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日化用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牙膏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牙膏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清潔用品,有著很悠久的歷史。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工藝裝備的不斷改進和完善,各種類型的牙膏相繼問世,產品的質量和檔次不斷提高,現在牙膏品種已由單一的清潔型牙膏,發展成為品種齊全,功能多樣,上百個品牌的多功能型牙膏,滿足了不同層次消費水平的需要。牙周病不僅是影響牙齒的健康,還會影響全身的健康,近年來牙周病對全身健康的影響已引起人們的關注。細菌成分和細菌產物很容易通過牙周袋潰瘍面擴散到附近或遠隔器官,導致或加劇某些全身疾病,如支氣管炎、咽喉炎、扁桃體炎、肺部感染等疾病的發生發展,嚴重危害人體健康。中國專利申請CN105878080A公開了一種抗菌消炎牙膏,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質制成:由黃芩10-15份、黃連5-10份、薄荷3-5份、連翹10-30份、半邊蓮20-30份、甘草5-15份、艾葉油1-5份、發泡劑50-60份、摩擦劑10-15份、保濕劑5-10份、增稠劑5-10份、甜味劑1-5份和防腐劑0.5-1份混合均勻制成中藥牙膏,此牙膏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效果,但是對緩解咽喉炎的效果不明顯。中國專利申請CN105476936A公開了一種高效祛漬牙膏,包括以下組分且各組分的比例為:祛漬劑3-8份,酶制劑2-6份,焦磷酸四鈉2-9份,氟化鈉0.1-1份,單氟磷酸鈉0.01-0.1份,硫酸氫鈣3-8份,無水二氧化硅5-15份,羥基磷灰石2-10份,山梨醇3-8份,羧甲基纖維素鈉3-9份,綠茶提取物2-6份,甘油5-10份,黃原膠2-7份,甜菊苷1-7份,薄荷油2-5份,水6-15份,氯化鍶1-3份,丹皮酚1-4份,麝香草酚2-5份,細辛4-9份,荊芥2-6份,免疫球蛋白1-4份,三顆針提取物3-8份,檳榔提取物2-6份,敗醬草1-6份,射干2-7份和大蒜油1-7份。雖然該發明具有明顯祛牙漬的功效,但其消炎止痛效果并不明顯。技術實現要素: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牙膏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提供的牙膏不僅可以美白去漬、消炎止痛、防齲防蛀,還可以緩解咽喉炎。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牙膏,包括以下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無水磷酸氫鈣20-30%、羥基磷灰石1-5%、山梨醇15-25%、甘油5-10%、月桂酰肌氨酸鈉1-3%、海藻酸鈉1-2%、聚磷酸鹽0.5-1.5%、木糖醇0.5-1%、薄荷腦0.5-1%、甘草1-5%、紫草1-5%、射干1-3%、蜂房0.5-1.5%、虎杖0.5-1.5%和水5.5-51.5%。海藻酸鈉CASNO:9005-38-3,聚磷酸鹽購于濟南金輝化工有限公司,薄荷腦CASNO:1490-04-6。本發明提供的牙膏中各組分相互作用,協同起美白修復、消炎止痛、防齲防蛀的效果,同時還可以緩解咽喉炎。進一步地,所述的牙膏由以下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組成:無水磷酸氫鈣25%、羥基磷灰石3%、山梨醇20%、甘油7.5%、月桂酰肌氨酸鈉2%、海藻酸鈉1.5%、聚磷酸鹽1%、木糖醇0.8%、薄荷腦0.7%、甘草3%、紫草3%、射干2%、蜂房1%、虎杖1%和水28.5%。同時,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牙膏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將甘、紫草、射干、蜂房和虎杖于40-60℃烘干,粉粹過40目,得混料;S2.將步驟S1所得混料加入水中,在60-100℃下超聲提取2-4h,冷卻至室溫,過濾,得濾液;S3.將木糖醇加入步驟S2所得濾液中,攪拌均勻,至澄清透明,得溶液A;S4.將步驟S3所得溶液A、山梨醇和甘油加入到真空膏機中,攪拌5-10min,得溶液B;S5.將無水磷酸氫鈣、羥基磷灰石、月桂酰肌氨酸鈉、海藻酸鈉和聚磷酸鹽混合,攪拌至均勻,得混粉;S6.