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共載化療藥物和核酸的腫瘤靶向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
(1)將6-醛基化β-環糊精、聚-L-賴氨酸氫溴酸鹽溶于pH=4.4的醋酸鹽緩沖溶液中,室溫攪拌1-2h,加入氰基硼氫化鈉,室溫繼續攪拌48~72h;加氫氧化鈉水溶液使體系呈中性,在半透膜截留分子量為7000Da的條件下超純水透析2d、透析液冷凍干燥獲得聚賴氨酸接枝β-環糊精衍生物;所述聚賴氨酸接枝β-環糊精衍生物簡稱PLCD;
所述聚-L-賴氨酸氫溴酸鹽粘均分子量為15000~30000Da;
以賴氨酸結構單元計的聚-L-賴氨酸氫溴酸鹽、6-醛基化β-環糊精和氰基硼氫化鈉的摩爾比為1:(0.5~2):4;
(2)按質量比為1:(0.3~0.5)的比例,將PLCD與疏水性化療藥物溶解于二甲基亞砜中,室溫攪拌8~12h,在半透膜截留分子量為8000~14000Da的條件下純水透析24h、冷凍干燥,得到載化療藥物的納米粒子;
(3)將載化療藥物的納米粒子與核酸分別溶于DEPC水中,調節兩種溶液的濃度使載化療藥物的納米粒子與核酸的N/P摩爾比為30~50:1,將二者等體積混合,渦旋震蕩20~30s,經室溫靜置孵育30~60min,得共載化療藥物和核酸的納米粒子;
(4)將共載化療藥物和核酸的納米粒子滴加于質量濃度為0.75~1.0mg/mL的透明質酸水溶液中,在200-400rpm的條件下,攪拌5-10min,得共載化療藥物和核酸的腫瘤靶向納米粒子;透明質酸與共載化療藥物和核酸的納米粒子的質量比為(3~4):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疏水性化療藥物為阿霉素、喜樹堿或紫杉醇。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核酸為質粒DNA、小干擾RNA、microRNA或無功能核苷酸序列。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質粒DNA為質粒pEGFP-C1。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小干擾RNA為c-myc siRNA,所述c-mycsiRNA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microRNA為miR-122,所述miR-122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無功能核苷酸序列為Control RNA或異硫氰酸熒光素標記的RNA,即FAM-RNA;所述Control R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FAM-R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透明質酸分子量為20000~40000Da。
9.權利要求1~8之一的方法制備的共載化療藥物和核酸的腫瘤靶向納米粒子。
10.權利要求9的共載化療藥物和核酸的腫瘤靶向納米粒子在制備抗肝癌或抗乳腺癌藥物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