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灌流固定裝置,尤其是涉及動物腦組織切片實驗用灌流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組織標本固定是最常用的實驗方法和實驗手段。腦組織切片是觀察大鼠腦組織病理損傷的主要實驗方法之一。在進行腦組織切片之前,需對處死大鼠的腦組織進行灌流固定。整個實驗過程繁瑣,并要求操作速度要迅速熟練,否則就會導致組織固定失敗,造成整個實驗工作的中斷、失敗,這樣既耗時也無形中增大了工作量,影響正常工作的進行。而目前并沒有固定的灌流裝置,均是根據文獻介紹根據經驗進行操作,在實驗過程中往往會因為某一環節準備不完善而影響實驗的速度,進而影響實驗進程,存在較大的人為誤差,很難保障實驗的順利進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質量和降低實驗成本的大鼠實驗用灌流固定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動物腦組織切片實驗用灌流固定裝置,它包括盛液器A、盛液器B、輸液管、多通連接器和注射器,所述的盛液器A和盛液器B各自連接有輸液管,輸液管分別與多通連接器連接,多通連接器的出口端通過液體輸送管與注射器連接,所述的輸液管上安裝有節流閥。
所述的盛液器A上設置有一注液口,盛液器B上設置有加液口。
所述的盛液器A和盛液器B的頂部還設置有掛鉤。
所述的盛液器A和盛液器B均為自排液軟袋。
所述的盛液器A和盛液器B的頂部均安裝有吊環和加液管。
所述的盛液器A為藥液袋。
所述的盛液器B為生理鹽水袋。
所述的多通連接器為三通管。
所述的注射器為注射針頭。
所述的液體輸送管為軟管。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采用生理鹽水瓶、盛液器A、盛液器B、輸液管、針頭及多通連接器,這些材料容易購買、價格低廉、經濟適用,安全環保,整個裝置安裝簡單易學,清晰明了,實驗完畢拆卸容易,易于保存,方便下次實驗應用,簡化實驗流程,節省實驗時間,因此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并且減少了人為操作誤差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提高了實驗的準確率和成功率,既節省了實驗費用,也降低了實驗成本。
附圖說明
圖1 為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 為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掛鉤,2-注液口,3-盛液器A,4-節流閥,5-輸液管,6-多通連接器,7-注射器,8-盛液器B,9-加液口,10-加液管,11-吊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一種動物腦組織切片實驗用灌流固定裝置,它包括盛液器A3、盛液器B8、輸液管5、多通連接器6和注射器7,所述的盛液器A3和盛液器B8的底部均連通輸液管5,兩根輸液管5分別與多通連接器6對應的管口連通,在多通連接器6的另一管口通過液體輸送管與注射器7連通,所述的輸液管5上均安裝有節流閥4,節流閥4可實現生理鹽水和藥液灌流的自由切換,同時還可通過控制節流閥4的流量,從而控制灌流的速度,使其符合試驗要求,在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所述的盛液器A3為藥液袋,所述的盛液器B8為生理鹽水袋,所述的多通連接器6為三通管,所述的注射器7為注射針頭,所述的液體輸送管為軟管,軟管與注射針頭連接,便于操作人員插針,使用時,先將老鼠進行麻醉,打開老鼠的胸腔,充分顯露心臟(插針)和肝臟(判斷),盡可能多暴露心臟,利于操作,進液,找到鼠心尖,用止血鉗預夾住心尖少部,持注射器7從心尖略偏左下進,插入有突破感即停,然后控制節流閥4,打開盛液器B8,給大鼠注射生理鹽水,生理鹽水直接進到大鼠的主動脈內,當右房充盈后,剪破右房,此時液體較快下滴(調整針頭朝向),紅色血液從右房流出,快速沖盡全身血液(否則影響免疫反應),注射時間約4-5min,注射量約為80ml/只大鼠,然后通過控制節流閥4打開盛液器A3將4%的多聚甲醛灌注入到大鼠內,灌流時間為30min左右,多聚甲醛要偏快,完成大鼠組織灌流。
在本實施例,所述的盛液器A3上設置有一注液口2,盛液器B8上設置有加液口9,所述的注液口2和加液口9均為人工裁剪,使用時,直接在盛液器A3和盛液器B8的頂部側壁剪裁出一開口即可,從而可實現藥液和生理鹽水的添加。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盛液器A3和盛液器B8的頂部還設置有掛鉤1,從而便于盛液器A3和盛液器B8的掛取。
實施例二:
在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結構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盛液器A3和盛液器B8的結構不同,如圖2所示,所述的盛液器A3和盛液器B8均為自排液軟袋,所述的盛液器A3和盛液器B8的頂部均安裝有吊環11和加液管10,所述的加液管10位于吊環11的一側,吊環11用于盛液器A3和盛液器B8的掛取,而加液管10則用于藥液和生理鹽水的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