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中藥組合物、祛濕顆粒及其制備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2341819閱讀:955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屬于保健食品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中藥組合物、祛濕顆粒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濕邪是最常見的治病因素,有內外之分。外濕為六淫之一,常先傷于下,多由于氣候潮濕、涉水淋雨、居處潮濕等外在濕邪侵襲人體所致。內濕既是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素,內濕多由脾失健運,水濕停聚而生。外濕與內濕雖有不同,但在發病過程中又常相互影響。外濕發病,多犯脾胃,致脾失健運,濕從內生;而脾失健運,又容易招致外濕的侵襲。

濕邪因其致病的廣泛性和復雜性,一直是廣大醫家研究的重點之一,濕病則是中醫臨床的一類常見病、多發病,可見于內外、婦、兒各科。《景岳全書.雜證謨.濕癥》說:“濕之為病,又處于天氣者,雨露之屬是也,多傷人臟氣;有出于地氣者,泥水之屬是也,多傷人皮肉筋脈;有由于飲食者,酒酪是也,多傷人六腑;有由于汗液者,以大汗沾衣,不逞解換之屬是也,多傷人腠理;有濕從內生者,以水不化氣,陰不化氣,陰不從陽而然也,悉由脾腎至虧敗。”元.朱丹溪云:“六氣之中,濕熱為病十局八九。”足見其為患之廣。

市面上在售的口服健脾祛濕、行氣利水產品種類很少,有的口感不夠好,有的只適合一些癥狀的人服用,未能成為大眾皆宜的普通健脾祛濕、行氣利水產品。例如眾生牌清熱健脾祛濕顆粒,該清熱祛濕顆粒主要是用于暑濕病邪引起的四肢疲倦,食欲不振,身熱口感;復方金錢草清熱顆粒,主要是用于泌尿系結實、尿路感染屬濕熱下注證者。

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有必要開發一種便于攜帶、功效顯著的健脾祛濕、行氣利水的祛濕產品。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中藥組合物、祛濕顆粒及其制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中藥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五指毛桃5-20份、土茯苓9-28份、龍脷葉2-17份、布渣葉3-18份、燈心草1-13份、赤小豆2-17份、炒扁豆3-18份、核桃仁8-17份、金錢花2-14份、白茅根4-15份、生甘草1-9份。

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五指毛桃9-16份、土茯苓13-24份、龍脷葉5-16份、布渣葉7-12份、燈心草4-9份、赤小豆5-14份、炒扁豆6-13份、核桃仁10-15份、金錢花4-9份、白茅根6-13份、生甘草2-7份。

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五指毛桃12份、土茯苓18份、龍脷葉9份、布渣葉9份、燈心草6份、赤小豆9份、炒扁豆9份、核桃仁12份、金錢花6份、白茅根9份、生甘草4份。

本發明所述的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中藥組合物各組分的藥理如下:

五指毛桃:健脾補肺;行氣健脾祛濕;舒筋活絡。

土茯苓:甘、淡,平。歸肝、胃經。解毒,除濕,通利關節。

龍脷葉:甘、淡,平。歸肺、胃經。潤肺止咳,通便。用于肺燥咳嗽,咽痛失音,便秘。

布渣葉:微酸,涼。消食化滯,清熱健脾祛濕、行氣利水。用于飲食積滯,濕熱等。

燈心草:甘、淡,微寒。歸心、肺、小腸經。清心火,利小便。用于心煩失眠,尿少澀痛,口舌生瘡等。

赤小豆:甘、酸,平。歸心、小腸經。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用于水腫脹滿,腳氣浮腫,風濕熱痹等。

炒扁豆:甘,微溫。歸脾、胃經。健脾化濕,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大便溏瀉,暑濕吐瀉,胸悶腹脹等。

核桃仁:甘,溫。歸腎、肺、大腸經。補腎,溫肺,潤腸。用于腎陽不足,腰膝酸軟,陽痿遺精、腸燥便秘等。

金錢花:苦、辛、咸,微溫。歸肺、脾、胃、大腸經。降氣,消痰,行水,止嘔。用于風寒咳嗽,痰飲蓄結,胸膈痞悶,喘咳痰多等。

白茅根:甘,寒。歸肺、胃、膀胱經。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用于血熱吐血,衄血、尿血,濕熱黃疸等。

