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具有調節功能的雙層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741116閱讀:351來源:國知局
一種具有調節功能的雙層病床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用具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調節功能的雙層病床。



背景技術:

病床是醫院的基本醫療設施之一,是住院病人的主要生活設施,其使用便利性影響著病人的康復治療及生活情緒。由于醫療用房資源緊缺,目前大多數醫院病房緊張,不僅現有病房床位布置擁擠,空間狹小,而且經常出現走廊上睡滿病人的情況,可謂“一床難求”。在這種住院病人床位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醫院更無暇顧及夜間陪護人員的休息問題,條件較好的醫院會為陪護人員提供折疊式座椅,夜間展開成一人寬的床,勉強休息。這樣的病房及床位布置不僅造成病人生活空間狹小,病患之間互相干擾較大,影響病人心情,不利于靜心療養,而且使得陪護人員也得不到充分休息,疲勞加重。病人和陪護人員都得不到充分休息,這也為醫患矛盾增加了誘因。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調節功能的雙層病床,目的是節約占用的空間。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具有調節功能的雙層病床,包括:

第一床體,其具有第一床板、可旋轉的設置于第一床板上的翻轉床板和與第一床板連接的置物架,置物架具有多個用于儲存物品的儲物格;

第二床體,其設置于第一床體上,且具有位于第一床板上方的第二床板;以及

調節裝置,其設置于第一床體上,且與翻轉床板連接,用于調節第一床板與翻轉床板之間的夾角大小。

所述翻轉床板的旋轉中心線與所述第一床板的長度方向相垂直。

所述調節裝置包括設置于所述第一床體上的第一支座、與第一支座為螺紋連接的調節桿、與調節桿連接的頂桿和與頂桿轉動連接且用于對所述翻轉床板施加使其旋轉的作用力的旋轉架,頂桿的長度方向與翻轉床板的旋轉中心線相平行。

所述旋轉架與所述第一床體為轉動連接,旋轉架的旋轉中心線與所述翻轉床板的旋轉中心線相平行。

所述第一床體還包括設置于第一床板上且用于為病人上下第一床板提供便利的升降裝置。

所述升降裝置包括豎直設置于第一床板上的升降桿、與升降桿為螺紋連接且構成螺旋傳動的升降床板和與升降桿為相平行設置且用于對升降床板提供導向作用的導桿。

所述升降桿和所述導桿均設置有相平行的兩個,兩個升降桿和兩個導桿呈矩形分布,且兩個升降桿處于矩形的一條對角線上,兩個導桿處于矩形的另一條對角線上。

本實用新型的雙層病床,采用雙層結構,能夠充分利用病房空間,節約資源,減少地面空間占用和病人壓抑感,為病人提供了更加豐富的生活設施,拓展了病人的生活空間,便于病人康復治療的同時兼顧陪護人員夜間休息,減輕看護疲勞,增加醫患關系的愉悅性;而且通過設置調節裝置調節翻轉床板與第一床板之間的夾角,能夠將翻轉床板調節至能夠使病人較為舒適的靠坐的位置。

附圖說明

本說明書包括以下附圖,所示內容分別是:

圖1是本實用新型雙層病床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床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折疊桌處于展開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折疊桌處于折疊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床梯裝置前部結構示意圖;

圖7是床梯裝置后部結構示意圖;

圖8是升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懸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帶有懸掛裝置的床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

1、第一床體;101、第一床板;102、翻轉床板;103、床腿;104、置物架;105、儲物格;

2、第二床體;201、第二床板;202、床頭架;

3、調節裝置;301、第一支座;302、調節桿;303、頂桿;304、旋轉架;305、手柄;

4、折疊桌;401、第一連桿;402、第二連桿;403、第三連桿;404、桌板;405、桌底座;406、卡槽;407、角度調節桿;408、第一限位桿;409、鎖緊螺栓;410、鎖止桿;411、第一滑槽;412、第二支座;413、拉桿;414、第三支座;415、鎖止鉤;416、第四支座;417、儲物槽;418、第二限位桿;419、第二滑槽;420、擋塊;421、掛環;

