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兒科醫療器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生兒護理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醫院的嬰兒床上沒有設置專門用于監控新生兒體征的設備,一般是通過監護儀監測心率、呼吸頻率、呼吸暫停、血氧和血壓等體征參數,由于監護儀產品本身特性,它只能被動的監測新生兒的體征,在新生兒出現呼吸暫停情況下,需要護士或者醫生人為干預,若醫務人員行動不及時可能會嚴重影響到新生兒的生命健康;另外,嬰兒床的床墊一般是水平的,嬰兒的在睡著后很容易發生吐奶,甚至會導致窒息。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生兒護理裝置,能夠實時監控新生兒的體征并能防止新生兒吐奶現象的發生。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新生兒護理裝置,包括嬰兒床,所述嬰兒床包括床體和設置在所述床體上的床墊,所述床墊上沿所述床體內壁的四周設置有海綿保護墊,所述床墊的上表面與水平面之間設置有15°的夾角,使所述床墊的頭部區域高于所述床墊的足部區域,所述床墊的上表面設置有睡眠毯,所述睡眠毯的頭部區域設置在所述床墊的較高一側,所述睡眠毯的上表面設置有溫度傳感器,所述睡眠毯的頭部區域均勻分布有薄膜壓力傳感器組,所述溫度傳感器和所述薄膜壓力傳感器組均與檢測電路板電連接,所述檢測電路板的輸出端依次與控制電路板和驅動電路板電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睡眠毯的內部設置有振動電機,所述振動電機分別設置在所述睡眠毯的足部區域及手部區域,所述振動電機與驅動電路板電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床體的床頭處設置有顯示部,所述顯示部包括觸控顯示屏、揚聲器和警示燈,所述觸控顯示屏、所述揚聲器和所述警示燈均與所述控制電路板電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睡眠毯的下表面與所述床墊的上表面大小一致。
進一步的,所述睡眠毯的邊緣處設置有電源開關和指示燈。
進一步的,所述床體的外側設置有新生兒用呼吸機。
進一步的,所述床體的一側鉸接有活動護欄,所述活動護欄通過可旋轉的卡扣與所述床體進行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床體的外側設置有透明的矩形卡片槽。
進一步的,所述床體的床腿處安裝有四個帶有自鎖功能的定向輪。
進一步的,所述床墊的下方設置有抽屜,所述抽屜內分別設置有奶瓶架、乳品盒和尿布盒。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在睡眠毯中設置薄膜壓力傳感器組能夠實時監控新生兒的呼吸狀態,并在觸控顯示屏上進行顯示;當新生兒發生呼吸暫停時,能夠通過設置在睡眠毯內的振動電機對新生兒的手部和足部進行刺激從而將其喚醒,同時揚聲器和所述警示燈發出警報,提醒醫護人員注意。
通過將床墊的上表面設置為帶有傾斜角的斜面,使床墊的頭部區域高于腳部區域,有利于新生兒的睡眠,避免新生兒吐奶現象的發生。
通過在床體外側設置呼吸機,為特殊的新生兒提供氧氣,而且當新生兒發生意外時,醫護人員能夠在第一時間對呼吸暫停的新生兒采取急救措施。
通過在床體設置活動護欄,當醫護人員對新生兒進行檢查或穿衣等操作時,將活動護欄放下,使床體有一側為自由端,能夠方便醫護人員的操作;當新生兒在睡眠時,通過卡扣將活動護欄與床體進行固定。
通過在床體的外側設置矩形卡片槽,能夠表明新生兒的姓名、性別等信息,便于識別和辨認;通過安裝帶有自鎖功能的定向輪能夠推動嬰兒床進行移動,并且能夠鎖定在需要停止的地方。
