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消毒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控制系統、消毒燈及消毒燈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消毒燈殺菌主要是紫外線進行殺菌的,紫外線殺菌的原理是利用適當波長的紫外線能夠破壞微生物機體細胞中的dna(脫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結構,造成生長性細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細胞死亡,達到殺菌消毒的效果。經試驗,紫外線殺菌的有效波長范圍可分為四個不同的波段:uva(400~315nm)、uvb(315~280nm)、uvc(280~200nm)和真空紫外線(200~100nm)。其中能透過臭氧保護層和云層到達地球表面的只有uva和uvb部分。就殺菌速度而言,uvc處于微生物吸收峰范圍之內,可在1s之內通過破壞微生物的dna結構殺死病毒和細菌,而uva和uvb由于處于微生物吸收峰范圍之外,殺菌速度很慢,往往需要數小時才能起到殺菌作用,在實際工程的數秒鐘水力停留(照射)時間內,該部分實際上屬于無效紫外部分。真空紫外光穿透能力極弱,燈管和套管需要采用極高透光率的石英,一般用半導體行業降解水中的toc,不用于殺菌消毒。因此,給排水工程中所說的紫外光消毒實際上就是指uvc消毒。紫外光消毒技術是基于現代防疫學、醫學和光動力學的基礎上,利用特殊設計的高效率、高強度和長壽命的uvc波段紫外光照射流水,將水中各種細菌、病毒、寄生蟲、水藻以及其他病原體直接殺死,達到消毒的目的。
研究表明,紫外線主要是通過對微生物(細菌、病毒、芽孢等病原體)的輻射損傷和破壞核酸的功能使微生物致死,從而達到消毒的目的。紫外線對核酸的作用可導致鍵和鏈的斷裂、股間交聯和形成光化產物等,從而改變了dna的生物活性,使微生物自身不能復制,這種紫外線損傷也是致死性損傷。
基于上述紫外線的殺菌原理因為紫外線的消毒原理是通過作用在生物的dna破壞其復制再生能力達到殺死病菌的效果,所以紫外線對人體的眼睛和皮膚是會造成直接傷害的。在用戶的使用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風險。比如直視會引起眼睛腫脹、視網膜灼傷,皮膚暴曬會導致皮膚脫皮等。
目前,市面上的紫外線消毒燈,基本都是手動開關控制模式和遙控開關控制模式。在使用過程中,由于使用不當或者在紫外線燈的開關過程中對人體造成危害。
技術實現要素: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控制系統、消毒燈及消毒燈的控制方法,能夠解決現有的消毒燈因用戶使用不當或者在紫外線燈的開關過程中對人體造成危害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主要技術方案包括:
提供了一種控制系統,其適用于控制消毒燈燈管的工作狀態,其包括控制模塊,以及和控制模塊連接的感應模塊,在燈管工作狀態下,當感應模塊檢測到消毒空間內有生物體存在時向控制模塊傳輸第一檢測信號,控制模塊在接收到第一檢測信號后控制燈管關閉。
作為上述控制系統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感應模塊為多普勒雷達感應模塊。
一種消毒燈,其包括如以上所述的控制系統,底座、燈管和燈架,所述燈架和燈管安裝在底座上;
所述底座包括具有空腔結構的基座,以及蓋設在基座開口端的支撐蓋;
所述控制模塊和感應模塊設置在空腔結構內;
所述支撐蓋上設置有通孔結構,所述感應模塊的端部穿設在通孔結構內并暴露于支撐蓋的外表面。
作為上述消毒燈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支撐蓋的外表面蓋設有玻璃面板,所述玻璃面板通過粘貼的方式覆蓋在支撐蓋表面。
作為上述消毒燈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支撐蓋的外表面設置有凹槽結構,用于裝填玻璃面板和支撐蓋之間粘貼用膠水。
作為上述消毒燈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支撐蓋的上表面上設置有安裝座;
所述安裝座的上表面與燈架底面形狀相適配,并且在安裝座的中部設置有定位凸起,相應的在燈架的底部設置有與定位凸起相配合的通孔。
