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物理抗菌濕巾,尤其涉及一種嬰幼兒護臀濕巾。
背景技術:
:近幾年來,由于濕巾的應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性,也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因此濕巾的年產量和消耗量快速增長,再加上濕巾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相應產品的開發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濕巾種類比較多,有手口濕巾、衛生濕巾、卸妝濕巾、潔膚濕巾等等,隨著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張,國家產業政策鼓勵濕巾產業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方向發展,提高產品競爭力和市場份額,因此濕巾配方技術的開發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濕巾防腐劑是消費者尤其關注的話題,而大多數的防腐劑都是通過與細胞膜接觸后,與細胞壁的某些組份,主要是與蛋白質反應,破壞微生物細胞的保護結構或干擾細胞的新陳代謝,影響細胞的正常生長秩序,從而達到防腐的目的,陽離子則主要是通過影響其滲透壓,使細胞膜破裂,收縮和失水,從而進行殺菌。主要有3種方式:1)使微生物蛋白變性或凝固,微生物體內有大量的蛋白質,凡能破壞蛋白質立體構型的因素,均能使蛋白質變性或凝固。2)干擾微生物的酶系統,微生物胞內酶的作用與其活性基團有關,凡能改變或破壞胞內酶活性基團功能的物質,均能抑制微生物酶的活性。3)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和酚類作用于微生物后,可改變細胞膜結構,干擾其正常功能,進而死亡。目前我國濕巾行業中所用的防腐劑種類繁多,其中絕大多數為化學防腐劑,化學防腐劑因其結構簡單、作用機理明晰、性質穩定、抗菌譜廣、價格低廉而深受濕巾廠家的喜愛。事實上,防腐劑的使用者中有些人已發現了不可思議的現象,同一種防腐劑的加入量已是幾年前的好幾倍,仍出現產品的腐敗變質現象,大多數是因為某一類(種)殺菌防腐劑長期連續使用而引起菌群對該殺菌劑的敏感性降低,從而造成防腐殺菌效果下降,這就是所謂的微生物對殺菌防腐劑的抗藥性,這種情況下也容易對消費者皮膚造成過敏、刺激等情況。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消費者安全意識的不斷提高和對健康的日益關注,人們逐漸發現濕巾中的化學防腐劑會對人體產生不良作用,因此濕巾防腐劑使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促使濕巾行業開始尋找化學防腐劑的替代途徑,以減少對消費者皮膚的傷害。而傳統的化學防腐劑已不能滿足人們追求的“綠色”、“健康”觀念,而天然防腐劑和無防腐劑的出現恰好彌補了這一塊空缺,因此研究和使用無刺激、安全性高的化學防腐劑替代品已經成為目前日化行業中的一種趨勢。CN103566371A公開了一種抗微生物方法,其是將下式(I)的有機硅雙季銨鹽:(R1R2R3N+X-)-R5-(R1R2R3N+X-)(I)其中,每個R1獨立地為C8-18烷基、C8-18烯基或C8-18炔基;每個R2和R3獨立地為甲基或乙基;R5為C3-10亞烷基,其在β-位或更遠位置被三(C1-3烷氧基)甲硅烷氧基或三(C1-3烷氧基)甲硅烷基-C1-6烷氧基取代;和每個X-獨立地為可藥用抗衡陰離子,施加在需要抗微生物的物體表面上形成抗微生物膜。該物理抗微生物膜,可廣泛用于各行業的防霉、抗菌、除臭,也可與這些行業的制品結合形成新的組合物品,例如紙業,面巾紙,濕紙巾,紙杯等。然而用該方法得到的濕巾仍然存在析出防腐劑的問題,抗菌性能還有待提高,且舒適性也有待提高。