5、床梯裝置;501、中間梯階;502、齒條;503、第一電機;504、第一齒輪;505、第二電機;506、第二齒輪;507、底端梯階;508、頂端梯階;509、第三限位桿;510、容置槽;511、儲物盒;512、限位槽;

6、升降裝置;601、升降床板;602、導桿;603、升降桿;

7、懸掛裝置;701、軌道;702、掛鉤;

8、支撐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目的是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實施。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具有調節功能的雙層病床,其主要包括第一床體1、第二床體2、折疊桌4、調節裝置3和床梯裝置5。第一床體1具有第一床板101和可旋轉的設置于第一床板101上的翻轉床板102;第二床體2是設置于第一床體1上,且具有位于第一床板101上方的第二床板201;折疊桌4是與第二床體2連接,并位于第二床板201與第一床板101之間,且能夠在展開狀態和折疊狀態之間進行切換;調節裝置3是設置于第一床體1上,并與翻轉床板102連接,且用于調節第一床板101與翻轉床板102之間的夾角大小。

具體地說,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雙層病床通過設置位于下方的第一床體1和位于上方的第二床體2,形成雙層結構,第二床體2平時可以作為陪護人員休息用床,在床位較為緊張的情況下,也可以作為無行動障礙病情輕緩的病人用床,第一床體1常設為病人使用。上下兩個床體均可以使用,從而能夠充分利用病房上層空間,減少對病房地面空間的占用。

如圖1和圖2所示,第一床體1包括豎直設置的床腿103、水平設置的第一床板101和與第一床板101為轉動連接的翻轉床板102,翻轉床板102能夠上下轉動,翻轉床板102的旋轉中心線處于水平面內且與第一床板101的長度方向相垂直。第一床板101與床腿103固定連接,床腿103對第一床板101提供支撐,使第一床板101遠離地面。翻轉床板102設置成在第一床板101的床頭位置處可以向上朝向床尾方向翻轉,可以在病人坐起時形成提供支撐的靠背。

如圖2所示,翻轉床板102為矩形平板,第一床板101的端部具有容納翻轉床板102的矩形凹槽,翻轉床板102的端部設有與第一床板101轉動連接的銷軸,翻轉床板102的旋轉中心線位于第一床板101的兩端之間,翻轉床板102向上翻起后,其與第一床板101之間的夾角大于90度。翻轉床板102在完全放倒后其另一端可以與第一床板101的頭部對齊,從而能夠形成完整的床板。

如圖1所示,作為優選的,通過在第一床體1上設置調節裝置3,可以根據需要,方便快速的調節翻轉床板102與第一床板101之間的夾角大小,將翻轉床板102調節至能夠使病人較為舒適的靠坐的位置。如圖3所示,調節裝置3包括設置于第一床體1上的第一支座301、與第一支座301為螺紋連接的調節桿302、與調節桿302連接的頂桿303和與頂桿303轉動連接且用于對翻轉床板102施加使其旋轉的作用力的旋轉架304,頂桿303的長度方向與翻轉床板102的旋轉中心線相平行。第一支座301設置于第一床板101的下方且與第一床板101連接,調節桿302和頂桿303橫置在第一床板101的下方,調節桿302與第一支座301為螺紋連接,調節桿302的外表面設有螺紋,相應在第一支座301內部設置讓調節桿302穿過的螺紋孔。頂桿303的一端與調節桿302的端部轉動連接,另一端與旋轉架304為轉動和滑動連接。旋轉架304位于翻轉床板102的下方,旋轉架304的一端與頂桿303連接,另一端與翻轉床板102的底面接觸,旋轉架304在兩端之間的位置處通過銷軸與第一床板101轉動連接,旋轉架304的旋轉中心線與翻轉床板102的旋轉中心線相平行,且旋轉架304的旋轉中心線位于翻轉床板102的旋轉中心線和第一床板101的端部之間。調節桿302的一端伸出至第一支座301外,且在該端設置用于操作調節桿302旋轉的手柄305。在需要調節翻轉床板102的角度時,通過旋轉手柄305,使調節桿302相對第一支座301進行旋轉并能夠沿直線移動,調節桿302同時推動頂桿303移動,頂桿303移動就會推動旋轉架304翻轉,旋轉架304翻轉的同時也會向上推動翻轉床板102旋轉。

