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用品,特別是一種傷口保護罩。
背景技術:
目前,人體皮膚傷口根據創口大小一般用創可貼、紗布等進行包扎。創可貼,具有止血,護創作用,只能用于小塊的創傷應急治療,起到暫時的止血,保護創面的作用。但由于其透氣性差,使用的時間不宜過長,避免細菌誘發感染。紗布包扎較于創可貼有了可包扎傷口大、透氣性強的特點,但是不具有美觀性,在炎熱天氣里仍需要透氣性更好的包扎方式。對于將傷口直接暴露在空氣中進行恢復,容易遭到蚊蟲飛爬,造成傷口污染,且無法避免穿衣對其摩擦。這幾種方式,雖然對傷口恢復各自起著不同的作用,但對于物理性的偶然碰撞無法避免,容易造成傷口的二次傷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更具保護效果的傷口保護罩。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途徑實現的:一種傷口保護罩,它呈網罩狀,包括頂圈、支撐桿、底圈及紗網;
所述的底圈上安裝有若干根支撐桿,支撐桿的頂部連接頂圈,頂圈的內圈活動安裝有紗網,頂圈、支撐桿、底圈三者圍成的區域也安裝有紗網;
所述的底圈為分段式結構,段與段之間對應安裝有軸向排列的若干個固定孔及活動插桿連接;
所述的頂圈上設有若干個固定孔,紗網的外圈設有活動插桿。
作為本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的底圈底部設有硅膠墊。
作為本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的頂圈、支撐桿、底圈為PVC材料制成。
作為本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的活動插桿頭部為圓頂結構,其直徑略大于固定孔孔徑。
作為本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的底圈分段處的紗網亦為分段結構。
本實用新型傷口保護罩,克服了現有包扎方式透氣性差、美觀性差的缺陷,有利于傷口的有效恢復;同時,本實用新型還具備同類產品不具備的適應性,其結構可以根據傷口面積進行調節,還可以在不從身體上拆下保護罩的情況下,進行傷口處理。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頂圈1、支撐桿2、底圈3、紗網4、固定孔5、活動插桿6、硅膠墊7。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傷口保護罩,它呈網罩狀,包括頂圈1、支撐桿2、底圈3及紗網4;所述的底圈3上安裝有若干根支撐桿2,支撐桿2的頂部連接頂圈1,頂圈1的內圈活動安裝有紗網4,頂圈1、支撐桿2、底圈3三者圍成的區域也安裝有紗網4;所述的底圈3為分段式結構,段與段之間對應安裝有軸向排列的若干個固定孔5及活動插桿6連接,所述的底圈分段處的紗網亦為分段結構;通過這種結構,可以根據傷口大小,縮小或擴展底圈的大小;所述的頂圈1上設有若干個固定孔5,紗網4的外圈設有活動插桿6,通過該結構,可以不從身體上拆下保護罩的情況下,對頂圈上的紗網進行拆裝,方便對傷口的處理。
所述的底圈3底部設有硅膠墊7,便于與皮膚吻合,固定創口罩。
所述的頂圈1、支撐桿2、底圈3為PVC材料制成,增加自身穩定性和抗碰撞能力。
所述的活動插桿6頭部為圓頂結構,其直徑略大于固定孔5孔徑,方便拆裝。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