作為上述消毒燈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燈架為分體式結構,其包括頂蓋、底座和中間支架;
所述頂蓋和底座對稱設置,并且在頂蓋和底座上均設置有多個均勻分布的安裝位;
設置在頂蓋上的安裝位和設置在底座上的安裝位成對相向設置,每一對安裝位上均安裝有一個中間支架,所述中間支架的一端安裝在頂蓋的安裝位上,另一端安裝在底座的安裝位上。
作為上述消毒燈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頂蓋和底座均為弧形結構,在頂蓋和底座的兩側端部均設置有從邊緣向弧形結構的頂部方向凹陷的凹槽,在凹槽的兩端形成安裝位;
所述安裝位端部設置有臺階式結構,在所述中間支架的端部設置有相對應的臺階式結構,在中間支架與頂蓋和底座配合時,中間支架上的臺階式結構與安裝位的臺階結構相搭接。
一種消毒燈控制方法,其用于控制如以上所述的消毒燈的運行,具體的包括以下過程:
控制模塊控制燈管工作,在燈管的工作過程中,如果感應模塊檢測到消毒空間內有生物體存在時向控制模塊傳輸第一檢測信號,控制模塊在接收到第一檢測信號后控制燈管關閉。
作為上述消毒燈控制方法的一種優選方案,當控制模塊根據感應模塊檢測的信號關閉燈管后,感應模塊檢測到消毒空間內無生物體存在時向控制模塊傳輸第二檢測信號,控制模塊在接收到感應模塊傳輸的第二檢測信號后打開燈管。
(三)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感應模塊的設置,并且配合控制模塊的使用,可以實現當有生物體位于消毒空間內關閉燈管,提高了消毒燈使用的安全性,能夠有效的防止因用戶的操作不當或開關機過程中對人體、甚至是動物造成的損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提供的消毒燈控制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提供的消毒燈的爆炸圖;
圖3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提供的消毒燈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2“a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5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消毒燈頂蓋與中間支架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底座;2:燈架;3:燈管;4:控制模塊;5:感應模塊;6:高頻電源模塊;7:無線遙控器;
11:基座;12:支撐蓋;13:玻璃面板;14:支撐筋;15:電路板;16:凹槽結構;17:安裝座;
21:頂蓋;22:底座;23:中間支架;24:安裝位;25:第一平面;26:第二平面;27:第三平面;28:硅膠圈。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的解釋本發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詳細描述。
在本實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種控制系統,其適用于控制消毒燈燈管3的工作狀態,其包括控制模塊4,以及和控制模塊4連接的感應模塊5,在燈管3工作狀態下,當感應模塊5檢測到消毒空間內有生物體存在時向控制模塊4傳輸第一檢測信號,控制模塊4在接收到有生物體存在的第一檢測信號后控制燈管3關閉。
具體的,控制裝置4還通過燈管驅動電路與電源系統連接,電源系統與燈管3連接,并用于向燈管3供電。控制裝置4接收到第一檢測信號后,其通過燈管驅動電路控制電源系統停止向燈管3供電,此時電源系統還處于待機狀態。
作為優選的,當控制模塊4根據感應模塊4檢測的信號關閉燈管3后,感應模塊5檢測到消毒空間內無生物體存在時,向控制模塊4傳輸第二檢測信號,控制模塊4在接收到感應模塊5傳輸的無生物體存在的第二檢測信號后延時設定時間打開燈管3。具體的,控制裝置4接收到第二檢測信號后,其通過燈管驅動電路控制電源系統恢復向燈管3供電,直到達到燈管3預設的點亮時間。