如圖1和圖2所示,第二床體2包括水平設置的第二床板201和設置于第二床板201兩端的床頭架202,第二床板201位于第一床板101的上方且兩者相平行,第一床板101的長度方向與第二床板201的長度方向也為相平行。第二床板201并與下方的床腿103固定連接,由床腿103提供支撐。

如圖1所示,將折疊桌4設置在第二床體2上,并使折疊桌4能夠在第一床板101和第二床板201之間的空間中進行展開,可以方便下鋪病人用餐、看書、看報、使用筆記本電腦等,并且能夠根據需要調節桌面傾斜角度及高度,方便以不同坐姿使用;不用時可以折疊收起,減少占用的空間。如圖4和圖5所示,作為優選的,折疊桌4包括與第二床體2連接的高度調節架、與高度調節架連接的桌底座405、可旋轉的設置于桌底座405上且用于放置物品的桌板404以及與桌板404轉動連接且用于對桌板404提供支撐力的角度調節桿407,桌板404的旋轉中心線與翻轉床板102的旋轉中心線相平行。桌底座405為折疊桌4上處于最下方的部件,高度調節架可以在豎直方向進行伸縮,可以調節桌底座405及其上的桌板404的高度。將桌板404設置成可旋轉的,從而可以調節桌板404的傾斜角度,方便病人在不同坐姿時的使用。

如圖4和圖5所示,高度調節架的上端與第二床板201連接,下端與桌底座405連接。桌板404設置成在桌底座405的上方可前后翻轉,相應在桌底座405的頂面上設置多個讓角度調節桿407嵌入的卡槽406。角度調節桿407的一端與桌板404轉動連接,另一端用于嵌入桌底座405的頂面上所設的卡槽406中,卡槽406起到限位作用。當角度調節桿407嵌入卡槽406中后,角度調節桿407可以對桌板404提供支撐作用,避免桌板404向后傾倒,而且桌底座405上的卡槽406為沿與桌板404的旋轉中心線相垂直的方向設置多個,通過將角度調節桿407卡入不同的卡槽406中,可以調節桌板404的傾角。

如圖4和圖5所示,作為優選的,高度調節架包括與第二床體2固定連接的第二支座412、與第二支座412轉動連接的第一連桿401、與第一連桿401和桌底座405轉動連接的第二連桿402、與第二連桿402轉動連接且與桌底座405滑動連接的第三連桿403以及用于使第一連桿401和第二連桿402保持相對固定的第一鎖止機構。第一連桿401、第二連桿402和第三連桿403依次連接形成連桿機構,第二支座412與第二床板201的底面固定連接,第一連桿401的一端與第二支座412轉動連接,第一連桿401的另一端與第二連桿402的一端轉動連接,第二連桿402的另一端與桌底座405轉動連接,第三連桿403的一端與第二連桿402轉動連接,另一端與桌底座405為滑動連接,第三連桿403與第二連桿402的連接點位于第二連桿402的兩端之間。第三連桿403與第二連桿402的連接點、第二連桿402與桌底座405的連接點以及第三連桿403與桌底座405的連接點呈三角形分布,第三連桿403是用于對桌底座405提供拉力,使桌底座405能夠保持水平懸置狀態。

