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種包皮切割縫合器上使用的包皮輔助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
包皮過長或包莖是男性常見的生殖問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對自身生殖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皮過長容易藏污納垢,導致龜頭包皮炎癥,影響正常的夫妻生活,并且增加性伴患宮頸炎癥及宮頸癌的機會。包皮切除手術是治療包皮過長和包莖的有效方法。目前包皮過長通常采用常規包皮環切術和切割縫合器的方法。常規包皮環切術,采用手工切割縫合,易致包皮切口不平整,術中出血較多,手術時間長。現有的切割縫合器雖然有著切口平整、手術時間短、操作簡便的特點,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
現有包皮切割縫合器存在術中無法直視下看到包皮系帶的確切位置,包皮內外板切除多少也無法做到術前的精確定位和固定,導致術中誤切損傷系帶的風險較高;術中包皮無法可靠固定導致內外板相對位置容易移位,術后容易產生系帶偏移,龜頭軸向旋轉畸形;包皮切除過多或過少導致術后影響勃起或外觀不滿意等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在包皮切割縫合器上使用的,可以直視下調整定位包皮系帶位置,調節預切除的包皮內外板長度,并進行良好限位固定的技術。有利于降低手術風險,增加手術安全性、提高手術質量,使得手術更加標準化,操作可重復性增強的包皮輔助定位裝置。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包皮切割縫合器上使用的包皮輔助定位裝置,包括抵釘座和外定位件,抵釘座包括本體、龜頭容納腔、釘槽和內定位件,本體具有內腔和外壁,內腔為一端向內凹陷延伸形成的龜頭容納腔,外壁上設置一圈釘槽,龜頭容納腔和釘槽之間的外壁上形成內定位件;外定位件與抵釘座分體設置,當龜頭置于龜頭容納腔內并將包皮翻至本體外壁時,由外定位件從外側箍住包皮,外定位件定位在內定位件所在位置對包皮定位。
作為一種改進,內定位件和外定位件的相對面上分別設置有相互配合的卡槽和卡棱,內定位件和外定位件配合定位時卡棱由卡槽的兩側槽壁限位,同時包皮由卡槽和卡棱形成的折疊狀空間限位。
作為一種改進,卡槽的兩側槽壁為沿圓周整圈設置或是呈多個凸塊狀在圓周上排列設置。
作為一種改進,內定位件和外定位件的相對面為平面或者凹凸面,外定位件從外側箍住包皮,通過兩平面定位包皮或者通過凹凸面限位包皮。
作為一種改進,外定位件為繩狀或帶狀結構,其系在或套在內定位件處定位包皮。
作為一種改進,當外定位件定位在內定位件所在位置從外側箍住包皮時,內定位件和外定位件之間存在間隙令定位后的包皮做位置調整。
作為一種改進,外定位件成環狀,外定位件為多段式或者彈性的一段式的定位弧,多段式的定位弧依次相連接并可繞連接處開合,定位弧的最兩端形成開口,位于開口處的定位弧端部分別設置有相配合卡合的上卡扣和下卡扣,卡合后的多段定位弧形成整環。
作為一種改進,上卡扣和下卡扣相背的外側設置有供人操作的離合手柄,當通過反向作用力操作兩個離合手柄時令上卡扣和下卡扣分離。
作為一種改進,上卡扣和下卡扣為相配合的卡齒狀結構,齒狀結構在圓周方向上均勻排列,通過調整上卡扣和下卡扣相對的卡齒咬合的數量來調節定位弧和內定位件所圍成的空間大小。
作為一種改進,多段定位弧一體設置,連接處通過塑料鉸鏈相連;或者多段定位弧的連接處設置有配合孔,配合孔處穿設鉸接軸進行鉸接。
作為一種改進,抵釘座還包括連接在本體上相對龜頭容納腔相對位置另一端的多棱柱狀連接橋,內定位件設置在本體上龜頭容納腔開口一端的外周。
