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人工器官植入裝置,具體涉及一種人工耳蝸植入體。
背景技術:
人工耳蝸又稱為電子耳蝸、仿生耳,是一種把聲音信號換成電信號的特殊聲電換能裝置,通過植入電極至人耳部殘存的聽覺神經,將外部接收的聲音信號轉換為電流信號刺激殘存聽覺神經,從而使患者部分恢復聽力。這是目前唯一能夠使重度及極重度耳聾患者恢復聽力的醫學手段。
人工耳蝸包括設置聲音處理器和植入體,聲音處理器位于身體外部,植入體植入身體內部,聲音處理器產生信號并發送給植入體;植入體接收信號,利用電極刺激螺旋神經節,將信號傳給聽神經,從而幫助患者產生聽覺。
目前的人工耳蝸植入體的電極較長,末端需要深入耳蝸深處,容易破壞耳蝸深部結構,損傷殘余聽毛細胞。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人工耳蝸植入體,該人工耳蝸植入體包括:線圈、密封管、內殼、接地電極、磁鐵和密封膜;
其中,線圈接收聲音處理器發送的信號;
密封管包覆在刺激電極和接地電極外部,起到保護和密封刺激電極和接地電極的作用;
內殼固定和保護內部的線圈和磁鐵;
刺激電極用于接收聲音處理器的信號并刺激耳蝸;
接地電極與刺激電極形成回路;
磁鐵與聲音處理器的磁鐵相吸;
密封膜包覆在內殼和密封管外部形成圓形結構,起到保護和密封的作用。
進一步地,線圈直徑為0.08±0.002mm。
進一步地,刺激電極的電極線為0.2-0.25mm。
進一步地,接地電極的電極線為0.2-0.25mm。
進一步地,磁鐵的直徑為9.0±0.05mm,厚度為1.93±0.05mm。
進一步地,人工耳蝸植入體的圓形結構的直徑¢3為21±1.0mm,厚度為3.6±0.2mm。
進一步地,人工耳蝸的圓形結構到刺激電極的末端長度L1為100±10mm。
進一步地,人工耳蝸的圓形結構到接地電極的末端長度L2為65±10mm。
進一步地,刺激電極頭的直徑¢2為0.6±0.1mm。
進一步地,接地電極頭直徑¢3為1.0±0.5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采用短電極設計,植入耳蝸6mm,不破壞耳蝸深部結構,不損傷殘余聽毛細胞,最大程度保留殘余聽力;參考電極則放在皮下,這樣就形成大約100mm的電場,屬于中央刺激,刺激的范圍很大,而耳蝸的大小遠遠小于100mm的電場所能覆蓋的范圍,所以該電場可以刺激到整個耳蝸。這種刺激方式即沒有干擾,也沒有信息的丟失,更沒有殘存聽力的損傷,是一個對完整聲音輸入到電極的刺激。
2.本實用新型的電極線可采用經外耳道手術方式,避開面神經隱窩,手術風險降低,時間縮短,手術難度小,便于產品推廣。
3.本實用新型的刺激電極直徑可以小到0.6mm,使得耳蝸開窗最小,減少對耳蝸的破壞。
4.本實用新型的植入體主體薄至3.6mm,不破壞顱骨組織,無需磨骨槽放置植入體。
5.本實用新型的植入體主體輕,可輕至3.3g,可以減少移位、脫出、暴力損壞的可能,植入后不適感極輕微。
6.本實用新型的植入體密封使用高分子材料,可以減輕重量、確保支撐能力、密封性和生物兼容性更好。
7.本實用新型的材料成本最低,裝配工藝較簡單,整體造價最低,利潤空間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人工耳蝸植入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人工耳蝸植入體的尺寸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附圖和以下實施例。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人工耳蝸植入體,如圖1所示。該人工耳蝸植入體包括:線圈1、密封管2、內殼3、刺激電極(+)4、接地電極(-)5、磁鐵6和密封膜7。
其中,線圈1接收聲音處理器發送的信號,線圈直徑優選0.08±0.002mm。
密封管2包覆在刺激電極和接地電極外部,起到保護和密封刺激電極和接地電極的作用,可以采用不定型二氧化硅和二甲基甲基氫混合制成。
內殼3固定和保護內部的線圈和磁鐵。內殼可以采用聚醚醚酮制成。內殼的外部采用與密封管相同的材料填充密封。
刺激電極4由鉑/銥合金制成,例如鉑:銥的重量比為90:10。刺激電極4植入耳蝸內6mm左右,用于接收聲音處理器的信號并刺激耳蝸。刺激電極的電極線直徑為0.2-0.25mm。
接地電極5由鉑/銥合金制成,例如鉑:銥的重量比為90:10。接地電極5植入耳廓后頭皮下,與刺激電極4形成回路。接地電極的電極線直徑為0.2-0.25mm。
磁鐵6與聲音處理器的磁鐵相吸,使聲音處理器附著在頭部,同時使聲音處理器的線圈與植入體的線圈位置一致,以明確信號。磁鐵6選用永久磁鐵。磁鐵的直徑優選9.0±0.05mm,厚度優選1.93±0.05mm。
密封膜7保護和密封內殼和密封管,形成圓形結構,可以采用不定型二氧化硅和二甲基甲基氫混合制成。
人工耳蝸植入體的形狀和尺寸如圖2所示,人工耳蝸植入體的圓形結構的直徑¢3為
21±1.0mm;厚度為3.6±0.2mm。
人工耳蝸的圓形結構到刺激電極的末端長度L1為100±10mm。
人工耳蝸的圓形結構到接地電極的末端長度L2為65±10mm。
刺激電極頭的直徑¢2為0.6±0.1mm。
接地電極頭直徑¢3為1.0±0.5mm。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