如圖4和圖5所示,作為優選的,第一鎖止機構包括設置于第一連桿401上的第一限位桿408、與第二連桿402為螺紋連接的鎖緊螺栓409以及套設于第一限位桿408和鎖緊螺栓409上且由鎖緊螺栓409固定的鎖止桿410,鎖止桿410具有讓第一限位桿408和鎖緊螺栓409嵌入的第一滑槽411。在第一鎖止機構解鎖后,第一連桿401與第二連桿402之間的夾角大小可調節,從而可以調節高度調節架的長度。在高度調節架調節至合適長度后,通過第一鎖止機構的鎖止使第一連桿401與第二連桿402保持固定,避免桌底座405下墜。第一限位桿408為垂直設置于第一連桿401上,鎖緊螺栓409為垂直設置于第二連桿402上,第一限位桿408和鎖緊螺栓409的長度方向與第一連桿401的長度方向相垂直且與第一連桿401和第二連桿402的旋轉中心線相平行。第一限位桿408位于第一連桿401的兩端之間,鎖緊螺母位于第二連桿402的兩端之間,在第二連桿402上并設有讓鎖緊螺母插入的螺紋孔。鎖止桿410為長直桿,第一滑槽411為沿鎖止桿410的厚度方向貫穿設置,且為沿鎖止桿410的長度方向延伸設置的長槽。第一限位桿408的直徑與第一滑槽411的寬度大小相等,鎖緊螺栓409的頭部直徑大于第一滑槽411的寬度,第一限位桿408起到導向和限位作用,擰緊鎖緊螺栓409,可以通過鎖緊螺栓409的頭部與第二連桿402相配合夾緊鎖止桿410,第一限位桿408可以防止第一連桿401擺動,從而可以將第一連桿401與第二連桿402鎖止固定。

如圖4和圖5所示,作為優選的,在桌底座405的側面上設有讓第三連桿403的下端部嵌入的第二滑槽419,第二滑槽419為沿與桌板404的旋轉中心線相垂直的方向延伸的長槽,第三連桿403的上端與第二連桿402鉸接,第三連桿403的下端可以在第二滑槽419中滑動。

如圖4和圖5所示,作為優選的,折疊桌4還包括與第一連桿401連接且用于在折疊桌4呈展開狀態時使第一連桿401與第二床體2保持相對固定的第二鎖止機構。第二鎖止機構包括與第二床體2連接的第三支座414、設置于第一連桿401上的第二限位桿418和與第三支座414轉動連接且用于對第二限位桿418施加拉力的拉桿413。第三支座414與第二床板201的底面固定連接,第三支座414并位于桌底座405的上方。第二限位桿418為垂直設置于第一連桿401上,第二限位桿418的長度方向與第一連桿401的長度方向相垂直且與第一連桿401的旋轉中心線相平行。第一限位桿408和第二限位桿418相平行且兩者分別朝向第一連桿401的一側伸出,第二限位桿418并位于第一限位桿408與第一連桿401的與第二支座412連接的端部之間。拉桿413為長桿,拉桿413的一端與第三支座414轉動連接,另一端用于勾住第二限位桿418,且該端具有L形的鉤部結構,拉桿413通過該鉤部結構可以勾住位于斜下方的第二限位桿418,通過對第二限位桿418施加拉力,可以避免第一連桿401相對于第二支座412和第二床體2發生旋轉,在折疊桌4展開后使第一連桿401與第二床板201之間的夾角大小保持恒定,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如圖4和圖5所示,作為優選的,第二限位桿418在第一連桿401上沿其長度方向設置多個,相鄰兩個第二限位桿418之間的距離確保要讓拉桿413的鉤部結構通過。拉桿413通過旋轉選擇勾住不同位置處的第二限位桿418,從而可以調節第一連桿401與第二床板201之間的夾角,進而也就可以調節高度調節架的長度。