生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等。

上述諸成分合力,共湊健脾祛濕、行氣利水之功效。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照上述分量稱取五指毛桃、土茯苓、龍脷葉、布渣葉、燈心草、赤小豆、炒扁豆、核桃仁、金錢花、白茅根、生甘草;

(2)將五指毛桃、土茯苓、龍脷葉、布渣葉、燈心草、赤小豆、炒扁豆、核桃仁、金錢花、白茅根、生甘草混合,得混合物;

(3)將混合物用水和/或乙醇溶液進行提取,過濾,得濾液;

(4)將濾液濃縮至稠膏,即得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中藥組合物;或將稠膏干燥后,得膏粉,即得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中藥組合物在制備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藥品或食品中的應用。

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食品為祛濕顆粒。

一種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祛濕顆粒,以上述中藥組合物為活性成分。

一種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祛濕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上述制備的中藥提取物與所述輔料混合,進行制粒,整粒,包裝,即得所述祛濕顆粒,所述制粒的方法為濕法制粒、干法制粒或一步法制粒。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的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中藥組合物配方合理,諸成分合力,共奏健脾祛濕、行氣利水之功效;且制備方法簡單,易于工業化生產;

2、本發明的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祛濕顆粒配方簡單,便于攜帶、健脾祛濕、行氣利水效果顯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敘述本發明,本發明未述及之處適用于現有技術。下面給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但實施例僅是為了進一步詳細敘述本說明,并不限制本發明的權利要求。

以下實施例中所使用的原料,均來源于市售。

實施例1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中藥組合物和祛濕顆粒

本實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中藥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提取制備而成:五指毛桃15份、土茯苓20份、龍脷葉11份、布渣葉9份、燈心草8份、赤小豆12份、炒扁豆10份、核桃仁10份、金錢花9份、白茅根7份、生甘草6份。

本實施例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照上述分量稱取五指毛桃、土茯苓、龍脷葉、布渣葉、燈心草、赤小豆、炒扁豆、核桃仁、金錢花、白茅根、生甘草;

(2)將五指毛桃、土茯苓、龍脷葉、布渣葉、燈心草、赤小豆、炒扁豆、核桃仁、金錢花、白茅根、生甘草混合,得混合物;

(3)加原料重量6倍量的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1.5小時,合并2次提取液,過濾,得濾液;

(4)將濾液濃縮至稠膏,將稠膏置于真空干燥箱內進行干燥,得膏粉,即為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中藥組合物。

本實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祛濕顆粒,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備而成:本實施例制備的中藥組合物60%,麥芽糊精30%、白糖粉10%。

本實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祛濕顆粒的制備方法如下:將本實施例制備的中藥組合物與白糖粉、麥芽糊精混合,進行濕法制粒,干燥,整粒,包裝,即得所述祛濕顆粒。

實施例2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中藥組合物和祛濕顆粒

本實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中藥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提取制備而成:五指毛桃12份、土茯苓18份、龍脷葉9份、布渣葉9份、燈心草6份、赤小豆9份、炒扁豆9份、核桃仁12份、金錢花6份、白茅根9份、生甘草4份。

本實施例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照上述分量稱取五指毛桃、土茯苓、龍脷葉、布渣葉、燈心草、赤小豆、炒扁豆、核桃仁、金錢花、白茅根、生甘草;

(2)將五指毛桃、土茯苓、龍脷葉、布渣葉、燈心草、赤小豆、炒扁豆、核桃仁、金錢花、白茅根、生甘草混合,得混合物,粉碎,得粗粉,將粗粉置提取罐中;

(3)加原料重量6倍量的質量分數為4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1.5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

(4)將濾液濃縮至稠膏,將稠膏用噴霧干燥機進行噴霧干燥,得干膏粉,即為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中藥組合物。

本實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祛濕顆粒,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備而成:本實施例制備的中藥組合物60%,麥芽糊精30%、白糖粉10%。

本實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祛濕顆粒的制備方法如下:將本實施例制備的中藥組合物與白糖粉、麥芽糊精混合,進行濕法制粒,干燥,整粒,包裝,即得所述祛濕顆粒。