CN101716359A公開了一種殺菌消毒材料,其是通過接枝工藝將帶有捕獲細菌、病毒的功能基團的化合物以化學鍵固定在非織造布表面,該化合物包括季銨鹽,含硫化合物,含磺酸化合物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殺菌消毒材料可以廣泛應用在殺菌消毒產品中,如濕毛巾、棉球、消毒包布等。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濕巾容易析出防腐劑以及具有刺激性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物理抗菌濕巾,其作用是通過帶正電荷的抗微生物膜或顆粒與帶負電荷的微生物細胞膜產生靜電力作用使得微生物細胞膜破裂或形態改變而導致微生物死亡,從而具有了防腐抗菌能力,該產品屬于零析出防腐劑的濕巾,對皮膚柔和、無刺激、無過敏,特別適用于過敏肌膚、幼嫩肌膚等。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物理抗菌濕巾。該濕巾包括濕巾本體和濕巾液體,濕巾本體選擇了具有帶有正電荷的抗微生物膜或納米顆粒的無紡布,該抗微生物膜或納米顆粒是通過化學鍵結合形成;濕巾液體選擇了RO純化水、表面活性劑、潤膚劑、保濕劑、皮膚調理劑、其他添加劑,然后在濕巾液體中通入0.1-1.0mg/L的臭氧濃度,最后,將濕巾液體按一定重量比添加到濕巾本體,密封包裝,即形成了一種物理抗菌濕巾。具體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物理抗菌濕巾,其由濕巾本體和濕巾液體組成,所述濕巾本體是鍵合了高分子季銨鹽的無紡布;所述濕巾液體是由下述以重量百分數的各組份組成:RO純化水50-92%表面活性劑0.1-10%潤膚劑0.1-10%保濕劑5-20%皮膚調理劑0.1-5%其他添加劑0.01-8%,各組分含量之和為100%。其中,濕巾本體的制備方法為:(1)采用長度為35-50mm,直徑為0.05-0.1mm的竹漿纖維作為原料,經稱重、混棉、開松、機械梳理、雜亂鋪網工序,使其形成纖維網;(2)由4-10個由高壓微細水流形成的水針分別對纖維網進行正反兩面穿刺,使纖維網完全濕透,使纖維網纏結加固;所述微細水流是質量分數為0.5-0.7%的有機硅雙季銨鹽A或有機硅雙季銨鹽B的水溶液;(3)將纖維網置于120-128℃的溫度下交聯和烘干5-8min;(4)經裁剪、高溫消毒后得到厚度為3-5mm的無紡布濕巾本體;其中,所述有機硅雙季銨鹽A為2-三乙氧基硅丙烷氧基-1-N,N-二甲基油酰基-3-十八烷基二甲基銨丙烷二氯化物:所述有機硅雙季銨鹽B為2-三乙氧基硅丙烷氧基-1-N,N-二甲基油?;?3-十二烷基二甲基銨丙烷二氯化物:所述表面活性劑為非離子表面活性劑,選自聚甘油-2油酸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山梨醇月桂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醇、十六-十八烷基葡萄糖酯、聚山梨酸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混合物;所述潤膚劑為具有滋潤皮膚功效的成分,選自卵磷脂、氫化卵磷脂、乳木果油、碳酸二辛脂、霍霍巴油、二甲基硅油、辛酸/癸酸三甘油酯、異辛酸十六醇酯、白礦油、甘油單硬脂酸酯、α-紅沒藥醇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保濕劑為具有保濕功效的成分,選自多元醇、甜菜堿、泛醇、尿囊素,所述多元醇為甘油、丙二醇、1,3-丁二醇、二丙二醇、辛甘醇、1,2-戊二醇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皮膚調理劑為神經酰胺、輔酶Q10、生育酚醋酸酯、白藜蘆醇、蝦青素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的其他添加劑為抗氧化劑、螯合劑、pH調節劑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混合物,具體選自丁羥甲苯、EDTA-2Na、EDTA-4Na、精氨酸、檸檬酸、檸檬酸鈉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混合物。