如圖4和圖5所示,作為優選的,折疊桌4還包括與第二床體2連接且用于在折疊桌4呈折疊狀態時使桌底座405與第二床體2保持相對固定的第三鎖止機構。第三鎖止機構包括與第二床體2連接的第四支座416、與桌底座405連接的掛環421和與第四支座416轉動連接且用于勾住掛環421的鎖止鉤415。第四支座416與第二床板201的底面固定連接,第四支座416位于桌底座405的上方,第四支座416并位于第二支座412與第三支座414之間。掛環421與第二滑槽419共同設置于桌底座405的同一側面上,鎖止鉤415的上端與第四支座416轉動連接,下端用于勾住掛環421,且鎖止鉤415的下端為L形的鉤部結構,鎖止鉤415通過該鉤部結構可以勾住下方的掛環421,對掛環421施加拉力,可以避免桌底座405下墜,在折疊桌4折疊后使桌底座405與第二床板201保持相對固定,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如圖4和圖5所示,作為優選的,第二支座412、第一連桿401、第二連桿402和第三連桿403均設置相平行的兩個,兩個第二支座412處于與第二床板201的寬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兩個第一連桿401分別與一個第二支座412轉動連接,兩個第二連桿402分別與一個第一連桿401轉動連接,兩個第三連桿403分別與一個第二連桿402轉動連接,且兩個第三連桿403的端部分別在桌底座405的一側與桌底座405滑動連接,相應在桌底座405的兩個相對側面上均設置一個第二滑槽419。相應的,第一鎖止機構和第三鎖止機構也均設置兩個,兩個第一鎖止機構分別與一個第一連桿401和第二連桿402連接,兩個第三鎖止機構分別設置于桌底座405的一側,第二鎖止機構設置一個。

如圖4和圖5所示,作為優選的,桌底座405的內部還具有位于桌板404下方且用于儲存物品的儲物槽417,該儲物槽417在桌底座405的側面上形成讓物品進出的開口。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雙層病床還包括位于第一床體1外側且能夠在展開狀態和收縮狀態之間進行切換的床梯裝置5,通過該床梯裝置5,陪護人員及病人或其他相關人員可以很方便的上、下第二床體2,而且床梯裝置5可以收縮,以減少占用的空間。

如圖6和圖7所示,作為優選的,床梯裝置5包括多個依次滑動連接的梯階以及用于使多個梯階進行展開和收縮動作的驅動機構。床梯裝置5的多個梯階為從上至下依次設置,各梯階的移動方向相平行,各梯階的移動方向位于水平面內且與第一床板101的長度方向相垂直。相鄰兩個梯階之間為滑動連接,且在相鄰兩個梯階中,位于下方的梯階對位于上方的梯階提供支撐。床梯裝置5的多個梯階中,位于最下方的梯階為與驅動機構連接的底端梯階507,位于最上方的梯階為頂端梯階508,其余位置的梯階為位于底端梯階507與頂端梯階508之間的中間梯階501,中間梯階501至少設置一個。而且在床梯裝置5在進行展開和收縮時,是由底端梯階507先沿水平方向移動,然后帶動中間梯階501和頂端梯階508沿水平方向移動,直至各梯階完全伸出或完全收縮;當各梯階展開后,形成的床梯裝置5呈臺階結構;當各梯階收縮后,所有梯階處于同一豎直線上。

如圖6和圖7所示,作為優選的,驅動機構包括設置于位于最下方的梯階507中容置槽510內靠近第二電機端的第一電機503、設置于第一電機503的電機軸上的第一齒輪504和橫置在梯階下方且與第一齒輪504嚙合的齒條502。第一電機503豎直設置于底端梯階507上,齒條502的長度方向與各梯階的移動方向相平行,在第一電機503的驅動下,第一齒輪504在齒條502上滾動并帶動底端梯階507沿水平方向做往復直線移動,底端梯階507進而帶動上方的其它梯階進行移動。

如圖6和圖7所示,作為優選的,驅動機構還包括第二電機505和設置于第二電機505的電機軸上且與齒條502嚙合的第二齒輪506。第一電機503的軸線與第二電機505的軸線相平行,第二電機505與第一床板101的位置保持相對不動。在第二電機505的驅動下,第二齒輪506轉動并驅動齒條502沿水平方向移動。

