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整形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鼻部整形填充人工合成骨基質聯合鈦支架的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鼻整形(整容)手術是通過植入適當材料來改變鼻的高度和形態,使之與面部其他部位相協調,是整形外科領域最常見的一種手術。
醫學上,鼻整形材料有很多種,如醫用硅橡膠、自體軟骨、同種異體軟骨、動物肌腱或韌帶、膨體(聚四氟乙烯)、玻尿酸等。鼻梁假體的制備方法也較多,其中,自體軟骨由于來源自身,所以不會出現排斥現象,也不致敏,但是制作過程中塑形比較困難,增加患者痛苦。以同種異體軟骨動物肌腱、韌帶為原料,因其組成及結構與人體組織相似,生物相容性好,植入不引起免疫排斥反應,可誘導組織再生,但需經一系列生化技術處理,制作過程比較復雜。固體硅橡膠隆鼻材料因為無毒無害,組織相容性相對穩定,是主要的醫用假體隆鼻材料,制作過程中易于塑形,但硅橡膠植入體植入體內后容易發生移位及磨損。
因此,一種用于鼻部整形填充人工合成骨基質聯合鈦支架的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的出現很有必要了,其制作過程方便,結構穩定,不易發生移位及磨損。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鼻部整形填充人工合成骨基質聯合鈦支架的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制作過程比較復雜,容易發生位移及磨損等問題。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用于鼻部整形填充人工合成骨基質聯合鈦支架的材料,包括由鈦合金制作而成的鼻骨基體,所述鼻骨基體包括鼻尖、鼻小柱、鼻梁,所述鼻梁通過鼻尖連接鼻小柱;
所述鼻梁的下部由兩個呈V字形狀交叉設置的鼻梁段組成,且人體的鼻骨位于兩個所述鼻梁段之間,以保證假體不會位移及磨損;
所述鼻骨基體上具有鏤空體,所述鏤空體上填充有人工合成骨基質,以減少本材料的重量;
所述鼻骨基體的表面密布有眾多孔洞,通過所述孔洞使得假體具有彈性,可以拉伸,可以很好的貼合鼻子,有孔洞可以讓體液流入孔洞促進融合,讓鼻子與鼻假體連成一體,防止鼻假體移動、脫落、潰爛,防止術后病人的疼痛感。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鼻梁段由人工合成骨基質代替。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人工合成骨基質的表面密布有眾多孔洞,所述孔洞為通孔或非通孔。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孔洞為非通孔,所述孔洞的底部為平面或圓弧面。所述孔洞可以用激光打出來的,激光設備打出的孔,其孔周邊圓潤, 底部是一個平滑,無毛刺。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孔洞規則的排列在所述鼻梁的表面,所述孔洞與孔洞之間的間距相同,整體非常美觀。所述孔洞的直徑為0.02mm-0.1mm。
一種鼻部整形填充人工合成骨基質聯合鈦支架的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基體制作,采用鈦合金材料制作鼻骨基體;
B)合成骨基質,通過Ca2+懸濁液及膠原磷酸溶液合成反應制得合成骨基質沉淀物;
C)處理,將取得的所述合成骨基質沉淀物依次進行預成型與干燥處理;
D)培養,將步驟C中的處理后的合成骨基質裝配到所述鼻骨基體上,并培養24h,
E)雕琢,將步驟D)中的培養后所述鼻骨基體雕琢成于如權利要求1-6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用于鼻部整形填充人工合成骨基質聯合鈦支架的材料的形狀,即可。
步驟B中的合成過程包括:
(1)Ca2+懸濁液的制備:市售或自制Ca(OH)2、CaCl2或CaHPO4,在氮氣保護下溶在去離子水中,使濃度達到0.05~2mol/L;
(2)膠原磷酸溶液制備:市售膠原分散在0.05~2mol/L的磷酸溶液中,配成膠原的含量為5mg/ml的溶液;
(3)復合材料的制備:將前述制得的氫氧化鈣懸濁液和膠原/磷酸溶液同時滴加到反應器中并不斷攪拌,滴加量和比例通過計算使鈣磷比達到1.67±1,滴加過程中用pH計控制反應體系的pH值在8~11之間,反應溫度控制在 25~45℃之間,但反應必須恒溫進行,這一過程中應有絮狀沉淀產生,并纏繞在攪拌片上,滴加完畢繼續反應攪拌12h,于2~8℃保存12h后,抽濾或壓濾并洗滌沉淀,即得合成骨基質沉淀物。
步驟C中的處理過程包括:
(1)將制得的合成骨基質沉淀物在模具中在2~8Mpa下預成型,然后再將樣品冷凍干燥;
(2)將冷凍干燥后的合成骨基質沉淀物在100~300MPa壓力等靜壓壓制得人工合成骨基質;