作為一種改進,本體上開設有至少一個貫通龜頭容納腔的供人觀察龜頭和包皮位置的可視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定位裝置采用了一具有復合結構的抵釘座,其龜頭容納腔具有良好的容納和保護龜頭作用,其內定位件被包皮包裹后,對包皮內板具有一定的撐張限位效果;在外定位件和內定位件配合定位后,術者可以一手持抵釘座另一手翻轉包皮完全暴露包皮系帶和內板結構,直視觀察系帶位置,定位調整系帶避免其進入釘槽的切割縫合區,并且可以通過旋轉抵釘座將包皮系帶微調至和外板腹側中線對齊。當確保系帶安全、對位良好、內外板調整滿意后,固定限位包皮內外板皮膚,將包皮切割縫合器的釘倉與抵釘座進行裝配,擊發切割手柄進行推刀和推釘完成對包皮的切割和縫合,抵釘座的釘槽用于打彎釘腳成型縫合釘。切割縫合完成后,移除釘倉,在外定位件尚未解除的情況下,觀察切口縫合釘狀況,當確保所有的縫合釘釘合牢靠后,再解除外定位件,若存在未釘牢的情況可以進行補救性縫合后再予以解除,避免了術中出血風險。通過上述的技術改進,使得手術更安全、操作更精確、術中出血并發癥更少,提高了手術質量和效率,全面提高了患者的手術滿意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一。
圖2是本發明的外定位件的向視結構示意圖一。
圖3是本發明的外定位件的向視結構示意圖二。
圖4是本發明的向視結構剖視示意圖一。
圖5是本發明的向視結構剖視示意圖二。
圖6是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二。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做詳細說明。
如圖1-6所示,為本發明一種包皮切割縫合器上使用的包皮輔助定位裝置的具體實施例,該實施例包括抵釘座1和外定位件2,抵釘座1包括本體11、龜頭容納腔12、釘槽13和內定位件14,本體11具有內腔和外壁,內腔為一端向內凹陷延伸形成的龜頭容納腔12,外壁上設置一圈釘槽13,龜頭容納腔12和釘槽13之間的外壁上形成內定位件14;外定位件2與抵釘座1分體設置,當龜頭置于龜頭容納腔12內并將包皮翻至本體11外壁時,由外定位件2從外側箍住包皮,外定位件2定位在內定位件14所在位置對包皮定位。
本發明在使用時,術者先將龜頭置于龜頭容納腔12內予以保護,將包皮翻至到本體11外壁,如附圖所示本體11可為與龜頭相匹配的形狀,調整包皮位置確定內定位件14的定位位置,位置確定好之后由外定位件2從外側箍住包皮完成初步定位;術者可以一手持抵釘座1另一手翻轉包皮完全暴露包皮系帶和內板結構,直視觀察內定位件14與系帶位置,定位調整系帶避免其進入釘槽的切割縫合區,并可通過旋轉抵釘座將包皮系帶微調至和外板腹側中線對齊。當內定位件14和外定位件2的尺寸設計成能夠在相互裝配到位后牢固卡住包皮時,術者可以通過松開外定位件2進行微調,之后再箍住定位;當內定位件14和外定位件2設計成相互裝配到位后還存在一定調整間隙的情況下,即包皮并沒有被牢牢卡死,術者可以通過拉動包皮微調位置;兩種方式均可以做到精確的定位切割。當確保系帶安全、對位良好、內外板調整滿意后,固定限位包皮內外板皮膚,將包皮切割縫合器的釘倉與抵釘座1進行裝配,擊發切割手柄進行推刀和推釘完成對包皮的切割和縫合,抵釘座1的釘槽用于打彎釘腳成型縫合釘。切割縫合完成后,移除釘倉,在外定位件尚未解除的情況下,觀察切口縫合釘狀況,當確保所有的縫合釘釘合牢靠后,再解除外定位件2,若存在未釘牢的情況可以進行補救性縫合后再予以解除,避免了術中出血風險。通過上述的技術改進,使得手術更安全、操作更精確、術中出血并發癥更少,提高了手術質量和效率,全面提高了患者的手術滿意度。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內定位件14和外定位件2的相對面上分別設置有相互配合的卡槽41和卡棱42,內定位件14和外定位件2配合定位時卡棱42由卡槽41的兩側槽壁43限位,同時包皮由卡槽41和卡棱42形成的折疊狀空間限位。