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用具領域,尤其是一種兒童防咬傷牙墊制作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對于預防局部麻醉后咬傷口唇的現象,普遍醫生僅是口頭上囑咐家長密切關注兒童,注意避免兒童咬傷口唇,但是并沒有實質性措施去幫助兒童患者去避免出現此類情況,往往效果欠佳,仍經常有患兒在術后出現咬傷口唇的現象,兒童患者行為控制能力較成人差,依從性更差,在局部麻醉后咬傷唇舌后因為局部感覺喪失而不自知,造成傷口持續出血,對患兒身心帶來傷害,家長對醫生的認可信任程度降低。然而現階段,市面上未有發現針對防止兒童局部麻醉后自傷的商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兒童防咬傷牙墊制作模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兒童防咬傷牙墊制作模具,包括硅橡膠層、牙弓前板、牙弓后板和擋片,所述擋片分別與牙弓前板、牙弓后板垂直固定呈工字形結構,從而使模具以擋片為中心形成兩個對稱的弧形凹槽狀結構,所述硅橡膠層嵌入并填滿該弧形凹槽狀結構。
優選的,上述兒童防咬傷牙墊制作模具,所述牙弓前板和牙弓后板的材質為醫用橡膠。
優選的,上述兒童防咬傷牙墊制作模具,所述弧形凹槽狀結構的尺寸規格為:長×寬×厚=(30-34)mm×(10-15)mm×(8-12)mm。
優選的,上述兒童防咬傷牙墊制作模具,所述牙弓前板和牙弓后板所對的圓心角均為0.3-0.6弧度。
有益效果:
上述兒童防咬傷牙墊制作模具,結構簡單,可以方便快速的制備防咬傷牙墊,硅橡膠層硬化后即可修型佩戴使用,特定的尺寸及弧度設計使兒童佩戴無不適感,能夠有效減少兒童口腔局部麻醉后因局部口唇等軟組織失去感覺而發生的口唇自傷現象。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兒童防咬傷牙墊制作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牙弓后板 2-牙弓前板 3-擋片
4-弧形凹槽狀結構 5-硅橡膠層;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兒童防咬傷牙墊制作模具的弧形凹槽狀結構的仰視圖,其中:
a:凹槽弧形頂點中間點到兩端中間點連線的垂直距離;
b:兩端中間點的距離;
c:凹槽的寬度。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所述兒童防咬傷牙墊制作模具,包括硅橡膠層5、牙弓前板2、牙弓后板1和擋片3,所述牙弓前板和牙弓后板的材質為醫用橡膠,所述擋片分別與牙弓前板、牙弓后板垂直固定呈工字形結構,從而使模具以擋片為中心形成兩個對稱的弧形凹槽狀結構4,所述硅橡膠層分別嵌入并填滿該上、下弧形凹槽狀結構,具體尺寸如圖2所示:
所述弧形凹槽狀結構的尺寸規格為:長(b)×寬(c)×厚(a)=30mm×12mm×8mm;所述牙弓前板和牙弓后板所對的圓心角約為0.5弧度;或
所述弧形凹槽狀結構的尺寸規格為:長(b)×寬(c)×厚(a)=34mm×13mm×10mm;所述牙弓前板和牙弓后板所對的圓心角約為0.35弧度。
使用過程中,將上述模具置入兒童前牙區,囑兒童咬牙,上下牙列均咬入硅橡膠層中約30s左右,待硅橡膠層硬固后取下即得硅橡膠咬合墊,對該硅橡膠咬合墊的邊緣及形態進行修正、去除多余材料即得到兒童防咬傷牙墊。兒童就診完畢后將該兒童防咬傷牙墊戴入口中,待麻醉效果消失后取下即可。
通過使用兒童防咬傷牙墊可大大降低臨床兒童麻醉后唇舌咬傷現象的發生,對2015年6月至今對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的無痛牙科治療中心的3歲~10歲兒童進行統計,在其知情同意情況下,依意愿需要在牙科治療術后使用上述防咬傷牙墊,患兒共25例,均囑咐家屬在患兒佩戴期間注意兒童勿扣拽牙墊,防止脫落誤吸,在患兒自覺局部軟組織感覺恢復后摘除牙墊,與未佩戴防咬傷牙墊的25例患兒隨機對照統計咬傷結果,并術后24h進行電話回訪牙墊脫落情況。結果見表1。
表1
經了解,患兒脫落的1例為佩戴后兒童不斷扣拽牙墊最終在兒童感覺未消失前脫落。其余兒童配合良好,均未發生咬傷情況。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