作為優選的,床梯裝置5還包括豎直設置于位于最上方的梯階上的第三限位桿509,齒條502的頂面讓第三限位桿509嵌入的限位槽512,第三限位桿509與限位槽512配合起支撐和限位作用。如圖6和圖7所示,第三限位桿509為豎直設置于頂端梯階508上,第三限位桿509的長度方向與齒條502的長度方向相平行,限位槽512為設置于齒條502的頂面上且為沿齒條502的長度方向延伸的長槽,限位槽512用于限定齒條502做往復直線運動時的行程。

如圖6和圖7所示,作為優選的,底端梯階507的底部設有容納齒條502、第一電機503和第一齒輪504的容置槽510,在床梯裝置5處于收縮狀態時,齒條502收納于容置槽510中,齒條502不會暴露在外而造成障礙。

床梯裝置5的相鄰兩個梯階為滑動連接,在相鄰兩個梯階中,位于下方的梯階的側面上設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滑槽,位于上方的梯階嵌入該滑槽中,實現滑動連接,且在滑槽的兩端均具有凸塊,位于下方的梯階在做往復直線運動時,通過滑槽兩端的凸塊拉動會推動上方的梯階進行移動。如圖6和圖7所示,除了在頂端梯階508的側面未設置滑槽,其余位置的梯階的側面上均設置有滑槽。

作為優選的,床梯裝置5的梯階內部設有可拉出的儲物盒511,儲物盒511用于儲存物品,增加儲物空間,充分利用資源。如圖6和圖7所示,中間梯階501和頂端梯階508為內部中空的矩形盒體結構,中間梯階501和頂端梯階508的內部具有容納儲物盒511的空腔,儲物盒511可沿水平方向抽拉。

如圖1和圖2所示,作為優選的,第一床體1還包括與第一床板101固定連接的置物架104,置物架104具有多個用于儲存物品的儲物格105。置物架104為豎直設置,第一床板101的一端與床腿103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置物架104固定連接,旋轉架304的旋轉中心線處于翻轉床板102的旋轉中心線與置物架104之間。置物架104的內部并具有容納床梯裝置5的容置腔,驅動機構的第二電機505是固定設置于置物架104上,床梯裝置5在進行展開和收縮時,各梯階的移動方向與第一床板101的長度方向相垂直。置物架104的頂部并設有用于托住齒條502的托板,使齒條502僅沿水平方向移動。在床梯裝置5處于收縮狀態時,床梯裝置5的所有梯階均收納于置物架104的容置腔中,齒條502的一部分收納于底端梯階507內的容置槽510中,另一部分收納于容置腔中,齒條502不會暴露在外而造成障礙。

如圖6和圖7所示,為保持齒條502運動穩定,分別使用兩個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置于齒條502兩側,且底端梯階507底部設有具有鎖止功能的滾輪與地面接觸,用于引導床梯展開與收起,并對床梯起到支撐和鎖止穩定作用。梯階長度及數量可根據實際應用設置,齒條長度依據梯階伸縮總行程而定,作為優選的,梯階總伸縮行程L大于單個梯階長度且各個梯階等長設置,梯階總伸縮行程L為所有每兩個相鄰梯階的相對位移之和,亦是底端梯階的總位移。

若第一電機采用普通電機、第二電機采用電磁制動電機,第一電機的電機軸在電機不通電時依然能夠轉動,第二電機不通電時電機軸處于鎖止狀態,不能轉動。床梯裝置5進行展開和收縮的具體過程為:當梯階需展開時,需先啟動第二電機將齒條送出,第二電機停止工作并使齒條保持不動,再啟動第一電機展開底端梯階并帶動上層梯階展開;當梯階需收起時,先啟動第一電機將底端梯階收起并帶動上層梯階收起,第一電機停止工作,再啟動第二電機將齒條502收納于容置槽和容置腔中,避免對床體外界空間造成干涉。該第一電機、第二電機的安裝及布置方式使得齒條總長度基本等于梯階總行程,不浪費齒條材料,并且能夠將齒條收納隱藏,降低齒條移動對外界預留空間的要求。