如圖4(a)、4(b)所示,為兩種卡槽41和卡棱42的設置方式,兩種設置方式均令卡棱42的上下位置受到了槽壁43的限位,外定位件2在定位包皮后與內定位件14配合實現了良好的限位,可防止外定位件2在進行包皮調整的時候,與內定位件14脫離影響操作,并且卡棱42和槽壁43形成了折疊狀的卡合面,增加了對包皮的接觸摩擦面積,對包皮起到了良好的限位效果,又不至于對包皮造成壓榨性損傷。當內定位件14和外定位件2夾持包皮松緊度合適的條件下,卡棱42和槽壁43形成的折疊狀間隙既可以良好的限位包皮,又可以通過適當的外力調整包皮內外板與內定位件14和外定位件2的相對位置,起到調整和定位的雙重效果。作為一種優化設計,卡槽41和卡棱42均可設計成環形,在整圈上實現配合調整定位。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卡槽41的兩側槽壁43為沿圓周整圈設置或是呈多個凸塊狀在圓周上排列設置。如圖1所示,槽壁43為沿圓周整圈設置,上下限位效果好,便于加工;如圖6所示,槽壁43為呈多個凸塊狀在圓周上排列設置,在達到限位效果的同時,凸塊之間的間隙包皮被夾持的面積小,整體減少了折疊腔隙對包皮的限制作用,使得在同樣牢靠固定的條件下,使用更小的牽拉力量就可以對包皮進行調整,減少了包皮撕脫損傷的風險。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內定位件14和外定位件2的相對面為平面或者凹凸面,外定位件2從外側箍住包皮,通過兩平面定位包皮或者通過凹凸面限位包皮。如圖5所示,內定位件14和外定位件2的相對面為平面時,外定位件2從外側箍住包皮,通過兩平面定位包皮是最為簡單的固定方式,該種方式的結構加工最為方便簡單,成本較低,對包皮的禁錮壓榨性損傷最小。而根據需要可以把兩平面制造成如圖所示與抵釘座1軸線平行的方式,也可以是兩個相對抵釘座1軸線傾斜的但是相互之間平行的面,靈活的設計來起到更好的定位包皮和方便調整的效果。內定位件14和外定位件2也可以是凹凸面,通過復雜的面結構來起到牢固定位的效果,兩個凹凸面可以完全的相適配,也可以不完全適配,形成定位包皮的復雜折疊面即可。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外定位件2為繩狀或帶狀結構,其系在或套在內定位件14處定位包皮。該種實施方式未在附圖中表示出來,內定位件14可以靈活的采用平面或者具有卡槽的結構,外定位件2可以是一根繩狀系在包皮外與內定位件14配合固定或者是帶狀箍在包皮外與內定位件14配合固定;這種實施方式更為簡便,可以減少外定位件2的加工成本。通過控制活結的松緊度來調整對包皮的捆綁固定力度,便于在相對固定的條件下對包皮進行調節。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當外定位件2定位在內定位件14所在位置從外側箍住包皮時,內定位件14和外定位件2之間存在間隙令定位后的包皮做位置調整。內定位件14和外定位件2之間存在適度的間隙使得固定后的包皮在適當的力量下可以相對內定位件14或外定位件2進行移位調整。該種實施方式優選有助于術者無需解除內定位件14和外定位件2之間的固定就可以對預切割的包皮進行自由的調節,使得操作更簡便、更高效。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外定位件2成環狀,外定位件2為多段式或者彈性的一段式的定位弧31,多段式的定位弧31依次相連接并可繞連接處開合,定位弧31的最兩端形成開口32,位于開口32處的定位弧31端部分別設置有相配合卡合的上卡扣33和下卡扣34,卡合后的多段定位弧31形成整環。如圖2、3所示,外定位件2可以根據需要設置成多段的定位弧31,圖中表示出了兩段和三段形式,根據需要可以進一步設計成更多的段數,多段式的定位弧31令外定位件2的打開和閉合的自由度更高,多段式的定位弧31可以根據需要采用彈性或者不可形變的材料制造。一段式的定位弧31未在附圖中表示,一段式的定位弧31主要是采用彈性材料制造,通過自身的彈性形變打開,通過形變令端部合起并由上卡扣33和下卡扣34卡合。