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的講,涉及一種骨科用醫用康復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骨科病人若能充分利用時間于適當場所自發性的適度活動進行復健,則康復效果更為顯著,但由于骨科病人本身行動不方便,且行動上必須相當小心,以防跌倒導致二次傷害,故必須有醫護人員在一旁輔助攙扶,隨時注意病人的行走狀況,這就使得骨科康復輪椅得以使用,但是現有的骨科康復輪椅,不能解決如促進患者血液循環,如何鍛煉患者下肢,如何使得患者更舒適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骨科用醫用康復設備,幫助患者在骨科手術后進行輕松鍛煉。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發明目的:
一種骨科用醫用康復設備,包括轉動導塊,其特征是:所述轉動導塊中部鉸接在支桿中部,所述支桿固接在導軌架中部,所述轉動導塊一側鉸接連桿一的一端,所述連桿一另一端與座椅底部鉸接,所述座椅底部固接有橫桿,所述橫桿與氣缸的活塞桿固接,所述氣缸固接在支桿下端,所述座椅底部兩側的滑軌與所述導軌架配合,所述轉動導塊另一側與連桿二鉸接,所述連桿二與連接桿中部鉸接,所述連接桿兩端均固接腳部支撐塊,所述腳部支撐塊底部設有滑軌,所述滑軌與導軌架配合,所述腳部支撐塊上固接有支架,所述支架連接有萬向節,所述萬向節與腳蹬板連接。
作為對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所述腳蹬板上設有防滑凸起和固定帶。
作為對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所述導軌架中部設有防護罩。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動力由氣缸提供,氣缸作用,氣缸的活塞桿帶動座椅左右移動,座椅通過連桿一與轉動導塊連接,轉動導塊通過連桿二與連接桿連接,連接桿與腳部支撐塊連接,所述氣缸作用,同時帶動座椅和腳部支撐塊在導軌架上滑動,所以可使患者腿部實現不斷的往復蜷伸,起到很好的腿部關節康復鍛煉的效果,腳部支撐塊上的腳蹬板可萬向調節,以使患者訓練時更加舒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座椅的主視圖。
圖中,1-導軌架、2-座椅、3-連桿一、4-氣缸、5-轉動導塊、6-支桿、7-連桿二、8-腳部支撐塊、9-腳蹬板、10-連接桿、11-支架、12-萬向節、13-滑軌一、14-橫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轉動導塊5,所述轉動導塊5中部鉸接在支桿6中部,所述支桿6固接在導軌架1中部,所述轉動導塊5一側鉸接連桿一3,所述連桿一3另一端與座椅2底部鉸接,所述座椅2底部固接有橫桿14,所述橫桿14與氣缸4的活塞桿固接,所述氣缸4固接在支桿6下端,所述座椅2底部兩側的滑軌一13與所述導軌架1配合,所述轉動導塊5另一側與連桿二7鉸接,所述連桿二7與連接桿10中部鉸接,所述連接桿10兩端均固接腳部支撐塊8,所述腳部支撐塊8底部設有滑軌二(采用現有技術,圖中未示出),所述滑軌與導軌架1配合,所述腳部支撐塊8上固接有支架11,所述支架11連接有萬向節12,所述萬向節12與腳蹬板9連接,腳部支撐塊8上的腳蹬板9可萬向調節,以使患者訓練時更加舒適。
所述腳蹬板9上設有防滑凸起和固定帶,起到防滑固定的作用。
所述導軌架1中部設有防護罩(圖中未示出),防止機構對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使用本設備時,患者坐在座椅2上,腳部放在腳蹬板9上,氣缸4作用,氣缸4的活塞桿帶動座椅2左右移動,座椅2通過連桿一3與轉動導塊5連接,轉動導塊5通過連桿二7與連接桿10連接,連接桿10與腳部支撐塊8連接,所述氣缸4作用,同時帶動座椅2和腳部支撐塊8在導軌架1上滑動,所以可使患者腿部實現不斷的往復蜷伸,起到很好的腿部關節康復鍛煉的效果。
以上公開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