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濕巾液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濕巾液體為透明穩定的護膚乳液,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表面活性劑0.1-10%、潤膚劑0.1-10%混合并加熱至50-80℃,于該溫度下,快速攪拌5-20min,至得到透明溶液A。(2)將RO純化水50-92%、保濕劑5-20%、其他添加劑0.01-8%混合并加熱至60-90℃,攪拌均勻至透明溶液B。(3)高速攪拌下,將B溶液緩慢加入A溶液中,直至得到透明溶液C,(4)降溫C溶液至45℃以下,加入皮膚調理劑0.1-5%,攪拌均勻并制成透明溶液D。(5)于D溶液通入臭氧,臭氧濃度保持在0.1-1.0mg/L的范圍內,優選臭氧濃度0.1-0.5mg/L范圍,即得濕巾液體E。進一步地,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物理抗菌濕巾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濕巾液體E與裁剪成合適尺寸的濕巾本體按重量1.5∶1-4∶1的比例添加,然后密封包裝,即得物理抗菌濕巾。本發明的物理抗菌濕巾具有殺滅或抑制微生物的作用,其對人體安全,并且可以避免化學抗菌防腐劑導致的耐藥性產生。其中有機硅季銨鹽同時以共價鍵和靜電吸附二種結合方式形成耐久性優良的抗微生物表面膜。一是該分子中正電中心[N+]被帶負電荷的纖維表面吸引,這是一種靜電結合,同時進行分子間脫水縮合,在纖維表面形成覆蓋膜,此種結合的強度較弱,持久覆蓋性較弱。二是在120℃以上的條件下,該分子水解產生的醇基與纖維表面上的-OH結合,同時進行分子間脫水縮合,使分子以共價鍵牢固結合在纖維表面上。與傳統濕巾相比,該濕巾具有如下優點:1、傳統濕巾是采用粘膠劑將抗菌劑固定于無紡布中,而該濕巾是通過穩定的化學鍵結合于無紡布中;2、傳統濕巾均有一定量防腐劑的析出,而該濕巾是零析出防腐劑的產品;3、傳統濕巾防腐功能是通過破壞微生物細胞的保護結構或干擾細胞的新陳代謝,影響細胞的正常生長秩序,從而達到防腐的目的。而該濕巾防腐功能是通過帶正電荷的抗微生物膜或納米顆粒與帶負電荷的微生物膜通過靜電力作用使微生物細胞膜破裂死亡,從而達到防腐抗菌功能。4、化學防腐抗菌劑濕巾長期施于人體表面可能引起人體過敏等癥狀,如過量使用,可能會導致皮炎、斑痕,甚至會造成DNA損傷。另外,生產時,也容易滋生變異菌或耐受菌,為公司增加了不可預估的安全風險問題,而該濕巾的應用完全避免了上述不利因素。5、該濕巾的抗菌效果超過了一般的化學防腐抗菌劑,僅用很少的量即可達到優異的抗菌效果,而且使用起來極其溫和且無刺激性,不會產生耐藥性,可用于嬰幼兒護臀濕巾、嬰幼兒手口濕巾、潔膚濕巾及衛生濕巾等,該濕巾對皮炎,濕疹,褥瘡,嬰兒紅屁股等皮膚問題能迅速的產生作用,具有抑菌止癢、護膚的明顯效果,特別適合嬰兒紅屁股時使用。具體實施方式制備例1:1)十八烷基二甲基叔胺與環氧氯丙烷與鹽酸反應:將干燥的氯化氫氣體導入十八烷基二甲基叔胺的無水乙醚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然后以水為溶劑,將一定量的環氧氯丙烷置于滴液漏斗,開始緩慢滴加,35min滴完,在室溫下攪拌均勻后,于80℃反應12h,通過滴定環氧氯丙烷季銨鹽含量來確定反應終點,反應完畢后,室溫下旋轉蒸發除去溶劑,得到淡黃色膏狀殘留物,用丙酮重結晶膏狀殘留物,待析出晶體后減壓抽濾,如此反復數次,最后得白色粉末單季銨鹽產品——中間產物N-(3-氯-2-羥丙基)-N,N-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銨。