通過在床墊的下方設置抽屜,能夠對新生兒的奶瓶、乳品以及尿布等日常生活用品進行收納,便于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睡眠毯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嬰兒床;11、床體;12、床墊;14、睡眠毯;15、定向輪;16、溫度傳感器;17、薄膜壓力傳感器組;18、振動電機;31、觸控顯示屏;32、揚聲器;33、警示燈;4、活動護欄;5、矩形卡片槽;6、抽屜。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生兒護理裝置,包括嬰兒床1,嬰兒床1包括床體11和設置在床體11上的床墊12,床墊12的上表面與水平面之間設置有15°的夾角,使床墊12的頭部區域高于其足部區域,這樣的設計有利于新生兒的睡眠,既避免了新生兒在睡眠中發生吐奶現象,又不會使新生兒在床墊12上滑動。床墊12上沿床體11內壁的四周設置有海綿保護墊,能夠對新生兒起到防護的作用。
優選的,床墊12的上表面設置有睡眠毯14,睡眠毯14的下表面與床墊12的上表面大小一致,使睡眠毯14與床墊12完全貼合,并被海綿保護墊13所圍繞。睡眠毯14的頭部區域設置在床墊12的較高一側,如圖2所示,睡眠毯14的頭部區域均勻分布有薄膜壓力傳感器組17,薄膜壓力傳感器組17與檢測電路板電連接,檢測電路板的輸出端依次與控制電路板和驅動電路板電連接。睡眠毯14的內部設置有振動電機18,振動電機18設置為4個,具體來說,分別在睡眠毯14的足部區域設置兩個振動電機18及手部區域設置兩個振動電機18,振動電機18與驅動電路板電連接。薄膜壓力傳感器組17能夠監測新生的呼吸狀態信息,即新生兒的呼吸頻率和心率以及新生兒的活動狀態。睡眠毯14的邊緣處設置有電源開關和指示燈,能夠防止誤操作。當電源開關打開,睡眠毯14工作時指示燈亮。睡眠毯14的具體工作方式為:通過薄膜壓力傳感器組17能夠監測新生的呼吸狀態信息,并將此呼吸狀態信息發送給控制電路板,當控制電路板據呼吸狀態信息判定新生兒發生了呼吸暫停時,驅動電路板驅動振動電機18發生振動以刺激新生兒的足部和手部,達到喚醒新生兒的目的。
睡眠毯14的上表面設置有溫度傳感器16,溫度傳感器16與檢測電路板電連接。溫度傳感器16將檢測到的新生兒的體溫通過檢測電路板傳遞到控制電路板,當控制電路板根據接收到的信號判定新生兒的體溫高于正常值時,通過觸控顯示屏31進行顯示,并通過揚聲器32和警示燈33發出報警,通知醫務人員前來護理。
床體11的床頭處設置有顯示部,顯示部包括觸控顯示屏31、揚聲器32和警示燈33,觸控顯示屏31、揚聲器32和警示燈33均與控制電路板電連接。觸控顯示屏31中能夠顯示新生兒的體溫、呼吸頻率、心率以及活動狀態,當所監控的數值超出正常值時,揚聲器32和警示燈33發處報警信號。
床體11的外側設置有呼吸機。呼吸機為特殊的新生兒提供氧氣,而且當新生兒發生意外時,醫護人員能夠在第一時間對呼吸暫停的新生兒采取急救措施。呼吸機包括專用于新生兒吸氧的鼻塞,使用時可將鼻塞直接塞入新生兒鼻孔內,不會對新生兒皮膚產生損害,該鼻塞的大小及形狀根據新生兒的鼻孔特點制作而成,質地較軟,避免刺激新生兒皮膚;同時鼻塞采用雙頭鼻塞,可分別伸入新生兒的兩個鼻孔內,利于新生兒的呼吸。在鼻塞與氧氣瓶導管的結合處還設有一個與氧氣瓶導管連接在一起的一次性醫用膠貼,該醫用膠貼橫向固定在氧氣瓶導管上,使用時采用橫貼法,粘貼方便牢固。在氧氣瓶導管上還設有一個關閉開關,以利于控制氧氣量;在氧氣瓶導管內增設有一個過濾塞,該過濾塞可保證氧氣的干凈衛生。
床體11上鉸接有活動護欄4,活動護欄4通過可旋轉的卡扣與床體11進行固定。當醫護人員對新生兒進行檢查、穿衣或更換尿片等操作時,將活動護欄4放下,使床體11有一側為自由端,能夠方便醫護人員的操作;當新生兒在睡眠時,通過轉動卡扣將活動護欄4與床體11進行固定。
床體11的外側設置有透明的矩形卡片槽5,能夠表明新生兒的姓名、性別等信息,便于識別和辨認。
床體11的床腿處安裝有四個帶有自鎖功能的定向輪15,能夠推動嬰兒床進行移動,并且能夠鎖定在需要停止的地方。
床墊12的下方設置有抽屜6,抽屜6內分別設置有奶瓶架、乳品盒和尿布盒,能夠對新生兒的奶瓶、乳品以及尿布等日常生活用品進行收納,便于使用。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