其中:所述冷凍干燥是指將所述合成骨基質放入-72℃~-80℃的凍干機內凍結干燥24h~48h。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雕琢過程包括通過激光設備對所述人工合成骨基質打孔。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激光設備對所述人工合成骨基質打孔的孔直徑為0.02mm-0.1mm;孔密度為3000-200000個/cm2。
本發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鼻梁段的設計,使得假體與鼻骨緊密接觸,不會位移或磨損;通過所述鼻梁上的孔洞可以讓體液流入孔洞長出人體組織,讓鼻子與鼻假體最終融合,防止鼻假體移動、脫落、潰爛,防止術后病人的疼痛感。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方案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方案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案,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一種用于鼻部整形填充人工合成骨基質聯合鈦支架的材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用于鼻部整形填充人工合成骨基質聯合鈦支架的材料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一種用于鼻部整形填充人工合成骨基質聯合鈦支架的材料的制備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參照圖1-2所示,一種用于鼻部整形填充人工合成骨基質聯合鈦支架的材料,包括由鈦合金制作而成的鼻骨基體100,鈦合金材料具有質量輕、強度高、耐腐蝕等優點;鼻骨基體100包括鼻尖1、鼻小柱2、鼻梁3,鼻梁3通過鼻尖1連接鼻小柱2;鼻梁3的下部由兩個呈V字形狀交叉設置的鼻梁段12組成,且人體的鼻骨位于兩個鼻梁段12之間,以保證假體不會位移及磨損。所述鼻骨基體100上具有鏤空體101,所述鏤空體101上填充有人工合成骨基質102,以減少本材料的重量,同時,同種異體軟骨能夠實現與自身鼻骨實現融合生長,結構穩定,防止鼻假體移動、脫落。優選的,所述鼻梁段12也由同種異體軟骨代替。
本發明的人工合成骨基質102的表面密布有眾多孔洞11,通過孔洞11使得假體具有彈性,可以拉伸,可以很好的貼合鼻子,有孔洞11可以讓體液流入孔洞11并長出人體組織,讓鼻子與鼻假體連成一體,防止鼻假體移動、脫落、潰爛,防止術后病人的疼痛感。優選的,孔洞11為通孔或非通孔。
本發明的孔洞11為非通孔,孔洞11的底部為平面或圓弧面。孔洞11可以用激光打出來的,激光設備打出的孔,其孔周邊圓潤,底部是一個平滑,無毛刺。
本發明的孔洞11規則的排列在鼻梁3或鼻梁段12的表面,孔洞11與孔洞11之間的間距相同,整體非常美觀。孔洞11的孔直徑為0.02mm-0.1mm;孔密度為3000-200000個/cm2。
參照圖3所示,一種鼻部整形填充人工合成骨基質聯合鈦支架的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基體制作,采用鈦合金材料制作鼻骨基體;
B)合成骨基質,通過Ca2+懸濁液及膠原磷酸溶液合成反應制得合成骨基質沉淀物;
C)處理,將取得的所述合成骨基質沉淀物依次進行預成型與干燥處理;
D)培養,將步驟C中的處理后的合成骨基質裝配到所述鼻骨基體上,并培養24h,
E)雕琢,將步驟D)中的培養后所述鼻骨基體雕琢成于如權利要求1-6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用于鼻部整形填充人工合成骨基質聯合鈦支架的材料的形狀,即可。
本發明的步驟B中的合成過程包括:
(1)Ca2+懸濁液的制備:市售或自制Ca(OH)2、CaCl2或CaHPO4,在氮氣保護下溶在去離子水中,使濃度達到0.05~2mol/L;
(2)膠原磷酸溶液制備:市售膠原分散在0.05~2mol/L的磷酸溶液中,配成膠原的含量為5mg/ml的溶液;
(3)復合材料的制備:將前述制得的氫氧化鈣懸濁液和膠原/磷酸溶液同時滴加到反應器中并不斷攪拌,滴加量和比例通過計算使鈣磷比達到1.67±1,滴加過程中用pH計控制反應體系的pH值在8~11之間,反應溫度控制在25~45℃之間,但反應必須恒溫進行,這一過程中應有絮狀沉淀產生,并纏繞在攪拌片上,滴加完畢繼續反應攪拌12h,于2~8℃保存12h后,抽濾或壓濾并洗滌沉淀,即得合成骨基質沉淀物。
本發明的步驟C中的處理過程包括:
(1)將制得的合成骨基質沉淀物在模具中在2~8Mpa下預成型,然后再將樣品冷凍干燥;
(2)將冷凍干燥后的合成骨基質沉淀物在100~300MPa壓力等靜壓壓制得人工合成骨基質;
其中:所述冷凍干燥是指將所述合成骨基質放入-72℃~-80℃的凍干機內凍結干燥24h~48h。
本發明的步驟E中的所述雕琢過程包括通過激光設備對所述人工合成骨基質打孔。激光設備對所述人工合成骨基質打孔的孔直徑為0.02mm-0.1mm;孔密度為3000-200000個/cm2。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 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