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一次性口腔科用防損傷手術刀鞘,屬于口腔科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口腔科行開窗助萌、牙齦切除或修整、智齒翻瓣等手術時,直面手術刀(目前口腔科臨床使用最多的為3號刀柄和11號尖刀片)時,大部分患者特別是兒童患者會產生很大的恐懼感。當患者不能很好配合時,過長的尖刀片刃口容易損傷術區附近正常組織,也增加術者的緊張感,延長手術時間。
技術實現要素:
根據以上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一次性口腔科用防損傷手術刀鞘,其結構簡單,避免了因患者不能很好配合導致使過長的尖刀片刃口損傷術區附近正常組織的現象發生。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口腔科用防損傷手術刀鞘,包括橫向設置的刀殼,其特征在于:在刀殼右端設置有用于手術刀尖刀片穿入的穿入口,在刀殼左端設置有用于手術刀尖刀片穿出的穿出口,在穿出口的開口上設置有穿破組件。
進一步,所述穿入口端的刀殼內側壁上橫向設置有若干條與手術刀刀柄上的防滑紋相配合的防滑條。
進一步,所述穿破組件由軟質材料制作而成,軟質材料的四周固定在穿出口四周的刀殼上。
進一步,所述軟質材料為醫用橡膠。
進一步,所述防滑條為3至5條。
進一步,所述防滑條由軟質材料制作而成。
進一步,所述軟質材料為橡膠條。
進一步,所述刀殼整體形狀與對應的手術刀結構相匹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口腔科用防損傷手術刀鞘,其結構簡單,在刀殼與穿破組件的配合設計下,術中遇患者亂動時可及時將尖端收入刀殼內,避免誤傷,術后將尖刀片收入鞘內從口腔取出,有效地避免了因患者不能很好配合導致使過長的尖刀片刃口損傷術區附近正常組織的現象發生。
在防滑條的設計下,有效的防止了刀殼套在刀柄上時產生意外脫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進一步結構說明示意圖;
圖3為圖1中A-A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刀殼 2、防滑條 3、穿破組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發明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實施例一
如圖1、圖2、圖3所示,所述一次性口腔科用防損傷手術刀鞘,包括橫向設置的刀殼1,在刀殼1右端設置有用于手術刀尖刀片穿入的穿入口,在刀殼1左端設置有用于手術刀尖刀片穿出的穿出口,在穿出口的開口上設置有穿破組件3。
本實施例中,所述穿入口端的刀殼1內側壁上橫向設置有若干條與手術刀刀柄上的防滑紋相配合的防滑條2,方便與刀柄上的防滑紋進行配合,加強防滑效果;進一步優選所述防滑條2為3條;
所述穿破組件3由軟質材料制作而成,軟質材料的四周固定在穿出口四周的刀殼1上;所述軟質材料為醫用橡膠(厚度采用0.1mm-0.15mm),在實際應用時,還可以采用其它現有的軟質材料(如海綿、松緊布等)。采用軟質材料主要是方便尖刀片的刃口將其刺破,還不會對尖刀片的刃口造成損傷,同時當尖刀片穿出時,還可以對尖刀片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防止尖刀片晃動,為手術成功打好基礎;
所述防滑條2由軟質材料制作而成;所述軟質材料為橡膠條,進一步起到配合防滑,方便操作使用;
所述刀殼1整體形狀與對應的手術刀結構相匹配(如圖1所示,刀殼1橫截面為上寬下窄倒三角形,穿出口左前端稍圓鈍,刀殼1整體由左至右其寬度漸增),整體美觀,方便手術操作,確保了手術時的安全使用。
刀殼1整體左右長度選用6cm,結合了手術刀整體尺寸而選定的刀殼1長度,方便手術操作,確保了手術成功率。
使用時,在術前先將尖刀片與刀柄進行組裝,將尖刀片從穿入口穿入入鞘;進入術區后將尖刀片刀刃推出(為了防止尖刀片推出過長,優選穿出口長度為1cm-1.7cm)至所需長度(一般推出去1cm),其余刃口藏于刀殼1內,即可進行手術操作;術后將尖刀片收入刀殼1內從口腔取出。術中遇患者亂動時可及時將尖刀片外露端收入刀殼1內,避免誤傷。
本設計還可以通過對刀殼1的形狀進行改變,用來適合其它形狀的手術刀,如刀尖翅起來的彎刀片。
實施例二
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進行變化,將所述防滑條2選為4條;述穿出口長度為1.2cm。
其它同實施例一。
實施例三
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進行變化,將所述防滑條2為5條;所述穿出口長度為1.5cm。
其它同實施例一。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