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藥物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外傷動物模型的構建及促進傷口愈合的方法。
背景技術:
皮膚為動物體表的保護組織,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構成,是動物體的重要屏障,可避免動物體內各組織和臟器受到物理、化學或病原菌的侵襲與破壞,維持動物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外傷是皮膚損傷的類型之一,當皮膚出現損傷時,不論傷口的大小,如果未能有效處理均有可能引起出血、細菌感染、化膿、潰爛,甚至可引發全身感染、破傷風等,嚴重的可危及動物的生命。并且,當外傷嚴重時往往引起劇烈的疼痛,傷口感染、潰爛及愈合過程中還伴隨著瘙癢等,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當外傷導致大面積表皮或真皮受損時,會導致皮膚不能再生,此時即使傷口愈合也很容易導致疤痕的產生,為患者傷口愈合后的生活帶來了困擾。因此,對于外傷應當及時有效的進行處理,避免對動物體產生更大的損害。
目前現有的針對于外傷的藥物雖然種類較多,包括云南白藥、創可貼等,但其功能相對單一,往往僅為鎮痛、活血化瘀、抑制感染等功能之一,并不能同時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縮短傷口的愈合時間、減少傷口愈合后的疤痕面積。因此,本發明致力于提供一種有效促進傷口愈合的藥物組合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促進傷口愈合的方法,所述方法以苯妥英銀、鐵皮石斛和透明質酸作為活性成分,外用涂覆外傷傷口,具有止血、鎮痛、止癢、抑制傷口細菌感染、促進傷口愈合和減少疤痕的效果。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促進傷口愈合的藥物組合物,其活性成分包括苯妥英銀、鐵皮石斛和透明質酸。
所述傷口為外傷,優選地,所述外傷選自刀傷、跌打損傷、燒燙傷或凍傷等。
所述苯妥英銀、鐵皮石斛和透明質酸的重量比為1∶10-20∶10-25,優選地,所述苯妥英銀、鐵皮石斛和透明質酸的重量比為1∶15∶20。
本發明所述的促進傷口愈合的藥物組合物為局部制劑,優選地,所述局部制劑可以為噴霧劑、膏劑、貼劑、粉劑、散劑、顆粒劑或洗劑等,更優選的所述促進傷口愈合的藥物組合物中還包含成膜劑和/或成膜助劑。
本發明的再一個目的是提供苯妥英銀、鐵皮石斛和透明質酸制備促進外傷愈合的藥物組合物中的用途。
所述傷口為外傷,優選地,所述外傷選自刀傷、跌打損傷、燒燙傷或凍傷等。
所述苯妥英銀、鐵皮石斛和透明質酸的重量比為1∶10-20∶10-25,優選地,所述苯妥英銀、鐵皮石斛和透明質酸的重量比為1∶15∶20。
苯妥英為抗癲癇、抗心律失常藥物,具有一定的鎮痛效果,而銀離子為本領域常見的抑菌藥物之一,CN104016923 A公開了一種苯妥英的衍生物,其通過將苯妥英鈉與銀氨溶液進行化學反應獲得了化合物5,5-二苯基-2,4咪唑烷二酮的銀鹽,并將其命名為苯妥英銀,該專利還公開了其苯妥英銀具有抑菌、殺菌,抑制傷口感染和促進傷口愈合的效果。
鐵皮石斛為蘭科石斛蘭屬植物,可滋養陰津、補益脾胃、滋養肌膚,現代藥理學研究還表明鐵皮石斛還具有止血的功效,可用于外傷止血。
透明質酸又稱糖醛酸、玻尿酸,廣泛存在于人體各部位,其中皮膚中即含有大量的透明質酸,其具有保溫、嫩膚、去皺和防衰老的效果,同時透明質酸還是有效的透皮吸收促進劑,其可有效促進營養成分的透皮吸收,因此,廣泛應用于各類化妝品中。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促進傷口愈合的藥物組合物組成簡單,成本低廉,適合工業化生產,且其具有多重功效,施用方便,無刺激,無毒副作用,患者依從性高,可顯著抑制外傷傷口的出血,抑制外傷導致的疼痛,抑制外傷傷口愈合過程中及由于感染而導致的傷口瘙癢,防止外傷傷口的感染,促進外傷傷口的愈合,縮短外傷傷口的愈合時間,并減少外傷疤痕的產生,改善患者傷中及預后的生活質量。
