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護理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適用于自動排泄處理裝置的排污筒。
背景技術:
臨床上,病人的大小便護理是一項費時、費力且又尷尬的工作,稍微處理不當,就需要更換病人的衣褲和床單。而對于因重手術而不能輕易移動的患者是十分不方便的,容易對其造成傷害,也加大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難度。
同時,隨著人口的老齡化,臨床護理將走入平常家庭,而現在的家庭多為獨生子女,在工作、學習和老人護理上勢必存在時間、精力上的沖突。因此,自動排泄處理裝置具有較大的市場前景。
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一些自動排泄處理裝置,而這些自動排泄處理裝置的排污筒在更換時操作復雜,更換不方便,提高了護理難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一種適用于自動排泄處理裝置的排污筒,結構簡單、操作簡單、能夠快速更換排污筒。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適用于自動排泄處理裝置的排污筒,包括外固定箱、內污水箱和內污水箱上蓋,所述內污水箱套裝在外固定箱內,所述內污水箱上蓋蓋裝在內污水箱上,在所述內污水箱上蓋一側設置有污水進管,在所述外固定箱上設置有固定口和與污水進管相對應的污水進口,在所述固定口扣合有連接管口,所述連接管口一端用于連接污水進管,所述連接管口另一端用于連接污水管。
進一步,所述連接管口包括固定在外固定箱上的旋轉支架,在所述旋轉支架上豎向固定連接彈片,在所述連接彈片外側連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外側連接有用于扣合在固定口的拆管蓋,所述固定支架內側連接有污水管支架,當所述拆管蓋扣合在固定口上時,所述污水管支架深入污水進口并且與污水進管連接。
進一步,在所述污水管支架靠近污水進管的一側還設置有污水密封圈。
進一步,所述拆管蓋通過插銷與固定支架旋轉連接。
進一步,在所述內污水箱上蓋另一側上方連接有轉接支架,所述轉接支架與內污水箱上蓋連接處設置有接口密封圈。
進一步,在所述內污水箱上蓋的上方設置有提手。
進一步,在所述內污水箱上蓋和內污水箱連接處設置有箱體密封圈。
進一步,在所述外固定箱的相對內側設置有導向凹槽,在所述內污水箱相對外側設置有與導向凹槽滑動連接的導向板。
進一步,在所述內污水箱上蓋內底面設置有擋板。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外固定箱上設置連接管口不僅可保證快捷的更換污水管,還能夠將連接管口快速的與污水進管連接,連接管口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性能可靠,導向板和導向凹槽滑動連接能夠保證內污水箱平滑的安裝在外固定箱內并且還能夠起到固定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外固定箱 2、內污水箱 3、內污水箱上蓋
4、污水進管 5、固定口 6、污水進口
7、連接管口 8、旋轉支架 9、連接彈片
10、固定支架 11、拆管蓋 12、污水管支架
13、污水密封圈 14、插銷 15、轉接支架
16、接口密封圈 17、提手 18、箱體密封圈
19、導向凹槽 20、導向板 21、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
如圖1-圖2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適用于自動排泄處理裝置的排污筒,包括外固定箱1、內污水箱2和內污水箱上蓋3,所述內污水箱2套裝在外固定箱1內,所述內污水箱上蓋3蓋裝在內污水箱2上,在所述內污水箱上蓋3一側設置有污水進管4,在所述外固定箱1上設置有固定口5和與污水進管4相對應的污水進口6,在所述固定口5扣合有連接管口7,所述連接管口7一端用于連接污水進管4,所述連接管口7另一端用于連接污水管。
所述連接管口7包括固定在外固定箱1上的旋轉支架8,在所述旋轉支架8上豎向固定連接彈片9,在所述連接彈片9外側連接有固定支架10,所述固定支架10外側連接有用于扣合在固定口5的拆管蓋11,所述固定支架10內側連接有污水管支架12,當所述拆管蓋11扣合在固定口5上時,所述污水管支架12深入污水進口6并且與污水進管4連接。
在所述污水管支架12靠近污水進管4的一側還設置有污水密封圈13。所述拆管蓋11通過插銷14與固定支架10旋轉連接。
在所述內污水箱上蓋3另一側上方連接有轉接支架15,所述轉接支架15與內污水箱上蓋3連接處設置有接口密封圈16。在所述內污水箱上蓋3的上方設置有提手17。在所述內污水箱上蓋3和內污水箱2連接處設置有箱體密封圈18。
在所述外固定箱1的相對內側設置有導向凹槽19,在所述內污水箱2相對外側設置有與導向凹槽19滑動連接的導向板20。在所述內污水箱上蓋3內底面設置有擋板21。
本實例的工作過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適用于自動排泄處理裝置的排污筒在使用時,將內污水箱2套裝在外固定箱1內,將內污水箱2相對外側設置的導向板20沿外固定箱1的相對內側設置的導向凹槽19插入,導向板20和導向凹槽19滑動連接能夠保證內污水箱2平滑的安裝在外固定箱1內并且還能夠起到固定作用,將內污水箱上蓋3蓋裝在內污水箱2上,在所述內污水箱上蓋3和內污水箱2連接處設置的箱體密封圈18能夠很好的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污水外泄,然后在將連接管口7的一端連接污水管,將拆管蓋11扣合在固定口5上,這時污水管支架12與污水進管4連接,安裝完成后就可以通過污水管來容納污水了,在所述污水管支架12靠近污水進管4的一側還設置有污水密封圈13,污水密封圈13可有效的密封污水進水口,連接管口7還能保證快速快捷的更換污水管。
在內污水箱2內還設置有電阻感應器,污水到達一定的高度會自動提示,防止污水外溢。在所述內污水箱上蓋3和內污水箱2連接處設置有箱體密封圈18,箱體密封圈18可有效的密封整個排污筒,防止污水外泄。
在所述內污水箱上蓋3另一側上方連接有轉接支架15,所述轉接支架15與內污水箱上蓋3連接處設置有接口密封圈16,通過轉接支架15可將內污水箱2和內污水箱上蓋3合圍成的空間內的氣體排出。在所述內污水箱上蓋3內底面設置有擋板21,擋片21的設置是防止污水在進入內污水箱2時激起水花濺入到轉接支架15內,擋片21可起到有效的隔檔的作用。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