若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均采用電磁制動電機,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的電機軸在不通電時處于鎖止狀態,不能轉動,通電后電機軸才能轉動。床梯裝置5進行展開和收縮的具體過程為:當梯階需展開時,先啟動第一電機使第一齒輪沿梯階展開方向移動至齒條502的末端處并保持齒輪齒條嚙合,第一電機停止工作,再啟動第二電機,第二齒輪帶動齒條502,齒條502通過第一齒輪504和第一電機503帶動底端梯階507繼續沿水平方向前移,底端梯階507進而帶動上方的其它梯階進行移動;當梯階需收起時,先啟動第二電機,第一電機不工作,第二電機通過第二齒輪帶動齒條移動,齒條502通過第一齒輪504和第一電機503帶動底端梯階507收起,并帶動上層梯階收起,當齒條回收至其于梯階展開工作前的初始位置時,第二電機停止工作,第一電機啟動使底端梯階繼續沿收起方向移動,直至所有梯階收起,此時齒條502收納于容置槽和容置腔中,該實施方案中,齒條前端始終隱藏于床梯內部,不暴露于外界空間。

如圖1和圖2所示,作為優選的,第二床板201的一端與下方的床腿103固定連接,另一端與下方的置物架104固定連接,由床腿103和置物架104提供支撐。儲物格105為在置物架104的側面上設置且朝向置物架104內部延伸形成的空腔體,翻轉床板102位于儲物格105的下方。

如圖1和圖2所示,作為優選的,第一床體1設置兩個,兩個第一床體1為并排設置,兩個置物架104位置相鄰且相連接,形成連體式病床結構,兩個第一床板101分別位于兩個置物架104的一側。兩個置物架104為對稱設置,置物架104的容置腔在置物架104的遠離第一床板101的側面上形成開口,兩個置物架104的容置腔在開口處相連通,床梯裝置5設置于兩個置物架104的容置腔中。

如圖1和圖2所示,作為優選的,第一床體1設置兩個時,第二床體2也設置兩個,兩個第二床體2并排設置,各個第二床體2分別設置于一個第一床體1上,形成四連體式病床結構。

如圖1和圖2所示,作為優選的,第一床體1還包括設置于第一床板101上且用于為病人上下第一床板101提供便利的升降裝置6。如圖8所示,該升降裝置6包括豎直設置于第一床板101上的升降桿603和與升降桿603為螺紋連接的升降床板601。升降桿603為可旋轉的設置于第一床板101上,升降桿603的軸線與第一床板101的床面相垂直,第一床板101上并設置有用于對升降桿603提供使其旋轉的驅動力的電機,電機通過齒輪傳動機構與升降桿603連接,將動力傳遞至升降桿603,使升降桿603旋轉。升降桿603與升降床板601構成螺旋傳動,升降桿603旋轉時,可以帶動升降床板601在豎直方向做往復直線運動。在升降床板601向下移動直至頂面處于第一床板101的床面下方時,病人可以通過踩踏升降床板601上下第一床板101。

如圖1和圖2所示,作為優選的,升降裝置6還包括與升降桿603相平行設置且用于對升降床板601提供導向作用的導桿602,導桿602為豎直設置于第一床板101上,相應在升降床板601上設有讓導桿602穿過的導向孔。升降裝置6的升降桿603和導桿602均設置有相平行的兩個,兩個升降桿603和兩個導桿602呈矩形分布,且兩個升降桿603處于矩形的一條對角線上,兩個導桿602處于矩形的另一條對角線上。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雙層病床還包括設置于第一床板101上方且用于懸掛輸液瓶的懸掛裝置。如圖9所示,作為優選的,該懸掛裝置包括位于第一床板101上方的軌道701和與軌道701為滑動連接的掛鉤702,掛鉤702為L型結構,掛鉤702用于勾住輸液瓶。軌道701內并設有滑槽,掛鉤702的上端嵌入滑槽中并可沿滑槽移動,實現與軌道701的滑動連接,通過移動掛鉤702,可以調節輸液瓶的位置。