具體實施方式
還可進一步通過實施例來理解本發明,其中所述實施例說明了一些制備或使用方法。然而,要理解的是,這些實施例不限制本發明。現在已知的或進一步開發的本發明的變化被認為落入本文中描述的和以下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之內。
實施例1:一種促進傷口愈合的粉劑。
所述促進傷口愈合的粉劑劑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組成:
苯妥英銀10g、鐵皮石斛100g、透明質酸100g、粉劑輔料790g。
其制備方法包括:
(1)鐵皮石斛、透明質酸與粉劑輔料分別粉碎后過100目篩,鐵皮石斛、透明質酸與粉劑輔料分別等分為4份,備用;
(2)取苯妥英銀,并各取1份等分后的鐵皮石斛、透明質酸與粉劑輔料粉末加入三維混合機中混合,每混合30分鐘加入1份等分后的鐵皮石斛、透明質酸與粉劑輔料粉末,直至全部加入后,再混合30分鐘即得本發明所述的促進傷口愈合的粉劑。
實施例2:一種促進傷口愈合的噴霧劑。
所述促進傷口愈合的噴霧劑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組成:
苯妥英銀10g、鐵皮石斛150g、透明質酸200g、噴霧劑輔料640g。
按照本領域噴霧劑的常規制備方法制備即得本發明促進傷口愈合的噴霧劑。
實施例3:一種促進傷口愈合的洗劑。
所述促進傷口愈合的洗劑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組成:
苯妥英銀10g、鐵皮石斛200g、透明質酸250g、洗劑輔料1540g。
按照本領域洗劑的常規制備方法制備即得本發明促進傷口愈合的洗劑。
對比例1-3:一種促進傷口愈合的粉劑
按照實施例1的方法制備對比例1-3的促進傷口愈合的粉劑,其區別在于對比例1包含苯妥英銀(20g)與鐵皮石斛(190g)為活性成分、對比例2包括苯妥英銀(20g)與透明質酸(340g)為活性成分、對比例3僅包含粉劑輔料,所述各成分的用量及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
效果例:本發明藥物組合物對大鼠外傷傷口愈合時間的影響
1、實驗方法:
1.1實驗動物:
10只雄性SD大鼠,體重180-220g。
1.2大鼠外傷模型的建立
10只SD大鼠按序標記為1-10號,大鼠麻醉后,背部去毛,使用75%酒精消毒背部3次,每次間隔1分鐘,使用紫藥水在大鼠背部對稱性性劃出1.5*1.5cm的區域4塊,分別記錄為“序號-1-4”,如1-1、1-2、1-3、1-4……10-1、10-2、10-3、10-4,其中區域1-4分別記錄為實施例1組及對比例1-3組,并分別施用實施例1、對比例1-3的粉劑,每區域施用量為2g/次。使用滅菌手術剪刀將所述區域1-4的皮膚剪除至肌肉層,并防止損傷筋膜層,每個區域手術完成后立即施用相應粉劑,使用紗布進行覆蓋、固定,并記錄用藥時間。
每隔一天更換藥物,并記錄各區域的愈合時間,計算各區域的平均愈合時間,所述愈合是指創面被新生肉芽組織填滿,并完全上皮化。
2、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數據用x±s(s為標準差)表示,采用單因素分析,兩組之間比較采用Student’s-ttest,多個樣本均數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P<0.05作為顯著性檢驗水準。
3、實驗結果:
實施例1、對照例1-3的平均愈合時間見表1。
表1平均愈合時間(x±s,n=10)
注:*P與對照例3比較,P<0.05,**P與對照例3比較,P<0.01。
表1實驗結果顯示,苯妥英銀與鐵皮石斛、苯妥英銀與透明質酸為活性成分的對比例1-2相對于不包含活性成分的對比例3已顯示出明顯縮短的愈合時間,而實施例1的本發明的促進傷口愈合的粉劑具有明顯更短的平均愈合時間,顯示出了苯妥英銀與鐵皮石斛、透明質酸復配后,三者之間協同作用,具有高效的促進傷口愈合的效果,可廣泛應用與各類外傷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