實施例3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中藥組合物和祛濕顆粒

本實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中藥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提取制備而成:五指毛桃20份、土茯苓28份、龍脷葉17份、布渣葉3份、燈心草13份、赤小豆2份、炒扁豆3份、核桃仁8份、金錢花2份、白茅根15份、生甘草9份。

本實施例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照上述分量稱取五指毛桃、土茯苓、龍脷葉、布渣葉、燈心草、赤小豆、炒扁豆、核桃仁、金錢花、白茅根、生甘草;

(2)將五指毛桃、土茯苓、龍脷葉、布渣葉、燈心草、赤小豆、炒扁豆、核桃仁、金錢花、白茅根、生甘草混合,得混合物,置提取罐中;

(3)加6倍量體積分數為30%的乙醇溶液超聲提取3次,每次1.5h,合并3次提取液,過濾,得濾液;

(4)將濾液濃縮至稠膏,將稠膏用噴霧干燥機進行噴霧干燥,得干膏粉,即為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中藥組合物。

本實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祛濕顆粒,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備而成:本實施例制備的中藥組合物60%,麥芽糊精30%、紅糖粉10%。

本實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祛濕顆粒的制備方法如下:先將紅糖粉、麥芽糊精粉,混合均勻,置沸騰干燥制粒機中,噴入本實施例制備的中藥組合物進行一步制粒,得干顆粒,整粒,包裝,即得所述祛濕顆粒。

實施例4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中藥組合物和祛濕顆粒

本實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中藥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提取制備而成:五指毛桃5份、土茯苓9份、龍脷葉2份、布渣葉18份、燈心草1份、赤小豆17份、炒扁豆18份、核桃仁17份、金錢花14份、白茅根4份、生甘草1份。

本實施例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照上述分量稱取五指毛桃、土茯苓、龍脷葉、布渣葉、燈心草、赤小豆、炒扁豆、核桃仁、金錢花、白茅根、生甘草;

(2)將五指毛桃、土茯苓、龍脷葉、布渣葉、燈心草、赤小豆、炒扁豆、核桃仁、金錢花、白茅根、生甘草混合,得混合物,置提取罐中,將混合物粉碎,得粗粉,將粗粉置提取罐中;

(3)加原料重量5倍量的質量分數為60%的乙醇溶液超聲提取30min,將提取液置于轉速為2000轉的離心機中離心,離心后液體回收乙醇,回收乙醇后的濃縮液待用;

(4)將經醇提的藥渣再加原料重量5倍量的水超聲提取30min,將提取液置于轉速為2000轉的離心機中離心,藥渣棄去,離心后液體與回收乙醇后的濃縮液合并,濃縮至稠膏。將稠膏用噴霧干燥機進行噴霧干燥,得干膏粉,即為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中藥組合物;

本實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祛濕顆粒,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備而成:本實施例制備的中藥組合物60%,麥芽糊精30%、紅糖粉10%。

本實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祛濕顆粒的制備方法如下:先將紅糖粉、麥芽糊精粉,混合均勻,置沸騰干燥制粒機中,噴入本實施例制備的中藥組合物進行一步制粒,得干顆粒,整粒,包裝,即得所述祛濕顆粒。

實施例5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中藥組合物和祛濕顆粒

本實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中藥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提取制備而成:五指毛桃16份、土茯苓19份、龍脷葉9份、布渣葉11份、燈心草8份、赤小豆14份、炒扁豆11份、核桃仁10份、金錢花5份、白茅根10份、生甘草5份。

本實施例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照上述分量稱取五指毛桃、土茯苓、龍脷葉、布渣葉、燈心草、赤小豆、炒扁豆、核桃仁、金錢花、白茅根、生甘草;

(2)將五指毛桃、土茯苓、龍脷葉、布渣葉、燈心草、赤小豆、炒扁豆、核桃仁、金錢花、白茅根、生甘草混合,得混合物,置提取罐中,將混合物粉碎,得粗粉,將粗粉置提取罐中;

(3)先用原料重量1倍量的質量分數為30%的乙醇溶液濕潤粗粉,放置2h后,將濕潤后的粗粉轉移至滲漉罐中,加原料重量8倍量的質量分數為30%的乙醇溶液進行滲漉提取,收集滲漉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稠膏;

