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超聲換能器。
背景技術:
目前,在外科手術中,超聲手術器械的應用日益廣泛。然而,現有的超聲手術器械在其結構上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上述缺陷和不足體現在:
首先超聲手術器械中的核心部件超聲換能器一般安裝在金屬外殼中,換能器在工作時非常容易發熱,由此會導致金屬外殼隨之發熱,不但難以掌握,更有甚者會燙傷醫護人員,如果手術過程中出現上述情況,就容易引發醫療事故。
另外,容納超聲換能器的金屬外殼一般比較光滑,不容易穩定的握持,且超聲換能器本身又會發生振動,這樣一來,就可能從醫護人員的手中滑脫,安全使用性差。
綜上所述,亟需提供一種超聲換能器,以解決以上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超聲換能器,能夠有效防止燙傷,且能夠使醫護人員穩定地握持,使用安全可靠。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超聲換能器,包括超聲換能器本體和設置在超聲換能器本體外部的金屬外殼,所述金屬外殼外包覆有塑膠護套,所述塑膠護套的表面設置有防滑紋路。
作為一種超聲換能器的優選方案,所述塑膠護套包膠模壓于金屬外殼的外部。
作為一種超聲換能器的優選方案,所述塑膠護套的內壁與金屬外殼的外壁形成過盈配合。
作為一種超聲換能器的優選方案,所述塑膠護套的制作材質為PE、PP、PVC、PS、ABS、PMMA、POM、PC、PA中的一種。
作為一種超聲換能器的優選方案,所述塑膠護套的一端形成有把手。
作為一種超聲換能器的優選方案,所述塑膠護套的厚度為1.5mm-3mm。
作為一種超聲換能器的優選方案,所述塑膠護套沿超聲換能器本體軸線方向的長度為60mm-120mm。
作為一種超聲換能器的優選方案,所述防滑紋路為均布在塑膠護套表面的凸起和/或凹槽。
作為一種超聲換能器的優選方案,所述防滑紋路呈網狀。
作為一種超聲換能器的優選方案,包括連接在超聲換能器本體前端的超聲刀頭。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超聲換能器,該超聲換能器的金屬外殼外部由塑膠護套隔絕熱量,能夠防止醫護人員被超聲換能器的金屬外殼燙傷,并且在塑膠護套外表面加設防滑紋路,更有利于醫護人員穩定地握持,避免了滑脫現象,提高了安全使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超聲換能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超聲換能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金屬外殼;2、塑膠護套;3、超聲刀頭;4、把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和達到的技術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實施方式。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方式,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出一種超聲換能器,該超聲換能器包括超聲換能器本體(附圖1中未示出)、設置在超聲換能器本體外部的金屬外殼1和連接在超聲換能器本體前端的超聲刀頭3。金屬外殼1外包覆有塑膠護套2,塑膠護套2的表面設置有防滑紋路。
該超聲換能器的金屬外殼1外部由塑膠護套2隔絕熱量,能夠防止醫護人員被超聲換能器的金屬外殼1燙傷,并且在塑膠護套2外表面加設防滑紋路,更有利于醫護人員穩定地握持,避免了滑脫現象,提高了安全使用性。
具體的,在本實施例中,塑膠護套2可選擇PE、PP、PVC、PS、ABS、PMMA、POM、PC、PA中的一種材質制得,如此,可充分防止金屬外殼1外漏而燙傷醫護人員,提高安全使用性。塑膠護套2的厚度為1.5mm-3mm,塑膠護套2沿超聲換能器本體軸線方向的長度為60mm-120mm。需說明的是,塑膠護套2的厚度及長度不限于以上尺寸,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計。
塑膠護套2可直接通過包膠模壓于金屬外殼1的外部,且塑膠護套2的內壁與金屬外殼1的外壁形成過盈配合,實現塑膠護套2與金屬外殼1的緊密裝配。
本實施例的防滑紋路呈網狀,且防滑紋路為均布在塑膠護套2表面的凸起和/或凹槽。需說明的是,防滑紋路的形狀并不限于圖中所述交叉圖案,還可以選擇波浪狀、齒狀紋路或均布的多個半球形或類半球形的凸起和/或凹槽等紋路,能夠起到防滑作用即可。
實施例二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出另一種超聲換能器,本實施例的超聲換能器結構與實施例一所述的超聲換能器結構基本相同,區別之處在于:塑膠護套2上形成有把手4。
本實施例的把手4形成在塑膠護套2的自由端(即附圖2中塑膠護套2的下端),把手4傾斜于豎直方向且向后設置,能夠方便醫護人員握住操作。把手4的形狀不限,可以為長條形或橢圓形等形狀,可根據握持方便性來進行設計。
以上結合具體實施方式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的解釋,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聯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