為了對上述控制系統進行進一步的說明,在本實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種消毒燈,具體的,如圖1至圖5所示,其包括底座1,以及安裝在底座1上的燈架2和燈管3,其還包括控制模塊4,以及和控制模塊4連接的感應模塊5,在燈管3工作狀態下,當感應模塊5檢測到消毒空間內有生物體存在時向控制模塊4傳輸第一檢測信號,控制模塊4在接收到第一檢測信號后控制燈管3關閉。
感應模塊5的工作模式為,在燈管3正常工作狀態下,感應模塊5實時檢測,并向控制模塊4傳輸第一檢測信號或第二檢測信號,感應模塊4檢測到的第一檢測信號和第二檢測信號分別是有生物體存在的信號和無生物體存在的信號,當控制模塊5接收到第一檢測信號后關閉燈管3,在燈管3關閉后,并且消毒燈還處于設定的工作時間內,控制模塊4接收到第二檢測信號后,控制模塊4控制燈管3打開。
上述生物體指的是人或者是動物。
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感應模塊5的設置,并且配合控制模塊4的使用,可以實現當有生物體位于消毒空間內關閉燈管3,提高了消毒燈使用的安全性,能夠有效的防止因用戶的操作不當或開關機過程中對人體、甚至是動物造成的損傷。
感應模塊5為多普勒雷達感應模塊。具體的,多普勒雷達感應模塊的頻率為2.4hz,其類似于蝙蝠的雷達感應方式,工作中通過時刻感應周圍環境來調整消毒燈的工作狀態,當人或動物進入消毒空間時,向控制模塊4發出相應的檢測信號。
作為優選的,還包括報警單元,報警單元與控制模塊4電連接,當感應模塊5檢測到有生物體進入檢測空間后,控制模塊4控制報警單元發出警示信號。具體的,報警單元為蜂鳴器。
參照圖2,底座1包括具有空腔結構的基座11,以及蓋設在基座11開口端的支撐蓋12。
基座11的內側壁上設置有多根均勻分布的支撐筋14,支撐蓋12以嵌入的方式安裝在空腔結構內,其下表面與支撐筋14相抵接,其上表面與基座11的上端面平齊。基座11和支撐蓋12之間通過螺釘緊固。在支撐蓋12上設置有螺栓柱,基座11上設置有螺釘孔,螺栓穿過螺釘孔螺接在螺栓柱上實現支撐蓋12和基座11之間的裝配。
控制模塊4和感應模塊5集成設置在電路板15上,電路板15設置在空腔結構內。支撐蓋12上設置有通孔結構,感應模塊5的端部穿設在通孔結構內并且端部暴露在支撐蓋12的端面。以此種方式設置感應模塊5,可以使感應模塊5能夠更好的發射檢測信號。
具體的,電源系統包括高頻電源模塊6,高頻電源模塊6和燈管驅動電路集成設置在電路板15上,控制模塊4通過高頻電源模塊6控制燈管3的開閉。高頻電源模塊6為uv高頻恒流電源。
控制模塊4上還設置有觸摸按鍵,相應的支撐蓋12上設置有與觸摸按鍵相對應按鍵孔,觸摸按鍵穿過按鍵孔,并且觸摸按鍵的表面暴露于支撐蓋12的端面,便于用戶的操作。
消毒燈還包括無線遙控器7,電路板15上設置有與無線遙控器7相對應的無線接收模塊,無線接收模塊與控制模塊4電連接,無線遙控器7通過無線接收模塊向控制模塊4輸入控制指令,如輸入開機、關機、定時指令,還可以是燈管3的光照強度指令,需要說明的是,通過操作觸摸按鍵也可以實現向控制模塊4輸入上述指令。
需要說明的是:底座1的底部設置有散熱格柵,通過散熱格柵的設置,有助于控制模塊4、高頻電源模塊6的散熱。
支撐蓋12的外表面蓋設有玻璃面板13,玻璃面板13通過粘貼的方式覆蓋在支撐蓋12表面。通過玻璃面板13的設置可以對觸摸按鍵、感應模塊5起到防護的作用,還提高了視覺上的整體性,以及具有更好的美觀性。
支撐蓋12的外表面設置有凹槽結構16,用于裝填玻璃面板13和支撐蓋12之間粘貼用的膠水。
具體的,支撐蓋12外表面設置有多圈環形凹槽,以及連通環形凹槽之間的徑向凹槽,通過凹槽結構16的設置,可以防止在粘貼過程中膠水的外溢。
支撐蓋12的上表面上設置有安裝座17,安裝座17的上表面與燈架2底面形狀相適配,此處形狀相適配指的是,安裝座17的上表面為弧形結構,燈架2的底面也為弧形結構。并且在安裝座17的中部設置有定位凸起,相應的在燈架2的底部設置有與定位凸起相配合的通孔。通過安裝座17的設置,可以提高燈架2安裝的穩定性。
具體的,參照圖2,、圖3,燈架2為分體式結構,其包括頂蓋21、底座22和中間支架23。具體的,頂蓋21和底座22對稱設置,并且在頂蓋21和底座22上均設置有多個均勻分布的安裝位24。
設置在頂蓋21上的安裝位和設置在底座22上的安裝位成對相向設置,每一對安裝位上均安裝有一個中間支架23,中間支架23的一端安裝在頂蓋21的安裝位24上,另一端安裝在相對應的底座22的安裝位24上。
頂蓋21和底座22均為弧形結構,在頂蓋21和底座22的兩側端部均設置有從邊緣向弧形結構的頂部方向凹陷的凹槽,在凹槽的兩端形成安裝位24。
