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婦科慢性盆腔炎微型凝膠灌腸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藥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慢性盆腔炎是婦科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病情頑固,易復發。主要表現為下腹痛、腰骶酸痛、白帶多、痛經、月經不調等癥狀。中醫學認為,慢性盆腔炎病位在盆腔,其病因多由濕熱蘊結,氣滯血瘀造成,遷延難愈。治療以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是治療本病的首要法則。清熱可解毒和利濕消炎,有利于祛邪解毒;化瘀可散瘀,通過降低炎性組織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有利于炎癥的吸收。目前用于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藥物制劑主要有婦炎康丸、婦炎康膠囊、婦炎康顆粒、婦科千金片等,其劑型均通過口服給藥,由于首過效應,生物利用度較低,起效慢,治療效果差,療程長。
微型灌腸劑是一種直腸給藥的新劑型,用量通常在5ml以下。一般制成溶液或使用凝膠輔料制成凝膠狀制劑。藥物以分子或微小粒子狀態分散,沒有栓劑的熔融、釋放于體液的過程,有利于藥物的吸收。申請人經過多年的臨床實驗,獲得了治療慢性盆腔炎病的藥物組方 (由當歸、赤芍、大血藤、雞血藤等中藥組成),并通過中藥材直接煎煮得到的“復方當歸婦炎灌腸劑”進行直腸給藥。臨床資料顯示,采用灌腸劑后,避免了長期、反復應用抗生素可能產生耐藥性,使耐藥菌株增加等不良反應,同時藥物通過直腸黏膜的吸收,直達病所,療效明顯優于使用抗生素治療。具體見《中醫臨床研究》2015 年第 7 卷 第 6 期第67-69頁“復方當歸婦炎灌腸劑治療盆腔炎性疾病 100 例臨床觀察”。然而,該灌腸劑雖然療效明確,但是該灌腸劑是中藥材直接煎煮所得,用藥量大,使用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治療慢性盆腔炎口服制劑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微型凝膠灌腸劑。
一、中藥微型凝膠灌腸劑的制備
本發明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微型凝膠灌腸劑,是由以下原料配方和工藝制備而成:
原料配方:以重量份計
當歸100份,赤芍30份,雞血藤100份,元胡50份,大血藤(紅藤)100份,敗醬草100份,薏米仁100份,小茴香30份。
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將當歸,赤芍,雞血藤,元胡,大血藤(紅藤),敗醬草粉碎成大米粒大小;薏米仁,小茴香打裂;混合兩組藥材,加水浸泡1~1.5h后煎煮三次,第一次加入藥物重量10倍量的水,煎煮1 h,第二次加入藥物重量8倍量的水,煎煮1 h,第三次加入藥物重量5倍量的水,煎煮0.5 h;合并數次水煎液,濾過,得藥液,于3~6℃(置冰箱中)放置12 ~ 24 h;
(2)將上述所得藥液高速離心(離心速度為7000~9000r/min),取上清液,再將上清液與生藥(是指原料中藥材)按1:1的質量比濃縮,得流浸膏;
(3)將輔料與流浸膏按25~27mL/100mL流浸膏混合,攪拌至輔料完全溶脹;再用三乙醇胺調pH=6,即本得發明的中藥微型凝膠灌腸劑。
其中輔料由以下方法制得:將1g防腐劑尼泊爾金乙酯溶入100mL甘油中,混勻后加入7g 卡波姆-940,充分研磨,既得。
二、中藥微型凝膠灌腸劑的藥效學實驗
1、對小鼠耳廓二甲苯炎癥作用
將60只SPF級昆明種雌性小鼠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6個組:空白組,婦炎康組,布洛芬組,本發明大劑量組,本發明中劑量組,本發明小劑量組各組ig給藥,1次/d,連續7d。高、中、低劑量除相應的藥物外,還進行灌胃生理鹽水 1mL /100g。婦炎康組還進行直腸給予生理鹽水 0.2mL /100g;;空白組和模型組給予直腸和灌胃生理鹽水雙重處理,每日 1 次,連續給藥 21d。末次給藥1h后,右耳涂以二甲苯0.05 mL/只,左耳作對照,不做處理。30min后處死動物,沿耳廓基線剪下雙耳,用直徑9mm打孔器將雙耳同部位等面積切下,稱切下耳片質量,用下面公式計算腫脹度和抑制率,數據用 ±s表示,組間比較用t 檢驗分析,結果見表1。
腫脹度=左耳片重-右耳片重
抑制率 =(空白腫脹度組-藥物組腫脹度 )/空白組腫脹度× 100%
表1本發明微型凝膠灌腸劑對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腫脹的影響
注:與空白對照組相比,*P<0.05,**P<0.01;與婦炎康片組比較*P<0.05,**P<0.01