將步驟S5中所得混粉和薄荷腦加入到步驟S4所得溶液B中,在轉速為2000-3000r/min的條件下攪拌20-30min,充分乳化,最后脫氣,即得。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2中的提取時間為3h。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6中攪拌速度為2500r/min,攪拌時間為25min。本發明提供的牙膏中羥基磷灰石具有健康亮白、去除牙菌斑、改善牙齦問題、防止蛀牙及清新口氣的作用;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具有止咳、抗炎、抗過敏、保護發炎的咽喉及氣管粘膜的作用;紫草(Lithospermumerythrorhizon)具有抗菌、抗炎作用;射干(BlackberrylilyRhizome)具有消炎、消腫止痛、止咳化痰的作用;蜂房為胡蜂科昆蟲果馬蜂(Polistesolivaceous)的巢,具有止痛的作用;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具有止咳化痰、止痛的作用。本發明各組分相互作用,協同起美白修復、消炎止痛、防齲防蛀及緩解咽喉炎的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牙膏不僅可以清新口氣、美白修復、消炎止痛、防齲防蛀,還可以緩解咽喉炎。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這些實施例僅用于例證的目的,絕不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實施例1一種牙膏所述牙膏由以下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組成:無水磷酸氫鈣20%、羥基磷灰石1%、山梨醇15%、甘油5%、月桂酰肌氨酸鈉1%、海藻酸鈉1%、聚磷酸鹽0.5%、木糖醇0.5%、薄荷腦0.5%、甘草1%、紫草1%、射干1%、蜂房0.5%、虎杖0.5%和水51.5%。制備方法:S1.將甘、紫草、射干、蜂房和虎杖于50℃烘干,粉粹過40目,得混料;S2.將步驟S1所得混料加入水中,在85℃下超聲提取3h,冷卻至室溫,過濾,得濾液;S3.將木糖醇加入步驟S2所得濾液中,攪拌均勻,至澄清透明,得溶液A;S4.將步驟S3所得溶液A、山梨醇和甘油加入到真空膏機中,攪拌8min,得溶液B;S5.將無水磷酸氫鈣、羥基磷灰石、月桂酰肌氨酸鈉、海藻酸鈉和聚磷酸鹽混合,攪拌至均勻,得混粉;S6.將步驟S5中所得混粉和薄荷腦加入到步驟S4所得溶液B中,真空高速攪拌(2500r/min)25min,充分乳化,最后脫氣,即得。實施例2一種牙膏所述牙膏由以下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組成:無水磷酸氫鈣25%、羥基磷灰石3%、山梨醇20%、甘油7.5%、月桂酰肌氨酸鈉2%、海藻酸鈉1.5%、聚磷酸鹽1%、木糖醇0.8%、薄荷腦0.7%、甘草3%、紫草3%、射干2%、蜂房1%、虎杖1%和水28.5%。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類似。實施例3一種牙膏所述牙膏由以下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組成:無水磷酸氫鈣30%、羥基磷灰石5%、山梨醇25%、甘油10%、月桂酰肌氨酸鈉3%、海藻酸鈉2%、聚磷酸鹽1.5%、木糖醇1%、薄荷腦1%、甘草5%、紫草5%、射干3%、蜂房1.5%、虎杖1.5%和水5.5%。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類似。對比例1一種牙膏所述牙膏由以下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組成:無水磷酸氫鈣25%、羥基磷灰石3%、山梨醇20%、甘油7.5%、月桂酰肌氨酸鈉2%、海藻酸鈉1.5%、聚磷酸鹽1%、木糖醇0.8%、薄荷腦0.7%、甘草5%、紫草3%、、蜂房1%、虎杖1%和水28.5%。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類似。與實施例2的區別在于,未添加射干,增加了甘草的用量。對比例2一種牙膏所述牙膏由以下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組成:無水磷酸氫鈣25%、羥基磷灰石3%、山梨醇20%、甘油7.5%、月桂酰肌氨酸鈉2%、海藻酸鈉1.5%、聚磷酸鹽1%、木糖醇0.8%、薄荷腦0.7%、甘草3%、紫草3%、射干2%、蜂房1%、生草烏1%和水28.5%。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類似。