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胸腔鏡切割縫合器,尤其針對胸腔鏡下氣胸、肺大泡、外傷性胸腔內出血或肺與胸膜粘連帶斷裂(血管)出血等手術所用胸腔鏡切割縫合器,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胸腔鏡被譽為上個世紀胸外科界的重大突破之一,是胸部微創外科的代表性手術。胸腔鏡外科手術(電視輔助胸腔鏡手術)使用現代電視攝像技術和高科技手術器械裝備,在胸壁套管或微小切口下完成胸內復雜手術的微創胸外科新技術,它改變了一些胸外科疾病的治療概念,被認為是20世紀末胸外科手術的最重大進展,是未來胸外科發展的方向。
目前胸腔鏡微創手術在臨床應用廣泛,因其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逐漸替代常規手術大切口。但仍有其一定的弊端,比如對于相對較小的手術,例如肺大泡切除,胸腔鏡下止血等需全身麻醉,氣管插管,手術時間相對較長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均勻攪拌膠水的裝置。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胸腔鏡切割縫合器,包括釘倉拆卸部、胸腔鏡鏡頭、傳動連接管和手柄,所述釘倉拆卸部與傳動連接管前端相連接,傳動連接管末端連接手柄,傳動連接管上端設有胸腔鏡鏡頭。
所述釘倉拆卸部與傳動連接管前端通過第一旋轉件連接;胸腔鏡鏡頭通過第二旋轉件與傳動連接管連接,傳動連接管上還設有旋轉角度調節鈕;
根據需要手動調節第二旋轉件,進而調整胸腔鏡鏡頭的角度;通過調整旋轉角度調節鈕調節釘倉拆卸部的旋轉角度。
所述胸腔鏡鏡頭內設有光纖,光纖沿著傳動連接管內設置,并通過銜接口延伸至傳動連接管外部。
所述手柄包括保險和握持手柄,保險設置于握持手柄前端,握持手柄上還設有調節按鈕。
所述胸腔鏡鏡頭與釘倉拆卸部之間距離為2-3cm。
所述釘倉拆卸部和胸腔鏡鏡頭均以傳動連接管所處水平面為旋轉平面進行左右旋轉,旋轉角度為120-150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實用新型進行胸部手術,切口較小,出血少,有望在局麻下完成手術。手術時間短,不需全麻、氣管插管等,出血較少,恢復快,節省患者費用以及減少住院時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釘倉拆卸部;2、胸腔鏡鏡頭;3、傳動連接管;4、手柄;4-1、保險;4-2、手柄;4-3、調節按鈕;5-1、第一旋轉件;5-2、第二旋轉件;6、旋轉角度調節鈕;7、光纖;8、銜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中釘倉拆卸部和手柄均來自于市場成熟產品。
如圖1所示:胸腔鏡切割縫合器,包括釘倉拆卸部1、胸腔鏡鏡頭2、傳動連接管3和手柄4,所述釘倉拆卸部1與傳動連接管3前端相連接,傳動連接管3末端連接手柄4,傳動連接管3上端設有胸腔鏡鏡頭2。
所述釘倉拆卸部1與傳動連接管3前端通過第一旋轉件5-1連接;胸腔鏡鏡頭2通過第二旋轉件5-2與傳動連接管3連接,傳動連接管3上還設有旋轉角度調節鈕6;根據需要手動調節第二旋轉件5-2,進而調整胸腔鏡鏡頭2的角度;通過調整旋轉角度調節鈕6調節釘倉拆卸部1的旋轉角度。
所述胸腔鏡鏡頭2內設有光纖7,光纖7沿著傳動連接管3內設置,并通過銜接口8延伸至傳動連接管3外部。
所述手柄4包括保險4-1和握持手柄4-2,保險4-1設置于握持手柄4-2前端,握持手柄4-2上還設有調節按鈕4-3。
所述胸腔鏡鏡頭2與釘倉拆卸部1之間距離為2-3cm。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通過下壓保險4-1進行打釘,通過調節按鈕4-3調節胸腔鏡鏡頭2之間焦距等參數,通過旋轉第二旋轉件5-2來調節手術中胸腔鏡鏡頭2的角度和位置,通過調節旋轉角度調節鈕6來調節釘倉拆卸部1的角度。
本新型的前部有胸腔鏡成像系統(與傳統腔鏡相似),可直接通過光纖7在屏幕上成像,并可通過調節按鈕4-3調節對白、微距、成像大小以及錄像等胸腔鏡功能。同時成像系統前部可通過調節轉變方向,可以更加方便、直觀、多角度的提供影像系統。同時該新型還有切割縫合系統,前方吻合器釘倉可拆卸,可旋轉角度,通過手柄4操作方便,并且腔鏡系統和切割縫合系統可分離拆卸。
采用本實用新型胸腔鏡切割縫合器,胸部手術切口較小,出血少,有望在局麻下完成手術。手術時間短,不需全麻、氣管插管等,出血較少,恢復快,節省患者費用以及減少住院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