表1結果表明,空白組小鼠在給予二甲苯致炎后,右耳明顯腫脹。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布洛芬組、婦炎康片組、本發明灌腸劑高劑量組、本發明灌腸劑中劑量組、本發明灌腸劑低劑量組,均能顯著減輕二甲苯致炎小鼠的耳腫脹度(P<0.05或P<0.01),提示各實驗組均有較好的抗炎作用。與婦炎康片組比較,本發明灌腸劑高、中劑量組作用強度均有顯著增強。
2、對小鼠熱板法鎮痛實驗
將60只(18~22g)SPF級昆明種雌性小鼠置于熱板上(55℃ ± 0.5℃),記錄小鼠自放入熱板至小鼠添后足所需要的時間,為該小鼠的痛閾值,篩選痛閾值為5 ~ 30 s的小鼠。按照痛閾值均等的原則分為6個組:空白組,婦炎康組,布洛芬組,本發明大劑量組,本發明中劑量組,本發明小劑量組各組ig給藥,1次/d,連續7d。高、中、低劑量除相應的藥物外,還進行灌胃生理鹽水 1mL/100g。婦炎康組還進行直腸給予生理鹽水 0.2mL/100g;;空白組和模型組給予直腸和灌胃生理鹽水雙重處理,每日 1 次,連續7d。于末次給藥后 30 min、1 h、2h、3h、4 h分別測量小鼠的痛閾值,若小鼠在60s內仍無痛覺反應,取出,按60s計,比較各組間差異,結果見表2。
痛閾值=給藥前痛閾值 - 給藥后痛閾值
表1本發明微型凝膠灌腸劑對熱板法致小鼠疼痛的影響
表2結果表明,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布洛芬組、婦炎康片組、本發明灌腸劑大劑量組、本發明灌腸劑中劑量組、本發明灌腸劑低小劑量組,均能顯著抑制熱板所致小鼠的疼痛(P值均<0.01),并且本發明灌腸劑高、中、低組呈良好的量效關系,提示各實驗組均有較好的鎮痛作用。與婦炎康片組比較,本發明灌腸劑高、中劑量組作用強度均有顯著增強(P值均<0.01),提示本發明灌腸劑鎮痛作用強于婦炎康片。
3、對冰醋酸致小鼠扭體反應實驗
將60只(18~22g ) SPF級昆明種雌性小鼠,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6個組:空白組,婦炎康組,布洛芬組,本發明大劑量組,本發明中劑量組,本發明小劑量組各組ig給藥,1次/d,連續7d。高、中、低劑量除相應的藥物外,還進行灌胃生理鹽水 1mL / 100g。婦炎康組還進行直腸給予生理鹽水 0.2 mL / 100g ;空白組和模型組給予直腸和灌胃生理鹽水雙重處理,每日1 次,給藥 7d。實驗前動物禁食12 h,末次給藥1 h后,各組小鼠腹腔注射0.6%的冰醋酸0.1mL+·10g-1,誘導小鼠扭體反應。記錄注射致痛劑后,首次出現扭體反應的時間和15min內各鼠扭體時間及出現扭體反應的次數,比較各組間差異,觀察藥物鎮痛作用。結果見表3。
表3 本發明微型凝膠灌腸劑對冰醋酸致小鼠扭體反應的影響
注:與空白組相比,*P<0.05,**P<0.01.
表3結果表明,與空白組比較,布洛芬組、婦炎康片組、本發明灌腸劑大劑量組、本發明灌腸劑中劑量組、本發明灌腸劑低小劑量組,均能顯著顯著延長冰醋酸致小鼠內臟疼痛的反應潛伏時間和減少15min內扭體次數,并且本發明灌腸劑高、中、低組呈良好的量效關系,提示各實驗組均有較好的鎮痛作用。其大、中劑量鎮痛作用強于婦炎康片。
綜上所述,本發明制備的微型凝膠灌腸劑,不會破壞有效成分的藥效,成藥中含有效生藥量高,使用中有效成分可以直接通過直腸靜脈網吸收進入盆腔靜脈網,有效避免了口服劑型的肝臟“首過效應”,生物利用度顯著提高,主要應用于用于治療慢性附件炎、盆腔炎、陰道炎、膀胱炎、慢性闌尾炎、尿路感染等疾病,相比丸、片、膠囊、顆粒、滴丸等口服劑型,能顯著提高治療效果和縮短療程。另外,本發明通過劑型改造,使載藥量加大,用量減少,便于貯藏,使用攜帶方便;并且做了藥效學和質量標準研究,使質量穩定,用量易控,療效可靠。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微型凝膠灌腸劑的制備作進一步說明。
藥物組方:當歸10g,赤芍3g,元胡5g,大血藤(紅藤)10g,雞血藤10g,薏米仁10g,敗醬草10g,小茴香3g。
制備工藝:
(1)將當歸,赤芍,雞血藤,元胡,大血藤(紅藤),敗醬草粉碎成大米粒大小;薏米仁,小茴香打裂;混合兩組藥材后,加10倍量水浸泡1h,煎煮三次:第一次加入10倍量的水,煎煮1 h,第二次加入8倍量的水,煎煮1 h,第三次加入5倍量的水,煎煮0.5 h;合并數次水煎液,濾過,得藥液,置冰箱中(3 ~6℃)放置12 ~ 24 h;
(2)將藥液用高速離心機離心(轉速:8000r/min,離心時間25 min),取上清液;再將上清液與生藥量按1:1體積質量比濃縮,得流浸膏;
(3)輔料的制備:將1g防腐劑尼泊爾金乙酯溶入100mL甘油中混勻;取甘油21mL,加1.4g卡波姆-940,充分研磨,既得輔料;
(4)微型凝膠灌腸劑的制備:取流浸膏100mL,加入4g輔料,攪拌至其中的卡波姆-940完全溶脹后,用三乙醇胺調至pH=6,即本得發明的中藥微型凝膠灌腸劑。
上述制備的凝膠灌腸劑每100mL含有相當于61g原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