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滾筒單元設備,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可換滾筒式包衣機的滾筒單元。
背景技術:
包衣機廣泛適用于制藥、食品、化工等領域。現有包衣機的機體與滾筒多為一體式結構,只能對體積或重量在一定范圍內變化的物料進行包衣,當需要進行包衣的各批次物料的體積或重量相差較大時,一臺包衣機則無法完成生產,通過數臺不同容積規格的包衣機來滿足生產需要,增大了生產成本,可更換不同大小滾筒的技術將是包衣機的發展趨勢。屆時,一臺包衣機的機體將配備多個不同大小的滾筒,如何實現不同大小的滾筒與進出風管的裝配匹配,從而保證包衣過程中物料的干燥效果以及如何實現滾筒在包衣機的機體內的快速拆裝將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可更換滾筒式包衣機的不同大小的滾筒均能與進出風管進行匹配裝配及滾筒在可更換滾筒式包衣機的機體內的快速拆裝,進而提供一種用于可換滾筒式包衣機的滾筒單元。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可換滾筒式包衣機的滾筒單元包括滾筒裝置和滾筒支撐車裝置,滾筒裝置包括:滾筒、活動過風板和多個過風管道;滾筒支撐車裝置包括:支架、支撐車架、兩個第一轉輪、兩個第二轉輪和多個導輪;
滾筒的后端同軸固定安裝環形的活動過風板,活動過風板的板面上沿同一圓周均勻開設有多個過風孔,滾筒的筒壁上沿其軸線方向固定安裝有與過風孔的數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對應的過風管道,每個過風管道的后端均與和其對應的過風孔連通,每個過風管道均與滾筒連通;
支架安裝在支撐車架的前端,支架上安裝有兩個軸線沿前后方向排布的第一轉輪,兩個第二轉輪安裝在支撐車架的后端,且兩個第二轉輪的軸線均沿前后方向排布,滾筒安裝在支撐車架上的第一轉輪和第二轉輪上,支撐車架的底部四角分別設有可沿前后方向轉動的導輪;
活動過風板卡裝在兩個第二轉輪內,滾筒的前端可轉動安裝在兩個第一轉輪上。
過風管道與滾筒連通處的滾筒的筒壁上密布有通孔。
滾筒裝置還包括多個風道蓋,每個過風管道上設有一個可拆卸的風道蓋。
滾筒的筒口設有向外延伸的筒口壁。
滾筒裝置還包括多個攪拌槳葉或螺旋葉片,多個攪拌槳葉或螺旋葉片安裝在滾筒的內部筒壁上。
兩個第一轉輪的軸線之間的距離小于所述滾筒的筒口的直徑。
兩個第二轉輪的軸線之間距離小于安裝在滾筒上的活動過風板的直徑。
第二轉輪為凹輪,第二轉輪的輪面上的凹槽的寬度與活動過風板的厚度相配合。
滾筒支撐車裝置還包括兩個擋塊,支撐車架的前端兩側上均安裝有一個擋塊。
導輪與可換滾筒式包衣機的機體的內部沿前后方向設置的兩條平行的導軌相配合。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滾筒支撐車5的導輪6及與導輪6相配合的安裝在可換滾筒式包衣機的機體1內的導軌8的設置,使得通過本實用新型攜帶滾筒4可以隨意地推入或拉出機體1,使滾筒4可以簡單、方便地在包衣機的機體1內進行拆裝;
2、滾筒裝置的獨特的活動過風板15和滾筒4上的過風管道17的設計,當滾筒4裝入可換滾筒式包衣機的機體1內并轉動生產時,活動過風板15上的多個過風孔依次循環地與進風管上的進風口及出風管上的出風口連通,從而使滾筒4通過其上的過風管道17與進風管及出風管連通,形成由進風管至滾筒4至排風管的連通的風路,對滾筒4內的物料進行干燥,進而保證無論更換何種容積的滾筒4,當將滾筒4裝入包衣機的機體1內后均能與進出風管進行匹配裝配。由于進風口及出風口的位置固定,且滾筒4帶動活動過風板15轉動生產時,過風管道依次循環地與進風管及出風管連通,使得滾筒4轉動生產時,其進風風向和出風風向始終保持不變,有效地保證進風能夠最大面積地吹掃到物料表面并穿過物料,從而保證干燥效率;
3、過風管道17與滾筒4連通處的滾筒筒體的筒壁上密布有通孔,既可保證過風管道17與滾筒4連通,保證滾筒筒體內的通風,又可保證滾筒4內的加工物料不會進入過風管道17,造成物料的浪費或設備故障;
4、可拆卸的風道蓋18的設計,便于對滾筒4及過風管道17的清洗;
5、筒口壁的設置,便于滾筒4的支撐裝置通過其對滾筒筒體進行支撐,且不影響滾筒4在裝入包衣機的機體1內后的正常轉動生產;
6、兩個第一轉輪20的軸線之間的距離小于滾筒4的筒口的直徑,且兩個第二轉輪21的軸線之間的距離小于安裝在滾筒4上的活動過風板15的直徑,使得當需要將滾筒4裝配在滾筒支撐車上,可以采用兩個第一轉輪20支撐滾筒4的筒口壁,采用兩個第二轉輪21支撐活動過風板15,從而對滾筒4起到有效的支撐作用;
7、滾筒支撐車采用第一轉輪20和第二轉輪21支撐滾筒4,當其攜帶滾筒4推入機體1內且滾筒4與機體相對裝配后,不影響滾筒4的轉動生產(即滾筒4可相對于支撐它的本實用新型轉動);