不同的實施方式可以根據術者操作習慣以及患者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款式,適應不同需求。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上卡扣33和下卡扣34相背的外側設置有供人操作的離合手柄35,當通過反向作用力操作兩個離合手柄35時令上卡扣33和下卡扣34分離。具體操作是當實施對包皮進行固定的操作時,將兩個離合手柄35往相對方向擠壓,實現上下卡扣的對位卡合外定位件2,當手術完成后,需要進行拆除外定位件2操作時,術者進行和外定位件2平面上下兩個相反方向作用力按壓離合手柄35,完成外定位件2的上卡扣33和下卡扣34的分離,實施對外定位件2的拆卸;以上結構僅需單手就能操作,簡化了手術流程。以上所指的離合手柄35設置在上卡扣33和下卡扣34相背的外側,不僅僅是附圖中表示出的位置,其可以遠離上卡扣33和下卡扣34,也可以位于相對上卡扣33和下卡扣34不同的位置,只要其設置在相背的兩側能夠供人用兩個相互反向的作用力按壓分離上卡扣33和下卡扣34即可。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上卡扣33和下卡扣34為相配合的卡齒狀結構,齒狀結構在圓周方向上均勻排列,通過調整上卡扣33和下卡扣34相對的卡齒咬合的數量來調節定位弧31和內定位件14所圍成的空間大小。術者根據包皮的厚薄情況,通過離合手柄35的操作進行部分卡齒的咬合,達到既能對包皮進行可靠的限位,不至于在操作的過程中移位,又能對包皮進行適當地調整。當包皮位置調整滿意后,繼續推進離合手柄35使得上卡扣33和下卡扣34完全咬合固定包皮。這樣的方式操作靈活,調整方便,便于術者對包皮精確調節和牢靠固定,提高了手術質量和手術效率。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多段定位弧31一體設置,連接處通過塑料鉸鏈相連;或者多段定位弧31的連接處設置有配合孔36,配合孔36處穿設鉸接軸5進行鉸接。如圖2所示,為第一種實施方式,塑料鉸鏈相連令外定位件2的結構更簡單,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也相應較低,采用塑料件或者橡膠件可以滿足加工的要求,整體較小的結構也便于存放。如圖3所示,為第二種實施方式,鉸接的結構令連接處結構更穩定,不易斷裂損壞,堅固耐用,并且各部分可以通過拆卸鉸接軸5單獨更換,減少使用成本。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抵釘座1還包括連接在本體11上相對龜頭容納腔12相對位置另一端的多棱柱狀連接橋15,內定位件14設置在本體11上龜頭容納腔12開口一端的外周。多棱柱狀連接橋15作為本體11一體的延伸結構,用來與包皮切割縫合器的釘倉進行配合定位,更有利于精確快速的裝配包皮切割縫合器釘倉和抵釘座1,兩者準確的定位有利于保證包皮的切割縫合效果,提高手術質量。而設置在本體11上龜頭容納腔12開口一端的外周內定位件14,起到確定內板切除的安全部位,將系帶定位于遠離切割縫合區,同時配合外定位件2對包皮進行固定和調節作用。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本體11上開設有至少一個貫通龜頭容納腔12的供人觀察龜頭和包皮位置的可視窗16。為進一步提高包皮系帶定位的準確性和觀察的直觀性,設置一可以看到龜頭容納腔12內部龜頭的可視窗16,術者翻轉包皮后,可以通過可視窗16看到龜頭容納腔12內龜頭以及與其相連的系帶的位置,更能直觀地觀察到內定位件14內側和外側完整的系帶情況,使得定位更準確,調整更方便,避免系帶損傷,提高手術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