理,將其加熱至溫度為90℃,時間為10分鐘,得到預煮后的佛手果實;
C、按上述配比稱取青梅、陳皮、山楂和甘草,進行清潔處理,利用高速研磨進行粉碎,得配料混合物;
D、按上述配比稱取熬制用糖和水進行熬制處理,得到糖液;
E、將所述的預煮后的佛手果實、得配料混合物和糖液進行制漿處理,得到佛手漿液;
F、將佛手漿液進行攪拌處理,得到均勻佛手漿液;
G、將均勻佛手漿液和木糖醇、低聚果糖進行混合處理,得到佛手混合料;
H、將佛手混合料進行成形處理為球狀或片狀,得到佛手果丹皮制品。
試驗例2口味調查試驗
在11-60歲年齡段隨機挑選100人對本發明實施例4-6佛手果丹皮和市售某山楂果丹皮和水果果丹皮進行評價、打分,結果見表2。
表2佛手果丹皮的口感評價
由表2可知,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對本發明實施例4-6的佛手果丹皮評價較高,受認可程度遠高于市售其他果丹皮產品。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