(4)將稠膏用噴霧干燥機進行噴霧干燥,得膏粉,即為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行氣利水功效的中藥組合物。

本實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祛濕顆粒,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備而成:本實施例制備的中藥組合物60%,麥芽糊精30%、白糖粉10%。

本實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祛濕顆粒的制備方法如下:將本實施例制備的中藥組合物與白糖粉、麥芽糊精混合,進行干法制粒,整粒,包裝,即得所述祛濕顆粒。

試驗例1排序檢驗法評定5種不同祛濕產品的喜愛程度

采用排序檢驗法評定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實施例4、實施例5制得的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之功效的祛濕產品的喜愛順序。

實驗方法:采用排序檢驗法評定五種祛濕產品的喜愛順序。

樣品準備和樣品呈送:在排序檢驗法評定檢驗中,五個不同樣品同時呈送給評價員,要求評價員指明對各樣品的偏愛程度。

樣品的感官評定:評價員檢驗前用清水漱口,將水吐入預先準備的容器中,評價員將收到5個編碼樣品,請按呈送順序從左至右品嘗各樣品,中間用清水漱口,請按喜歡程度從不喜歡到喜歡在表中填入樣品的代碼

評定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結果顯示:實施例2所制備的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祛濕產品最受喜歡。

試驗例2五種祛濕產品的功效評定

一,實驗方法

參試人員:一共100名,隨機分為5組,每組20人。

診斷標準:

頭重如裹、雙腿沉重、口黏口臭、舌苔白喉、大便發粘或水腫瀉痢等。具備上述癥狀3項,即可確診。凡符合上述診斷標準,且自愿接受治療者,作為觀察對象。

療效判斷標準:治愈:全部癥狀消失,有效:癥狀有所好轉;無效:癥狀均無改善。

二,臨床療效

5組病例治療10天后,療效結果見表2。

表2

結果顯示,實施例1總有效率為65%,實施例2總有效率為95%,實施例3總有效率為50%,實施例4總有效率為40%,實施例5總有效率為70%。實驗證明實施例2制備的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的祛濕產品效果最佳。

試驗例3實施例2所制備的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功效的祛濕顆粒的健脾祛濕、行氣利水效果試驗

三,研究方案

治療組:實施例2制備的具有健脾祛濕、行氣利水、行氣利水功效的祛濕顆粒。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g(1袋),一日3次。

對照組:*生牌清熱健脾祛濕、行氣利水、行氣利水顆粒。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g(1袋),一日3次。

四,實驗方法

參試人員:一共100名,隨機分為治療組50例,對照組50例。

診斷標準:主癥:1,脘腹悶脹,不思納食,口淡不渴;2神疲乏力,四肢困重,頸肩僵硬;3,口淡口膩,舌澀;4,苔白膩或黃膩。次癥:1,腹痛腸鳴,大便溏瀉;2,睡眠差;具備主癥,2項(舌象必備)加次癥1項即可確診。凡符合上述診斷標準,且自愿接受治療者,作為觀察對象。

療效判斷標準:治愈:全部癥狀消失,舌苔變為薄白苔;顯效:主癥明顯改善,次癥全部消失,舌苔明顯改善;有效:癥狀有好轉,舌苔有改善;無效:癥狀、舌苔象均無改善。

五,臨床療效

兩組病例治療10天后,療效結果見表3。

由表3可見,治療組與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分是90%、58%,兩組療效比較有高度顯著性差異。

兩組病例舌苔變化統計見表4與表5。

治療組治療后常苔率為50%,表明治療組對舌苔的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24%)。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垣曲县| 会泽县| 区。| 姜堰市| 三原县| 金沙县| 新安县| 青阳县| 剑阁县| 青冈县| 奉节县| 密云县| 莱阳市| 商水县| 马边| 济南市| 沙雅县| 安福县| 乃东县| 永康市| 富源县| 桦川县| 神农架林区| 九寨沟县| 绥中县| 桑植县| 神木县| 平阳县| 南召县| 临沂市| 海南省| 焉耆| 天台县| 太原市| 昌黎县| 新闻| 彩票| 临夏县| 黔西| 翁牛特旗| 灌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