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輔助器械,具體是一種護理科用輸液支架。
背景技術:
醫用護理輸液支架是醫院中必須要用到的工具,用來給病人輸液治療,但是現在醫院中用到的輸液支架的高度不能調節,沒有放置水杯和隨身攜帶物品的地方,而且手臂不能夠得到很好的放置,會導致病人手臂因放置不適而感到發麻,并且在冬季吊瓶溫度低,輸進病人體內的液體溫度低,會使病人感到不適,所以設計一種新型的醫用護理輸液支架來解決這一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護理科用輸液支架,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護理科用輸液支架,包括底座、吊瓶放置槽和手臂放置板;所述底座的下端設置有支撐腿;所述支撐腿呈半圓弧狀結構;支撐腿的底端安裝有萬向輪;底座的上端連接有底部支撐桿;所述底部支撐桿上設置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通過活動銷連接有活動塊;所述活動塊固定連接有手臂支撐板;所述手臂支撐板由保溫棉墊和墊板組成;底部支撐桿的左側設置有電源箱;所述電源箱的下端連接有充電插頭;底部支撐桿的上方連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上設置有鎖緊螺母;升降柱的上方連接有頂部支撐桿;所述頂部支撐桿上設置有導向塊;所述導向塊上開設有凹槽;頂部支撐桿的上方設置有掛鉤和固定筋板;所述固定筋板上固定連接有吊瓶放置槽;所述吊瓶放置槽的中間部分為透明的玻璃狀結構;吊瓶放置槽的兩側內壁里設置有加熱絲;所述加熱絲的內部外壁上設置有一層加熱棉;吊瓶放置槽的中間部分的玻璃面上設置有刻度線;頂部支撐桿的頂端設置有LED照明燈;所述LED照明燈通過輸電線連接到控制開關上;所述控制開關設置在底部支撐桿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上設置有水杯槽。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電源箱上設置有充電插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吊瓶放置槽呈斗狀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其上設置有螺紋升降桿,醫護人員可以通過螺紋升降桿來調整整個輸液架的高度,另外該輸液架上設置有手臂放置板,病人輸液時可以將手臂平放在帶有保溫棉墊的放置板上,冬季時通過吊瓶放置槽將其中的輸液進行加熱可以讓手臂不至于太冷,而且電源箱可以為病人在輸液時提供手機充電,同時使用架頂端設置的照明燈可以讓病人清楚的觀察到輸液瓶中藥物的剩余量,以便及時更換。
附圖說明
圖1為護理科用輸液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護理科用輸液支架中手臂放置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護理科用輸液支架中吊瓶放置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吊瓶放置槽,3-手臂支撐板,4-支撐腿,5-萬向輪,6-水杯槽,7-底部支撐桿,8-連接座,9-活動銷,10-活動塊,11-保溫棉墊,12-墊板,13-電源箱,14-充電插頭,15-升降柱,16-控制開關,17-輸電線,18-鎖緊螺母,19-頂部支撐桿,20-導向塊,21-凹槽,22-掛鉤,23-固定筋板,24-LED照明燈,25-加熱絲,26-加熱棉。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3,一種護理科用輸液支架,包括底座1、吊瓶放置槽2和手臂放置板3;所述底座1的下端設置有支撐腿4;所述支撐腿4呈半圓弧狀結構;支撐腿4的底端安裝有萬向輪5,以方便移動該輸液裝置;底座1上還設置有水杯槽6,以便患者放置水杯;底座1的上端連接有底部支撐桿7;所述底部支撐桿7上設置有連接座8;所述連接座8通過活動銷9連接有活動塊10;所述活動塊10固定連接有手臂支撐板3;所述手臂支撐板3由保溫棉墊11和墊板12組成;底部支撐桿7的左側設置有電源箱13;所述電源箱13上設置有充電插孔,以便患者在輸液時進行手機充電使用;電源箱13的下端連接有充電插頭14;底部支撐桿7的上方連接有升降柱15;所述升降柱15上設置有鎖緊螺母18,以便鎖緊高度調整后輸液支架的高度;升降柱15的上方連接有頂部支撐桿19;所述頂部支撐桿19上設置有導向塊20;所述導向塊20上開設有凹槽21,以便將輸液管固定住;頂部支撐桿19的上方設置有掛鉤22和固定筋板23;所述掛鉤22用于炎熱天氣輸液時使用;所述固定筋板23上固定連接有吊瓶放置槽2;所述吊瓶放置槽2呈斗狀結構;吊瓶放置槽2的中間部分為透明的玻璃狀結構;吊瓶放置槽2的兩側內壁里設置有加熱絲25;所述加熱絲25的內部外壁上設置有一層加熱棉26,以便保證吊瓶中輸液溫度;吊瓶放置槽2的中間部分的玻璃面上設置有刻度線27,以便觀察輸液的剩余量;頂部支撐桿19的頂端設置有LED照明燈24;所述LED照明燈24通過輸電線17連接到控制開關16上;所述控制開關16設置在底部支撐桿7上。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