作為優選的,如圖1和圖9所示,懸掛裝置的軌道701為設置于第二床板201的底面上的U型結構,其長度方向與第一床板101和第二床板201的長度方向相平行。軌道701內部的滑槽也為U形槽,使掛鉤702的移動軌跡可呈U形,而且在軌道701的端部并設有讓掛鉤702進出的開口,在開口處可以取出和放入掛鉤702,調節掛鉤702的數量。當掛鉤702設置較多時,懸掛裝置可以用于掛置圍簾或蚊帳等,遮光防蚊,為病人提供安逸的休息環境。

如圖10所示,作為優選的,本實用新型的雙層病床還包括設置于第二床體2上且用于懸掛輸液瓶或其它物品如圍簾或蚊帳等的另一懸掛裝置。該懸掛裝置與設置于第一床板101上方的懸掛裝置的結構類似,其包括位于第二床板201上方的軌道和與軌道為滑動連接的掛鉤,掛鉤為L型結構,掛鉤用于勾住輸液瓶或其它物品。軌道內并設有滑槽,掛鉤的上端嵌入滑槽中并可沿滑槽移動,實現與軌道的滑動連接,通過移動掛鉤,可以調節輸液瓶的位置。懸掛裝置的軌道由豎直設置于第二床體2上的支撐桿8提供支撐,支撐桿8設置相平行的多個,支撐桿8的下端與第二床體2連接,上端與軌道連接,使軌道橫置在第二床板201的上方。

本實用新型的病床為上下床鋪結構,能夠充分利用病房上層空間,減少對病房地面空間的占用。上鋪平時可以作為陪護人員休息用床,在床位較為緊張的情況下,也可以作為無行動障礙病情輕緩的病人用床,下鋪常設為病人使用。上下鋪之間設有臺階,方便上鋪人員上下,臺階采用伸縮式結構,不用時可以收縮起來,并且每層臺階內部設有抽屜,在減少對病房空間占用的同時能充分利用現有空間。下鋪設有搖桿機構能夠方便病人躺下、仰臥、坐起,并且下鋪床側設有升降床板機構,便于行動障礙病人及老年病人上下床。為方便下鋪病人用餐、看書、看報、使用筆記本電腦等,在上鋪床板下底面設有升降折疊桌4,使用時可以展開平放,并且能夠根據需要調節桌面傾斜角度及高度,方便以不同坐姿使用;不用時可以折疊收起。收起后,掛桌兩側懸臂下端可以栓掛繩子,用于放置毛巾、衣物等。為充分利用資源,節約空間,上鋪床架底面設有平滑軌道,內嵌滑塊式掛鉤,可用于懸掛輸液瓶,代替現有天花板軌道懸垂掛桿式輸液掛架;也可以掛置圍簾、蚊帳,遮光防蚊,為病人提供安逸的休息環境;并且床尾設有書架式隔板,隔板上分布若干放置位,可以作為書架放置書本,也可以放置病人物品。病床支腿底端設有帶橡膠塊鎖止裝置的萬向輪,便于床體移動。病床可以設為上下鋪兩床獨立病床,也可以設為上下鋪四床連體病床。該病床不僅具有現有病床功能,而且能夠充分利用病房空間,節約資源,減少地面空間占用和病人壓抑感,為病人提供了更加豐富的生活設施,拓展了病人的生活空間,便于病人康復治療的同時兼顧陪護人員夜間休息,減輕看護疲勞,增加醫患關系的愉悅性。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州市| 水富县| 砀山县| 德安县| 治县。| 唐河县| 沙雅县| 新竹县| 衡山县| 桑植县| 新疆| 景谷| 郴州市| 清镇市| 西盟| 论坛| 松阳县| 四会市| 海丰县| 米易县| 湟中县| 深州市| 金坛市| 大悟县| 东兰县| 都兰县| 拉萨市| 玉田县| 高阳县| 巴林右旗| 广平县| 佳木斯市| 武清区| 海林市| 屏南县| 许昌县| 巴东县| 旌德县| 明水县| 公主岭市| 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