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消毒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蒸汽式餐具消毒裝置。
背景技術:
消毒柜是指通過紫外線、遠紅外線、高溫、臭氧等方式,給食具、餐具、毛巾、衣物、美容美發用具、醫療器械等物品進行烘干、殺菌消毒、保溫除濕的工具,外形一般為柜箱狀,柜身大部分材質為不銹鋼。消毒柜為中國發明首創的電器產品,廣泛用于酒店、賓館、餐館、學校、部隊、食堂等場所。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注意到消毒柜的重要性,未來也將是家庭日用電器之一。
然而市面上現有的消毒裝置,大多采用射線、臭氧、高溫來對餐具進行消毒,其消毒消毒效果不明顯,餐具上若殘留臟污,傳統消毒方式無法去除,使得及時消過毒的餐具,看上去也橫臟,為此我們設計出一種蒸汽式餐具消毒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蒸汽式餐具消毒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蒸汽式餐具消毒裝置,包括消毒室和烘干室,所述消毒室和烘干室并排設置,且內部連通,所訴消毒室遠離烘干室的一側設置有餐具進口,所述消毒室靠近餐具進口一側的上端安裝有蒸汽發生裝置,所述蒸汽發生裝置上設置有進水口,所述蒸汽發生裝置通過導管連接有加壓泵,所述導管貫穿消毒室側壁,且加壓泵設置于消毒室的內部,所述加壓泵遠離蒸汽發生裝置的一端連通有蒸汽管,所述蒸汽管上安裝有蒸汽噴頭,所述蒸汽噴頭的正下方設置有第一傳送裝置,所述第一傳送裝置安裝于消毒室內部的底板上,所述消毒室和烘干室的連通處設置有擦干裝置,所述烘干室內部的底板上安裝有第二傳送裝置,所述第二傳送裝置上方的烘干室壁上貫穿安裝有烘干風機,所述烘干風機靠近第二傳送裝置的一側設置有加熱片,所述烘干室遠離消毒室的一側設置有餐具出口。
優選的,所述第一傳送裝置和第二傳送裝置處于同一平面內,且均由電機驅動。
優選的,所述蒸汽發生裝置上設置有開關和調節旋鈕。
優選的,所述餐具進口和餐具出口均設置有擋板。
優選的,所述烘干風機位于烘干室外的部分設置有過濾網。
優選的,所述蒸汽噴頭的設置數量為-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中采用高溫蒸汽對餐具進行消毒,蒸汽的高溫既能達到消毒的效果,且會在餐具上形成一層水膜,便于餐具上臟污去除,烘干室又能將餐具殘留的水漬擦干以及烘干,使得餐具在進行消毒的同時,又能進一步的清潔。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蒸汽式餐具消毒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消毒室、2烘干室、3餐具進口、4蒸汽發生裝置、5進水口、6加壓泵、7蒸汽管、8蒸汽噴頭、9第一傳送裝置、10擦干裝置、11烘干風機、12第二傳送裝置、13餐具出口、14加熱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一種蒸汽式餐具消毒裝置,包括消毒室1和烘干室2,消毒室1和烘干室2并排設置,且內部連通,所訴消毒室1遠離烘干室2的一側設置有餐具進口3,消毒室1靠近餐具進口3一側的上端安裝有蒸汽發生裝置4,蒸汽發生裝置4上設置有開關和調節旋鈕,蒸汽發生裝置4上設置有進水口5,蒸汽發生裝置4通過導管連接有加壓泵6,導管貫穿消毒室1側壁,且加壓泵6設置于消毒室1的內部,加壓泵6遠離蒸汽發生裝置4的一端連通有蒸汽管7,蒸汽管7上安裝有蒸汽噴頭8,蒸汽噴頭8的設置數量為6-10個,蒸汽噴頭8的正下方設置有第一傳送裝置9,第一傳送裝置9安裝于消毒室1內部的底板上,消毒室1和烘干室2的連通處設置有擦干裝置10,烘干室2內部的底板上安裝有第二傳送裝置12,第一傳送裝置9和第二傳送裝置12處于同一平面內,且均由電機驅動,第二傳送裝置12上方的烘干室2壁上貫穿安裝有烘干風機11,烘干風機11位于烘干室2外的部分設置有過濾網,烘干風機11靠近第二傳送裝置12的一側設置有加熱片14,烘干室2遠離消毒室1的一側設置有餐具出口13,餐具進口3和餐具出口13均設置有擋板。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餐具通過餐具進口3進入消毒室1,利用第一傳送裝置9將餐具傳送至蒸汽噴頭8的正下方,此時啟動蒸汽發生裝置4,其產生的蒸汽通過加壓泵6加壓,經蒸汽管7和蒸汽噴頭8噴出,對餐具進行蒸汽消毒,消毒完成后,餐具被第一傳送裝置9傳送至第二傳送裝置12,經由第二傳送裝置12進入烘干室2,在進入烘干室2時,首先有擦干裝置10將蒸汽在餐具表面形成的水漬擦掉,再由烘干風機11吹風對餐具進行烘干,最終餐具由餐具出口13運出。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