2)反應過程:油酸甲酯在氮氣保護下加熱至100℃后加入催化劑,逐漸加入二甲基胺反應6.5h后減壓蒸餾、真空干燥得二甲基油酰叔胺中間體。其中,催化劑為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亞胺鹽酸鹽(EDC)和(二甲胺基)碳鎓六氟磷酸鹽(HATU),二者摩爾比為1∶1。3)反應:采用微波輔助合成,110℃、連續回流反應7.5h,結束后低溫靜置48h,最后用丙酮進行重結晶。4)III與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應:攪拌回流條件下升溫至50℃,反應12h,減壓蒸餾除去殘留物,然后真空50℃干燥10h,即得有機硅雙季銨鹽:2-三乙氧基硅丙烷氧基-1-N,N-二甲基油?;?3-十八烷基二甲基銨丙烷二氯化物(簡稱:有機硅雙季銨鹽A),產率為96.5%。制備例2:與制備例1相同,區別僅在于:在第1)步驟中使用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的無水乙醚溶液,最終得到2-三乙氧基硅丙烷氧基-1-N,N-二甲基油?;?3-十二烷基二甲基銨丙烷二氯化物(簡稱:有機硅雙季銨鹽B),產率為98.5%。實施例1濕巾本體的制備方法為:(1)采用長度為40mm,直徑為0.08mm的竹漿纖維作為原料,經稱重、混棉、開松、機械梳理、雜亂鋪網工序,使其形成纖維網;(2)由10個由高壓微細水流形成的水針分別對纖維網進行正反兩面穿刺,使纖維網完全濕透,使纖維網纏結加固;所述微細水流是質量分數為0.5%的有機硅雙季銨鹽A的水溶液;(3)然后置于120℃的溫度下交聯和烘干8min;(4)經裁剪、高溫消毒后得到厚度為5mm的無紡布濕巾本體;濕巾液體E的制備工藝中,溶液A選用聚山梨醇酯-600.35g,聚甘油-2油酸酯0.1g、甘油單硬脂酸酯0.1g、白礦油0.1g。溶液B選用甘油9.7g,丙二醇8g,辛甘醇0.05g,檸檬酸鈉0.5g,精氨酸0.5g,尿囊素0.5g,RO純化水80g。皮膚調理劑選用水溶性神經酰胺0.1g。具體為:1)將聚山梨醇酯-600.35g,聚甘油-2油酸酯0.1g、甘油單硬脂酸酯0.1g、白礦油0.1g混合并加熱至60℃,于該溫度下,快速攪拌15min,至得到透明溶液A。2)將甘油9.7g,丙二醇8g,辛甘醇0.05g,檸檬酸鈉0.5g,精氨酸0.5g,尿囊素0.5g,RO純化水80g混合并加熱至70℃,攪拌均勻至透明溶液B。3)高速攪拌下,將B溶液緩慢加入A溶液中,直至得到透明溶液C。4)降溫C溶液至40℃,加入水溶性神經酰胺0.1g,攪拌均勻并制成透明溶液D。5)于D溶液通入臭氧,臭氧濃度保持在0.3mg/L,即得濕巾液體E。將上述濕巾液體E與濕巾本體按重量4∶1的比例添加,然后密封包裝,即得物理抗菌濕巾。實施例2濕巾本體、濕巾液體E和物理抗菌濕巾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除了將有機硅雙季銨鹽A替換為制備例2中制得的有機硅雙季銨鹽B。實施例3濕巾本體、濕巾液體E和物理抗菌濕巾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除了將有機硅雙季銨鹽A的質量分數替換為0.7%。實施例4濕巾本體、濕巾液體E和物理抗菌濕巾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除了將有機硅雙季銨鹽A的質量分數替換為0.6%。實施例5濕巾本體、濕巾液體E和物理抗菌濕巾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2相同,除了溶液A選用失水山梨醇單硬脂酸酯5g,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醇5g、異辛酸十六醇酯5g、卵磷脂5g;溶液B選用二丙二醇3g,辛甘醇0.5g,甘油1.5g,EDTA-2Na5g,檸檬酸3g,去離子水62g;皮膚調理劑選用蝦青素5g。