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用于鼻部整形填充人工合成骨基質聯合鈦支架的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鈦合金制作而成的鼻骨基體,所述鼻骨基體包括鼻尖、鼻小柱、鼻梁,所述鼻梁通過鼻尖連接鼻小柱;
所述鼻梁的下部由兩個呈V字形狀交叉設置的鼻梁段組成,且人體的鼻骨位于兩個所述鼻梁段之間,以保證假體不會位移及磨損;
所述鼻骨基體上具有鏤空體,所述鏤空體上填充有人工合成骨基質;
所述鼻骨基體的表面密布有眾多孔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鼻部整形填充人工合成骨基質聯合鈦支架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梁段由人工合成骨基質代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鼻部整形填充人工合成骨基質聯合鈦支架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合成骨基質的表面密布有眾多孔洞。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鼻部整形填充人工合成骨基質聯合鈦支架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為通孔或非通孔。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鼻部整形填充人工合成骨基質聯合鈦支架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為非通孔,所述孔洞的底部為平面或圓弧面。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鼻部整形填充人工合成骨基質聯合鈦支架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規則的排列在所述鼻梁的表面,所述孔洞與孔洞之間的間距相同。
7.一種用于鼻部整形填充人工合成骨基質聯合鈦支架的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基體制作,采用鈦合金材料制作鼻骨基體;
B)合成骨基質,通過Ca2+懸濁液及膠原磷酸溶液合成反應制得合成骨基質沉淀物;
C)處理,將取得的所述合成骨基質沉淀物依次進行預成型與干燥處理;
D)培養,將步驟C中的處理后的合成骨基質裝配到所述鼻骨基體上,并培養24h,
E)雕琢,將步驟D)中的培養后所述鼻骨基體雕琢成于如權利要求1-6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用于鼻部整形填充人工合成骨基質聯合鈦支架的材料的形狀,即可。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用于鼻部整形填充人工合成骨基質聯合鈦支架的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的合成過程包括:
(1)Ca2+懸濁液的制備:市售或自制Ca(OH)2、CaCl2或CaHPO4,在氮氣保護下溶在去離子水中,使濃度達到0.05~2mol/L;
(2)膠原磷酸溶液制備:市售膠原分散在0.05~2mol/L的磷酸溶液中,配成膠原的含量為5mg/ml的溶液;
(3)復合材料的制備:將前述制得的氫氧化鈣懸濁液和膠原/磷酸溶液同時滴加到反應器中并不斷攪拌,滴加量和比例通過計算使鈣磷比達到1.67±1,滴加過程中用pH計控制反應體系的pH值在8~11之間,反應溫度控制在25~45℃之間,但反應必須恒溫進行,這一過程中應有絮狀沉淀產生,并纏繞在攪拌片上,滴加完畢繼續反應攪拌12h,于2~8℃保存12h后,抽濾或壓濾并洗滌沉淀,即得合成骨基質沉淀物。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用于鼻部整形填充人工合成骨基質聯合鈦支架的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的處理過程包括:
(1)將制得的合成骨基質沉淀物在模具中在2~8Mpa下預成型,然后再將樣品冷凍干燥;
(2)將冷凍干燥后的合成骨基質沉淀物在100~300MPa壓力等靜壓壓制得人工合成骨基質;
其中:所述冷凍干燥是指將所述合成骨基質放入-72℃~-80℃的凍干機內凍結干燥24h~48h。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用于鼻部整形填充人工合成骨基質聯合鈦支架的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雕琢過程包括通過激光設備對所述人工合成骨基質打孔,其中,孔直徑為0.02mm-0.1mm;孔密度為3000-200000個/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