8、第二轉輪21采用凹輪,且輪面上的凹槽寬度與活動過風板15的寬度相配合,當滾筒4裝載在滾筒支撐車上,并將活動過風板15卡入第二轉輪21的凹槽內后,可有效地對滾筒4進行前后限位,防止其位置變動,為滾筒4提供穩固的支撐;
9、滾筒支撐車上的擋塊13的設置,當將本實用新型推入機體內且滾筒4與機體相對裝配后,可以通過擋塊13及機體內設置的與擋塊13相配合的擋板對滾筒支撐車進行定位,避免滾筒4在轉動生產時,滾筒支撐車攜帶其發生位置變動,造成設備故障。
附圖說明
圖1是滾筒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后視圖;
圖3是將本實用新型應用在可換滾筒式包衣機上的主視圖;
圖4是圖3的主視剖視圖;
圖5是滾筒支撐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圖2、圖3、圖4和圖5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一種用于可換滾筒式包衣機的滾筒單元,它包括滾筒裝置和滾筒支撐車裝置,滾筒裝置包括:滾筒4、活動過風板15和多個過風管道17;滾筒4的后端同軸固定安裝有環形的活動過風板15,活動過風板15的板面上沿同一圓周均勻開設有多個過風孔,滾筒4的筒壁上沿其軸線方向固定安裝有與過風孔的數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對應的過風管道17,每個過風管道17的后端均與和其對應的過風孔連通,每個過風管道17均與滾筒4連通;
滾筒支撐車裝置包括:支架19、支撐車架46、兩個擋塊13、兩個第一轉輪20、兩個第二轉輪21和多個導輪6,支架19安裝在支撐車架46的前端,支架19上安裝有兩個軸線沿前后方向排布的第一轉輪20,兩個第二轉輪21安裝在支撐車架46的后端,且兩個第二轉輪21的軸線均沿前后方向排布,滾筒4安裝在支撐車架46上的第一轉輪20和第二轉輪21上,支撐車架46的底部四角分別設有可沿所述滾筒4的軸線方向轉動的導輪6;支撐車架46的前端兩側上均安裝有一個擋塊13;
活動過風板15卡裝在兩個第二轉輪21內,滾筒4的前端可轉動安裝在兩個第一轉輪20上。
本實用新型的滾筒支撐車的導輪6及與導輪相配合的安裝在可換滾筒式包衣機的機體內的導軌8的設置,使得通過本實用新型攜帶滾筒4可以隨意地推入或拉出機體,使滾筒4可以簡單、方便地在包衣機的機體內進行拆裝。
滾筒裝置的獨特的活動過風板15和滾筒4上的過風管道17的設計,當滾筒4裝入可換滾筒式包衣機的機體1內并轉動生產時,活動過風板15上的多個過風孔依次循環地與進風管上的進風口及出風管上的出風口連通,從而使滾筒4通過其上的過風管道17與進風管及出風管連通,形成由進風管至滾筒至排風管的連通的風路,對滾筒4內的物料進行干燥,進而保證無論更換何種容積的滾筒4,當將滾筒4裝入包衣機的機體1內后均能與進出風管進行匹配裝配。由于進風口及出風口的位置固定,且滾筒4帶動活動過風板15轉動生產時,過風管道17依次循環地與進風管及出風管連通,使得滾筒4轉動生產時,其進風風向和出風風向始終保持不變,有效地保證進風能夠最大面積地吹掃到物料表面并穿過物料,從而保證干燥效率;
具體實施方式二:結合圖1、圖3和圖4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過風管道17與滾筒4連通處的滾筒4的筒壁上密布有通孔。如此設置,既可保證過風管道17與滾筒4連通,保證滾筒筒體內的通風,又可保證滾筒4內的加工物料不會進入過風管道17,造成物料的浪費或設備故障。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三:結合圖3和圖4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還包括多個風道蓋18,每個過風管道17上設有一個可拆卸的風道蓋18。如此設置,便于對滾筒4及過風管道17的徹底清洗。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四:結合圖1、圖2和圖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滾筒4的筒口設有向外延伸的筒口壁22。如此設置,便于滾筒4的支撐裝置通過其對滾筒4進行支撐,且不影響滾筒4在裝入包衣機的機體內后的正常轉動生產。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五:結合圖4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還包括多個螺旋葉片45,多個螺旋葉片45安裝在滾筒4的內部筒壁上。如此設置,在滾筒4轉動生產時有助于其內部的物料的分層流動。