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用護理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內科護理醫用組合裝置。
背景技術:
內科醫療護理用的醫療器械盒,是簡單的護理盤,功能單一,使用過的器械盒未使用的器械容易交叉感染。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內科護理醫用組合裝置。
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內科護理醫用組合裝置,包括器械盒、器械回收盒、污物盒,所述器械盒的前后內側壁中央設置有水平滑桿,在所述器械盒內設置有彈性硅膠隔板,所述彈性硅膠隔板的兩端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卡設于所述水平滑桿上,并可沿著所述水平滑桿左右方向移動,所述器械回收盒的頂面通過旋轉鉸鏈固定盒蓋,所述盒蓋為中空的容腔,盒蓋的底部均勻設置有噴頭,盒蓋的頂部設置有與所述噴頭連接的噴頭觸發按鈕,所述盒蓋的頂端開設有加藥口,所述器械盒與所述器械回收盒并排設置,所述器械盒與所述器械回收盒的前端設置有所述污物盒;
優選的,每側內壁上的所述水平滑桿至少為一根;
優選的,所述彈性硅膠隔板至少為1塊;
優選的,所述彈性硅膠隔板的高度等于所述器械盒的深度;
優選的,所述加藥口上設置有加藥口蓋;
優選的,所述噴頭至少為一個。
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未使用的醫療器械放進器械盒中,使用過的醫療器械放在器械回盒中,這樣可以有效地將使用過的和未使用的醫療器械分開放置。且器械盒中地硅膠彈性隔板可以將未使用的醫療器械分類放置,方便使用。器械回收盒上設置有盒蓋,盒蓋內加入消毒液,醫護人員可以通過噴頭觸發按鈕觸發噴頭,向器械回收盒中噴灑消毒液,給使用過的醫療器械進行初步的殺菌消毒,避免細菌病毒感染為使用過的醫療器械和醫護人員。污物盒方便醫護人員處理使用過的一次性醫療器械。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盒蓋打開時的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盒蓋關閉后的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如下:
1、器械盒,2、器械回收盒,3、污物盒,4、水平滑桿,5、彈性硅膠隔板,7、盒蓋,8、噴頭,9、噴頭觸發按鈕,10、加藥口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結合圖2,參看圖1:一種內科護理醫用組合裝置,包括器械盒1、器械回收盒2、污物盒3。
器械盒1的前后內側壁中央設置有水平滑桿4。每側內壁上的水平滑桿4至少為一根;
在器械盒1內設置有彈性硅膠隔板5,彈性硅膠隔板5的兩端開設有滑槽,滑槽卡設于水平滑桿4上,并可沿著水平滑桿4左右方向移動。彈性硅膠隔板5至少為1塊。彈性硅膠隔板5的高度等于器械盒1的深度。
器械回收盒2的頂面通過旋轉鉸鏈固定盒蓋7,盒蓋7為中空的容腔,盒蓋7的底部均勻設置有噴頭8,噴頭8至少為一個。盒蓋7的頂部設置有與噴頭8連接的噴頭觸發按鈕9,盒蓋7的頂端開設有加藥口。加藥口上設置有加藥口蓋10。
器械盒1與器械回收盒2并排設置,器械盒1與器械回收盒2的前端設置有污物盒3;
本發明的未使用的醫療器械放進器械盒1中,使用過的醫療器械放在器械回盒中,這樣可以有效地將使用過的和未使用的醫療器械分開放置。且器械盒1中地硅膠彈性隔板可以將未使用的醫療器械分類放置,方便使用。器械回收盒2上設置有盒蓋7,盒蓋7內加入消毒液,醫護人員可以通過噴頭觸發按鈕9觸發噴頭8,向器械回收盒2中噴灑消毒液,給使用過的醫療器械進行初步的殺菌消毒,避免細菌病毒感染為使用過的醫療器械和醫護人員。污物盒3方便醫護人員處理使用過的一次性醫療器械。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