安裝位24端部設置有臺階式結構,在中間支架23的端部設置有相對應的臺階式結構,在中間支架23與頂蓋21和底座22配合時,中間支架23上的臺階式結構與安裝位24的臺階結構相搭接。
具體的,參照圖4、圖5,位于中間支架23和安裝位24上的臺階式結構均包括第一平面25、第二平面26和第三平面27,中間支架23和安裝位24的臺階式結構相互搭接后,位于中間支架23上的第一平面25與位于安裝位24上的第三平面27相對接,位于中間支架23上第二平面26與位于安裝位24上的第二平面26相對接,位于中間支架23上的第三平面27與位于安裝位24上的第一平面25相對接。并且中間支架23的厚度與安裝位24的厚度相同,第一平面25和第三平面27的平行設置,第二平面26與第一平面25和第二平面26垂直設置,且第二平面26的一端與第一平面25連接,另一端與第三平面27連接,第一平面25和第三平面27的長度相同均為中間支架23厚度的一半,由此,中間支架23和安裝位24的臺階式結構相互搭接后,可以使兩者形成一個整體,具有良好的美觀性,中間支架23和安裝位24對接后通過螺釘固定。
頂蓋21的中間位置設置有通孔結構,在通孔結構內嵌設有硅膠圈28,硅膠圈28的外部周向設置有凹槽結構,硅膠圈28通過凹槽結構卡接在頂蓋21的通孔結構上。通過硅膠圈28的設置,可以提高消毒燈的質感。
在本實施方式中,還提供了一種消毒燈控制方法,其用于控制如以上所述的消毒燈的運行,具體的包括以下過程:
控制模塊4控制燈管3工作,在燈管3的工作過程中,如果感應模塊5檢測到消毒空間內有生物體存在,感應模塊5向控制模塊4傳輸第一檢測信號,控制模塊4在接收到底一檢測信號后控制燈管3關閉。
作為優選的,當控制模塊4根據感應模塊4檢測的信號關閉燈管3后,感應模塊5檢測到消毒空間內無生物體存在時,向控制模塊4傳輸第二檢測信號,控制模塊4在接收到感應模塊5傳輸的第二檢測信號后延時設定時間打開燈管3。
為了對上述消毒燈控制方法,本實施方式還提供了上述消毒燈控制方法的具體步驟:
接通電源后,電源按鍵指示燈亮,如指示燈呈“紅色”,在此步驟中,接通電源后感應模塊4進入初始化階段,主控制板進入待機狀態
通過觸摸按鍵啟動消毒燈后,電源按鍵指示燈狀態發生變化,如指示燈呈“綠色”閃爍狀態;
通過觸摸按鍵選擇工作時間后對應的時間按鍵指示燈出現相應的變化,如指示燈呈“藍色”常亮狀態并伴有“嘀嘀嘀……”啟動提醒音;
選定時間后10s機器進入正常工作狀態,電源按鍵指示燈呈“綠色”常亮狀態,時間按鍵指示燈呈“藍色”常亮狀態;(電源的開啟、定時、暫停也可通過遙控器進行操作。)進入正常工作狀態的具體步驟為:選定時間10秒鐘等待后控制模塊面給高頻恒流電源上電,燈管3進入消毒工作狀態。
消毒工作設定時間a后感應模塊5自動啟動,當感應模塊5感應到有人或動物進入消毒空間時,消毒燈自動熄滅并發出“嘀嘀嘀……”警告聲提醒離開,當感應模塊5感應到人離開消毒空間后,控制模塊4會在時間b后控制燈管3重新啟動已經設定好的工作。其中,a是30s,b是10s。具體的,感應模塊5檢測周圍8米直徑范圍內有無活動人體或動物。如檢測到后則第一時間通過控制模塊4關斷uv高頻恒流電源,燈管3停止工作,系統進入保護狀態。關閉燈管3后,且還在消毒燈的設定工作時間內,感應模塊5繼續檢測有無活動人體或動物,如有則繼續關斷uv燈管,當檢測到無活動人體或動物后,控制模塊4在接收到無活動人體或動物信號后延時10秒鐘打開uv高頻恒流電源繼續進入工作狀態。
當使用者不需要人體感應功能,可通過同時按下遙控器上的按鍵進行功能取消,之后可通過同時按下相應的按鍵進行恢復。上述取消和回復人體感應功能的按鍵可以是設置在遙控器上的獨立按鍵,也可以是利用遙控器上其功能的按鍵,如遙控器上的組合按鍵,具體的,遙控器上具有開機鍵和定時鍵,在感應功能開啟的狀態下,同時按下開機鍵和定時鍵可以關閉感應功能,在感應功能關閉狀態下,同時按下開機鍵和定時鍵可以打開感應功能。
綜上所述,本實施方式運用了類似于蝙蝠的雷達感應方式,工作中通過時刻感應周圍環境來調整工作狀態,當人或動物進入消毒空間時,消毒燈自動暫停工作并發出“嘀嘀嘀……”警報,當人或動物離開消毒空間后10s自動恢復已經設定的工作并執行完畢。以此來保證人和動物的絕對安全,免受紫外線傷害。
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發明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發明的原理,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發明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