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按摩裝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頸墊按摩機芯的改良。
背景技術:
:
現有頸墊按摩機芯,包括有電機、蝸輪箱和揉捏頭,電機輸出經蝸輪箱減速后,由輸出軸帶動揉捏頭旋轉,一對揉捏頭可形成對頸部的夾揉動作。由于頸部的特殊性,兩揉捏頭成錐狀且較長,除了夾揉頸部或者用來夾腿外,無法對其它部位進行按摩,功能相對單一,且按摩范圍相當有限,也無法觸及諸如肩胛部或腦后部。為此,提供一種按摩范圍大的頸墊按摩機芯,即成為本實用新型研究對象。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蝸輪箱輸出軸借助一帶偏心軸的轉盤,驅動揉捏頭的同時帶動一偏擺按摩臂擺動,實現大范圍按摩的頸墊按摩機芯。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頸墊按摩機芯,包括電機、蝸輪箱和揉捏頭,電機輸出經蝸輪箱減速后,驅動揉捏頭旋轉;其特征是:蝸輪箱輸出軸上定位有一帶偏心軸的轉盤,該轉盤上的偏心軸穿過一偏擺臂后其端部固定有揉捏頭;所述偏擺臂表面分布有若干個按摩球頭,且開設有限位長槽;所述蝸輪箱或機芯的其它固定物上設置有軸銷,該軸銷插設在偏擺臂的限位長槽中,約束且作為偏擺臂的運動支點。
所述偏擺臂成弧形香蕉狀,其上開設的限位長槽同樣成弧形狀。
所述一對弧形香蕉狀偏擺臂成相背結構分布;偏擺臂上若干按摩球頭成高低順序排列,靠近揉捏頭一端高。
所述揉捏頭為單頭結構,與轉盤偏心軸的固定端具有一彈簧段。
所述揉捏頭為多頭結構,成型或鎖固在一揉捏盤上,該揉捏盤再鎖固在轉盤偏心軸的端部。
所述揉捏頭為高低不同的三個,均布在揉捏盤的圓周上。
本實用新型在傳統只有一對揉捏頭的基礎上,通過偏擺臂連帶若干按摩球頭,與揉捏頭同步動作,實現大范圍的按摩之需,從頸部擴展至肩胛部,顛倒后還可對腦后部同步按摩,更具實用性的特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具體圖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頸墊按摩機芯立體示意圖
圖2頸墊按摩機芯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頸墊按摩機芯二立體示意圖
其中
1—電機 2—蝸輪箱 21—輸出軸 22—軸銷
3—揉捏頭 31—彈簧段 32—揉捏盤 4—偏擺臂
41—按摩球頭 42—限位長槽 5—轉盤 51—偏心軸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和圖2,頸墊按摩機芯,包括電機1、蝸輪箱2、揉捏頭3和偏擺臂4,電機1輸出經蝸輪箱2減速后,蝸輪箱的輸出軸21上定位有一帶偏心軸的轉盤5,該轉盤5上的偏心軸51穿過偏擺臂4后,其端部固定有揉捏頭3,驅動揉捏頭3偏心旋轉,形成夾揉動作;偏擺臂4表面分布有若干個按摩球頭41,且開設有限位長槽42;更具體地說,偏擺臂4成弧形香蕉狀,其上開設的限位長槽42同樣成弧形狀。
在蝸輪箱2或機芯的其它固定物上設置有軸銷22,該軸銷22插設在偏擺臂的限位長槽42中,約束且作為偏擺臂4的運動支點,也就是說,轉盤5的偏心軸51驅動偏擺臂4一端以該軸銷22為支點進行擺動,而偏擺臂4的遠端,根據設計長度越長,即擺動幅度越大。
偏擺臂4既可以是直條狀結構,也可如圖中成弧形香蕉狀,而且一對弧形香蕉狀偏擺臂4成相背結構分布,其上的按摩球頭41也順著成弧形分布;偏擺臂4上若干按摩球頭41又成高低順序排列,靠近揉捏頭3一端高。本實例中,揉捏頭3為單頭結構,與轉盤偏心軸51的固定端具有一彈簧段31,增加揉捏頭3挾揉的彈性。
參照圖3,本實例中揉捏頭3為多頭結構,成型或鎖固在一揉捏盤32上,該揉捏盤32再鎖固在轉盤偏心軸51的端部;更具體地說,揉捏頭3為高低不同的三個,均布在揉捏盤32的圓周上。在偏心軸51的驅動下,可偏擺旋轉,形成起伏的挾揉按摩。本結構的按摩頸墊挾揉相對柔和,也適合手持按摩背部、腿部等地方。
本實用新型主題為頸墊按摩機芯,旨在提供一種在揉捏頭基礎上,疊加有偏擺臂,實現大范圍的訴求,同樣可適用于坐墊按摩機芯或枕墊按摩機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