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六:結合圖1、圖2、圖3、圖4和圖5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兩個第一轉輪20的軸線之間的距離小于所述滾筒4的筒口的直徑。如此設置,便于第一轉輪20對滾筒4的筒口壁22起到支撐。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七:結合圖1、圖2、圖3、圖4和圖5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兩個第二轉輪21的軸線之間距離小于安裝在滾筒4上的圓盤形活動過風板15的直徑。如此設置,便于第二轉輪21對滾筒4的活動過風板15起到支撐。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三、四、五或六相同。
上述結構設計,使得當需要將滾筒4裝配在滾筒支撐車上,可以采用兩個第一轉輪20支撐滾筒4的筒口壁,采用兩個第二轉輪21支撐活動過風板15,從而對滾筒4起到有效的支撐作用,本實用新型采用第一轉輪20和第二轉輪21支撐滾筒4,當其攜帶滾筒4推入機體1內且滾筒4與機體相對裝配后,不影響滾筒4的轉動生產(即滾筒4可相對于支撐它的本實用新型轉動)。
具體實施方式八:結合圖1、圖2和圖5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第二轉輪21為凹輪,第二轉輪21的輪面上的凹槽的寬度與活動過風板15的厚度相配合。如此設置,當滾筒4裝載在滾筒支撐車上,并將活動過風板15卡入第二轉輪21的凹槽內后,可有效地對滾筒4進行前后限位,防止其位置變動,為滾筒4提供穩固的支撐。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或七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九:結合圖1、圖2和圖5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還包括擋塊13,支撐車架46的前端兩側上均安裝有擋塊13。如此設置,當將本實用新型推入機體內且滾筒4與機體相對裝配后,可以通過擋塊13及機體內設置的與擋塊13相配合的擋板對滾筒支撐車進行定位,避免滾筒4在轉動生產時,滾筒支撐車攜帶其發生位置變動,造成設備故障。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或八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十:結合圖3和圖4說明本實施方式,導輪6與可換滾筒式包衣機的機體1的內部沿前后方向設置的兩條平行的導軌8相配合。便于本實用新型推入或拉出包衣機的機體。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或八相同。
實際使用過程中,通常為一臺包衣機配置多個本實用新型的滾筒單元,多個滾筒單元的滾筒4的長度相同,滾筒4的筒口直徑相同,滾筒4的筒身直徑不同,不同的滾筒4上安裝的活動過風板15相同,多個滾筒支撐車相同。由于不同的滾筒4上安裝的活動過風板15相同,但各滾筒4的直徑不同,為使各滾筒4上的過風管道17均能與相對應的活動過風板15上的過風孔連通,不同滾筒上的過風管道17可以適宜地傾斜一定角度。不同滾筒4的長度相同、筒口的直徑相同,便于裝載在相同的滾筒支撐車上。
多個滾筒4的長度相同、直徑不同(即容積不同),可以根據待包衣的物料量的不同隨時更換適宜容積的滾筒單元進行生產,可以適應不同批次的待包衣的物料的體積或重量的大范圍變化,有效地解決了現有包衣機不能對不同批次的體積或重量存在較大變化的物料進行包衣生產的問題,另外,還可以根據物料的品種不同使用不同的滾筒單元,即一個滾筒單元只用來對一個品種的物料進行包衣,不用于對其它品種的物料進行包衣生產,可有效避免不同品種的物料之間的交叉污染。當需要對滾筒進行清洗時,可以將滾筒單元從所述機體內拉出后再對滾筒4進行清洗,相比于滾筒4的在位清洗,清洗效果更好,清洗時間更短,另外,在對一個滾筒4進行清洗的時候,還可以將另外一個滾筒單元推入所述機體1內進行工作,從而實現設備的連續生產,不滯工。多個滾筒支撐車相同,使得無論選用何種容積的滾筒4,均能通過包衣機的機體1內與導輪6相配合的導軌8將其推入機體,使滾筒4上的軸套與所述傳動軸配合,不同的滾筒4上安裝的活動過風板15相同,使得無論選用何種容積的滾筒4,其上的活動過風板15均能與進風管及出風管匹配裝配,實現滾筒4的通風干燥,另外,還可保證當滾筒單元推入所述機體1內時,滾筒4上的軸套與機體上的傳動軸同軸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