實施例6濕巾本體、濕巾液體E和物理抗菌濕巾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2相同,除了將臭氧濃度保持在1.0mg/L。實施例7濕巾本體、濕巾液體E和物理抗菌濕巾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除了將濕巾液體E與濕巾本體按重量1.5∶1的比例添加。對比例1濕巾本體、濕巾液體E和物理抗菌濕巾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除了將有機硅雙季銨鹽A的質量分數替換為0.3%。對比例2濕巾本體、濕巾液體E和物理抗菌濕巾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除了將有機硅雙季銨鹽A替換為二甲基二烯丙基銨鹽。對比例3濕巾本體、濕巾液體E和物理抗菌濕巾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除了將有機硅雙季銨鹽A替換為N-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N-二甲銨-α-N-甲基羧基甜菜堿。對比例4濕巾本體、濕巾液體E和物理抗菌濕巾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除了將有機硅雙季銨鹽A替換為油酰胺乙基二甲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季銨鹽。對比例5濕巾本體、濕巾液體E和物理抗菌濕巾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除了將有機硅雙季銨鹽A替換為2-三乙氧基硅丙烷氧基-1-十八烯基-3-十八烷基二甲基銨丙烷二氯化物。對比例6濕巾本體、濕巾液體E和物理抗菌濕巾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除了將有機硅雙季銨鹽A替換為2-三乙氧基硅丙烷氧基-1-辛烯基-3-十八烷基二甲基銨丙烷二氯化物。對比例7濕巾本體、濕巾液體E和物理抗菌濕巾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除了將有機硅雙季銨鹽A替換為2-三乙氧基硅丙烷氧基-1-十二烯基-3-十八烷基二甲基銨丙烷二氯化物。技術效果:1.抑菌效果按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GB15979-2002附錄C中的評價標準測試實施例和對比例中濕巾的抑菌率,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表1濕巾的抑菌效果由表1中的數據可以看出,與對比例中的濕巾相比,本發明的濕巾產品具有更優異的抗菌性能。2.柔軟爽滑性采用5人評價小組按10分制對實施例和對比例中濕巾的柔軟爽滑性進行評價,測試結果如表2所示:表2濕巾的柔軟爽滑性由表2中的數據可以看出,與對比例中的濕巾相比,本發明的濕巾產品具有更優異的柔軟和爽滑性。3.刺激性依據《消毒技術規范》中一次完整皮膚刺激實驗對濕巾進行皮膚刺激性檢測,測試結果如表3所示:表3濕巾的刺激性評分標準:紅斑形成:0為無,1為勉強可見,2為明顯,3為嚴重,4為紫紅色紅斑,并有焦痂;水腫形成:0為無,1為勉強可見,2為皮膚隆起,輪廓清楚,3為水腫隆起約1mm,4為水腫隆起超過1mm。由表3中的數據可以看出,與對比例中的濕巾相比,本發明的濕巾產品具有更小的刺激性。4.舒適度將上述實施例和對比例中的濕巾給紅屁股嬰兒使用10天,使用后的效果如表4所示:表4紅屁股嬰兒使用濕巾效果實施例患者減輕度(%)實施例190實施例285實施例386實施例490實施例588實施例691實施例789對比例140對比例236對比例342對比例450對比例558對比例652對比例754由表4中的數據可以看出,與對比例中的濕巾相比,給紅屁股嬰兒使用本發明的物理抗菌消毒濕巾后,病患有明顯的改善,適于推廣應用。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