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碎石機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體外沖擊波碎石機大C型臂圓弧滑動裝置。
背景技術:
早期的C型臂圓弧滑動一般采用齒輪,圓弧齒條驅動,零件機械加工精度高成本高,對安裝精度要求高不方便,長期工作后齒輪齒條容易磨損,后期維修率高;驅動部件齒輪及減速電機安裝在C型臂保持架內部,不易調節,而且使得保持架結構體積大,給圍板設計帶來難度,外形顯得臃腫影響美觀。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體外沖擊波碎石機大C型臂圓弧滑動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提供一種體外沖擊波碎石機大C型臂圓弧滑動裝置,包括機架、同步帶輪、減速電機、旋轉主軸、C型臂保持架、上轉向輪、下轉向輪、同步帶、C型臂、同步帶上壓塊和同步帶下壓塊,所述C型臂位于所述C型臂保持架上,所述C型臂保持架位于所述旋轉主軸的前端,所述同步帶輪及所述減速電機設于所述旋轉主軸的后端,所述旋轉主軸設于所述機架上,所述旋轉主軸為空心軸式且具有內孔,所述同步帶的一端通過所述同步帶上壓塊固定于所述C型臂的上端,另一端從所述C型臂保持架中穿入,在所述C型臂保持架中經過所述上轉向輪后,由圓弧方向變為水平方向穿入所述旋轉主軸,經所述旋轉主軸的內孔穿出后纏繞在所述同步帶輪上,經繞行后再反向穿回所述旋轉主軸的內孔內,經所述C型臂保持架內的所述下轉向輪后,由水平方向轉為圓弧方向,沿所述C型臂的圓弧面直至下端由所述同步帶下壓塊固定;所述減速電機通過驅動所述同步帶輪以帶動所述C型臂進行圓弧滑動。
上述體外沖擊波碎石機大C型臂圓弧滑動裝置,其中,在所述同步帶輪和所述旋轉主軸之間設有張緊輪。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同步帶輪及同步帶驅動,安裝及操作方便,傳動準確平穩,噪音低,耐磨損,制造及維護成本低;將同步帶輪及減速電機移到主軸后安裝,使C型臂保持架的結構簡化,體積縮減,對外圍板設計簡化,造型美觀。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體外沖擊波碎石機大C型臂圓弧滑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參考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體外沖擊波碎石機大C型臂圓弧滑動裝置包括機架1、同步帶輪2、減速電機3、旋轉主軸4、C型臂保持架5、上轉向輪6、下轉向輪7、同步帶8、C型臂9、同步帶上壓塊10和同步帶下壓塊11,C型臂9位于C型臂保持架5上,C型臂保持架5位于旋轉主軸4的前端,同步帶輪2及減速電機3設于旋轉主軸4的后端,旋轉主軸4設于機架1上,旋轉主軸4為空心軸式且具有內孔,同步帶8的一端通過同步帶上壓塊10固定于C型臂9的上端,另一端從C型臂保持架5中穿入,在C型臂保持架5中經過上轉向輪6后,由圓弧方向變為水平方向穿入旋轉主軸4,經旋轉主軸4的內孔穿出后纏繞在同步帶輪2上,經繞行后再反向穿回旋轉主軸4的內孔內,經C型臂保持架5內的下轉向輪7后,由水平方向轉為圓弧方向,沿C型臂9的圓弧面直至下端由同步帶下壓塊11固定。減速電機3通過驅動同步帶輪2以帶動C型臂9進行圓弧滑動。本技術方案中,在同步帶輪1和旋轉主軸4之間的同步帶8繞進繞出的位置還設有張緊輪12。
同步帶8經以上方法繞行后,通過調節同步帶輪1與旋轉主軸4之間的間隙達到適當張緊度,由減速電機3驅動,便可實現C型臂9圓弧滑動。
從上述實施例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的優勢在于:
采用同步帶輪及同步帶驅動,安裝及操作方便,傳動準確平穩,噪音低,耐磨損,制造及維護成本低;將同步帶輪及減速電機移到主軸后安裝,使C型臂保持架的結構簡化,體積縮減,對外圍板設計簡化,造型美觀。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詳細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其只是作為范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任何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實用新型的范疇之中。因此,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下所作出的均等變換和修改,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