與實施例2的區別在于,將虎杖替換為生草烏。對比例3一種牙膏所述牙膏由以下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組成:無水磷酸氫鈣25%、羥基磷灰石2%、山梨醇20%、甘油7.5%、月桂酰肌氨酸鈉2%、海藻酸鈉1.5%、聚磷酸鹽2%、木糖醇0.8%、薄荷腦0.7%、甘草3%、紫草3%、射干2%、蜂房1%、虎杖1%和水28.5%。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類似。與實施例2的區別在于,將羥基磷灰石和聚磷酸鹽的重量比3:1替換為1:1。試驗例一、抑菌性評價1.試驗材料:實施例1-3及對比例1-3制備的牙膏。2.試驗對象:變形鏈球菌CNCC32400,嗜酸乳桿菌ATCC4356,具核梭桿菌ATCC25586,牙齦卟啉單胞菌ATCC33277。3.試驗方法:1)抑菌樣品的制備稱取試樣牙膏1.0g,加入3mL去離子水攪拌均勻,無菌條件下用微量加樣器在無菌濾紙上滴加20μL,待液體干燥后,置于冰箱保存備用。2)抑菌試驗采用紙片擴散法。溶化培養基倒入平皿中,待冷卻凝固后,加入0.1mL菌懸液(濃度為5×105cfu/mL-5×106cfu/mL),用無菌玻棒均勻涂抹于瓊脂表面。用無菌鑷子取含不同濃度抗菌劑的紙片放于瓊脂表面,各紙片間間距相等。置于37℃恒溫箱培養24h,測量紙片周圍抑菌環的大小。抑菌試驗重復3次。4.試驗結果:各牙膏抑菌環測試結果見表1。表1牙膏抑菌環測試由表1可知,本發明制備的牙膏的抑菌效果較好。而對比例1-3制備的牙膏的抑菌效果比本發明實施例1-3制備的牙膏的抑菌效果差,說明本發明配伍合理、科學,各組分協同起抑菌作用。試驗例二、鎮痛性評價1.試驗材料:實施例1-3及對比例1-3制備的牙膏。2.試驗對象:選取小鼠140只,雄性,體重20±2g。3.試驗方法:將小鼠隨機分為7組,每組20只,分別為空白對照組(牙膏基質組)、實施例1-3組及對比例1-3組。將各小鼠腹部剃毛(2cm×2cm)24h后,各組將不同牙膏(1g)涂于各小鼠腹部皮膚,給藥30min后,分別腹腔注射0.6%的冰醋酸溶液0.2mL,觀察15min內扭體次數,計算鎮痛率。4.試驗結果:各藥物對小鼠鎮痛作用結果見表2。表2牙膏對小鼠鎮痛性評價組別動物數(只)扭體次數(次/15min)鎮痛抑制率(%)空白對照組2020.8±5.75-實施例1組206.6±2.45**68.2實施例2組206.2±2.07**70.2實施例3組206.4±2.25**69.2對比例1組207.9±2.8462.0對比例2組208.3±3.1760.1對比例3組207.5±2.5463.9注:**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1。由表2可知,與空白對照組相比,本發明制備的牙膏均對醋酸引起小鼠扭體反應有明顯的鎮痛作用,且差異具有非常顯著性。而對比例1-3制備的牙膏的鎮痛效果比實施例1-3制備的牙膏的鎮痛效果差,尤其是對比例2,說明本發明配伍合理、科學,且各組分相互協同起鎮痛作用,使得鎮痛效果最大化。試驗例三、抗敏感性評價1.試驗材料:實施例1-3及對比例1-3制備的牙膏。2.試驗對象:120名受試人員,18-40歲,男女各半,牙齒健康。3.試驗方法:將受試者隨機分為6組,每組20人,分別為實施例1-3組及對比例1-3組。準備20mL混合有等量醋和糖水的溶液,以及一杯溫水(50℃左右);受試人員分別用實施例1-3及對比例1-3制備的牙膏刷牙2min;漱口后,受試人員分別含上述溶液20s,吐出,測試其抗敏性,并評分。評分標準:采取10分制,10分最差,0分最好,分數越高效果越差。4.試驗結果:牙膏抗敏性能結果見表3。表3牙膏抗敏性能結果表3可知,本發明制備的牙膏的抗敏性較好。而對比例1-3制備的牙膏的抗敏性比本發明實施例1-3制備的牙膏的抗敏性差,說明本發明配伍合理、科學,各組分協同起抗敏性。試驗例四、感官評價1.試驗材料:實施例1-3和對比例1-3制備的牙膏。2.試驗對象:受試者240人,其中牙齦出血組60人、牙漬組60人、咽炎組60人和健康組60人,男女各半。3.試驗方法:將牙齦出血組、牙漬組、咽炎組及健康組的受試者分別隨機分為6組,每組10人,即實施例1-3組及對比例1-3組。受試者分別用實施例1-3及對比例1-3制備的牙膏刷牙,每日兩次,每次2min,一個月后測試,受試者根據使用效果進行感官評價。評分標準如下:10分制,0分最差,10分最好,分數越高越好。4.試驗結果:各牙膏感官評價結果件表4。表4牙膏感官評價結果由表4知,本發明制備的牙膏不僅可以使口氣清新、美白修復牙齒,還能緩解咽炎。而對比例1-3制備的牙膏的感官評價比本發明實施例1-3制備的牙膏的感官評價差,說明本發明配伍合理、科學,各組分協同起清新口氣、美白修復牙齒、緩解咽炎的作用。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