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呼吸機,特別是一種能控制水位的呼吸機濕化罐。
背景技術:
病人在使用呼吸機時,呼吸機采用熱濕化器將水加溫后產生蒸汽, 混入吸入氣中,因此同時起到加溫加濕的作用。現有技術中,通常采用輸液器直接從進水口加水,加至水位線之后,再關閉調節器,但由于進水速度較慢,在臨床工作中,由于護士較為忙碌,常常做完其他事情之后忘記及時關閉調節器,導致水量過多,這樣濕化水經呼吸機管道反流至病人氣道, 導致引起窒息的可能性增加。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使用方便、能防止水位超限的呼吸機濕化罐。
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能控制水位的呼吸機濕化罐,其特點是:設有罐體,在罐體的上部設有進氣口、出氣口和注水口,在罐體內設有豎向設置的導向管,導向管的上端與注水口相接,導向管的底部設有注水孔,在導向管上裝有與罐體內壁相接的隔板,所述隔板設在罐體內的最高水位處,隔板的板壁中部設有若干過水篩孔;在隔板下方的導向管上套裝有與過水篩孔配合密封的浮板。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可以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進一步實現,所述能控制水位的呼吸機濕化罐中,所述導向管設在罐體的中心軸線上。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可以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進一步實現,所述能控制水位的呼吸機濕化罐中,所述注水孔設在隔板下方的導向管的管壁上。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可以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進一步實現,所述能控制水位的呼吸機濕化罐中,所述注水孔設在導向管的底端上。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可以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進一步實現,所述能控制水位的呼吸機濕化罐中,所述隔板上方的導向管通過軟管與注水口相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帶過水篩孔的隔板、導向管和浮板配合使用,實現水位控制,防止加水過多。在加水過程中,水通過導向管流向罐體,浮板隨著水位的上升而上升,當水位到達最高點時,浮板正好擋住隔板上的過水篩孔,這樣水位就不會繼續上升了,有效防止導致水量過多,濕化水經呼吸機管道反流至病人氣道引起窒息。水加滿后,可以手動抽取部分水,這樣加熱蒸發的水可以通過過水篩孔出來,對吸入氣進行加濕。其控制簡單,操作方便,使濕化機使用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以便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地理解本實用新型,而不構成對其權利的限制。
參照附圖1所示,一種能控制水位的呼吸機濕化罐,設有罐體1,在罐體1的上部設有進氣口3、出氣口5和注水口4。在罐體1內的中心軸線上設有豎向設置的導向管7,導向管7的上端與注水口4相接。在導向管7上裝有與罐體1內壁相接的隔板6,所述隔板6設在罐體1內的最高水位處。隔板1的板壁中部設有若干過水篩孔2,在隔板6下方的導向管7上套裝有與過水篩孔2配合密封的浮板9。隔板6上方的導向管7通過軟管與注水口4相連。在隔板6下方的導向管7的管壁上或在導向管7的底端上設有注水孔8。
在加水過程中,水通過導向管7流向罐體1,浮板9隨著水位的上升而上升,當水位到達最高點時,浮板9上升正好擋住隔板6上的過水篩孔2,這樣水位就不會繼續上升了,有效防止導致水量過多,濕化水經呼吸機管道反流至病人氣道引起窒息。水加滿后,可以手動抽取部分水,這樣加熱蒸發的水汽可以通過過水篩孔2出來,對吸入氣進行加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