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HDMI信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清HDMI視頻轉換器。
背景技術:
隨著家庭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家庭會必備健康檢測儀器,而體溫是觀測人體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標,因此溫度計是每個家庭必備的用品之一,現有的溫度計一般為水銀溫度計,傳統的水銀體溫計所存在的被咬碎或摔碎后會出現的水銀中毒現象,不但不環保而且使用不方便,準確度也不高,傳統水銀體溫計將被慢慢的淘汰,電子體溫計的領域不斷創新,涌現了很多創新的智能產品,但是現有的智能電子體溫計結構復雜,因此價格昂貴,不利于普通家庭購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新型APP智能電子體溫計,可24小時持續不間斷地測試體溫,并形成體溫曲線,使用起來簡單、方便、快捷、易測。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新型APP智能電子體溫計,包括殼體、溫度傳感器、控制線路板、微型電機和顯示屏,所述控制線路板集成有微型處理器和無線通信芯片,所述溫度傳感器、微型電機、顯示屏和無線通信芯片分別與微型處理器連接,微型電機用于當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高于設置報警提示溫度時,通過微型處理器控制微型電機震動。
優選地,所述無線通信芯片為藍牙芯片,所述殼體外設有二維碼,通過手機APP掃碼獲得體溫計藍牙標識,手機與藍牙芯片建立連接。
優選地,所述電子體溫計還包括存儲器,所述存儲器與微型處理器連接,用于存儲測量體溫值。
優選地,所述殼體兩側具有條形槽,所述條形槽用于容置膠帶,以便于通過膠帶將體溫計貼在人體腋下,所述殼體下端具有一內陷成一定弧度的凹形槽。
優選地,所述殼體采用PC制成。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將體溫計貼于人體腋下,通過溫度傳感器進行體溫測試,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體溫信息傳輸給微型處理器,微型處理器經過信息處理后,通過無線通信芯片將溫度信息傳遞給手機APP,在手機APP上形成24小時不間斷的體溫曲線,微型處理器可設定溫度閾值,例如為37.2℃,當高于閾值時,微型處理器將發出控制信號啟動微型電機震動,處于人體腋下的電子體溫計因此發生震動,更加快速地告訴用戶有發燒傾向,而且也可以通過手機發出語音提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只是介紹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并不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新型APP智能電子體溫計,包括殼體1、溫度傳感器2、控制線路板8、微型電機3和顯示屏4,所述控制線路板8集成有微型處理器5和無線通信芯片6,所述溫度傳感器2、微型電機3、顯示屏4和無線通信芯片6分別與微型處理器5連接,微型電機3用于當溫度傳感器2檢測的溫度高于設置報警提示溫度時,通過微型處理器5控制微型電機3震動。
所述無線通信芯片6為藍牙芯片,所述殼體1外設有二維碼13,通過手機APP掃碼獲得體溫計藍牙標識,手機10與藍牙芯片建立連接。
所述電子體溫計還包括存儲器7,所述存儲器7與微型處理器5連接,用于存儲測量體溫值。人們晚上進行測量,第二天可以從存儲器中拷貝體溫數值,進行讀取體溫數值,從而了解體溫變化情況。
所述殼體1兩側具有條形槽11,所述條形槽11用于容置膠帶,以便于通過膠帶將體溫計貼在人體腋下,所述殼體1下端具有一內陷成一定弧度的凹形槽12。
所述殼體1采用PC制成。
本實用新型通過一可充電電池對體溫計供電,可反復使用,節約成本。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使用起來簡單、方便、快捷、安全、環保、精準,在使用時,將體溫計貼于人體腋下,通過溫度傳感器進行體溫測試,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體溫信息傳輸給微型處理器,微型處理器經過信息處理后,通過無線通信芯片將溫度信息傳遞給手機APP,在手機APP上形成24小時不間斷的體溫曲線,微型處理器可設定溫度閾值,例如為37.2℃,當高于閾值時,微型處理器將發出控制信號啟動微型電機震動,處于人體腋下的電子體溫計因此發生震動,更加快速地告訴用戶有發燒傾向,而且也可以通過手機發出語音提示。
具體的,在APP智能體溫計激活后,設置報警提示溫度,使用醫用透氣性好又環保膠帶貼在使用者腋下即可持續工作,完全不間斷的監測使用者體溫,體溫一旦超過設定值時,APP智能體溫計自帶的馬達會震動提示,同時手機也會立刻鳴聲報警。外殼使用食用級PC材料,無毒無害又環保。采用人體工程學設計,體積小巧,與使用者身體舒適且完美的貼合。清潔消毒更方便,使用更安全,防止交叉感染,可以被精準記錄每一次體溫情況,形成體溫曲線。完美而安全的解決了用戶的需求。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只是介紹其具體實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護范圍。本行業的技術人員在本實施例的啟發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